导读:本文包含了镜像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理笔录,镜像效应,小学生,心理健康
镜像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谢忠华[1](2019)在《心理笔录:镜像效应视域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与人格发育的黄金时期,学生往往心理上较敏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但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迫在眉睫。通过长期实践,笔者认为心理笔录可以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让学生在经历行为的过程中,关注自己的语言、行为,最重要的是心理活动,进行笔头描述。通过这种笔录档案的描述,促进学生对自己行为进行有效反思,同时给教师的心理教育提供丰富且有价值的资源。(本文来源于《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期刊2019年04期)
张赛荣[2](2015)在《民间舞教学中的“镜像效应”——如何教学生从镜子里找动作概念的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训练法》为主要依据,辅以民间舞课堂的示范课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从课堂的镜子里面寻找动作概念的印象。但凡舞蹈基础教学的顺序都要从体态、步伐训练等基础教学的范式入手,强调民间舞学习中的"镜像效应",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尽快捕捉到动作的"风格"。同时,民间舞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从课堂的镜子里面寻找动作概念的印象。(本文来源于《舞蹈》期刊2015年09期)
吴林励[3](2012)在《运用声音运动的“镜像”效应体现电子音乐创作的多重思维——刘健的《半坡的月圆之夜》音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作曲家刘健运用"隐性"的电子音乐音色思维来展开《半坡的月圆之夜》音乐的写作特征,指出该作品运用新律笛子和小堂鼓这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乐器,通过新演奏法的演绎,以及在音色形态上构成的相互联系,总结出作曲家在创作该作品时所体现的技术特征以及创作观念。(本文来源于《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邵成友[4](2011)在《采用有声思维策略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的“镜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生第二语言的学习,可以对母语的学习与运用产生相应反馈信息,即第二语言对母语具有"镜像效应"。从学习者的反馈信息中,我们通常能够获取及评估学习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者的接受能力等等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只是从表面反映出来,有一部分仅仅是存在于学习者的内心活动中。本文阐释主要是从有声思维法的角度来研究"镜像效应"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所产生的反应,并以此为根据,提出相应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本文来源于《大家》期刊2011年06期)
郑亚,高蕾,周路平,赵仑[5](2010)在《基于ERPs的汉字倒置效应与镜像效应早期分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汉字倒置效应和镜像效应的早期分离现象。方法受试者为16名右利手健康大学生。实验刺激为4类随机出现的等概率独体汉字(正立、倒置、镜像、镜像倒置)。要求受试者对正立和倒立的汉字分别按不同的键。记录64导脑电。结果1)与正立汉字相比,倒置汉字与镜像汉字在颞枕区的N170潜伏期均显着延长,幅值无明显差别;2)在N170时间窗口,倒置汉字与镜像汉字的全脑地形图表现出了明显的分离,提示二者的神经发生源存在差异;3)与正立汉字相比,镜像汉字在枕区、枕顶区的P2幅值更大,倒置汉字P2无明显差异。结论汉字倒置效应与镜像效应在早期知觉阶段发生分离。(本文来源于《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期刊2010年02期)
周殿生[6](2009)在《第二语言的“镜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第二语言的视角反观母语,第二语言具有"镜像"效应。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有利于提高对母语的再认识,并且"镜像"效应在对母语的再认识、语言习得以及语言文化等叁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6期)
林霞,秦磊[7](2009)在《中国利率波动对美国利率政策的镜像效应:特征、成因与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将美国利率作为标杆,中国利率的调整是对美国利率的镜像过程,那么世纪初以来的这一利率调整历程可分为"无镜像"、"滞后镜像"和"近似镜像"叁个阶段。导致这种影响逐渐强化的原因来自于两国利率体制不同、人民币汇率刚性以及两国之间在各领域经济联系的逐渐渗透。这种非独立性、滞后性、被动的利率调整过程将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因此文章的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管理科学》期刊2009年10期)
邝海炎[8](2007)在《“于丹现象”的“镜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年年春节后是稿荒时期,编辑也向我催稿。我说我想约人写一篇“于丹现象”的文章。说实话,我已经想好了要在约稿时设定一个条件,那就是,要与我在这个问题上的想法大体一致。没等发出约稿信,邝海炎就给我发来了下面这篇稿子,这让我格外高兴。一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二是他说出了我想说的几乎全部的意思,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我所想不到的精彩议论。文章语言很好,很老到,多数读者可能不知道,作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学者。——主持人语(本文来源于《银行家》期刊2007年04期)
马慧莲,江晓清,王明华[9](2002)在《二维限制多模干涉器自镜像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导模传输分析法对二维限制多模干涉器的自镜像效应进行分析 ,并用叁维全矢量光束传输法对其分析结果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分析表明 ,一维限制多模干涉器的自镜像效应可以完全拓展到二维上。(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镜像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训练法》为主要依据,辅以民间舞课堂的示范课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从课堂的镜子里面寻找动作概念的印象。但凡舞蹈基础教学的顺序都要从体态、步伐训练等基础教学的范式入手,强调民间舞学习中的"镜像效应",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尽快捕捉到动作的"风格"。同时,民间舞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从课堂的镜子里面寻找动作概念的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镜像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谢忠华.心理笔录:镜像效应视域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
[2].张赛荣.民间舞教学中的“镜像效应”——如何教学生从镜子里找动作概念的印象[J].舞蹈.2015
[3].吴林励.运用声音运动的“镜像”效应体现电子音乐创作的多重思维——刘健的《半坡的月圆之夜》音乐分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
[4].邵成友.采用有声思维策略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的“镜像效应”[J].大家.2011
[5].郑亚,高蕾,周路平,赵仑.基于ERPs的汉字倒置效应与镜像效应早期分离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0
[6].周殿生.第二语言的“镜像”效应[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7].林霞,秦磊.中国利率波动对美国利率政策的镜像效应:特征、成因与政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9
[8].邝海炎.“于丹现象”的“镜像效应”[J].银行家.2007
[9].马慧莲,江晓清,王明华.二维限制多模干涉器自镜像效应分析[J].光学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