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战略与政策研究

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战略与政策研究

一、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战略与政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指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黄智[2](2021)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出口占商品出口比重长期高于90%,为中国对外经济的持续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近几年的现实观察中,一些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制造业出口增长呈放缓趋势,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核心内容,其出口竞争力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分工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出口竞争力,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本文主要聚焦以下问题:当前中国的制造业和制造业出口是否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哪些因素驱动了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贸环境中,如何科学地指导制造业提升出口竞争力,最终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解答这些问题,本文将分为七个章节进行详细讨论,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主要方法,并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本章围绕国际分工理论凝练本文理论脉络,梳理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总结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方法,对近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夯实本文研究基础并拓展研究视角。第三章对中国制造业和制造业出口的现状展开研究。本章从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概况入手,接着分析制造业出口的现状特征和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面临高端产品竞争力不足、国际竞争和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第四章为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测算和分析。本章分别从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测度中国制造业整体和细分行业两个层面的出口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整体规模竞争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近年整体质量竞争力处于停滞状态,且传统统计模式下放大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增加值贸易统计更适合当前国际分工的实际情况;细分制造业行业的出口竞争力演化趋势具有较大差异,但鲜有兼具规模和质量竞争力的行业,进一步证实了制造业的结构性问题;综上,中国制造业出口距离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第五章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之一。通过构建经济复杂度和技术创新影响出口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并基于制造业行业数据通过面板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经济复杂度和两者的协同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六章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之一。本章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构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垂直专业化水平影响出口竞争力的理论模型,通过面板数据模型验证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阻碍作用,垂直专业化水平对出口竞争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两者共同影响下仍然能够促进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即加深垂直专业化水平可以抵消政策不确定性的负向冲击作用。第七章为结论和建议。在总结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加快技术创新、深化国际分工和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三个方面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整体而言,本文可能在以下两方面形成创新点。第一,理论层面的创新。本文在统一的研究范式下,对影响出口竞争力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本文着重突出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复杂度的影响,并构建理论机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拓展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其次,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统筹于一个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际分工深化和经贸环境变化之间的两难问题。第二,实践层面的创新。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从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综合运用多种指标测度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变化趋势,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在拓展研究边际的同时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并基于全文多个结论,结合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等中国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脉络,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刘金会[3](2021)在《美国、日本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历程对中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和日本是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且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美国和日本工业由无到有再到领跑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很好的演绎了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以及再工业化的演进历程。在梳理美国和日本工业发展演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两国均借助于两次工业革命完成了工业化之路,在工业化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就大力开展对外投资活动,开始了去工业化发展道路,久而久之,去工业带来的弊端却开始显现,于是两国便开始了再工业化之路。本文对美国和日本工业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明晰了两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近些年,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不具备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优势,一些厂商相继从我国搬出,同时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也在不断上升,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增长值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尽管中国还没有出现美日所经历的明显的去工业化现象,但本着防患于未然的态度,中国应该借鉴美日经验,加强对资本外溢的管理,防止过度去工业化甚至制造业空心化的产生。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运用文献分析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历史资料,对美国和日本的资本外移状况与去工业化进程进行详细的总结梳理,为了让研究更具实际意义,本文选取了我国近20年的相关指标,进行宏观测度我国的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现状,同时进行分省份分地区的指标测度和趋势绘制,更能准确的描述我国的现状。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这一部分依次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为文献评述部分,得出本文研究方向和突破点。第三章为美国和日本的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历程的梳理,这也是本文最为核心和重要的章节,在这一部分,本文结合美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实际情况,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记录和学者研究,力图还原当时两国发展工业经济时筚路蓝缕和乘风破浪的景象,结合大量的数据佐证,较为详细的分析了美日两国从起高楼宴宾客再到去工业化一时衰退,而后出台多项举措以求再工业化的发展之路。第四章为去工业化带来的影响,本章结合热播的纪录片《美国工厂》为分析背景,对过度去工业化带来的就业机会减少、税收外流、影响国家安全等危害进行了阐述。第五章为我国资本外流和去工业化的相关数据测算和分析,主要包含我国对外投资流量的变化趋势、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我国产业结构分布变化趋势等,经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从总体来看,我国并不面临去工业化威胁,但是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有了去工业化势头。第六章为政策建议章节,对我国防范去工业化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付鹏超[4](2021)在《FDI及国际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基于制度环境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成为一国工业化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而技术创新水平则是影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既依赖于国内技术创新的投入,也与国际技术外溢息息相关,同时也受到国内制度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我国制造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技术进步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特别是在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后,我国先进制造业不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先进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也不断取得突破。虽然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但在部分关键技术领域仍存在瓶颈。如何通过制度环境的改善充分发挥技术外溢对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推动效应,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先进制造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我国技术外溢渠道、制度环境及先进制造业创新水平状况进行了总结;第三,对FDI以及国际贸易在制度环境作用下影响先进制造业创新产出的相关机制进行了整理分析;第四,通过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技术外溢对先进制造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以及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等计量方法,以制度环境为门槛变量,就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际贸易对我国先进制造业创新产出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外商投资以及国际贸易对先进制造业创新产出有着显着的积极影响,且受到制度环境的门槛调节作用。最后,结合相关分析及实证结果,分别从增加创新投入,加快创新成果市场化进程;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多途径促进产业创新;夯实国内制度环境,强化技术外溢效应等方面,对提高我国先进制造业创新产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田野[5](2020)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文中研究指明纵观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虚拟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且因其特殊的全球影响力,最终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收缩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的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为化解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及其成效、特别是危机后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受到国际社会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其理论意义主要在于:有助于推动我们对美国产业结构、特别是对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其现实意义则主要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由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处于深度的相互依赖和融合,因此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了深入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对于中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第2章论述和分析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是主导产业;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获得了发展但是其规模和比重低于农业。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代替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呈现出现重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等特点;金融业亦逐渐发展并且出现了金融资本。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服务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制造业依然强大但是其比重则开始下降;特别是随着部分产业的对外转移,整个经济中的实体成分有所减少而虚拟成分则开始增加,但是二者基本上还是平衡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并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因此出现了软化与服务化;但与此同时,产业出现了空心化,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失衡。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一般规律。在产业结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中,资源禀赋、分工状况、贸易条件、市场规模以及需求结构等因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科技进步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科技进步不仅是历次主导产业更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深刻影响着不同时期各个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基于大国开放模式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霸权的出现和不断巩固,使其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即具备了独特的优势;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之前被推崇的结构软化、服务化、技术化相结合的“稳定性较强”的现代型产业结构遭到质疑。论文第3章回顾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阐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特点及其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说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美国利率和资产价格的逆转,直接诱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蔓延导致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的加剧,进一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按照经济学家余永定的观点,此次危机实际上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的危机。危机既具有以往危机的周期性特点,又在传导路径、损失承担、警戒标准和全球扩散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抑制了美国的消费和投资,而且影响了全球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不仅使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持续扩散,金融机构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对虚拟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其内部失衡主要体现在国内投资、消费和储蓄的失衡,以及巨额的财政赤字;而外部失衡则主要体现在持续扩大的经常账户逆差、国际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和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主要体现在总量的不平衡、产业空心化以及经济金融化。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证明了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论文第4章论述和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与措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国家创新战略、清洁替代能源战略以及国家出口战略。其中“再工业化”的提出并非偶然:除了过度依赖金融创新从而导致了经济的过度金融化以外,而且还包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端产业,进而造成了产业发展的“空心化”等问题。国家创新战略对于维持美国在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洁替代能源战略直接推动了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美国从能源替代走向能源独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家出口战略之下的贸易融资便利和商业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危机后美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主要体现在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造业回流”、贸易保护以及移民政策等方面。万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不仅旨在直接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立法提供了基本框架。在“制造业回流”方面,其意图更加明显,手段也更为直接,如规定钢铁原料占比和关税措施等。在贸易保护方面,不仅与欧盟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加剧,而且与中国展开了双边经济关系史上空前的贸易战。其移民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也充分体现出了所谓的“美国优先”。然而,无论是奥巴马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的战略与措施,都由于技术、制度、人力和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原因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论文第5章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不仅厘清了其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与基本情况,而且也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的基本效果进行了检验。就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表现来看,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并未受到危机的严重显影响,但是其第一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第二、三产业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长周期的发展趋势。其就业增长主要出现在第三产业领域,而第一、二产业的就业增加有限;至于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也十分显着。从经济失衡的情况来看,不论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还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而只是有所缓解。在农业方面,危机后美国农业产出和价格下滑,农产品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美国政府不仅维持了较高的支持强度,而且逐步扩大了价格与收入支持、农业保险、食品援助、贸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的覆盖范围,在农业支持政策上做出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场的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中等规模农场数量有不断减少趋势,而特大农场和小微型农场均有所增加。在制造业方面,“制造业回流”等政策推动了制造业产值与利润的恢复与增长,但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则存在显着的非均衡态。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木制品和塑料与橡胶等行业的增长极为显着,而服装与皮革、印刷和原生金属等则出现了下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于促进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着的积极作用,从而部分地验证了这一期间的政策支持效果。在服务业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金融、保险以及房地产业在整体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呈现了波动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使批发零售、运输仓储、信息和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增加值显着减少。从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变化来看,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企业管理和住宿餐饮等行业有较为明显的增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和服务业发展存在均衡关系,并且前者对后者构成了单向的因果关系。论文第6章为全文的结论和启示。作者认为,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符合基本经济规律,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其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尽管美国实施的战略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及其相关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以及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第二,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优势;第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第五,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第六,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的层次水平。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聚焦于美国各产业内部结构的系统分析,把产业内结构作为重要的因素,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观点的创新。本文认为,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失衡,是导致其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是美国经济失衡的表现,更是其结构性原因。本文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是为了重塑实体经济的主导地位以恢复整个经济的均衡发展;然而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调整战略,可能促使美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软化,从而弱化实体经济对经济失衡的修正作用。

王睦欣[6](2020)在《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正面临如何打造自己的制造业,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课题。本文选择对2000年以后的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进行研究,可能是认识和解决中国制造业现阶段转型“怎么办”的有效途径之一。结果显示:第一,美国制造业经历了建国至南北战争前的起步阶段,南北战争至一战前的世界头号制造业强国地位确立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的在徘徊中螺旋发展阶段,并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进入战后黄金发展期阶段,正式确立世界第一制造业强国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到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制造业的影响与冲击,美国制造业发展陷入停滞,20世纪末有所恢复。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在全球价值链这一分工模式下,进一步向研发等价值链上游移动。由于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就业比重一直保持在稳定状态,但劳动生产率增速开始出现下滑。第二,针对美国制造业发展优势,本文通过对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生产成本和生产率的分析发现:(1)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投入份额变动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资本要素投入份额在制造业细分产业中普遍呈提高趋势,平均提高幅度为39.12%,仅有4个产业的资本要素投入份额出现下降。与之相比,劳动要素投入份额在13个产业中出现下降,平均降幅为15.83%,能源要素投入份额在所有产业均呈下降趋势,原材料投入份额在10个产业中呈下降趋势。(2)美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提高趋势的产业为美国主导性制造业。美国制造业资本要素生产率在全产业中普遍呈下降走势,只有初级金属和运输设备产业的资本要素生产率出现提高,与之相比,劳动要素生产率和能源要素生产率在制造业各细分产业中普遍呈提高趋势。第三,对美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出口增加值进行分解发现:(1)美国制造业主要通过中间品参与全球价值链,美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VS)比重不断提高,制造业中蕴含的外国增加值比重在不断增加,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DVA)也有所提高,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指数持续提升,但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指数先增后降。(2)美国制造业无论是通过隐含在下游产业部门中的出口增加值中间品还是蕴含的上游产业部门增加值所占比例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其出口中返回并被本国吸收的国内增加值(RDV)所占比重却远高于其他国家,这表明美国制造业更多依靠本国产业链,其自身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有很大提升空间。(3)美国制造业前向产业关联程度要小于后向产业关联程度,在全球价值链中位于相对下游位置,但随着制造业“回流”,一些产业部门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所提升。第四,美国实施制造业回流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有“空心化”趋向,单位劳动成本有所降低以及逆全球化下的美国选举制度。为此,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工作机会的《美国创新战略》、《重振美国制造业》、美国先进制造伙伴(AMP)计划以及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主要通过吸引制造业回归和吸引外资对美投资、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以及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主要举措实现“重振美国制造业”。特朗普总统当选后,先后启动“制造业就业计划”,实施《税收减免与就业法案》,发布《确保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先地位的战略》,以保持美国制造业领先地位。第五,针对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经济效应,本研究发现:(1)美国全产业就业总量提升,制造业就业总量下降,制造业就业已经开始呈现老龄化趋势;非耐用品各类就业岗位的增减变动与制造业总体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耐用品则表现出少许差异,美国耐用品产业就业增量超过非耐用品产业就业增量;美国制造业内部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服务性的生产环节不断分离到生产性服务业中,不会使外包的生产环节回归美国,也不会使分离到服务业中的环节再整合到制造业中,新提供的岗位不是目前失业工人的技能水平能够胜任的,重振制造业不能在短期解决失业问题。(2)美国制造业影响力在观测期间内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反映出美国制造业对美国全产业的推动并不稳定,且近期呈现下降趋势。美国制造业对第二产业(采矿业和公用事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力显着下降;对比2000年和2016年的需求项目发现,个人消费支出、住宅私人固定投资、非住宅私人固定投资、非住宅固定设备投资、货物和服务出口、州和地方对建筑物投资、州和地方消费支出、非住宅私人固定投资知识产权产品8个最终需求项目是美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3)制造业贸易赤字持续扩大,农林牧渔类制成品、全部低技术制成品、中等技术产品中的自动化设备制成品和工程类制成品以及全部高技术制成品的贸易净额为负,且普遍呈扩大趋势;中等技术中的加工类制成品贸易净额持续为正,资源类制成品中的其他资源类制成品先期贸易净额为负而后转正;制造业进口贸易结构主体为中等技术制成品,且呈提高趋势。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主体为中等技术制成品,但呈下降趋势;(4)制造业吸引外资总量超过全产业均值,饮料烟草、木制品、家具、纺织、其他制造业、餐饮、造纸产业吸引外资的额度呈正向提高趋势;2008年后制造业吸引外资能力增强,其中烟草产业、木制品和家具产业吸引外资能力最强。最后,在归纳总结美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基础上,回答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处理中国的制造业发展问题。本研究针对中国应该怎么办的建议总体上有三个方面,分别为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地理区位优势、保持国际市场激发国内需求、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李擎[7](2019)在《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去工业化过程中初步实现了工业化,集中体现在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但是,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两届政府先后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旨在鼓励资本回流到美国本土,促进传统和高端制造业发展,以增加就业,繁荣美国经济。尤其是特朗普政府不仅将再工业化视为经济战略,更是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可见,美国逐步将经济重心从虚拟经济转移至实体经济,把制造业地位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必然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本文在概述有关美国再工业化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既有工业化及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理论,总结二战后美国两次再工业化的一般事实与基本特征。二战后美国开始了第一次去工业化浪潮,客观上助推了西欧和日本的工业化,尤其是日本,利用美国去工业化赋予的产业转移机会完成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积累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基础。面对日本和欧洲制造业的复兴与崛起,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相对弱化,集中体现为制造业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以及国内工业产品市场的缩小。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开始了第一波“再工业化”理论上的大讨论,在实践层面直接体现为里根政府以供给经济学为依据的减税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在产业层面随着20世纪90年代美国以航天航空、计算机等新兴产业的兴起而暂告一段落。美国第二次去工业化始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利用劳动力等成本优势积极承接美国传统产业,加快工业化步伐,导致美国制造业工作机会大量丧失。殆至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美国两届政府都把再工业化战略作为恢复美国经济的重要法宝。如果说美国第一次去工业化是通过作用于日本,进而间接促进中国工业化,则美国第二次去工业化则是直接助推了中国工业化。如果说第一次再工业化是集中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新兴产业,而第二次再工业化不仅是培育新兴产业,而且也重在吸引部分传统制造业回流,最终巩固和增强美国整体经济实力。其次,就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第一次再工业化主要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推动作用,中国恰好凭借劳动力比较优势以及低廉的土地等资源承接相关产业,填补了中国经济结构的部分空缺。第一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可能是,耗费大量资源和牺牲环境,生产低端产品以换取外汇,重复生产和恶性竞争迫使中国产业升级停滞。第二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构成挑战与压力,主要体现在美国将从贸易、投资、技术溢出等方面全方位抑制中国,企图在相关重叠产业和潜在竞争产业逼迫中国让步或使之丧失动力。第二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可能积极意义在于倒逼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产业转移优势、“带路倡议”机会、既有优势产业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最后是提出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如正确认识美国再工业化本质,及时调整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与方向;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组合,塑造更富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全力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抢占现代制造业的制高点。

朱东波[8](2018)在《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已历经40年,中国工业的快速增长为和平崛起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某种程度上,以要素投入增加为特点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也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产能严重过剩以及供需结构性不匹配等。学术界、舆论界等开始出现工业“劣质产业论”、“地位下降论”等观点。在此背景下,如何审视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阶段,是一个亟待探究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主题。为此,本文以“中国工业”为研究对象,将“绿色经济”选定为研究视角,以“结构转型”为关键词,在透视当前中国工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工业发展进行阶段性判断,并探究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金融发展路径、环境规制路径等。随后,在总结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基础上,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再分析,提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根源于结构失衡;从绿色经济的视角证实当前中国工业仍处于较低的粗放型发展阶段;金融发展、环境规制等是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中国应对产业空心化的关键在于促进工业朝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转型。总结来说,本研究是按照“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国际借鉴——对策建议”的总体思路行文,注意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工业发展实践相结合,在回答中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判断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桂家友[9](2011)在《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公民权利问题逐渐成为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而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门问题。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涉及的方面较多,也比较复杂,从经济结构理论视角探讨是较新的尝试和努力。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反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结构演变轨迹以及经济结构演变对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产生影响的程度,文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结构演变按照时间顺序展开阐述。新中国成立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国家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制定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为了解决从分散的小农生产中获取最大剩余的问题,逐步实行了统购统销、户籍制度、生产合作社等制度和政策,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逐步形成。国民经济结构重工业偏向和城乡不平等关系形成导致了城乡公民权利之间巨大差距和不平等关系的产生。为了进一步贯彻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继续维持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国家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从而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导致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长期沉淀。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是基于户籍身份地位,但在城市和农村内部表现为相对的平等。因而,经济结构落后是中国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产生的主要经济根源,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形成的关键原因。改革开放从经济发展战略来看,是国家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放弃,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统购统销、人民公社等制度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城乡关系转型起步;从经济体制发展来看,改革开放是国家改变了指令性计划经济,引进市场要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起基础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制定了许多经济政策改变过于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要求发展农业和轻工业;鉴于粮食和生活用品的缺乏,市场选择将资源配置到农业和轻工业领域。政策和市场共同促进了农业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这个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表现为农村经济地位上升,促进了农民权利发展,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逐步转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恰好是经济全球化新浪潮兴起之际。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和国家开发开放政策引导下,国际资本和产业结构转移逐步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积聚,国内政策优惠和财政投入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从而推进了沿海经济发展极的快速形成。与此同时,立体化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形成,内地的大中城市也享受开放的政策优惠,经济也得到一定程度发展。这样国民经济结构再次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市,而对农村经济发展却是双重的。由于农业是国家一直扶持的基础产业,因而农村的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农村的乡镇企业开始萎缩,导致农民大量跨地区外出务工。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呈现了双向性特征。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基础彻底瓦解,而且二元结构成为推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社会凸显的各种矛盾,实现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快速发展,国家在新时期提出了统筹发展战略。在统筹发展战略下,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协调、优化和升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经济结构有利于农村经济地位提升,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演变与公民权利发展关系揭示了经济结构对城乡公民权利地位关系起着基础和决定性作用,国家提出的各种战略以及为此制定和实施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导致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变化,从而引起了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产生和变化。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城乡公民权利(地位关系)结构的变化。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公民权利结构的基础,城乡公民权利结构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一部分和重要保障,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是渐进的发展,与经济结构变化基本适应,这种模式有利于政治稳定,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与国家的根本利益、战略目标和紧迫任务基本保持一致;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建立在足够的物质保障基础之上;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适时推进并获得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基本认同,发展成本较低。从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的视角看,政府根据时代主题和国家发展基础条件,从民族和国家最根本的利益、最重要的目标、最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等方面出发,利用掌握的各种资源制定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导致经济结构演变,从而形成了中国公民权利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政治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作用体现为问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即政府通过制定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公民权利发展变化和通过制定有关政策直接影响公民权利发展变化。

王利中[10](201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新疆工业变迁的历史是新疆工业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建设边疆的奋斗历程。通过研究这段历史,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疆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更好地建设新疆提供帮助。新疆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雄厚,但历史起点低。1949年以前,新疆工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机器工业发展缓慢。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群众,在新疆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并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新疆传统手工业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新疆轻工业的组成部分。1978年后,改革成为了新疆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发展,使新疆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不仅有了巨大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工业布局也发生了从南至北的转变,形成了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工业分布。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新疆工业逐渐成为了新疆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新疆地区工业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新疆的现代工业是由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创办,在中央政府以及内地省市的支援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新疆工业逐渐形成了中央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企业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三大主体。这些都是不同于其他地区之处。虽然新疆工业发展成果斐然,但仍存在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新疆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的变迁,可以认识到,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在新疆工业变迁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由于新疆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以政府为主来选择工业发展模式,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主导产业投资、规划工业项目,来推动新疆工业的发展。但是,市场的作用并没有被排斥,在满足新疆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上,市场依旧对新疆工业发挥着作用。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在新疆工业发展中的关系,将是未来新疆工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

二、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战略与政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战略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2.1.1 高质量发展
        2.1.2 产业结构调整
        2.1.3 产业结构转型
        2.1.4 产业结构升级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2.2.1 方向动力
        2.2.2 政策导向
        2.2.3 模式选择
        2.2.4 可行路径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2.3.3 产业竞争原理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3.1.1 产业部门分布
        3.1.2 主导产业选择
        3.1.3 规模水平测度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问题表现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4.2 症因探析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2.1 研究范式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概念界定
        1.3.1 高质量发展
        1.3.2 制造业及制造业出口
        1.3.3 出口竞争力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2.1 出口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2.1.1 古典贸易理论
        2.1.2 新古典理论
        2.1.3 新贸易理论
        2.1.4 竞争优势理论
    2.2 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2.1 直接影响因素
        2.2.2 间接影响因素
    2.3 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方式及相关应用研究
        2.3.1 规模竞争力测度指标
        2.3.2 质量竞争力测度指标
    2.4 中国制造业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2.4.1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2.4.2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环境的研究
        2.4.3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和制造业出口的现状研究
    3.1 中国制造业发展概况
        3.1.1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3.1.2 中国制造业现实特征
    3.2 中国制造业出口现状
        3.2.1 中国制造业出口总体情况
        3.2.2 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
        3.2.3 制造业国际市场份额
    3.3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3.3.1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冲击
        3.3.2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贸易摩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测度和评价
    4.1 出口规模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
        4.1.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4.1.2 贸易竞争力指数
    4.2 出口质量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
        4.2.1 出口技术复杂度
        4.2.2 垂直专业化指数和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复杂度、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5.1 经济复杂度的测算与评价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技术创新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5.2.2 经济复杂度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5.2.3 两者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5.3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5.3.1 实证模型构建
        5.3.2 变量设定及数据处理
    5.4 实证分析
        5.4.1 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5.4.2 中介效应的检验
        5.4.3 考虑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垂直专业化水平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6.1.2 垂直专业化水平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6.1.3 两者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6.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6.2.1 实证模型构建
        6.2.2 变量设定及数据处理
    6.3 实证分析
        6.3.1 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6.3.2 面板模型的选择和回归
        6.3.3 结果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以加快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
        7.2.2 高质量深化国际分工以形成制造业国内国际“良性循环”
        7.2.3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制造业创造高质量的国际发展环境
    7.3 研究创新和未来展望
        7.3.1 研究创新
        7.3.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本文行业分类、中国工业行业分类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对照表
附件2 2019 年中国、美国、日本产品国际市场份额(按HS1992 分类)
附件3 1992-2018年13 个制造业行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附件4 1992-2018年13 个制造业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TC)
附件5 1992-2018年13 个制造业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PRODY)
附件6 1995-2014年13 个制造业行业垂直专业化指数(VSS)
附件7 1995-2014年13 个制造业行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美国、日本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历程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的原因及影响:文献综述
    2.1 去工业化的概念与理解
    2.2 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
    2.3 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4 去工业化与产业空心化的关系
    2.5 美国的资本外流与去工业化的历程
    2.6 日本的资本外流与去工业化的历程
    2.7 我国的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现状
    2.8 小结
第3章 美国和日本的资本外流和工业发展历程
    3.1 美国的资本外移与工业化历程
    3.2 日本的资本外移与工业化历程
    3.3 小结
第4章 过度去工业化带来的影响——以纪录片《美国工厂》为例
    4.1 就业机会减少失业问题严重
    4.2 经常项目收支逆差政府税收减少
    4.3 制造业衰落威胁国家安全
    4.4 小结
第5章 我国的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现状
    5.1 我国资本外移现状
        5.1.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5.1.2 在华外资制造业撤资情况
    5.2 我国去工业化现状
        5.2.1 全国性去工业化指标衡量
        5.2.2 区域性去工业化指标衡量:以上海、四川为例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总结
    6.2 政策建议
        6.2.1 合理规划国内产业布局,实现产业国内的阶梯转移
        6.2.2 加强政策引导,防止经济脱实向虚
        6.2.3 完善资本流动监管,防止不合理的资本外流
        6.2.4 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增加投资的吸引力
        6.2.5 在全球化与国内产业安全之间寻求平衡
参考文献
致谢

(4)FDI及国际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基于制度环境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的研究
        1.2.2 国际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
        1.2.3 制度环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1.2.4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先进制造业
        2.1.2 创新产出
        2.1.3 制度环境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技术溢出的相关理论概述
        2.2.2 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概述
        2.2.3 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三章 中国技术外溢渠道、制度环境和创新发展状况
    3.1 中国技术外溢渠道发展状况
        3.1.1 中国FDI及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3.1.2 中国先进制造业FDI及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3.2 产业吸收技术外溢效应的制度环境条件
        3.2.1 制度环境水平变化状况
        3.2.2 区域制度环境差异状况
    3.3 中国先进制造业创新水平发展现状
        3.3.1 我国先进制造业创新投入状况
        3.3.2 我国先进制造业创新产出状况
    3.4 小结
第四章 制度环境视角下技术外溢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机制
    4.1 制度环境影响下FDI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机制
        4.1.1 FDI的后向关联效应与先进制造业的创新产出
        4.1.2 FDI的前向关联效应与先进制造业的创新产出
    4.2 制度环境影响下国际贸易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机制
第五章 技术外溢对先进制造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分析
    5.1 计量模型选择
    5.2 变量确定、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5.3 技术外溢对先进制造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5.3.1 内生性问题
        5.3.2 外商直接投资及对外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
    5.4 技术外溢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分析
第六章 制度环境视角下技术外溢对先进制造业创新产出的门槛效应分析
    6.1 模型选择与说明
        6.1.1 模型设定
        6.1.2 门槛值的确定
        6.1.3 门槛效应的检验
    6.2 面板门槛模型的回归结果
    6.3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6.3.1 变量替换检验
        6.3.2 变换模型检验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1.2.2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1.2.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其措施
        1.2.4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1.2.5 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安排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2.1 农业经济时代(1776—1860年)的产业结构
        2.1.1 农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1.2 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1.3 服务业及金融业的发展
    2.2 工业经济时代(1860—1945年)的产业结构
        2.2.1 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2.2.2 农业的稳步发展
        2.2.3 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2.3 后工业化时代(1945年—1980年代)的产业结构
        2.3.1 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2.3.2 制造业相对衰落但仍占据重要地位
        2.3.3 农业继续发展但是其相对地位开始下降
    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
        2.4.1 信息技术产业主导产业结构的变化
        2.4.2 产业结构趋于软化
        2.4.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空心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3.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3.1.1 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
        3.1.2 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和特点
    3.2 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
        3.2.1 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3.2.2 对美国虚拟(金融)经济的影响
    3.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3.3.1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3.3.2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外部失衡
        3.3.3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措施
    4.1 奥巴马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4.1.1 奥巴马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
        4.1.2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创新战略
        4.1.3 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战略
        4.1.4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出口倡议”与贸易保护
    4.2 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4.2.1 特朗普政府的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
        4.2.2 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政策
        4.2.3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
        4.2.4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5.1 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
        5.1.1 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增长表现
        5.1.2 危机后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变化
        5.1.3 危机后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变化
        5.1.4 危机后美国经济失衡的状况
    5.2 危机后美国农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5.2.1 农业的总体变化
        5.2.2 农场及生产条件的变化
        5.2.3 农业产值与农产品的变化
    5.3 危机后美国制造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5.3.1 制造业的总体变化
        5.3.2 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
        5.3.3 政府支出与制造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5.4 危机后美国服务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5.4.1 服务业的总体变化
        5.4.2 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
        5.4.3 政府支出与服务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主要结论
        6.1.1 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发展符合基本经济规律
        6.1.2 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美国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6.1.3 美国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6.2 对中国的启示
        6.2.1 从美国经济的失衡与调整看中国经济的失衡与加剧
        6.2.2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1.1.1 选题意义
        1.1.2 选题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发展优势评价研究
        1.2.2 产业发展的动因研究
        1.2.3 产业发展的效应研究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本研究的创新
        1.5.2 本研究的不足
第2章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分析
    2.1 产业集群基础理论
        2.1.1 产业集群的定义
        2.1.2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2.1.3 工业区位理论
        2.1.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2.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2 传统经典国际竞争力理论
        2.2.3 波特关于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
    2.3 全球价值链理论
        2.3.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
        2.3.2 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模式
        2.3.3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2.3.4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度
    2.4 马克思生产劳动观视阈下的产业结构发展理论
        2.4.1 传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逻辑困境
        2.4.2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增长效应的分析
第3章 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3.1 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3.1.1 美国制造业起步阶段(建国至南北战争前)
        3.1.2 世界头号制造业强国地位确立(南北战争至一战前)
        3.1.3 在徘徊中螺旋发展(一战至二战)
        3.1.4 战后黄金发展期(二战后到20 世纪70 年代)
        3.1.5 制造业的停滞与恢复(20 世纪70 年代至20 世纪末)
    3.2 美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3.2.1 制造业产出及产业部门结构变化
        3.2.2 美国制造业就业情况
        3.2.3 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
第4章 美国制造业发展优势分析
    4.1 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竞争力
        4.1.1 资本要素
        4.1.2 劳动要素
        4.1.3 能源要素
        4.1.4 原材料要素
    4.2 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生产率竞争力
        4.2.1 全要素生产率
        4.2.2 资本要素生产率
        4.2.3 劳动要素生产率
        4.2.4 能源要素生产率
        4.2.5 原材料要素生产率
第5章 美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及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
    5.1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一国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
    5.2 美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分析
        5.2.1 美国制造业总体出口情况
        5.2.2 美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
    5.3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析
        5.3.1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度方法
        5.3.2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
        5.3.3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
    5.4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5.4.1 全球价值链长度
        5.4.2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
第6章 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及其着力点分析
    6.1 美国制造业回流相关背景及原因分析
        6.1.1 制造业发展呈现‘空心化’趋势
        6.1.2 制造业就业压力持续增加
        6.1.3 逆全球化下的美国选举制度
    6.2 奥巴马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及着力点
        6.2.1 奥巴马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
        6.2.2 奥巴马政府“重振美国制造业”战略的主要举措与特征分析
    6.3 特朗普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及着力点
        6.3.1 特朗普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
        6.3.2 特朗普政府“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的路径调整
第7章 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对制造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7.1 制造业回流战略就业效应
        7.1.1 制造业就业总量呈下降趋势
        7.1.2 耐用品制造业就业超非耐用品
        7.1.3 制造业就业老龄化加剧
    7.2 制造业回流战略产业效应
        7.2.1 制造业影响力在波动中下降
        7.2.2 制造业生产诱发效应加速提升
    7.3 制造业回流战略国际贸易效应
        7.3.1 制造业贸易赤字持续扩大
        7.3.2 中等技术制成品为进口贸易主体且呈提高趋势
        7.3.3 中等技术制成品为出口贸易结构主体且呈下降趋势
    7.4 制造业回流战略国际直接投资效应
        7.4.1 制造业吸引外资总量超过全产业均值
        7.4.2 外资进入高技术产业呈加速趋势
第8章 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分析结论与中国的应对方略
    8.1 本研究主要结论
    8.2 我国的应对方略
        8.2.1 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地理区位优势
        8.2.2 保持国际市场,激发国内需求
        8.2.3 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7)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评述
        1.2.1 美国再工业化的本质
        1.2.2 美国再工业化的原因
        1.2.3 美国再工业化的影响
        1.2.4 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工业化理论
        2.1.1 工业化的涵义与特征
        2.1.2 工业化阶段划分
        2.1.3 工业化的作用与影响
    2.2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
        2.2.1 不平衡增长理论
        2.2.2 中心-外围理论
    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2.3.1 配第-克拉克定理
        2.3.2 雁行发展模式
3 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历程与特征事实
    3.1 20世纪50-90年代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
        3.1.1 50-70年代美国去工业化
        3.1.2 80-90年代美国再工业化
    3.2 2001年至今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
        3.2.1 2001-2008年美国去工业化
        3.2.2 2008年至今美国再工业化
4 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优势与机会
    4.1 美国第一次再工业化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优势与机会
        4.1.1 推动中国继续工业化
        4.1.2 提升中国产业技术效率
        4.1.3 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
    4.2 美国第二次再工业化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优势与机会
        4.2.1 促进国内产业阶梯转移
        4.2.2 倒逼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4.2.3 为改造传统产业和创造新兴产业提供空间
5 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与压力
    5.1 美国第一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与压力
        5.1.1 迫使中国过度依赖外需
        5.1.2 造成中国产能过剩
        5.1.3 形成国内资源瓶颈与环境约束
    5.2 美国第二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与压力
        5.2.1 构筑贸易壁垒加剧与中国制造业的摩擦
        5.2.2 遏制美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意愿
        5.2.3 阻碍中国向外获取技术溢出效应路径
6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正确认识美国再工业化
        6.2.2 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组合
        6.2.3 全力推动现代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关系分析
        二、工业绿色转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第五节 研究方法、内容概要、主要创新及其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内容概要
        三、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与理论机制
    第一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涵分析
        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工业绿色转型
    第二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经验规律分析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二、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绿色经济视角下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分析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
        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绿色经济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机制分析: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的视角
        一、金融发展与工业绿色转型
        二、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马克思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一、马克思两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二、马克思四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第三节 基于四部门模型的中国工业结构问题分析
        一、对“总供求均衡”的分析
        二、基于“四部类结构均衡模型”的中国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经济视角下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的阶段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构建
        二、估计方法介绍
        三、核心指标设计
        四、空间相关性分析
        五、控制变量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一、工业结构升级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二、工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三、工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异质性检验——进一步的考察
        一、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二、经济发展对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路径的实证探究
第五章 金融发展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一、金融发展作用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效应
        二、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研发效应与外资效应
        三、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门槛效应
    第三节 计量模型、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
        二、变量指标设计与指标核算
        三、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基本结果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三、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门槛效应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纵横向拉开档次”计算过程说明如下
第六章 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第三节 计量模型、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构建
        二、变量指标设计
        三、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一、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及交互项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进一步检验—区域异质性的考察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业空心化”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工业空心化”的典型特征
        一、“工业空心化”的内涵与界定
        二、“工业空心化”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工业空心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 中国“工业空心化”问题与工业转型升级分析
        一、中国“工业空心化”的阶段性判断与分析
        二、中国“工业空心化”对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 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
        一、发达国家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实践分析
        二、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启示
    第二节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一、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因素
        二、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附录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9)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 基本概念界定
        (二) 研究综述
    三、理论基础
        (一) 公民权利理论
        (二) 经济结构理论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 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的贡献
        (一)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二) 可能存在的理论贡献
第二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格局的形成(1949-1957)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权利发展的条件与基本状况
        (一) 新中国成立对公民权利发展的意义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权利发展的基本状况
    二、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格局
        (一)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的经济根源
        (二)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格局逐步形成
    三、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形成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分析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的制度体现
    小结
第三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沉淀(1958-1978)
    一、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沉淀的主要原因
        (一)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持续
        (二) 为继续推行战略进行的思想教育运动
        (三) 城乡分割体制强化
    二、城乡不平衡发展加深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
        (一) 城乡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影响
        (二) 城乡社会不平衡发展的影响
    三、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沉淀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固化与扩大分析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扩大的制度体现
    小结
第四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转型的起步(1979—1991)
    一、城乡公民权利平等的新需求
        (一) 公民权利平等
        (二) 国际社会的影响
        (三) 公民权利意识教育与平等的内在需求
    二、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转型
        (一) 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不平等关系转型
        (二) 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不平等关系转型
    三、改革中的农民公民权利发展:从承包上地到外出务工
        (一) 农村改革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二) 村民自治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三) 外出务工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四) 农民公民权利发展的制度体现
    小结
第五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中的反复(1992-2002)
    一、市场经济与公民权利发展
        (一) 市场经济对公民权利发展的影响
        (二) 市场中的阻力与动力
    二、经济结构调整新趋势对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影响
        (一) 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二) 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三、城乡公民权利变化的双向性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变化分析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变化的制度体现
    小结
第六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趋势的增强(2003—2010)
    一、经济结构优化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
        (一) 城乡分治基础的瓦解
        (二) 经济结构优化战略与举措
        (三)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平等化发展
    二、新时期有利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的政治社会条件
        (一) 有利的政治条件
        (二) 有利的文化条件
        (三) 有利的社会条件
    三、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新趋势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进一步缩小分析
        (二) 平等化发展趋势下的差距鸿沟
        (三)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制度体现
    小结
第七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与公民权利发展模式分析
    一、政治权力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
        (一) 政治权力作用下的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
        (二)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
        (一) 公民权利发展模式
        (二)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的特征
    三、公民权利发展模式与政治稳定
        (一) 公民权利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二)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对"亨廷顿铁律"的超越
        (三)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有利于政治稳定
    小结
总结与讨论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三、余论:城乡公民权利平等的必然与对策思路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二、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的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四、理论与史料依据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中国新疆工业的资源基础和历史起点
    一、新疆工业开发的经济地理条件
    二、新疆工业开发的资源优势
    三、近代新疆工业的发轫
第二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新疆工业
    一、新疆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与手工业的变化(1950—1957年)
    二、新疆工业的曲折发展(1958—1977年)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工业(1978年至今)
    一、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二、新疆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新疆非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恢复以及兵团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的工业布局与结构
    一、新疆工业布局的演变
    二、新疆工业结构的转化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现代工业发轫于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大生产运动
    二、政府主导的、嵌入式工业开发方式
    三、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结构
    四、"内向型"部门占多数的工业部门结构
    五、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的工业布局
    六、"三分天下"的工业格局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成效
    一、新疆工业经济规模的增长
    二、新疆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三、新疆的工业化水平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工业基础薄弱
    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新疆工业
    三、新疆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四、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制约
    五、新疆民营经济力量薄弱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反思与借鉴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模式的演化
    二、现代工业的崛起和传统手工业的嬗变
    三、政府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四、市场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战略与政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D]. 黄智. 广西大学, 2021(12)
  • [3]美国、日本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历程对中国的启示[D]. 刘金会.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FDI及国际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基于制度环境视角[D]. 付鹏超. 兰州大学, 2021(12)
  • [5]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D]. 田野. 吉林大学, 2020(03)
  • [6]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研究[D]. 王睦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7]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比较研究[D]. 李擎.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8]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D]. 朱东波. 厦门大学, 2018(12)
  • [9]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 桂家友.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D]. 王利中. 西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战略与政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