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习作与人的塑造

谈习作与人的塑造

◇王伟

(达州市通川区西外镇中心校达洲635000)

小学语文课标对习作教学建议:“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其实质是关注对人的塑造与培养。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学生的“人”没有树立起来,作文必然薄弱。只有人塑造好了,作文才会真正地好起来。文如其人已经道出了作文与人的关系,但这个“人”人们更关注的是人品,对于人本身来讲显得狭窄。人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因此对人的塑造的内容广泛,也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一、培养学生各个感官的感知能力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要想获得良好的观察能力,首先需要对学生各个感官的感受能力进行训练。

(一)培养学生眼睛看的能力

眼睛具有感知光线、颜色、形状等多种能力。“眼睛是人类感观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大约有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因此培养眼睛的感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学生通过眼睛来辨别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明暗、运动的能力。作为人,还要懂得察言观色的能力,要能通过表面的东西,体会到人的内心。比如,学生写母爱的伟大,很多同学都会写母亲背自己上医院的情景,但是很多同学就是写得很平淡,看不见母亲的焦急、看不见母亲的脚步的匆忙,看不见母亲那颗疼爱自己的心。要教育学生平日里多观察母亲的表情的变化,体会母亲的喜怒哀乐。

(二)培养学生耳朵听的能力

人的说话,风的声音,水流的声音……都需要耳朵来听觉,显然没有声音的世界是很孤寂的。上天给了我们一对好耳朵,我们就应该用它来好好倾听。倾听音乐,倾听虫鸣……要让学生关注不同的声音,使他们学会通过声音来分辨事物。同样是说话,说话有不同的声音表现形式。明朗的说话声表达出人的愉悦、坚定、激情;气声则表现出内敛、温柔、深情。同样一句话其语气不一样,表达的内容情感也不一样。对声音的描述往往能很好地渲染氛围,创设意境。“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诸多名句,正是由于声音的空间感,为诗句创设出了绝妙的情景。教师要培养学生用耳朵去感知周围的世界,要让耳朵灵敏起来。

(三)培养学生鼻子闻的能力

气味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世界里,诸如花的清香、野草的味道、饭菜的香味、人的汗味。鼻子比眼睛有更强的记忆力,闻过的气味能记忆住一生。要训练学生对不同气味的感知。“暗香乳动月黄昏”,“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气味的存在,增添了诗句安谧的意境。

(四)培养学生嘴巴尝和说的能力

嘴中舌头有味觉的功能,嘴更是言语的器官。酸甜苦辣咸,学生应熟悉各种味道。而说话则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引导和训练。从幼儿时期就应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可以给孩子读故事,也可以让孩子讲故事或者朗读文章。尤其要培养孩子创编故事的能力。我的孩子是绊舌,近两岁才开始说话,并且有口吃的问题。做了手术,我担心他还口吃,每天临睡前便求他给我创编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有时候是我给,有时候是他自己定。内容完全是自己创编,也没有时间的限制,直到孩子讲完为止。很多故事编得超出预想的精彩,而且有时候能讲上十分钟,效果特别好。几个月的坚持后,孩子的口吃问题也没有了,变得很爱和我们交流。六岁了,老师说他写话比一般同学要好。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把话说清楚的能力。一次作文课,内容是《自制小盆栽》。老师先将成品展示给同学观看,接着拿起废弃的可乐瓶,演示其制作过程。第一步是将瓶上部分的锥形剪掉。老师一手拿瓶,一手拿剪刀,先问:从哪儿剪啊?学生有的说将瓶盖剪掉,有的说将瓶口剪掉。显然学生不太清楚从哪儿剪或者不清楚瓶子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瓶子各部分的名称后,剪掉锥形部分。老师接着问:为什么要从这儿剪呢?学生基本上不明白,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知道了是为了便于把植物放进去和多装一些土,利于植物成活。老师继续问:怎么剪啊(瓶子没办法直接剪开)?一个操作过的同学就起来说清楚了:“先要用剪刀在瓶身戳一个孔,再从孔处剪下去。”你看,很简单的一个操作,要说清楚就很不容易。在生活中就要要求学生把话说准确、说清楚。这样写的时候就不会大而化子,过于模糊。

(五)培养学生身体感受的能力

身体的感受能力包括皮肤对温度的反应、四肢状态的反应等。春夏秋冬,气候不一样,因而造成人的感受不一样。春风拂面,令人愉悦;夏日炎炎,让人难耐;秋高气爽,使人清爽;寒冬腊月,教人冰冷。人走在路上和坐在车里的身体感觉不一样,而在船上、飞机上的身体感觉也各不相同。溜冰时,身体的状态就完全和走路不同。站着和坐着也不同。水中的我们和陆地上的我们的身体感受也不同。这些能力也是与生俱来的,教师稍加引导便可。

二、培养学生用双手、双脚操做的能力

就如前面自制小盆栽的例子,学生动手能力很差的话,要说清楚一件事情,再到写清楚一件事情,是很困难的。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课后除了做作业,很少有自己的活动时间,因此教师应少布置一些抄抄写写的作业或是什么家庭作文之类,多布置一些动手动脚的活动和制作。我孩子的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也让人赞赏:先做一件小制作,再把制作的过程写下来。这个作业很好,但的确难倒了孩子。孩子很少动手做,制作的过程在家长的帮助下,都显得非常困难。这正是孩子需要的作业。后来,我开始教孩子做风车、风筝。我做一步,孩子跟着做一步。孩子起初的表现真的很糟糕:在纸上打孔很困难,从孔里穿线很困难,给线打结很困难……他都没有操作能力,他很难把相关的文章写清楚。

三、培养学生大脑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

“语言来表现思维,思维决定语言。”思维在习作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因此习作教学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对材料的选取与组织、表达方式的运用、前后的联系与逻辑,都关乎思维。对于习作来讲,除了逻辑思维,更有形象思维的广泛运用。唐诗之所以比宋诗更伟大,就在于它形象思维散发出的光芒。把事情写清楚的前提就是思维要有条理性与准确性;而写文章要有新意即是追求思维的创新性。因此作文之难,也是思维之难,习作水平的提高因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的确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欠缺的地方。教师和家长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让孩子自由地绘画,让孩子自由地编童话,让孩子聆听音乐,让孩子阅读书籍,让孩子拆装玩具,让孩子做一点脑筋急转弯,这些都是培养想象力的好方法。此外判断能力与评价能力在我们的课堂中则多见,不再赘述。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

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塑造非常重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了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面对不同的事情都会有不同的内心感受。有的感受是正感受,有的是负感受。要培养学生坚强的个性,抵御各种负面的影响,塑造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比如多让学生去郊游、登山、晨练、晚练。陶冶其性情,强健其体魄。学生经历了磨练,肚子里才有“墨水”可倒。

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你去问学生:妈妈、爸爸爱你吗?很多学生往往一脸的茫然。因为父母做的事都很平常,她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很多学生到了六年级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是妈妈肚脐眼生出来的,甚至是垃圾桶捡来的。孩子因为不了解母亲十月怀胎的幸福与艰辛,不了解母亲分娩时的剧痛与欣喜,他们对母亲的认识当然是肤浅的。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可以从爱父母开始,也可以从爱自己开始。只有对父母的爱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体会到父母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后的含义。这样发散开去,才会与周遭的人和谐相处,相亲相爱,于是文由心生。

标签:;  ;  ;  

谈习作与人的塑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