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Pygmalion—MyFairLady中的应用
◆仇晓融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744400
摘要: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如何在高中英语戏剧课堂发挥最大效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能提供了案例。
关键词:提供“真实”的语言氛围效能案例分析结论总结归纳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的外语学习缺乏实践的机会,使语言的学习失去了它的根本功能——交流。致使外语学习效果只停留在文本题材上。而戏剧脚本的语言生活化和口语化的特点及其剧中人物突出的语言特征和迥异的人物性格,使我产生了要在学习小组中选取不同性格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促进英语学习,促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行为,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
二、小组合作在本节课中的具体实施
1.备学生。这是备课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之所以将这个环节放在第一个流程,就是要让学生尽早地熟悉所学内容并使其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组内按组员不同的性格分配角色,熟悉甚至熟记台词,为角色的扮演或最后的戏剧表演做准备。负责实验实施的班级在行政班形成之初就按各种要求每6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并将座位调整到一起,以便小组活动的开展。
2.制作PPT和导学案。导学案即引导学生和学些什么内容的计划文案。教师要将导学案在上课前30分钟发到学生手中,以保证课堂学习流程更流畅、效果更理想。
3.课堂学习流程操作步骤。到此环节,才真正进入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验流程。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均以小组为单位介入和推进整个课堂进程。
(1)学生预习检测。在此环节中教师根据戏剧设计了一个类似完形填空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剧本内容的理解填入适当的词,检查学生对新课的准备情况。
(2)阅读。此环节分3步,即读前、读中和读后。戏剧的阅读由于任务的繁杂、故事的错综、人物语言的口语化,比整篇阅读文章的理解更难。在这个环节中,随着戏剧情节的发展和不断深入,由浅入深地设计了7个整体理解和细节理解的题目,让学生对该戏剧进行整体把握和对情节更精细的理解,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性格和理顺剧情的发展提供更详尽的支持。在读前和读中两个环节中,学生开始虽然以个体介入阅读,然而问题的解决却以相互交换意见的形式进行。
(3)小组讨论。在第三个步骤即读后,教者给了学生一个任务:根据人物语言,小组讨论和分析剧中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用课本31页的形容词帮助完成。在此环节中小组成员纷纷发表见解,为之后设计的小组合作探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小组合作探究。在之前讨论的基础上,用PTT展示给学生Eliza进行语音学习之前和之后的两张剧照并得出结论:学习后由一个贫穷的卖花女变成了一个韵味十足的贵妇。并由此推出著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要学生猜想故事的结局,期间给出了几个问题做引导:Eliza实现了她的梦想吗?如果是,那么我们能从她身上学到什么?学生想要知道故事结局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热烈讨论并给出了多种不同的结局。当然,人心向善的本性使得70%的答案趋向完美:主人公Eliza过上了上层生活。
小组讨论热烈,每组代表踊跃发言,可学生的理解毕竟有限,语言的表达也随之受到了限制。教者认为,在这种开放性的讨论中要真正使学生有所收益,教师的参与讨论和点评是必须的。
由此,学生的讨论被提高到了一个理性的高度:学习改变命运。一堂看似简单的戏剧阅读课被教者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推向了思想情感教育和人生理想较高的境界。
教师的点评可谓点睛之作,将课堂氛围推向了一个高度,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教师的身份看似在一个不经意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小组学习中的一员,可以像其他成员一样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小组合作走向一个高峰,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妙处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5)戏剧表演。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它最终的目的是为人类的交流提供服务。而本节课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语言,并借助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和实施方案,使各个角色相互合作,在教者创设的“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高效地完成语言学习的任务。戏剧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角色的表演,将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看。
选出1—2组共8人到教室前将戏剧尽可能真实地表演给大家。至此,本节课到了最高潮的环节。两组学生的精彩表演使本节课在一片掌声中结束。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本戏剧课中的成功和高效的学习成果,英语组各位同仁就是见证了。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戏剧课堂应用的结论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戏剧课堂教学中是可行的。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除胆怯心理,让语言学习氛围更轻松。
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确能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