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诉讼公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公正,效率,民事诉讼法,司法,民事诉讼,程序,简易程序。
诉讼公正论文文献综述
左丹冰[1](2018)在《浅析司法责任制改革中法官角色与诉讼公正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党中央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自2015年起,司法责任制改革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部分,引起了广泛关注。司法公正是法的内在需求,是依法治国的必备要素之一,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是其本质要求。但作为正义化身的法官,因为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判案不公的现象。本文论述了司法责任制改革对法官的影响,通过试论改革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明确司法人员职责和权限、审判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加强法官的履职保障等内容,探讨"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实现。(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20期)
陈靖宇[2](2017)在《庭审实质化是刑事诉讼公正的保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刑事诉讼应当以审判为中心,就是要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审判要以庭审为中心。一、以庭审为中心须注意两个“叁”刑(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7-09-13)
张曦[3](2015)在《立案制度改革中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博弈》一文中研究指出立案制度改革中民事诉讼的价值冲突主要体现在:立案审查制下,法院对案件进行实质审查,将虚假诉讼等无意义案件排除,体现了效率价值,但审查标准过于苛刻,导致大量案件无法进入诉讼系属,未能充分保护当事人诉权,有失公正价值。新施行的立案登记制对案件进行形式审查,扩大了法院受案范围,保障了当事人诉权,体现了公正价值,但也引发了"诉讼爆炸"等不良后果,加之配套措施不完善,大大降低了效率价值。我国应克服立案登记制的缺陷,衡平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冲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重提高。(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齐树洁[4](2015)在《简易程序: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1991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对简易程序作了原则性的规定。2003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简易程序规定》),为完善我国民事简易程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2年立法机关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对简易程序作了修正,修正的内容包括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强调保障当事人陈述意见的权利,对小额(本文来源于《中国审判》期刊2015年04期)
宋英辉[5](2012)在《程序与实体,缺一都称不上诉讼公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正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诉讼公正则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体现社会正义的窗口,是诉讼的灵魂和生命。 诉讼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实体公正,即结果公正,是指案件实体的结局处理所体现的公正,既包括通过惩治犯(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2-08-03)
翟啸林[6](2012)在《试论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关系——基于价值层面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正与效率是现代刑事诉讼制度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在具体的案件审理中往往存在着公正与效率的矛盾冲突。原因在于案件审理虽然是法律制度运行及运用的结果,但制度的选择却取决于对价值目标的选择。在公正与效率的选择中,要以诉讼效益作为二者的平衡点,即实现诉讼效益最大化。(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2年11期)
潘江虹[7](2012)在《E论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是我国目前司法改革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司法改革来说至关重要。二者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不能非此即彼,而应是亦此亦彼的;诉讼制度的完善以及司法制度的改革必须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既能确保司法公正,又能适度地节约司法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2年08期)
张卫平[8](2011)在《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双重提升:泛论《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满足社会或人民群众对公正、效率的诉求,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按照民事诉讼运行的规律对现行制度进行调整,其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有:小额诉讼程序、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恶意诉讼、虚假诉讼的抑制及第叁人撤销诉讼、再审程序的完善、扩大和充实检察监督、送达制度的完善、立案制度的修改等。民事诉讼制度的调整和完善需要一个很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充分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否则,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也只能是一种政治过程而已。(本文来源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石莉珺[9](2011)在《加强完善司法公开 全力保障诉讼公正》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3月25日公布了《人民法院第叁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简称"叁五"纲要)。本文结合"叁五"纲要及全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推行的各项改革举措,论述了人民法院在司法公开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1年01期)
刘娜[10](2010)在《强化检察监督 确保诉讼公正》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9月30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样一项《决议》监督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进行监督?检察机关又是如何通过诉讼监督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本文来源于《云南政协报》期刊2010-11-10)
诉讼公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刑事诉讼应当以审判为中心,就是要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审判要以庭审为中心。一、以庭审为中心须注意两个“叁”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诉讼公正论文参考文献
[1].左丹冰.浅析司法责任制改革中法官角色与诉讼公正的关系[J].法制博览.2018
[2].陈靖宇.庭审实质化是刑事诉讼公正的保障[N].人民法院报.2017
[3].张曦.立案制度改革中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博弈[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4].齐树洁.简易程序: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平衡[J].中国审判.2015
[5].宋英辉.程序与实体,缺一都称不上诉讼公正[N].检察日报.2012
[6].翟啸林.试论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关系——基于价值层面的分析[J].人民论坛.2012
[7].潘江虹.E论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的关系[J].才智.2012
[8].张卫平.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双重提升:泛论《民事诉讼法》的修改[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
[9].石莉珺.加强完善司法公开全力保障诉讼公正[J].法制与社会.2011
[10].刘娜.强化检察监督确保诉讼公正[N].云南政协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