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滞阻尼论文-安海玉,朱轶君,刘畅

粘滞阻尼论文-安海玉,朱轶君,刘畅

导读:本文包含了粘滞阻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附加阻尼比计算,剪力墙结构,消能减震设计

粘滞阻尼论文文献综述

安海玉,朱轶君,刘畅[1](2019)在《粘滞阻尼墙在高层剪力墙住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烈度地区天津市某高层剪力墙住宅为工程背景,采用粘滞阻尼墙减震设计,通过ETABS结构分析软件对该消能减震项目进行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墙对于高层住宅的消能减震效果十分明显,并探讨了计算附加阻尼比时作用力的取值方法以及叁水准叁阶段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S2期)

修国众,时宝,贺英政,王丽英[2](2019)在《应力松弛试验中初始坡度对非粘滞阻尼模型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将非粘滞阻尼模型的松弛函数分为2种形式进行研究讨论:一种是幂指数函数的形式,另一种是指数函数的形式。以应力松弛试验为例,从理论和试验2个角度考虑初始坡度,都可以看出初始坡度对应力变化的影响,从而克服了忽略这一问题带来的误差。(本文来源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闫安志,杨蕾,王磊[3](2019)在《粘滞阻尼墙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粘滞阻尼墙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性能的影响,以某高层建筑物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研究了粘滞阻尼墙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消能减振作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分析了有粘滞阻尼墙和无粘滞阻尼墙的建筑结构的固有特性,分析了两种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探讨了风荷载下两种结构的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层加速度和层间剪力。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墙基本只提供结构阻尼,几乎不提供附加刚度;粘滞阻尼墙可大幅度降低结构的顶层动力响应;粘滞阻尼墙能明显减小结构的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层加速度和层间剪力。由以上结果可知,粘滞阻尼墙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物的抗风性能和舒适度。(本文来源于《中原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马长飞,汪正兴,王波,李兴华[4](2019)在《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变参数粘滞阻尼约束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1 700 m的单跨双层公路悬索桥,该桥采用一种新的阻尼约束体系——变参数粘滞阻尼体系。为研究变参数粘滞阻尼体系在振动控制方面的优势,基于变参数粘滞阻尼本构关系模型,采用ANSYS建立全桥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3种不同约束体系(全飘浮体系、低速度指数粘滞阻尼约束体系、变参数粘滞阻尼体系)下桥梁的结构动力响应,并将加劲梁沿顺桥向推离平衡位置,分析其自动复位能力。结果表明:在车辆制动力、移动荷载、风荷载、地震等多种荷载作用下,变参数粘滞阻尼体系可显着降低塔、梁的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塔、梁相对速度控制在1 mm/s内,满足振动控制目标的要求;变参数粘滞阻尼体系具有较强的自复位能力。(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9年S1期)

魏宏亮,冯力强,李万润[5](2019)在《近场地震作用下某高层建筑设置粘滞阻尼器的减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烈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在近场地震作用下具有更大的损伤风险,而采用消能减震技术不仅可以降低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风险,而且可以在整体上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本文以某高层建筑为例,通过采用粘滞阻尼器做消能减震设计,分析了该有控结构以及无控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包括层间位移角、层剪力和结构的能量耗散。通过对比发现,在小震和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粘滞阻尼器耗散了大量的能量,降低了结构构件的损伤。近场地震作用的脉冲效应会使结构产生更大的响应,在设计时应适当调整阻尼器的参数。因此,消能减震设计可以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9年20期)

丁行武,唐璐,卜继玲,文登[6](2019)在《孔隙式粘滞阻尼器CFD计算与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具体的孔隙式粘滞阻尼器开发案例,重点探讨了采用CFD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来指导阻尼器开发设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仿真阻尼力和试验阻尼力的活塞运动速度相关性和活塞位移相关性表现均一致,各工况下的计算误差均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所提出的先采用流体介质粘性试验数据拟合出本构模型特征参数,再基于CFD软件平台进行阻尼器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分析出阻尼器的基本力学规律,对控制设计偏差和指导现场试验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液压气动与密封》期刊2019年10期)

马长飞,胡可,汪正兴,桂贵[7](2019)在《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斜置粘滞阻尼器动力性能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主桥为主跨806m的双塔四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采用斜置阻尼约束体系。为研究斜置阻尼约束体系实桥的动力性能,建立粘滞阻尼器实时监测系统,实测桥址处的风速、风向、梁体温度、粘滞阻尼器轴向位移及阻尼力,分析粘滞阻尼器的轴向位移随温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的轴向位移与温度具有显着的相关性,温度变化是造成粘滞阻尼器发生位移的主要因素;横向风荷载导致粘滞阻尼器产生不均等位移;温度作用下粘滞阻尼器阻尼力小于设计最大阻尼力的1/10,满足规范要求;粘滞阻尼器运营正常,协同工作性能良好,动力性能满足要求。(本文来源于《世界桥梁》期刊2019年05期)

王婉丽[8](2019)在《粘滞阻尼器在某小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某工程的设计,简单的粘滞阻尼器的性能和检测进行了介绍。(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26期)

付强,杨珂[9](2019)在《孔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滞回曲线偏转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出杆式孔隙式粘滞阻尼器为例,在考虑介质压缩性的基础上,建立阻尼器的阻尼力计算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模型模拟了阻尼器在正弦位移激励信号下的运动情况,详细分析了阻尼器运行时的阻尼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阻尼介质的体积弹性模量是影响负载-位移滞回曲线偏转的关键因素。使用阻尼器样机在不同工况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表明建立的阻尼力理论计算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阻尼器的力学性能,介质的可压缩性是影响滞回曲线偏转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9年08期)

霍瑞坤,狄长春,李旭[10](2019)在《粘滞阻尼器着陆冲击动力学建模与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粘滞性胶泥阻尼器各参数对着陆缓冲性能的影响,对粘滞型胶泥缓冲器在着陆条件下建立冲击动力学模型,运用matlab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探讨了模型各参数特性,以及不同参数条件下对系统最大位移和加速度的响应特点,分析了该响应特点对缓冲器设计的影响,得到了系统最大加速度求解公式,不同参数对最大位移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和缓冲器设计中需重点把握的参数范围。该结果对缓冲器结构尺寸设计中如何避免最大位移和加速度两要素的矛盾有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8期)

粘滞阻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将非粘滞阻尼模型的松弛函数分为2种形式进行研究讨论:一种是幂指数函数的形式,另一种是指数函数的形式。以应力松弛试验为例,从理论和试验2个角度考虑初始坡度,都可以看出初始坡度对应力变化的影响,从而克服了忽略这一问题带来的误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粘滞阻尼论文参考文献

[1].安海玉,朱轶君,刘畅.粘滞阻尼墙在高层剪力墙住宅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19

[2].修国众,时宝,贺英政,王丽英.应力松弛试验中初始坡度对非粘滞阻尼模型参数的影响[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9

[3].闫安志,杨蕾,王磊.粘滞阻尼墙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性能影响的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9

[4].马长飞,汪正兴,王波,李兴华.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变参数粘滞阻尼约束体系研究[J].桥梁建设.2019

[5].魏宏亮,冯力强,李万润.近场地震作用下某高层建筑设置粘滞阻尼器的减震分析[J].甘肃科技.2019

[6].丁行武,唐璐,卜继玲,文登.孔隙式粘滞阻尼器CFD计算与试验分析[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9

[7].马长飞,胡可,汪正兴,桂贵.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斜置粘滞阻尼器动力性能监测[J].世界桥梁.2019

[8].王婉丽.粘滞阻尼器在某小学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

[9].付强,杨珂.孔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滞回曲线偏转特性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9

[10].霍瑞坤,狄长春,李旭.粘滞阻尼器着陆冲击动力学建模与特性分析[J].计算机仿真.2019

标签:;  ;  ;  

粘滞阻尼论文-安海玉,朱轶君,刘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