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就地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就地城镇化,意愿分析,路径选择,农村
就地城镇化论文文献综述
胡恒钊[1](2019)在《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叁维向度:战略意义、意愿分析与路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地城镇化是不同于异地城镇化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一种重要模式,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推行农村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选择,积极探寻影响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的乡土情结、社会保障、城镇谋生能力、公共设施、居住环境、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因素,需要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推进制度变革;塑造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农民就近就业难题;广泛开辟资金渠道,营造乡村生态宜居环境;优化乡村产业布局,形成特色小镇,才能最终实现农民"人的城镇化"。(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田鹏[2](2019)在《社会空间视域下就地城镇化的实践逻辑研究——兼论制度红利型就地城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基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并完善小城镇经济社会服务功能,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兼具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小城镇战略的理论谱系指出,新时期就地城镇化是小城镇战略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下的理论演化与实践创新。同时,以新乡市"人地挂钩"的政策运作和社会资本代建的集聚提升为例,提出制度红利型就地城镇化理论模式,从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实现路径等维度指出其与制度投入型、政府主导型、行政驱动型等既有理论模式的差异性特征,如动力机制的科层传导性、空间模式的镇村衔接性以及实现路径的双向互构性等。制度红利型就地城镇化在实践中也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例如,制度红利消失后基层社区发展资金的长效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进程中职业转换、技能培训、社区心理等体制机制不完善。因此,制度红利型就地城镇化应当在科学有效利用制度红利的同时,积极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进程中的职业体系、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等长效保障机制。(本文来源于《学习论坛》期刊2019年11期)
周晶晶[3](2019)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地城镇化是通过组建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种新型城镇化形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由"新农村"跨越到"新城镇"。伴随新型农村社区硬件设施等的不断完善,相应的社区服务形式和内容也应紧跟城镇化步伐,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服务向城镇化、现代化转型,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服务内容丰富、服务质量更优"的新型农村社区。(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9年31期)
宋彦杰,丁俊[4](2019)在《就地城镇化视角下乡村规划的转型与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地城镇化是未来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在其理论指导下,乡村规划应转变原有的规划思想和工作思路,通过对乡村就地城镇化潜力进行评价,选取就地城镇化培育点,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叁方面对乡村空间进行统筹布局,为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推进农民就地实现城镇化,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期刊2019-10-19)
蔚韵,孙世界[5](2019)在《西北特色小镇“产城人文”一体化路径研究——基于就地城镇化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各界围绕特色小镇的相关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学界对于特色小镇的探讨通常离不开"产城人文"四个核心要素,但对"产城人文"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其一体化发展尚无定论。就地城镇化是我西北地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而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就地城镇化的实现,因此,有必要探讨西北地区以特色小镇建设推动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框架。本文首先基于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河源镇的调研,总结其自开展特色小镇建设以来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产城人文"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西北地区以特色小镇建设推动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框架,强调这一过程应以"产"为基础、"人""城"协同、以"文"为灵魂,实现"产城人文"一体化发展。(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期刊2019-10-19)
陈思雨,崔音,余婷[6](2019)在《欠发达地区面向就地就近城镇化的规划应对——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六景新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促进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成为劳动力回流的重要目的地,如何提升流入地的劳动力承载力是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命题。就地就近城镇化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回流劳动力的复合需求和欠发达地区较为单一的工业化发展路径存在矛盾,城镇新兴动力培育的长期性与就地就近城镇化的迫切性之间也存在矛盾。本文通过对广西南宁及其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情况的研究发现,省会城市通过建设专业分工明确的新城快速构建起能够承接高等级职能的大都市区。并针对新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规划引导策略,以期为欠发达地区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实践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期刊2019-10-19)
闫静,朱俭,李林峰[7](2019)在《全域旅游驱动的就地城镇化研究——基于海南典型区域的实地调研》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对城镇发展具有驱动作用,全域旅游使得旅游的驱动力量加强,资源、政策、资本、产业、区位、创意、消费、活动八种驱动因素都能加快就地城镇化进程,选择海南旅游发展较好的东部区域、受某种驱动因素影响较大的典型城镇作为调研对象,分析其旅游就地城镇化过程,描绘不同因素驱动下的旅游就地城镇化路径,发现全域旅游发展促进了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就地城镇化得以实现。(本文来源于《全国流通经济》期刊2019年26期)
丁华,陈添珍[8](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就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探析——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构建了乡村旅游与就地城镇化互动协调模型及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安吉县2010—2017年乡村旅游与就地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等级及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7年,安吉县乡村旅游与就地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由乡村旅游滞后型向就地城镇化滞后型转变,均处于较好水平;耦合协调度经历了2010—2013年的失调状态后,由2014年开始逐渐转向协调状态,并在2016—2017达到初级协调状态,但耦合协调度提升速度放缓.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期为实现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双赢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风,胡盛东[9](2019)在《浙江姚庄的就地城镇化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姚庄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2008年起,嘉善县在姚庄镇开展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引导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参加政府主导的农房集聚。如今,姚庄农房集聚渐成气候:围绕镇中心,姚庄、俞汇、丁栅叁个城乡一体化新社区拔地而起。据统计,这叁个社区目前共安置了3488户村(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09-04)
于杉杉,胡恒钊[10](2019)在《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农民意愿分析与政策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农民享受到更多的惠农政策,农村就地城镇化符合农村的发展实际,影响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意愿因素有农民的乡土情结、农民的经济状况、农民的市民化意向程度、子女的教育问题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全程度等。结合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进行适合农村就地城镇化政策选择,应当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特色绿色产业,实施留得住青年的帮扶政策,以人为本地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干部责任机制。(本文来源于《延边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就地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如何基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并完善小城镇经济社会服务功能,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兼具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小城镇战略的理论谱系指出,新时期就地城镇化是小城镇战略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下的理论演化与实践创新。同时,以新乡市"人地挂钩"的政策运作和社会资本代建的集聚提升为例,提出制度红利型就地城镇化理论模式,从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实现路径等维度指出其与制度投入型、政府主导型、行政驱动型等既有理论模式的差异性特征,如动力机制的科层传导性、空间模式的镇村衔接性以及实现路径的双向互构性等。制度红利型就地城镇化在实践中也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例如,制度红利消失后基层社区发展资金的长效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进程中职业转换、技能培训、社区心理等体制机制不完善。因此,制度红利型就地城镇化应当在科学有效利用制度红利的同时,积极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进程中的职业体系、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等长效保障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就地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1].胡恒钊.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叁维向度:战略意义、意愿分析与路径选择[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田鹏.社会空间视域下就地城镇化的实践逻辑研究——兼论制度红利型就地城镇化[J].学习论坛.2019
[3].周晶晶.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服务[J].人民论坛.2019
[4].宋彦杰,丁俊.就地城镇化视角下乡村规划的转型与应对[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2019
[5].蔚韵,孙世界.西北特色小镇“产城人文”一体化路径研究——基于就地城镇化视角[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2019
[6].陈思雨,崔音,余婷.欠发达地区面向就地就近城镇化的规划应对——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六景新城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2019
[7].闫静,朱俭,李林峰.全域旅游驱动的就地城镇化研究——基于海南典型区域的实地调研[J].全国流通经济.2019
[8].丁华,陈添珍.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就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探析——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李风,胡盛东.浙江姚庄的就地城镇化之路[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10].于杉杉,胡恒钊.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农民意愿分析与政策选择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