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空间论文_郑小碧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介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介,空间,工业建筑,被动式,建筑,商业,形式。

中介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碧[1](2019)在《贸易中介空间集聚如何提升出口边际:沟通外溢性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特定经济空间集聚及带来的出口信息外溢是贸易中介推动企业出口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异质性理论框架下,文章通过匹配1999~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企业层面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中介空间集聚及其沟通外溢性对出口边际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贸易中介空间集聚优势降低了出口企业生产率门槛值下限,并对高生产率出口企业选择间接出口方式具有显着的激励效应;不同行业贸易中介的多样化集聚有利于提升出口扩展边际,而同行业专业化集聚则主要在于扩张企业出口规模;出口信息沟通外溢效应是集聚影响出口发展的核心中间传导机制,相对而言,基于面对面接触和交流的非正式信息外溢方式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扩展边际提升,而通过培训等可编码化的正式合作方式则促进了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增长;一般贸易企业主要通过集聚型贸易中介拓展出口扩展边际,而加工贸易企业则主要利用贸易中介空间集聚外溢性促进出口规模增长;由于固定贸易成本较高,贸易中介空间集聚及其沟通外溢性对进入中低收入目的国的企业影响更为显着,而进入高收入目的国企业则对双方是否签订自贸协定更为敏感;成立年龄越小和所在城市规模等级越低的企业更倾向于利用贸易中介集聚及信息外溢效应促进出口规模扩张。文章不仅改进了新新贸易理论有关出口企业生产率门槛值的固有结论,也是对国际贸易是否会"去中介化"的初步回应,同时对中国企业优化出口方式与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桂梓期[2](2019)在《广州地区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急速发展产生的功能复合型建筑,它能最高效的利用土地并实现城市价值的最大化。在当今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以其丰富多变的空间形态,扮演着商业空间和城市空间协调者的角色,它不仅是商业综合体各种复合功能之间的粘合剂,也是商业环境氛围营造的催化剂,同时,它更是城市市民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本论文从中外研究理论、城市背景下的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特征与职能、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形态类型分析、实际案例研究与设计策略、创作实践与发展展望五个方面逐层深入,对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的设计问题进行多方位剖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相关研究概念的缘起和发展进行阐述和分析;第叁章基于城市背景,对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对城市的作用、空间特征和空间职能进行研究分析;第四章通过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形态类型分析整理出相关空间类型概念和具体的空间表达形式;第五章通过调研广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商业综合体案例,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得出广州地区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的设计特点和原则,并总结出相应的设计策略;最后一章简介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的创作实践,并提出对广州地区未来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设计的展望。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广州地区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的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6)

郑志浩[3](2019)在《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中介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旧工业建筑是伴随着社会总体经济发展的转变、生产条件不断的升级更替所产生的历史性城市产物。遗存旧工业建筑以尺度、形态多样的外部厂区空间,建筑单体之间的联系与组合方式凸显出城市属性,又以工业厂房等建筑单体、构筑物凸显出建筑属性。一方面城市早期建设是依靠工业而发展,伴随城市发展以围绕工业区建立生活区的现状也在逐步转变,旧工业建筑所处城市位置已逐渐由城市边缘地带向城市中心区域转换,因此旧工业建筑具有城市空间更替的可能,具有城市属性。另一方面,旧工业建筑不只是指单一的旧工业建筑厂房空间,而是包含组成旧工业建筑整体的结构元素,涵盖了旧工业厂房生产空间、构件管道空间、旧工业建筑内部竖向与横向交通体系与其他遗留物质等。基于旧工业建筑双重属性分析,对其进行设计改造以达到重新再利用目的,采取了城市中介性空间构建与建筑内部中介性空间构建的改造策略。构建具有双重属性的空间,让旧工业建筑得以由内而外的更新与重新利用,同时对周边城市空间肌理起到织补的作用,消弭旧有城市空间的硬性边界。本论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对旧工业建筑保护策略与理论实践为基础,探讨了旧工业建筑进行空间置换的意义和方法。第一章利用目前搜集到的文献和资料总结了我国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现状,在时间背景与城市背景下归纳旧工业建筑空间构建改造意义,进而确定以中介空间构建策略实现旧工业建筑再生是本文研究重要目的。第二章阐述了中介空间在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中不同的类型与语义关系,进而归纳出旧工业建筑中介空间构建应有的特质与内涵。第叁章,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将旧工业建筑原有内部与外部空间类型与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并对旧工业建筑中介空间的类型与形式进行解析,起到理论指导性作用。第四章,选取国内旧工业建筑改造成功的、有特色的实例,对其分析概述。阐述实例背景与改造手法策略,解读改造空间中含有中介性质的空间,并根据实例的功能与城市区位进行分析。第五章,根据旧工业建筑内、外中介空间构成类型,结合原有工业建筑空间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内外部中介空间构建原则与手法。第六章,以大庆为例,选取一处旧工业建筑遗存,进行实地调研后,结合上述研究理论与方法进行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并对设计成果进行最终的总结与思考,为旧工业建筑以空间手法进行的改造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6-01)

赵文艳,郑志浩[4](2019)在《工业建筑绿色改造中介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建筑原有的内部空间尺度较大、封闭性较强等因素致使室内环境较差,同时不具备被动式调节气候因素的条件,单一依靠制冷、制热和通风等设备调节室内环境气候消耗巨大的能源。针对该问题,结合工业建筑原有空间特点与构件空间形式,构建多种形式的中介空间,促进建筑内外环境物理因素交互,实现被动式节能改造。基于工业建筑原有空间,采取被动式设计思路构建中介空间,引入自然因素调节室内气候,有效地降低了工业建筑在使用周期中的能源消耗量,同时促进了其内部空间形式更新与部分原有构件空间的保留,对工业建筑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建筑节能》期刊2019年05期)

徐得磊,韩瑛[5](2019)在《基于中介空间植入的旧工业建筑整合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快速更新的语境下,旧工业建筑如何冲破局限高效地融入当前城市环境是一个问题。文章将以新空间"介入"的形式,将旧工业建筑整合成有机整体并与城市环境融合共生,引入"中介空间"的概念,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完成空间之间的过渡。以建筑群组为对象,从城市、建筑两个层面分析旧工业建筑中介空间的组织模式,分析各种组织方式的特点,以期为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5期)

李珺杰,夏海山[6](2019)在《有机·复合——中介空间的被动式调节作用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动式调节是建筑应对自然环境的自身防御、自我保护或利用机制,也是建筑顺应自然气候与环境,创造并维持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原生能力。分析与总结了具有被动式调节作用的空间类型及其所可能起到的作用,提出了介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体——中介空间,并从建筑空间的视角解析中介空间的有机共生和动态复合两种特征,以期扩展从建筑空间设计视角下"被动式"设计的意义与价值。(本文来源于《新建筑》期刊2019年02期)

李偲德[7](2019)在《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整合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生活质量要求更高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中的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现代商业建筑的规模一般来说较大,需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代商业建筑的中介空间的作用非常重要。本文就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的整合设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住宅设施》期刊2019年03期)

贺永亮[8](2019)在《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整合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快,导致了我国商企的快速发展和接纳度的提高。在这中间,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就是这里面的中坚力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限制和社会自身的发展需要,就导致这种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跟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包括了选址问题和附近的交通环境问题,人流量和周围人群的需求都密切相关。本论文就是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来分析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解决的思路,再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想法。(本文来源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期刊2019年05期)

樊立惠,蔺雪芹,王岱,曾春水[9](2018)在《北京房地产中介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采用泰森多边形、核密度及空间自相关方法,多尺度考察2001—2010年北京房地产中介门店空间格局演化特征,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探究2010年房地产中介空间格局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房地产中介集中分布在城六区,数量增速最快功能区是城市发展新区。(2)空间格局不均衡性增大,空间集聚态势加强。(3)集聚主核心点出现由"东城"向"朝阳"方向的东推位移,集聚程度加深,主核心区团块面积扩大,次级核心点增多,"两轴、两带、多中心"基本版图形成。(4)空间集聚现象明显,热点区域扩张,但始终集中在区域中心。(5)驱动效应最大的因素为常住人口,多种驱动因素效应均比较强的街区(乡镇)基本上属于各区县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区域。此外,政府政策对其影响也较大。(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8年05期)

王靖怡[10](2018)在《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地铁站与城市综合体中介空间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化集约化加剧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由地缘社会向社缘社会转变,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的形式之一,承载了城市大部分人流。与此同时,地铁站域所形成的综合体随之成为城市经济、办公、文化的重要节点,服务于城市生活。因此,地铁及其城市综合体的中介空间作为联系二者的主要空间,显得尤为重要。缘由于此,笔者发现现存中介空间的设计值得探讨:在设计过程中地铁空间与综合体空间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空间体系进行设计,忽略了两者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因此,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主要空间概念,将中介空间的共生形式进行分类,并进行设计语言表达,探讨在中介空间设计的模式与策略。由以下叁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研究对象及理论研究。通过研究现状的概述,对中介空间发展、属性及现存问题进行梳理。经由文献梳理,借助共生理论的分类视角,从建筑学的空间学术取向,对共生理论与中介空间二者之间进行方法论的建构,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依据。第二部分:中介空间的研究方法。在共生理论的研究视角下,转译出中介空间的两种共生形式:整体型共生、内在型共生。通过图形学的分类方法归纳叁种整体型共生方式(分离式、相交式、嵌入式)以及叁种内在型共生方式(广场式、通道式、中庭式),通过分析对比,提出衔接空间基本的空间设计原则,为衔接空间设计的策略与应用提供基本理论依据。第叁部分:中介空间设计的策略及应用探讨。通过前文的理论概述、归类分析、案例对比,一方面从空间布局、功能激活、流线组织等叁方面提出整体型共生形式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另一方面从功能组织、空间形态、导向秩序等叁方面提出内在型共生形式下的空间设计策略。经过论述,论文得出如下结论:地铁站与城市综合体是两个共生单元;衔接空间为地铁站与城市综合体的中间领域;在共生视角下对衔接空间可进行整体型共生与内在型共生两个层面的设计研究;基于空间分类及对比,梳理总结设计原则,提出初步设计策略。(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6-30)

中介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急速发展产生的功能复合型建筑,它能最高效的利用土地并实现城市价值的最大化。在当今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以其丰富多变的空间形态,扮演着商业空间和城市空间协调者的角色,它不仅是商业综合体各种复合功能之间的粘合剂,也是商业环境氛围营造的催化剂,同时,它更是城市市民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本论文从中外研究理论、城市背景下的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特征与职能、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形态类型分析、实际案例研究与设计策略、创作实践与发展展望五个方面逐层深入,对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的设计问题进行多方位剖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相关研究概念的缘起和发展进行阐述和分析;第叁章基于城市背景,对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对城市的作用、空间特征和空间职能进行研究分析;第四章通过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形态类型分析整理出相关空间类型概念和具体的空间表达形式;第五章通过调研广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商业综合体案例,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得出广州地区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的设计特点和原则,并总结出相应的设计策略;最后一章简介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的创作实践,并提出对广州地区未来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设计的展望。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广州地区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的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介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郑小碧.贸易中介空间集聚如何提升出口边际:沟通外溢性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19

[2].桂梓期.广州地区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郑志浩.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中介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4].赵文艳,郑志浩.工业建筑绿色改造中介空间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节能.2019

[5].徐得磊,韩瑛.基于中介空间植入的旧工业建筑整合模式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

[6].李珺杰,夏海山.有机·复合——中介空间的被动式调节作用解析[J].新建筑.2019

[7].李偲德.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整合设计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

[8].贺永亮.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整合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

[9].樊立惠,蔺雪芹,王岱,曾春水.北京房地产中介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J].人文地理.2018

[10].王靖怡.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地铁站与城市综合体中介空间设计研究[D].厦门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中介空间形态分析)匕京国际金融大厦中介空间(资...重庆图书馆外向性中介空间活动...一3中介空间的类型圈片来源:《城...图书馆与广场之间的外向性中介空连接现代与历史的中介空间(资...

标签:;  ;  ;  ;  ;  ;  ;  

中介空间论文_郑小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