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埃德蒙斯宾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斯宾塞十四行诗集,诗歌翻译思想,内容,形式
埃德蒙斯宾塞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莉[1](2018)在《埃德蒙·斯宾塞十四行诗集汉译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德蒙·斯宾塞创作的十四行诗集,共由89首诗歌组成。在内容上,像其他十四行诗一样,继承了自彼特拉克以来形成的传统,但字里行间却不乏新意。在艺术形式上,斯宾塞十四行诗集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除第8首外,其余88首均采用斯宾塞自己新创的斯宾塞体,其高超的创作技巧对于同时代和后世的英国诗人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斯宾塞十四行诗集的译介在我国起步却很晚,成果也很少。第一部完整的中译本,曹明伦先生的《小爱神》,于1992年才问世。第二个中译本,胡家峦的《爱情小诗》,出版于1997年,包含44首译诗。第叁部完整的中译本是邢怡正在出版中的《斯宾塞情诗集》。目前,国内对此十四行诗集的汉译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至今尚无人对以上叁硕译作的翻译理念和翻译实践进行系统梳理。本硕硕以胡家峦、曹明伦和邢怡各自的翻译思想为基础,通过对《爱情小诗》、《小爱神》、《斯宾塞情诗集》这叁个译本对比研究,探讨叁硕译作翻译斯宾塞十四行诗集的差异,从而揭示具有代表性的针对斯宾塞十四行诗的不同翻译理念和翻译特色,及译本各自的价值。基于此,按照译硕对原诗的忠实程度,本硕硕可分为叁部分,依次分别研究胡、曹和邢的翻译。每部分都先总结译作的诗歌翻译思想,然后分析他的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叁硕译作在翻译斯宾塞十四行诗集时呈现的特点。内容上的特点将从语义表达、语言风格、意象的翻译和句法的表达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形式上的特点从诗歌的结构、诗行长度、节奏和韵律四个角度进行对比。通过研究,本硕硕得出以下结硕。首先,叁硕译作的翻译思想—胡的“忠实”原则,曹的“最接近、最自然”二元翻译标准,以及邢的“本土化”—代表了叁种典型的诗歌翻译观念。他们的思想充分体现在他们翻译斯宾塞十四行诗集的实践中。胡的译本无硕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最接近原诗,邢的译本最为灵活,而曹的译本似乎居于二作之间,在忠实于原诗和中硕读作的习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从而呈现出兼顾两面、力求平衡的特点。其次,叁个中硕版本体现了各自的价值,应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诗歌翻译。因此,本硕硕以论促进对诗歌翻译的理硕探讨和实践探讨,发现各译本的价值所在,也为中国读作更好地硕习、研究、翻译斯宾塞诗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11-20)
陈浩然[2](2016)在《威廉·莎士比亚与埃德蒙·斯宾塞的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的代表作《仙后》(The Faerie Queene,1590—159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长篇史诗。这部作品以寓言的形式从亚瑟王以及六位骑士的经历讲述了美德的塑造过程,2015年1(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6-07-09)
阮雯[3](2015)在《多面解读埃德蒙·斯宾塞思想的人文主义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 1552—1599年1月13日)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着名的诗人之一,被称为“诗人中的王子”,在英国文学史中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同时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也是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之一。他所开创的“斯宾塞诗节(Spenserian stanza)”体及斯宾塞式的十四行诗体对英国诗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斯宾塞的作品反映了他的古典文化情怀,人文主义的思想特征,宗教态度及其政治理想。通过对斯宾塞作品的解读,我们能更加全面深刻地去理解斯宾塞思想的人文主义特征,也有助于我们对英国文艺复兴时代的了解。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与斯宾塞的作品探讨斯宾塞人文主义思想特征的多面性,力图在读者面前展现一个多面的人文主义者斯宾塞。这也是本文的学术创新之处。本文共五章。第一章简述斯宾塞的生平和经历及其人文主义的教育背景和时代。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斯宾塞的人生经历来窥视其人物个性,了解作品创作之初的渊源。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从新柏拉图主义、和谐的宗教观、理想化的政治态度这叁个方面出发,以斯宾塞的作品为研究文本,层层剖析,多面解读斯宾塞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第五章阐述了斯宾塞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以及回顾、反思和总结文艺复兴时代及其对斯宾塞的影响。本文以斯宾塞为例具体分析了其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多面特征,有利于我们更理性地了解斯宾塞及其人文主义思想,更深入地了解英国文艺复兴时代。最后,文章总结了斯宾塞的一生及其作品的影响,以及对文艺复兴时代的反思。(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姜姗[4](2012)在《埃德蒙·斯宾塞诗歌中的意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坛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埃德蒙·斯宾塞被称为“诗人的诗人”。他歌颂生活,赞美爱情,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杰出的文学素养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从古至今,无数国内外学者对斯宾塞的作品进行了研究。但是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在宏观方面,比如主题、风格、语言、格律和格式,等等。然而,这些宏观方面恰恰是通过一些微观的意象体现出来的。斯宾塞是一位运用意象的大师,他很善于将复杂的情感和观点赋予简单的物体和意象。第一章论述了斯宾塞诗歌中的生态意象。水、花朵和动物都是很常见的物体,但在斯宾塞眼中它们却有着非凡的含义。这些简单的生态意象蕴着深刻的含义。斯宾塞在其诗歌中将它们发掘并放大。第二章探讨了几何与数字命理意象。在文艺复兴时期,圆和金链是频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托马斯·摩尔、约翰·邓恩和埃德蒙·斯宾塞写了许多基于圆形的诗作;金链的前身是“存在之链”,自亚里士多德开始,它就被视作连结万物的象征;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主题之一“及时行乐”敦促人们珍惜时间,享受生活。时间的流逝意味着生命的消逝。第叁章讨论了宇宙意象。托勒密天文学在文艺复兴文学界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平凡的宇宙意象被诗人赋予了丰富的意义。斯宾塞把神圣而纯洁的格里亚安娜仙后比作象征光明和正义的太阳。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为海上的船只指明航向,诗人将它们想象成等待和指引迷茫爱人的真爱。(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10)
翟颖璐[5](2011)在《埃德蒙·斯宾塞《爱情小诗》永恒主题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德蒙·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理想主义,对美的热爱,优美的音韵,严谨的格律,使他被后人誉为"诗人的诗人"。《爱情小诗》是他的一部十四行诗集。这部诗集在内容上赞颂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格律上运用自己独创的"斯宾塞式"十四行诗,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优美的爱情诗。(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曾一[6](2010)在《埃德蒙·斯宾塞其人》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是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在英国文学传统里论声名的稳定性和地位的中心程度仅次于莎士比亚与弥尔顿,并享有"诗人画家","诗人音乐家",以及"诗人中的诗人"等美称。斯宾塞所开创的"斯宾塞诗节",以及斯宾塞式十四行诗体为英语诗歌格律的创新和成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后世英国诗人如拜伦、雪莱、济慈等的创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然后国内对斯宾塞的关注则较少。(本文来源于《文学界(理论版)》期刊2010年05期)
彭琴[7](2010)在《永远的埃德蒙·斯宾塞——《仙后》历代评论小结》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德蒙·斯宾塞的《仙后》是文艺复兴时的作品,但它的巨大成就一直影响着后世,历代的很多作家与评论家都作出了自己的欣赏与评论。但因为文学思潮的迭换与差异,每一代评论家的论点与褒贬都有所不同。经历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崇拜与模仿,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毁誉参半,浪漫主义时期的大放异彩和近代评论的多样化,文学界对《仙后》的理解逐步加深,为现代研究《仙后》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与多样的视点。(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0年04期)
张烁星[8](2010)在《柏拉图理想主义在埃德蒙·斯宾塞《爱情小唱》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德蒙·斯宾塞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以优美的音韵、严谨的格律而被后人称为“诗人中的诗人”。<<爱情小唱>>这部诗集共收集了89首十四行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未婚妻伊丽莎白·鲍伊尔的情诗.他的这部诗集和锡德尼的<<爱星者与星>>、以及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坛上流行的叁大十四行组诗。本文旨在探讨柏拉图理想主义思想在斯宾塞《爱情小唱》主题、意象、以及诗歌形式这叁方面上的体现。柏拉图对西方的思想史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以涉及到柏拉图理想主义理论的几篇对话为依据,来讨论其对诗歌主题、意象、和诗歌形式的影响。本论文由引言、主体和结论叁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是关于国内外学者对《爱情小唱》的评论,其次指出了本文所需要的理论,最后介绍了柏拉图理想主义在该诗集中的体现。第一章论述了柏拉图理想主义在《爱情小唱》主题上的体现。分为叁部分:主要是阐释斯宾塞为什么要追求美、而他所追求的是心灵而非外貌的美、以及对现实的不满迫使他想要建立一个理想的王国,这一切都和柏拉图追求真、善、美的理论相吻合。第二章分析了柏拉图理想主义在《爱情小唱》意象上的体现。斯宾塞在诗集中通过运用自然意象来表达爱情的理想状态、以及女人的神圣化和男人的卑微化来表达他对爱情的像往,对理想的盼望,就像是柏拉图所要建设的另外一种理想的社会。第叁章探讨了柏拉图理想主义在《爱情小唱》诗歌形式上的体现。柏拉图十分重视修辞学,包括修辞和韵律等。而本诗集中诗人对明喻、暗喻、头韵、尾韵等的运用,以及对十四行诗歌的创新来源于柏拉图对美的不协追求。结论部分指出了柏拉图理想主义在《爱情小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且重新全面分析<<爱情小唱>>,最后叙述了斯宾塞对十四行诗所做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4-01)
张静[9](2009)在《埃德蒙·斯宾塞《爱情小唱》中的柏拉图文艺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德蒙·斯宾塞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诗人,他以精湛的诗艺及对后人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诗人的诗人”。他的十四行诗集《爱情小唱》(Amoretti,1591-1595)由八十九首十四行诗组成,歌颂了他与妻子伊丽莎白·鲍伊尔真挚的感情历程。此组诗被认为是伊丽莎白时期最负盛名的十四行诗集之一,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本文以对斯宾塞影响深远的柏拉图文艺思想为依据,对《爱情小唱》的主题、修辞、创作叁个方面进行探讨。柏拉图是西方文艺思想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艺思想博大精深。虽然柏拉图没有写过一篇专论文艺思想或诗歌的对话,但几乎其所有对话集都涉及到文艺理论。在一篇论文中穷尽其所有对话集及理论是不可能的,本文仅以集中谈论柏拉图文艺理论的几篇对话集为依据,并只探讨其文艺理论中所涉及的有关诗歌主题、修辞、创作等相关内容。全文共分为叁部分,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引言部分首先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外对《爱情小唱》所做的相关评论,接着简要介绍柏拉图文艺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影响及本文所涉及到的主要理论。最后阐释了运用柏拉图文艺思想分析此诗集的可行性和意义。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柏拉图文艺思想中关于诗歌主题的理论在《爱情小唱》中的体现。本章分为叁部分,主要阐释柏拉图关于心灵美的主题、人生不朽的主题和迷狂的爱的主题在《爱情小唱》中的体现。第二章分析了柏拉图文艺思想中的修辞理论在《爱情小唱》中的体现。柏拉图时期的修辞等同于现今文学创作的技艺或技巧,其研究领域涵盖诗韵、措辞、修辞格等多个部分。本章集中分析韵律格式及修辞格两方面在《爱情小唱》中的体现。第叁章解读了柏拉图文艺思想中的诗歌创作理论在《爱情小唱》中的体现。根据艺术创作的辩证法,整组诗歌的布局不是随意的拼凑而是每首诗围绕统一的主题,依照合宜的次序有机连接的统一体。最后,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爱情小唱》中对于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应用不仅体现了柏拉图主义对斯宾塞诗歌创作的深远影响,更增强了此组诗的艺术性及独特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赵丽红[10](2007)在《爱的归宿》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德蒙·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坛的伟大先驱之一,享有“诗人之诗人”的美誉。本文以双性同体的神话传说和基督教原型以及传统的西方宇宙论为依据,从人性﹑神性及宇宙的和谐叁个层次研究斯宾塞敏锐独特的婚姻观,突出婚姻—爱的归宿这一主题。第一章以双性同体的古典神话为基础探讨婚姻是人性的完美体现。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反映了他们对外在及心灵美的追求,以及找回自身源头形成男女和谐整体的愿望。婚姻将理想与现实﹑肉体与精神联系起来。对婚姻创造的人性美的强调以及及时享乐的思想体现了斯宾塞重要的人文主义思想。第二章以基督教传统为背景论述了婚姻体现了双性同体的完美神性。一方面,世间之美是天国之美的反映,世俗之爱是神圣之爱的摹本。婚姻犹如一条金链将两者联系起来,实现从世俗到神圣,从变化到永恒,从人性到神性的升华。另一方面,婚姻体现了神的眷顾,是上帝的恩赐。第叁章探究婚姻是维系大宇宙和小宇宙和谐必不可少的因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宇宙对立统一的本质,人与神的和谐关系,宇宙生存之链的完整及等级,社会小宇宙的延续与和谐。(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3-01)
埃德蒙斯宾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的代表作《仙后》(The Faerie Queene,1590—159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长篇史诗。这部作品以寓言的形式从亚瑟王以及六位骑士的经历讲述了美德的塑造过程,2015年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埃德蒙斯宾塞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智莉.埃德蒙·斯宾塞十四行诗集汉译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陈浩然.威廉·莎士比亚与埃德蒙·斯宾塞的对话[N].光明日报.2016
[3].阮雯.多面解读埃德蒙·斯宾塞思想的人文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15
[4].姜姗.埃德蒙·斯宾塞诗歌中的意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5].翟颖璐.埃德蒙·斯宾塞《爱情小诗》永恒主题的解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6].曾一.埃德蒙·斯宾塞其人[J].文学界(理论版).2010
[7].彭琴.永远的埃德蒙·斯宾塞——《仙后》历代评论小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
[8].张烁星.柏拉图理想主义在埃德蒙·斯宾塞《爱情小唱》中的体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
[9].张静.埃德蒙·斯宾塞《爱情小唱》中的柏拉图文艺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9
[10].赵丽红.爱的归宿[D].河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