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工总产值、产销率统计表(论文文献综述)
杨非羊[1](2019)在《城乡融合背景下灵寿县域城镇化路径探索与空间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在人类演变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让几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得到了转变。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中,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中国城镇化的主战场正在发生变化,由城市向县域转变,城镇化的发展也由重“量”向重“质”转变。县域城镇化在中国有基础优势,门槛较低、潜力巨大,逐渐开始演变成我国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但县域建设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的问题,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匹配。本文选择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灵寿县作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因为在石家庄市下辖县级行政单元中,灵寿县的城镇化水平处于靠后的位置,在县域城镇化的过程中,灵寿县遇到了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既有普遍性的问题又有特殊性的问题。因此,在城乡融合的新背景下,对灵寿县域城镇化的路径进行探索十分有必要,贫困地区的城镇化路径与发达大城市不同,对它的研究也可以为贫困地区城镇化之路提供参考案例。本论文由六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首先是明确研究的背景,随后提出研究的问题,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并完成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总结研究目的与意义,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而研究方法是分析论文的基本手段,研究思路与框架是论文的逻辑,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提出论文的创新观点。第二部分是灵寿的基本概况与城镇化特征,灵寿的发展环境正在变化,在灵寿本地资源的基础上,协调好灵寿县域周边区县、与石家庄中心区、与京津冀城市群的关系,使灵寿的县域城镇化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从总体、产业、空间三个方面解读灵寿县域城镇化的现状特征,总结面临的五大问题:城镇化水平低,城镇数量少且规模偏小,集聚能力弱带动力差;城镇建设投入滞后,缺乏特色;劳务输出量大,影响本地城镇化进程;综合交通体系不完善,城乡联通不畅;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取舍。第三部分是灵寿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结合当前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从公共服务设施和就业意向分析两个方面,以及灵寿县域城镇化面临的问题,总结灵寿县域城镇化的动力因素为产业升级形成的驱动力、人口转移形成的推动力、生态保护形成的双向力和政策制度形成的保障力。第四部分是灵寿县域城镇化发展进程之路径的探索,尝试探索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之路径,包括集聚多元协同联动的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之路径探索;特色新兴产业引导的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之路径探索;城乡有序人口转移的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之路径探索;复合交通体系构建的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之路径探索;绿色生态理念引导的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之路径探索。第五部分是对于灵寿县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优化之探索,包括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组织优化的新诉求,灵寿县域城镇空间优化新战略,灵寿县域城乡等级结构优化新模式。通过对灵寿县县域城镇空间的优化,为其城镇化的转型进程提供相适应的空间载体。第六部分是结语,基于本文对灵寿县域城镇化路径的探索,总结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
夏亚威[2](2019)在《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郑州国棉三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建筑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工业化文明发展进程成果的重要见证,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已开始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改造的研究,制定了关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出现了大量的成功案例。进入新世纪以后,尤其是2003年《下塔吉尔宪章》、2006年《无锡建议》公布之后,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在国内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许多城市内的典型工业厂区面临“退二进三”的用地置换问题,其中遗留下的优秀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面临着相应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与此同时,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对城市文脉与记忆的保护也越来越关注,这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这些在城市建城区内散状分布的典型工业厂区,大量处在闲置状况,工业建筑使用效率低,有的被临时改做他用,有的被荒废、甚至拆除。它们曾经是城市工业文明的标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市民记忆中的城市地标,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和时代特色,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建设风貌。这类建筑大多已经无法适应新型工业化生产使用要求,但它们拥有着非常丰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情感价值。因此,保护好、利用好这些优秀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对于保留城市文化记忆、营造城市特色风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郑州地处中原核心区域,是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新中国成立以及“省会迁郑”以后,郑州被确立为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在新中国国民经济工业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郑州近现代工业的发展脉络与工业建筑遗产的类型、特征和历史价值,对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论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理论与实践,梳理郑州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总结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构成类型、特点和历史价值;其次,结合城市修补、产业功能调整和基础设施改造,提出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为下一步实施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措施和建议;最后,以郑州国棉三厂现存工业建筑遗产为例,提出面向纺织工业博物馆保护与再利用模式的设计方法。论文采用文献收集、实地调查、问题导向、比较研究、综合研究等方法,针对目前我国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借鉴西方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对郑州工业建筑遗产的整理和归纳,总结郑州工业建筑遗产的特点,挖掘郑州工业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在整体保护理念下,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分析,总结郑州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与郑州工业建筑遗产相适应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为同类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借鉴。全文共由六个章节构成,分三个部分,约五万多字。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是论文研究综述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明确研究对象、研究范围,解析相关概念,确定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拟定论文研究框架。第二章通过文献搜集、案例分析,对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经验总结。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五章,是论文研究的核心部分。第三章主要是对郑州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相关的文献、史志进行整理、分析,梳理郑州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对现存工业建筑遗产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归纳总结。第四章首先总结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特征,然后对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价值进行评估,结合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对郑州现存工业建筑遗产进行合理分类,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第五章以郑州国棉三厂为案例,结合其规划布局和建筑特色,提出面向纺织工业博物馆的保护与更新模式,完成相应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第三部分为第六章,为论文研究归纳总结部分。主要是总结郑州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存在的问题,列举论文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黄显乔[3](2019)在《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研究》文中提出人造板产品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资源,在建筑制造、基础设施建设、装饰家居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需求市场,同时人造板产业作为吉林森工集团发展的主导产业,其发展状况与竞争力水平对于吉林森工集团企业经济增长和转型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政策的调整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等因素造成人造板产品种类和需求产生新的变化,同时天然林全面禁伐政策导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等问题限制了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深入了解分析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竞争力水平,找出影响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集团制定符合实际的人造板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实现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与发展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根据研究背景及意义,通过梳理与分析人造板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解析,为吉林森工人造板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竞争力水平的评价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对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德尔菲法专家打分的形式确定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四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等企业能力的高低以及资源要素的投入水平是影响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最后通过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对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对策建议,从内部环境角度具体提出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生产能力,增强人力资源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品牌建设以及增大科技投入力度等对策。从外部环境角度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和完善市场机制等对策建议。期望吉林森工集团在国家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与机遇的关键时期把握机会,调整人造板产业结构,优化产品,从而扩大销量,提高盈利能力,使人造板产业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古丽扎尔·阿不都克力木[4](2018)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公路运输网络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巴经济走廊”等重大发展战略任务的推进与实施,地处重要交通枢纽位置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获得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肩负着大力发展新疆,打造新疆特色经济,力促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新疆经济核心区建设的重要责任和义务,第三师将极大改善自身的发展环境,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社会积累了雄厚的前进基础。运输网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载体,为第三师保持区域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大力发展和优化交通运输网络,有效整合运输资源,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及实现经济效益是第三师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运输网络经济的理论为基础,分析第三师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和公路运输业发展现状并指出现阶段第三师公路运输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第三师公路客货运输需求现状及筛选出主要的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第三师近期的客货运输需求量进行了预测;深入分析研究第三师公路运输网络,探明了公路运输网络总体水平及不足之处,并通过第三师运输网络节点等级评价,初步构建了第三师轴辐式运输网络。其次,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运输网络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得出了第三师公路运输网络运行的综合效率值。最后,结合第三师客货运输需求分析和预测结果,提出了优化运输网络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网络成本及实现运输网络经济效益的相应对策。
孙小强[5](2016)在《基于生态链的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人造板产业集群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集群,但从目前来看,各地集群发展相对缓慢,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集群发展的最大瓶颈,而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也正在由低成本和政策等要素驱动转向集群内各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驱动。因此,完善集群创新网络,建立网络化创新机制是提高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本文从生态链视角出发,分析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及其网络化创新机制,并对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期为提高该地区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高及其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借鉴参考。本文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近年来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研究现状的梳理,运用生态链思想构建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二章通过对生态学理论与产业集群创新等相关理论的回顾,对产业集群创新及创新网络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梳理,并对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章揭示了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与运行机制的相似与切合,以此为逻辑起点,将生态链思想嵌入人造板集群创新网络中,揭示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与生态学特征,构建了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并对基于生态链的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种群内、种群之间以及群落与环境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以创新网络为载体,对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的创新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从网络主体、网络结构、网络环境等网络系统要素层面对集群网络化创新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经典的Logistic生态学模型,对集群网络化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还从网络主体关系协同、网络目标要素协同以及网络主体与环境协同维度对协同机制进行探讨。第五章从集群网络结构、网络主体行为、网络环境方面对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现状与问题展开了分析。第六章将传统SCP(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加以改进,按照网络结构—网络主体行为—网络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构建了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复合DEA模型,以山东临沂、山东菏泽为评价对象和以浙江嘉善、江苏邳州、河北文安为比较对象,对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研究。第七章基于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的路径与对策。包括以主生态链的完善和链合的优化来搭建网络化创新路径和从辅链推进、纵横联结、建立外部联合等方面提出网络化创新对策。第八章总结概括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研究展望。综上所述,本文运用生态链思想,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对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以集群网络化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通过生态链网的构建及其网络化创新能力的研究,发挥集群网络化创新效应,实现人造板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其研究成果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集群创新网络系统,提高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丰富集群创新理论,规范集群网络主体行为,为地方政府制定人造板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蔺江[6](2015)在《榆林市能源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研究》文中提出1998年7月,榆林被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为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能源的迅速开发带动了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及社会综合实力得到明显增强。但近年来,尤其是2012年以后,国际、国内能源价格一路走低,对于榆林市影响很大,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出现了瓶颈,如何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榆林市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综合目前发展的宏观环境和产业结构,就榆林市工业经济进行了客观分析,发现了工业经济总量增长趋缓、能源型产业增速回落、非能源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企业效益明显下滑和粗放型经济特征明显等现阶段经济特点。进一步对榆林市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单一、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发展环境较差、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是目前榆林市工业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观念问题(即非科学发展观)、制度制约问题、利益问题、法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以及榆林发展所造成的历史原因是榆林市目前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所以,榆林市能源型工业经济进行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榆林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求发展与转型相结合,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通过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工业发展新体系,推动企业产品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优质名牌产品和推进工业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等多种手段对榆林能源型工业经济进行转型升级。通过规划对结构调整的引导,完善园区规划,加快国有企业重组和行业调整,科技武装、两化融合,以及改革与健全工业经济服务体系等,为榆林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保障措施,全面实现榆林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持续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榆林市的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把榆林市打造成真正的西部“工业强市”。
秦春艳[7](2015)在《加快全域城市化的路径研究 ——以镇海区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化(urbanization)有学者称为都市化或城镇化,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渐次转化的历史过程,包括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土地及地域空间等不同领域的变迁。2011年,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按照城镇常住人口统计计算,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但城市化水平是综合了产业、土地、人口、社会服务等多功能与一体的复杂系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新形势新时期下,对加快全域城市化路径研究应从以上几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文章本文首先以城市和城市化含义为基础开篇,解构了城市化在人口、地理、社会等不同角度下的内涵。简要介绍了城市化的基本理论、城市化形式和新型城市化内涵。通过中国近10年传统城市化发展历程分析,并结合新型城市化定义,说明了在以土地扩张为模式传统城市化并没有带动人口的快速城市化。接着以镇海区为出发点,简要介绍了镇海的区情区况,详细剖析了镇海三产比重、建成区面积和城市化率发展情况,介绍了镇海的工业布局和基础设施、生态产业发展情况,通过新型城市化指标分析得出了镇海在新型城市化含义中“人的流动”等四方面状况并比较了镇海和北仑两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在分析镇海全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发展失衡、土地要素制约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城市化落后工业化、新城片区功能不足、物流集疏运困难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四方面阐述了镇海在全域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镇海全域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办法和持续发展路径,通过明确功能定位、做大做优产业、减少环境破坏等手段实现镇海城市化的全方面高水平发展。
简晓彬[8](2014)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机理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通过廉价生产要素形成的比较优势加入国际分工,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然而,制造业产品的大量出口为中国赢得“世界工厂”头衔的同时,并没有实现我国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的目标,反而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以及由于资源、能源、环境等刚性约束以及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导致的“贫困化增长”等诸多风险。因此,研究制造业价值链现状及攀升机理,对于明确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推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从价值链攀升现状出发,依次研究了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影响因素、动力与阻力、攀升路径、攀升效率、攀升实例、攀升措施与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界定价值、价值链、价值链攀升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技术密集度分类、生产要素密集度分类、C-D函数产出弹性三种方法对价值链攀升现状进行综合测度,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江苏制造业多数行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环节。运用VAR模型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等因素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索洛模型及数理经济模型的推演则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了生产性服务、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等变量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内在机理。运用经济与产业关联分析、博弈论、主成分分析及面板计量经济模型,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创新、对外贸易与地区专业化、FDI与区际产业转移四个层面研究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动力与阻力。研究表明,首先,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偏弱,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是推动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的重要动力;其次,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与地区专业化、企业规模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长期看,外贸出口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再次,国际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区际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则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运用系统动力学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路径的分析表明,投入增长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总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制约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水平的重要因素。此外,产业集聚和企业规模、技术创新及信息化水平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测度表明,三大要素密集度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存在随时期演变的动态差异,基本表现为波浪式曲折攀升模式,反映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过程的非平衡性、非稳定性特征,但蕴含在其中的总体效率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对江苏装备制造业的实例研究表明,江苏装备制造业加工组装能力较强,并具备初步的品牌营销能力,但研发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次,企业层面的研究表明,徐工集团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的主营业务利润主要来自于价值链中的加工制造及品牌营销环节,而研发创新的利润率偏低。最后,产业规模、生产性服务、技术创新对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外贸出口、产业集群对江苏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从国际国内环境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机理的结合中总结并提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措施及政策建议。
王成[9](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认为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裴丽莉[10](2014)在《兰石石油装备公司钻机营销渠道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通过股权回购之后成为兰石集团全资子公司的兰州兰石石油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失去了对美国国民油井公司(NOV)的先进技术和强大国际销售网络的依靠,兰石石油装备公司开始独立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兰石石油装备公司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面临搬迁至兰州新区又将造成成本的增加;经过十几年的合资几乎丧失了自主研发能力,错过了 2003-2008年石油钻机市场的黄金发展期;除了依靠NOV之外几乎没有自己的国际销售渠道,而合资期间生产能力不足又导致丢失了很多国内客户,国内销售渠道单一;目前国内市场几近饱和,中石油、中石化的石油钻机订单几乎全部由油田内部企业自行消化,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了眼前,亟待解决。要从众多竞争激烈的国内石油钻机生产商口中分一杯羹,对于目前的兰石石油装备公司来说难上加难。但是作为老牌的石油钻机生产厂商,加上合资期间NOV的技术指导,兰石石油装备公司的产品质量优于其他国内同行,在国际市场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如何在未来的几年依靠自己的力量抓住NOV这个大客户,并且不断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建立、完善和创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营销渠道网络,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本论文通过分析兰石石油装备公司内外部营销环境和优劣势,结合市场营销和营销渠道理论及工具,就未来几年如何整合内外部资源,维护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和网络,在石油钻机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提出了营销渠道策略方面的建议。
二、化工总产值、产销率统计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工总产值、产销率统计表(论文提纲范文)
(1)城乡融合背景下灵寿县域城镇化路径探索与空间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落后贫困地区城乡差距加大,“三农”问题备受关注 |
1.1.2 国家、区域、省市各层级相关政策的发布对落后地区县域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提供了政策支持 |
1.1.3 灵寿县域城镇化落后,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
1.1.4 京津冀一体化深化、雄安新区建设为灵寿县域城镇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城镇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空间结构相关研究综述 |
1.4.3 研究综述小结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实证研究法 |
1.6.3 计量分析法 |
1.6.4 历史分析法 |
1.7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框架 |
1.8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灵寿基本概况与城镇化特征 |
2.1 基本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行政区划与人口 |
2.1.3 自然条件 |
2.1.4 经济发展 |
2.2 城镇化发展特征 |
2.2.1 县域城镇化总体特征 |
2.2.2 县域城镇化产业特征 |
2.2.3 县域城镇化空间特征 |
2.3 灵寿县域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2.3.1 城镇化水平低,城镇数量少且规模偏小,集聚带动能力弱 |
2.3.2 城镇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特色不鲜明 |
2.3.3 劳务输出量大,影响本地城镇化进程 |
2.3.4 综合交通体系不完善,城乡联通不畅 |
2.3.5 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取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灵寿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
3.1 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和就业调查情况 |
3.1.1 调查基本情况 |
3.1.2 村民基本情况 |
3.2 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调查情况 |
3.2.1 调查基本情况 |
3.2.2 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特征分析 |
3.3 农村就业就业调查情况 |
3.3.1 调查基本情况 |
3.3.2 就业特征分析 |
3.4 灵寿县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
3.4.1 动力机制构成 |
3.4.2 动力机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灵寿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
4.1 集聚多元协同联动的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之路径探索 |
4.1.1 中心集聚、各级联动 |
4.1.2 集中为主、就地为辅 |
4.2 特色新兴产业引导的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之路径探索 |
4.2.1 “企业+基地+服务”——农业特色化、产品精细化 |
4.2.2 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
4.2.3 做大做强以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
4.3 城乡人口有序转移的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之路径探索 |
4.3.1 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回流 |
4.3.2 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 |
4.3.3 生态保护区移民的人口转移 |
4.4 复合交通体系构建的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之路径探索 |
4.4.1 构建对接区域的综合交通系统 |
4.4.2 完善县域路网的现代化建设 |
4.4.3 提供城乡公共交通的一体化建设 |
4.5 绿色生态理念引导的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之路径探索 |
4.5.1 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4.5.2 科学预测生态环境容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灵寿县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优化 |
5.1 灵寿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组织优化的新诉求 |
5.1.1 城镇产业发展的诉求 |
5.1.2 城镇人口增长的诉求 |
5.1.3 城镇基础设施的诉求 |
5.2 灵寿县域城镇空间优化新战略 |
5.2.1 人口集聚战略 |
5.2.2 区域非均衡特色化战略 |
5.2.3 产城一体化战略 |
5.2.4 社会和谐化战略 |
5.3 灵寿县域城乡等级结构优化模式 |
5.3.1 城镇空间结构优化 |
5.3.2 城乡等级体系优化 |
5.3.3 城镇主要职能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农村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郑州国棉三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范围 |
1.1.1 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 |
1.1.2 郑州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状 |
1.1.3 研究范围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工业建筑 |
1.2.2 工业遗产 |
1.2.3 纺织博物馆模式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2 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发展研究 |
2.1 国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
2.1.1 国外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理论发展 |
2.1.2 案例研究 |
2.2 国内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
2.2.1 国内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理论发展 |
2.2.2 案例研究 |
2.3 国内外经验总结 |
2.3.1 国外的经验 |
2.3.2 国内的不足 |
3 郑州近现代工业发展与工业建筑遗产 |
3.1 郑州近现代工业发展阶段 |
3.1.1 开端萌芽阶段(1904-1919) |
3.1.2 初步兴盛阶段(1920-1936) |
3.1.3 停滞衰败阶段(1937-1947) |
3.1.4 再次兴盛阶段(1948-1962) |
3.1.5 曲折发展阶段(1963-1978) |
3.2 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概况 |
3.2.1 郑州工业厂区空间分布 |
3.2.2 郑州工业遗产构成 |
3.2.3 郑州工业遗产产业类型 |
3.2.4 遗产概况总结 |
3.3 本章小结 |
4 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特征和再利用策略研究 |
4.1 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特征 |
4.1.1 规划布局特征 |
4.1.2 建筑结构特征 |
4.1.3 建筑空间特征 |
4.1.4 建筑风格特征 |
4.2 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价值分析 |
4.2.1 历史价值 |
4.2.2 科学价值 |
4.2.3 艺术价值 |
4.2.4 经济价值 |
4.2.5 社会情感价值 |
4.3 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
4.3.1 分级评定保护 |
4.3.2 适应性再利用 |
4.3.3 多种再利用模式探索 |
4.4 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利用模式研究 |
4.4.1 以保护展示为主要出发点的“博物展览”模式 |
4.4.2 以改善环境为主要出发点的“公园绿地”模式 |
4.4.3 以文化产业为出发点的“创意产业”模式 |
4.4.4 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的“商业空间”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博物馆模式的郑州国棉三厂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
5.1 郑州国棉三厂概况 |
5.1.1 郑州纺织工业基地 |
5.1.2 郑州国棉三厂 |
5.2 国棉三厂规划布局和建筑特色 |
5.2.1 规划布局特色 |
5.2.2 建筑特色 |
5.3 纺织博物馆空间模式分析 |
5.3.1 纺织博物馆建造的空间模式 |
5.3.2 依托历史文化遗产改造的纺织博物馆 |
5.3.3 郑州国棉三厂改造纺织工业博物馆的优势分析 |
5.4 国棉三厂保护与更新 |
5.4.1 郑州纺织工业基地总体保护规划 |
5.4.2 郑州纺织工业博物馆设计 |
5.4.3 生活区住宅楼保护与更新 |
5.5 保护与实践总结 |
6 结语 |
6.1 问题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目录 |
附表一:郑州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
附表二:郑州近现代典型工业情况一览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概念 |
2.1.1 人造板产业概念 |
2.1.2 竞争力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市场结构理论 |
2.2.2 资源基础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 |
2.2.3 企业能力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吉林森工集团生产资源概况分析 |
3.1.1 自然资源 |
3.1.2 经济发展 |
3.1.3 林区社会 |
3.2 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发展现状 |
3.2.1 战略管理方面 |
3.2.2 生产状况 |
3.2.3 营销状况 |
3.2.4 科技投入 |
3.3 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3.3.1 原材料供应紧张 |
3.3.2 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
3.3.3 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仍待完善 |
3.3.4 未形成现代化的营销网络 |
3.4 本章小结 |
4 影响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环境因素分析 |
4.1 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环境内部因素分析 |
4.1.1 人造板产业资源要素分析 |
4.1.2 人造板产业企业能力分析 |
4.2 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环境外部因素分析 |
4.2.1 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扶持政策分析 |
4.2.2 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相关限制政策分析 |
4.3 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市场环境分析 |
4.3.1 人造板产业市场的需求现状 |
4.3.2 人造板产业市场的供给现状 |
4.3.3 人造板产业结构情况 |
4.3.4 人造板产业进出口状况 |
4.4 本章小结 |
5 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
5.1 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选择依据的理论分析 |
5.1.2 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
5.1.3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2 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设计 |
5.2.2 设计原则 |
5.2.3 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体系构建 |
5.3 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评价 |
5.3.1 评价方法与模型选取 |
5.3.2 数据来源 |
5.3.3 评价方法步骤与原理 |
5.4 具体评价过程 |
5.4.1 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
6.1 加大森林利用效率以提高生产能力 |
6.2 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6.3 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 |
6.4 完善企业现代管理体制 |
6.5 利用现代营销网络提高品牌知名度 |
6.6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产品优化升级 |
6.7 完善人造板产业市场机制 |
6.8 合理利用相关政策寻求政府扶持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公路运输网络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运输网络经济相关理论分析 |
2.1 运输网络经济的相关概念 |
2.2 运输网络的主要运营模式 |
2.3 公路运输网络的经济效用 |
2.4 一体化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第三师经济社会和公路运输发展现状分析 |
3.1 第三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2 第三师公路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第三师公路客货运输需求预测 |
4.1 第三师公路运输需求现状分析 |
4.2 第三师公路运输需求预测方法的选取 |
4.3 第三师公路运输需求量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第三师公路运输网络分析评价及优化 |
5.1 第三师公路运输网络分析 |
5.2 第三师运输网络节点等级评价 |
5.3 第三师公路运输网络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
5.4 第三师公路运输网络优化发展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生态链的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生态学理论 |
2.1.1 种群生态学理论 |
2.1.2 生态链理论 |
2.1.3 生态系统理论 |
2.1.4 生态位理论 |
2.2 产业集群创新相关理论 |
2.2.1 产业集群创新理论 |
2.2.2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理论 |
2.3 相关概念界定 |
2.3.1 人造板产业范围界定 |
2.3.2 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 |
2.3.3 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的概念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生态链的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及其结构分析 |
3.1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生态学属性分析 |
3.1.1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类比 |
3.1.2 生态链思想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融合 |
3.2 基于生态链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提出 |
3.2.1 产业集群生态链 |
3.2.2 生态链思想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嵌入 |
3.3 基于生态链的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特征分析 |
3.4 基于生态链的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
3.4.1 创新网络系统构成 |
3.4.2 创新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
3.5 基于生态链的人造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关系分析 |
3.5.1 创新种群关系分析 |
3.5.2 创新群落与环境关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链的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机理分析 |
4.1 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要素分析 |
4.1.1 网络主体要素 |
4.1.2 网络结构要素 |
4.1.3 网络环境要素 |
4.2 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机制 |
4.2.1 网络化创新的一般机制分析 |
4.2.2 网络化创新的协同机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链的山东省人造板集群网络化创新现状与问题分析 |
5.1 我国人造板产业发展现状 |
5.1.1 我国人造板产业发展历程 |
5.1.2 我国人造板产业产品结构 |
5.1.3 我国人造板产业组织状况 |
5.2 山东省人造板产业发展现状 |
5.2.1 山东省人造板产业组成情况分析 |
5.2.2 山东省人造板产业与主要省份对比分析 |
5.2.3 山东省人造板产业区域分布及其集群的形成 |
5.3 山东省主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现状分析 |
5.3.1 临沂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现状分析 |
5.3.2 菏泽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现状分析 |
5.3.3 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环境分析 |
5.4 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问题分析 |
5.4.1 网络主体问题 |
5.4.2 网络结构问题 |
5.4.3 网络环境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生态链的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 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理论综述 |
6.1.1 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 |
6.1.2 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 |
6.2 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构建思路 |
6.2.2 设计原则 |
6.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 人造板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指标分析 |
6.3.1 S:网络结构指标 |
6.3.2 C:网络主体行为指标 |
6.3.3 E:网络环境指标 |
6.3.4 P:创新绩效指标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生态链的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 |
7.1 评价方法选择 |
7.2 复合DEA分析方法 |
7.2.1 复合DEA方法的原理描述 |
7.2.2 复合DEA方法的模型选择 |
7.2.3 复合DEA模型的经济意义 |
7.3 山东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评价 |
7.3.1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7.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7.3.3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7.3.4 评价结论 |
7.4 山东人造板集群网络化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
7.4.1 投入指标比较分析 |
7.4.2 产出指标比较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生态链的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路径与对策 |
8.1 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路径 |
8.1.1 优化集群网络结构要素 |
8.1.2 引导网络主体创新行为 |
8.1.3 完善集群网络创新环境 |
8.2 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优化对策 |
8.2.1 促进辅生态链向主生态链的资源推进 |
8.2.2 鼓励横向生态链的合作关系 |
8.2.3 建立网络外部合理链合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点 |
9.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6)榆林市能源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主要目的 |
2.重要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状况 |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
1.论文研究框架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五)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一、能源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相关概念 |
(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概念 |
(二)经济转型升级的类型 |
(三)当今世界经济转型升级的潮流 |
(四)当前全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和方向 |
(五)经济转型升级与传统经济发展 |
(六)经济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
二、榆林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一)榆林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环境 |
1.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趋势分析 |
2.榆林市目前的资源概况 |
(二)榆林市工业经济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
1.经济规模大,工业化进程加快 |
2.工业固定资产增长快,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
3.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
4.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
5.工业基础设施改善 |
(三)榆林市工业经济目前发展状况 |
1.工业经济总量增长趋缓 |
2.能源型产业增速回落 |
3.企业效益明显下滑 |
4.非能源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
5.粗放型经济特征明显 |
三、榆林市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结构单一 |
(二)工业结构不合理 |
(三)创新能力不强 |
(四)发展环境较差 |
(五)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
1.生态环境问题凸现 |
2.由资源开发而引起的地质灾害频发 |
3.水资源破坏和污染严重 |
4.资源超强度开采和超能力生产现象普遍 |
5.资源开采利用率低,浪费惊人 |
6.安全隐患加重 |
四、国内外能源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之典型案例 |
(一)国外能源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分析 |
1.德国鲁尔经验 |
2.法国洛林经验 |
(二)国内能源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分析 |
1.辽宁省阜新市经验 |
2.甘肃省白银市经验 |
(三)得到的结论和启示 |
1.提高转型升级的认识 |
2.确立转型升级的思路 |
3.强化转型升级的保障 |
4.将结构调整与体制创新相融合 |
五、榆林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 |
(一)榆林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原则 |
1.总体要求 |
2.基本原则 |
(二)榆林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方案设计 |
1.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 |
2.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工业 |
3.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
4.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
5.打造特色鲜明的工业发展新体系 |
6.推动企业产品优化升级 |
7.大力发展优质名牌产品 |
8.推进工业环境绿色协调发展 |
(三)榆林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方案的实施 |
1.规划对结构调整的引导 |
2.完善园区规划 |
3.加快国有企业重组和行业调整 |
4.科技武装、两化融合 |
5.改革与健全工业经济服务体系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加快全域城市化的路径研究 ——以镇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创新点及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难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市化涵义 |
2.1.1 城市的定义 |
2.1.2 城市化的内涵 |
2.1.3 新型城市化的内涵 |
2.1.4 全域城市化的基本含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2 城市发展理论 |
2.2.3 城市治理理论 |
2.2.4 新型城市化理论 |
3 镇海区城市化现状及全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镇海区城市化进程简述 |
3.1.1 镇海区基本情况 |
3.1.2 镇海发展历程 |
3.1.3 镇海社会经济指标体系 |
3.2 传统城市化进程中镇海地区描述 |
3.2.1 镇海区工业型城市化发展特征 |
3.2.2 镇海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2.3 镇海区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
3.3 新型城市化下镇海地区描述 |
3.3.1 镇海区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对人的分析 |
3.3.2 镇海区新型城市化指标评价体系 |
3.4 镇海、北仑两区城市化情况分析 |
3.4.1 两区总体发展水平及城市化现状比较 |
3.4.2 两区产业布局特点及两区优势比较 |
3.5 镇海区全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镇海区城市化水平总体落后于工业化 |
3.5.2 镇海新城辐射功能不突出 |
3.5.3 镇海城市化过程中物流集疏散矛盾突出 |
3.5.4 镇海城市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突出 |
4 镇海区加快全域城市化的路径选择 |
4.1 工业转型促成环境友好型城市化 |
4.1.1 重点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和大企业 |
4.1.2 培育发展其他关联产业 |
4.1.3 加大力度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 |
4.1.4 促进循环经济 |
4.2 物流驱动型城市化 |
4.2.1 加强统筹规划,完善物流业政策法规体系 |
4.2.2 加强物流设施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化 |
4.3 文化创意驱动型城市化 |
4.3.1 注重规划引领,切实加强宏观指导 |
4.3.2 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完善政策体系 |
4.3.3 优化创新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 |
4.3.4 多方位服务保障,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
4.3.5 发挥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纽带作用,培育现代市场体系 |
4.3.6 实施文化创意人才战略,破解人才紧缺难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机理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价值链概念 |
2.2 中国式价值链微笑曲线 |
2.3 制造业升级理论 |
2.4 国际分工理论 |
2.5 权变理论 |
2.6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3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瓶颈 |
3.1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现状分析 |
3.2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影响因素分析 |
3.3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瓶颈制约 |
3.4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理论模型 |
3.5 小结 |
4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动力与阻力 |
4.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
4.2 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
4.3 对外贸易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
4.4 FDI 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
4.5 小结 |
5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路径及优化 |
5.1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变量 |
5.2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动力学系统及变量设置 |
5.3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动力学流图 |
5.4 制造业升级系统动力学仿真与优化 |
5.5 中国式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路径 |
5.6 小结 |
6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 |
6.1 评价模型 |
6.2 评价标准设定 |
6.3 地区层面的评价 |
6.4 行业层面的评价 |
6.5 小结 |
7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实例——以江苏装备制造业为例 |
7.1 江苏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
7.2 江苏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现状 |
7.3 江苏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动力与阻力 |
7.4 小结 |
8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措施与政策 |
8.1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措施 |
8.2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政策建议 |
8.3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
二、区位特点 |
三、交通状况 |
第二节 资源基础 |
一、农牧业资源 |
二、矿能资源 |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
第三节 历史渊源 |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
二、手工业的嬗变 |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
一、煤炭产量 |
二、煤矿基本建设 |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
二、政策支持 |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兰石石油装备公司钻机营销渠道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 论文的研究框架与逻辑 |
二、营销渠道相关理论综述 |
(一) 以效率和效益为重心的营销渠道结构理论 |
(二) 以权力和冲突为重心的营销渠道行为理论 |
(三) 以关系和联盟为重心的营销渠道关系理论 |
三、兰石石油装备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一) 兰石石油装备公司简介 |
(二) 外部环境分析 |
(三) 内部环境分析 |
(四) 兰石石油装备公司SWOT分析 |
四、兰石石油装备公司营销渠道现状与分析 |
(一) 国内市场营销渠道现状及分析 |
(二) 国际市场营销渠道现状分析 |
(三) 主要竞争对手营销渠道现状分析 |
五、兰石石油装备公司营销渠道开发设计方案 |
(一) 指导思想 |
(二) 国内市场营销渠道开发方案 |
(三) 国际市场营销渠道开发方案 |
(四) 兰石石油装备公司营销渠道方案的选择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化工总产值、产销率统计表(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乡融合背景下灵寿县域城镇化路径探索与空间优化[D]. 杨非羊. 清华大学, 2019(02)
- [2]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郑州国棉三厂为例[D]. 夏亚威. 郑州大学, 2019(08)
- [3]吉林森工集团人造板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研究[D]. 黄显乔.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公路运输网络评价及优化研究[D]. 古丽扎尔·阿不都克力木.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5]基于生态链的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研究[D]. 孙小强.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6]榆林市能源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研究[D]. 蔺江. 长安大学, 2015(01)
- [7]加快全域城市化的路径研究 ——以镇海区为例[D]. 秦春艳. 宁波大学, 2015(06)
- [8]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机理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简晓彬.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9]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10]兰石石油装备公司钻机营销渠道策略研究[D]. 裴丽莉. 兰州大学, 2014(04)
标签:工业建筑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价值链分析论文; 工业遗产论文; 产销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