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播补偿论文_陈刚,孙宜田,孙永佳,沈景新,何青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漏播补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播种机,精密,马铃薯,链式,单片机,系统,质量。

漏播补偿论文文献综述

陈刚,孙宜田,孙永佳,沈景新,何青海[1](2019)在《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机漏播补偿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的漏播补偿系统,采用等待补种、实时充种的方式,根据补种过程各动作时间关系,控制电磁阀和补种系统排种器动作时间,实现适时补种。该系统以2BYFZ-4型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施肥机为载体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安装漏播补偿系统后,机具在5~7km/h速度下播种合格率提升至99. 47%、99. 35%、98. 75%,漏播补偿系统补种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吴南,林静,李宝筏,张本华,谷士艳[2](2017)在《免耕播种机漏播补偿系统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免耕播种机作业时存在漏播问题,设计了一种漏播自动补偿系统,建立了补偿装置驱动的数学模型,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设计了补偿系统控制器,并对补偿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补种控制算法,确定了补种机构与主排种器的距离S和离地高度H,得到了补种排种盘转速n和播种机行进速度v_m、粒距L_l之间的关系曲线,对排种器安装高度H、粒距L_l、传送带速度v_m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试验,验证了漏播补偿系统的补种性能。台架试验的最佳工况组合为,补种排种器安装高度15.33 cm、粒距25.16 cm、传送带速度3.52 km/h时,补种成功率可达96.5%。田间试验表明,安装漏播补偿系统后,免耕播种机播种合格率均值为98.72%,有效提高了播种质量。(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王关平,孙伟[3](2016)在《一种马铃薯漏播检测及补偿装置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的链勺式排种器马铃薯播种机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漏播现象,以PIC16F877单片机为核心,提出了一种由漏播检测启动信号生成电路、红外漏播检测电路和窝眼轮式排种系统构成的漏播检测补偿新方案。漏播检测启动信号生成电路主要由永磁铁和干簧继电器电路构成,每当固定于取种勺底板上的永磁铁略过干簧继电器时,都会触发系统进行一次基于红外信号发射、接收的漏播检测工作,系统软件基于PIC16F877特定引脚上一定时间段内发生电平变化的次数做出是否漏播的判断;如果确定漏播事件发生,PIC16F877将迅速发出补种指令,窝眼轮式排种器在步进电机带动下迅速旋转90°将待补薯种排入导种槽,从而实现漏播补偿。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漏播检测的准确率>99.8%,补种成功率>75%,总播种成功率>96.5%,链勺式排种器马铃薯播种机的漏播被有效抑制。(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欧阳晨[4](2016)在《播种机漏播和播种轨迹自动监测报警及补偿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播种作业是作物生产中最基本的环节,播种机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玉米的生长和产量。但是,现有机械精量播种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恶劣、种子质量差、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及播种机可靠性差等原因,经常出现断条、漏播、堵塞等故障,播种均匀性差,影响了作物产量。玉米精播技术落后,与其相配套的播种监测系统技术也十分落后。因此,急需一种漏播和播种轨迹自动监测报警系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现有监测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从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光电监测法入手,开发一套基于微机控制技术和光电监测机理的播种轨迹自动监测技术和漏播故障监测技术,并在微机控制下实现对漏播的补偿,最终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降低精密播种监测的成本,提高监测的性能。通过充分借鉴分析国内外精量播种机监测装置的基础上,分析了播种机漏播监测的具体业务需求,根据业务需要,对播种机监测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开展了漏播监测与补偿系统、轨迹监测与纠偏系统的详细设计,并进行了系统的实现和仿真。最终,经过多次测试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播种机的漏播和重播。本文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查阅国内外精量播种机播种监测系统的文献和资料,找到我国精量播种机与国外产品存在的差距,指明了我国精量播种技术的发展方向;(2)成功的研制出了一套能进行漏播监测和补偿;轨迹监测和纠正的播种机监测系统;(3)通过播种监测系统的室内模拟试验和田间性能试验数据分析得出,本研究开发的播种监测系统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有望进一步在国内的精量播种机产品上推广应用,以期提高精量播种机的播种质量。由于研究受时间和设备条件等的限制,研究结果与实际存在一定偏差,这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会不断完善,最大可能的缩小这种差异,确保研究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6-09-01)

巩自卫[5](2015)在《马铃薯勺链式排种器漏播检测与自动补偿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排种装置是马铃薯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播种作业质量和效率。勺链(带)式排种器是目前马铃薯播种机普遍采用的一种排种装置,但由于受取种方式的限制,加上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采用切块薯种植,形状、大小不一,容易产生漏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一种做法是采用人工补种,另一种是优化和改进排种系统结构和作业参数。前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成本高;后者虽然可以降低漏播率,但最高漏种指数可达12.5%。由上可知,单从机械角度很难彻底解决排种漏播问题,其中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增加播种检测与漏播补偿装置。为此,本文主要通过传感器、单片机等先进技术,设计出了一种勺链式排种器漏播检测与自动补偿装置系统,该系统适用于马铃薯播种机且有优良的性能。本套系统主要由单片机系统、显示系统、传感器、声光报警系统以及补种机构等硬件构成,同时配有一定的软件设计对马铃薯播种情况进行及时检测,并在出现漏播时可以实现及时补偿。本套系统能够提高勺链式马铃薯播种机的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装置性能可靠,符合设计要求。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研究:(1)整体设计了漏播检测与自动补偿系统方案,同时配有漏播检测与自动补偿系统相关的处理子程序。该系统采用霍尔传感器和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进行定位与漏播检测,其运行速度快,准确率高,基本可以实现漏播补偿的目的。(2)设计了以单片机AT89S51为核心的播种工况检测系统,它工作可靠,具有播种检测功能,当薯箱缺种和开沟器堵塞时进行声光报警显示,并且在出现漏播时能够及时补偿,提高了播种效率和播种质量。(3)对漏播补偿装置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加漏播补种装置的情况下,不同作业速度下的正常补种率为87.6%~92.5%,补播成功率为82.4%~91.1%,属于正常农艺要求,整体表现为当作业速度较低时(升运链运动速度≤0.6m/s)为最佳状态,此时正常播种率约为92%,而当作业速度较高时(升运链速度=0.9m/s),则正常播种率降为85.6%,这就证明当作业速度超过一定值时,漏播率将显着增加。经安装漏播补偿装置之后,在上述试验的升运链速度下,补播成功率较为平稳,基本稳定在86%,总播种成功率可以达到98.9%。(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葛世强[6](2015)在《大籽粒作物精量播种漏播自动补偿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精量播种具有省种、省工、省时、高产、经济等诸多优点,已成为现代播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特征,随着新型精量播种机和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的出现,使玉米等大籽粒作物精量播种技术在我国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目前市面上精播机普遍存在较严重的漏播现象,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种田效益。因此,研究开发简单准确、使用可靠的漏播技术及装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大籽粒作物精量播种机普遍存在漏播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越离合器的大籽粒作物漏播自补种方法。采用激光光电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分别监测漏种和排种器转速,依靠排种器自身的超越旋转实现位置无偏差补种和故障报警,设计了排种与补种一体化的漏播自动补种系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设计方案的确定依据设计要求,经过多方案对比分析,本文选择排种器内部监测,槽轮超越旋转快速补位式补种方案,确定了漏播自动补种系统的结构方案和监控方案,霍尔传感器实时监测排种器转速,当激光光电传感器监测到漏种时,控制器根据控制算法驱动补种执行机构超越旋转进行补种。(2)硬件系统设计在设计方案确定和元器件选择的基础上,设计并完成了系统控制器、速度监测模块、漏种监测模块、补种模块等硬件模块的电路系统;搭建了由排种装置、传输皮带、机架、驱动装置、控制系统等构成的试验装置。(3)软件系统设计在机械勺轮式排种器工作原理及漏种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漏播自动补种控制算法,基于嵌入式技术设计开发了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相对应的底层驱动和上层应用程序,包括速度监测模块驱动程序、漏种监测模块驱动程序、补种模块驱动程序、监控系统应用程序等。(4)系统调试改装玉米精量排种器性能试验台,优化了补种执行机构和模拟地轮机构的设计,对系统的速度监测模块、漏种监测模块、补种模块等进行了调试,系统各方面运行正常。(5)性能试验本文设计的漏播自动补种系统在2~5 km/h的排种速度下进行了漏播自动补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相对于未安装本漏播补种系统的排种器,运行本系统后平均漏播率由3.6%降低到0.5%,表明机械式排种器播种需要补种;2)在自动补种条件下,连续漏充种数Q≤3粒时,补种时间间隔误差ΔT≤1.37%,漏播率M≤0.8%,表明该系统可实现位置无偏差补种,补种效果满足农艺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刘全威[7](2013)在《马铃薯播种机播种监测与漏播补偿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播种机的播种质量是马铃薯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排种器是马铃薯播种机核心部件,排种器的排种性能对播种质量有很大影响。目前,国内使用的大多数是勺链式马铃薯播种机,由于排种形式的限制,该类型的播种机在作业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播现象。当前,主要通过人工补种来减少漏播率,但这一措施增强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了马铃薯种植的人工成本。另外,由于作业中播种机取种勺的运动速度较快,人工不能及时补种而出现漏补现象。为解决勺链式马铃薯播种机的漏播问题,本文研制出一套适用于勺链式马铃薯播种机的播种监测与漏播补偿系统。本系统将单片机与传感器、补种装置结合起来,能够可靠地监测播种机排种情况,在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漏播后,单片机控制补种装置及时准确补种。当排种器出现故障或补种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时,单片机根据系统程序驱动声光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以提示拖拉机驾驶员停车排除故障。本系统大大提高了勺链式马铃薯播种机的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本系统的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这叁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根据实现补种功能的需要,制订了播种监测与漏播补偿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了播种监测与漏播补偿系统,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了播种监测与漏播补偿系统程序。(2)根据系统故障报警的需要,设计了以单片机(ATmega16)为核心的马铃薯播种机连续漏播声光报警系统和LCD液晶显示器。当播种过程中出现连续漏播时,声光报警系统立即进行声光报警。LCD液晶显示器用来显示播种数、漏播数和补种数。(3)根据制定的试验方案,在马铃薯播种机台架上进行了播种监测与漏播补偿系统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漏播补偿系统能够及时准确补种,有效减少漏播损失。在排种链的运动速度为0.3m/s~1m/s时,系统的灵敏度为0.1356s,补种率达90%以上,补偿后的漏播率小于1%,当排种器或补种机构出现故障时,声光报警率为100%,补种后的粒距合格率仅下降2.8%,补种位置比较准确。(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刘全威,吴建民,王蒂,孙伟,王关平[8](2013)在《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漏播补偿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马铃薯播种机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针对马铃薯播种机漏播的问题,设计了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马铃薯播种机漏播补偿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了监测和补偿系统的程序。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灵敏度为0.1356 s,补种率达90%以上,补偿后的漏播率小于1%,补种失败时,声光报警率为100%,漏播补偿系统能够及时准确补种,有效减少漏播损失。(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3年03期)

徐昌玉[9](2006)在《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漏播补偿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精密播种是一项技术性强、标准高的田间作业,又是一项效益上显着、生产上实用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是近年来农业部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工程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排种器在制造工艺上误差、机器行驶时滑移、地面的起伏状况、输种管堵塞、排种器卡死等造成的漏播现象较严重,所以有必要研制一种漏播补偿系统,在漏播故障发生时及时补种,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虚拟样机作为产品设计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是对传统技术的一次革命。通过虚拟样机技术,工程师可以运用机械系统仿真试验,在设计阶段发现产品设计中的潜在问题,并快速进行修改,减少了对物理样机的依赖,从而缩短了设计周期和降低了设计成本。 本课题在对当前的设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基于ADAMS软件的虚拟样机技术对补种系统进行性能设计和参数优化,采用虚拟样机仿真分析与物理样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索虚拟样机技术在播种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实现。 本课题以2BJD-4单组式半精密大豆播种机配套排种器为研究对象,在对种子的物料特性分析、漏播补偿机理研究、种子运动理论分析等的基础上,基于ADAMS动态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补偿系统装置的虚拟样机模型,寻找出了适合补种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影响性能的相关结构参数,进行了种子运动轨迹曲线动态模拟,运行了仿真最优化分析,确定了影响补种质量的叁大因素,即:弹簧的刚度系数k、电磁铁吸力F、型孔斜角度θ,并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补种装置的最优参数值分别为1.5102 N/mm,49.849N,-26.52°。 根据最优虚拟样机模型试制出了物理样机模型,设计了精密播种试验台架,运用虚拟仪器技术进行了漏播补偿控制程序设计,并设计、搭建了漏播补偿控制电路,组成一套漏播/补偿试验系统。 在室内试验台架上对漏播/补偿系统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补种器的补种率为83.2%,可以将总播种率从90.4%提高到98.4%;补种器的补种率随着机体前进速度增加而下降;补种器的补种率随着主排种器的排种率提高而提高。(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6-06-01)

张平华[10](2006)在《基于虚拟仪器的精密排种器漏播检测及补偿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精准、高效的检测技术对于精密播种机的关键部件——排种器的研究、设计与生产极为重要。目前我国精密排种器性能检测设备与方法仍较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产品的设计开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硬件功能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本文在此背景下,利用光电传感器与虚拟仪器技术对播种机械性能检测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计算机能进行高速数据采集的优势,建立高性能的精密排种器漏播虚拟仪器检测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1) 选用了合适的槽式光电传感器E3S-GS15N,设计了脉冲周期测量法的转速测量传感器。试验表明该传感器能满足排种性能检测的要求。 (2) 研究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排种器性能检测系统。按照虚拟仪器设计的思想,运用以软件为主,软硬件结合的方式,以Lab VIEW作为开发平台,研究并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检测系统的排种器漏播检测软件及补偿技术软件。 (3) 对检测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标定,检验每次下落种子的个数与系统监测到的个数是否吻合。该标定证实了所设计的检测系统是可靠的、准确的。 (4) 对检测的粒距样本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排种器的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等播种指标。绘制出了排种器在不同的排种频率下合格指数、漏播指数曲线,该曲线表明排种器随着排种频率增加漏播率增加,合格率降低,这与实际中排种器排种规律相符。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排种漏播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设计了漏播补偿电磁阀驱动电路及补偿装置。当检测到的粒距大于理论粒距的1.5倍时视为漏播,此时将检测的信号反馈给数据采集卡PCI-6040E的计数器端,通过计数器产生高电平脉冲能够准确触发执行机构进行补种。 (6) 设计了机械式精密排种器排种性能试验台。通过选择合理的传动方案、动力源及减速控制器,自行设计了能用于机械式精密排种器排种性能试验的室内试验台。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台性能稳定,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6-05-01)

漏播补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免耕播种机作业时存在漏播问题,设计了一种漏播自动补偿系统,建立了补偿装置驱动的数学模型,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设计了补偿系统控制器,并对补偿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补种控制算法,确定了补种机构与主排种器的距离S和离地高度H,得到了补种排种盘转速n和播种机行进速度v_m、粒距L_l之间的关系曲线,对排种器安装高度H、粒距L_l、传送带速度v_m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试验,验证了漏播补偿系统的补种性能。台架试验的最佳工况组合为,补种排种器安装高度15.33 cm、粒距25.16 cm、传送带速度3.52 km/h时,补种成功率可达96.5%。田间试验表明,安装漏播补偿系统后,免耕播种机播种合格率均值为98.72%,有效提高了播种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漏播补偿论文参考文献

[1].陈刚,孙宜田,孙永佳,沈景新,何青海.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机漏播补偿系统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9

[2].吴南,林静,李宝筏,张本华,谷士艳.免耕播种机漏播补偿系统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7

[3].王关平,孙伟.一种马铃薯漏播检测及补偿装置的研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

[4].欧阳晨.播种机漏播和播种轨迹自动监测报警及补偿系统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6

[5].巩自卫.马铃薯勺链式排种器漏播检测与自动补偿系统的设计[D].甘肃农业大学.2015

[6].葛世强.大籽粒作物精量播种漏播自动补偿系统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7].刘全威.马铃薯播种机播种监测与漏播补偿系统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

[8].刘全威,吴建民,王蒂,孙伟,王关平.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漏播补偿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

[9].徐昌玉.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漏播补偿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

[10].张平华.基于虚拟仪器的精密排种器漏播检测及补偿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

论文知识图

漏播补偿系统试验台所示,控制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各个...电控系统框图型孔斜度B对种子落点位置的影响精密播种机系统组成框图电磁吸力F对种子落点位置的影响

标签:;  ;  ;  ;  ;  ;  ;  

漏播补偿论文_陈刚,孙宜田,孙永佳,沈景新,何青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