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溶性蛋白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蛋白,珠母,文冠果,紫花苜蓿。
可溶性蛋白质论文文献综述
张誉稳,李孟南,赵雁[1](2019)在《根际高温对紫花苜蓿不同组织可溶性蛋白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紫花苜蓿不同部位对根际高温的应答方式,采用水培的方法,分析30℃根际高温胁迫0.5h、6h和12h,以及22℃恢复6h后,紫花苜蓿不同组织可溶性蛋白质和抗氧化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通过更早增加或增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迅速应答高温胁迫。除共同变化的4个蛋白质(45kDa、83kDa、POD9和CAT2)外,叶片的9个蛋白质(23kDa、28kDa、31kDa、39kDa、43kDa、72kDa、90kDa、SOD2、SOD3)和根中的6个蛋白质(14kDa、15kDa、17kDa、18kDa、28kDa、POD10)可能与紫花苜蓿叶片和根系应答高温的差异有关。(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洪玲,赵昶灵,曾晓玲,文国松,徐绍忠[2](2019)在《叁七绿紫过渡茎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及花色苷和叁萜皂苷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黄金分割式紫化叁七绿紫过渡茎中花色苷(TAC)和叁萜皂苷(TTSC)合成相关性的生理机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绿紫过渡茎茎段可溶性糖(SSC)、可溶性蛋白质(SPC)、总花色苷和总叁萜皂苷4种化合物的含量,分析4种化合物含量纵向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茎段顶端到基部,叁七绿紫过渡茎茎段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花色苷含量和总叁萜皂苷含量总体上分别表现为逐渐上升的3峰曲线、波浪形上升曲线、单峰曲线和V形曲线;总花色苷最大值和叁萜皂苷最小值均出现在茎的上中部即黄金分割点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在各茎段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总花色苷差异达显着水平,而总叁萜皂苷差异未达显着水平;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均与总花色苷呈负相关、与总叁萜皂苷呈正相关,总花色苷和总叁萜皂苷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在叁七绿紫过渡茎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可能均优先贡献于叁萜皂苷的合成。(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刘欢,邹吉祥,金华[3](2019)在《干旱胁迫对文冠果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文冠果的耐旱机制,对文冠果幼苗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分析文冠果叶片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文冠果幼苗体内积累的脯氨酸含量随之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重度干旱处理下最高,表明重度干旱胁迫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最大,而中度干旱胁迫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较小,表明文冠果幼苗体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爱琴,孙,乾,曹晶晶,李,芳,刘小花[4](2019)在《复合酶法同步提取葡萄籽粕蛋白质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响应面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复合酶法同步提取葡萄籽粕蛋白质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实验选用木瓜蛋白酶和纤维素酶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确定复合酶提取葡萄籽粕蛋白质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木瓜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之比3∶1,提取温度50℃,料液比1∶20 (g/m L),提取pH7.0,提取时间50 min,蛋白质的提取率为83.07%±1.43%、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34.04%±0.87%。因此,选用复合酶法对葡萄籽粕中蛋白质和可溶性膳食纤维进行同步提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为其他副产物同步提取蛋白质与可溶性膳食纤维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袁启凤,李仕品,严佳文,张绿萍,欧子艳[5](2019)在《不同贮藏温度对火龙果紫红龙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了解紫红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理特征,为延长其贮藏期限提供依据,以模拟常温(25±0. 5)℃和低温(5±0. 5)℃贮藏的紫红龙为试验材料,研究其采后在不同贮藏环境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抗超氧阴离子(O_2-·)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比常温减缓了紫红龙果实可溶性蛋白质的分解,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低温下SOD、CAT活性较常温下的高;在贮藏0~20 d,低温下的POD活性变化较常温的稳定,且从贮藏4 d开始,低温下的POD活性较常温条件下的高; MDA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在同一贮藏时间,低温下的MDA含量较常温的低。可见,低温处理能提高紫红龙SOD、CAT和POD活性,减轻MDA的积累,从而延缓紫红龙的衰老,延长贮藏期限。(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黄雯,王森,陶爱群,姜小文,阳芳[6](2018)在《IBA处理对枣嫩枝扦插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半木质化二次枝为材料,用500 mg/L、1 000 mg/L和1 500 mg/L 3个浓度的IBA处理进行枣嫩枝扦插对比试验,探究插穗生根过程中韧皮部、叶尖和叶基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IBA处理显着提高插穗生根率,其中处理浓度1 500 mg/L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1.1%.插穗生根过程中,不定根的发生与韧皮部、叶尖和叶基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消长紧密相关,可溶性糖的动态变化中,以韧皮部和叶尖消长最为活跃,叶尖是叶片产生可溶性糖的主要场所,可溶性蛋白的动态变化中,叶尖和叶基与韧皮部互助协同、平衡调控了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本文来源于《湖南生态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程卓,刘春平,卢延斌[7](2018)在《珍珠层可溶性蛋白质的双水相萃取分离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合浦珠母贝珍珠层粉为原料,采用双水相萃取法对珍珠层蛋白进行提取,讨论双水相体系中聚合物分子量大小及质量分数、成相盐质量分数、离子强度、粗提液加入量对珍珠层蛋白的提取效果,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珍珠层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10 g的双水相体系中,PEG 2000、Na_2SO_4、K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6%和1%,蛋白粗提液加入量为2 mL时,蛋白回收率为92.48%,明显高于传统的硫酸铵盐析沉淀法(得率为56.28%)。(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8年08期)
张桐[8](2018)在《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MEG1催化结构域的克隆、可溶性表达及酶学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作用是一种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受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TKs)和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s)的共同调控,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几乎调节着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所有过程。人体中有38种经典的PTPs,每种PTP都具有特定的功能。PTPN4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为PTP-MEG1,它是PTPs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和细胞骨架上。研究表明,在真核细胞中过量表达的PTP-MEG1通过对底物酪氨酸残基的去磷酸化进而发挥负调控作用,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减少细胞的富集程度。尽管近年来对PTP-MEG1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们对它的生物学功能还知之甚少,这其中一个主要的障碍就是PTP-MEG1不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可溶表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含有His标签的PTP-MEG1催化结构域(△PTP-MEG1)的表达载体(pETDuet-His6-△PTP-MEG1),并在该载体中创新性地引入了一种表达产物具有肽基脯氨酰基顺反异构酶活性的FKBP-C基因序列,它有助于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正确折迭并增加其溶解度。同时,我们选用具有高效表达毒性蛋白能力的大肠杆菌C43(DE3)菌株作为表达宿主。实验结果表明,该表达系统极大地增加了△PTP-MEG1的可溶表达率。菌体破碎液经过Ni柱的亲和层析后,我们纯化出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PTP-MEG1。为了考查目的蛋白是否具有PTPs的性质,我们对△PTP-MEG1进行了一系列酶学表征,测定了最适温度、最适pH、最适离子强度及Km值,结果显示ΔPTP-MEG1具有与其它非受体型PTPs相似的酶学性质,这为进一步研究PTP-MEG1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还提供了一个可以提高目的蛋白可溶表达率的原核表达系统。此外,我们还应用该表达系统对蛋白质酪氨酸激酶cKIT进行了诱导表达,虽然没能正确表达出目的蛋白,但这仍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我们会继续改进这个原核表达系统,同时使用该系统尝试表达其它蛋白质酪氨酸激酶,以期为提高真核生物蛋白质在原核表达系统的可溶表达率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祁伟亮,冯鸿,刘松青,陈洁,龚壁燃[9](2017)在《不同桑品种在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渗透调节是高等植物抵抗逆境胁迫的一种重要方式。本研究以6个四川主栽的桑树品种作为研究材料,探讨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桑树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可以推测出脯氨酸含量变化与可溶性蛋白动态变化呈负相关。其中,湖桑32号和九龙拐的脯氨酸含量变化最大,而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小,表明该品种的抗旱性最强。可以推测脯氨酸的大量积累可能与可溶性蛋白的分解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期刊2017年05期)
黄巍,缪武[10](2017)在《辣椒两种雄性不育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的变化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辣椒两种雄性不育系在花粉败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辣椒雄性不育系不育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以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GMS)G06-77-2AB及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CMS)系C06-77-2A为材料,用Lowry法和蒽酮法对蛋白质和糖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辣椒两种不同类型不育系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不论是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C06-77-2A)还是细胞核雄性不育系(G06-77-2A)均明显低于其可育系(G06-77-2B),但是两种不育系之间没有明显规律可循。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两种不同类型不育系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可育系,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C06-77-2A)明显低于细胞核雄性不育系(G06-77-2A)。两种雄性不育系在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可育系,两种不育系间无明显规律可循。(本文来源于《辣椒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可溶性蛋白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明黄金分割式紫化叁七绿紫过渡茎中花色苷(TAC)和叁萜皂苷(TTSC)合成相关性的生理机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绿紫过渡茎茎段可溶性糖(SSC)、可溶性蛋白质(SPC)、总花色苷和总叁萜皂苷4种化合物的含量,分析4种化合物含量纵向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茎段顶端到基部,叁七绿紫过渡茎茎段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花色苷含量和总叁萜皂苷含量总体上分别表现为逐渐上升的3峰曲线、波浪形上升曲线、单峰曲线和V形曲线;总花色苷最大值和叁萜皂苷最小值均出现在茎的上中部即黄金分割点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在各茎段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总花色苷差异达显着水平,而总叁萜皂苷差异未达显着水平;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均与总花色苷呈负相关、与总叁萜皂苷呈正相关,总花色苷和总叁萜皂苷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在叁七绿紫过渡茎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可能均优先贡献于叁萜皂苷的合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溶性蛋白质论文参考文献
[1].张誉稳,李孟南,赵雁.根际高温对紫花苜蓿不同组织可溶性蛋白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西部林业科学.2019
[2].张洪玲,赵昶灵,曾晓玲,文国松,徐绍忠.叁七绿紫过渡茎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及花色苷和叁萜皂苷的含量[J].贵州农业科学.2019
[3].刘欢,邹吉祥,金华.干旱胁迫对文冠果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4].张爱琴,孙,乾,曹晶晶,李,芳,刘小花.复合酶法同步提取葡萄籽粕蛋白质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响应面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9
[5].袁启凤,李仕品,严佳文,张绿萍,欧子艳.不同贮藏温度对火龙果紫红龙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6].黄雯,王森,陶爱群,姜小文,阳芳.IBA处理对枣嫩枝扦插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8
[7].程卓,刘春平,卢延斌.珍珠层可溶性蛋白质的双水相萃取分离方法研究[J].食品工业.2018
[8].张桐.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MEG1催化结构域的克隆、可溶性表达及酶学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
[9].祁伟亮,冯鸿,刘松青,陈洁,龚壁燃.不同桑品种在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7
[10].黄巍,缪武.辣椒两种雄性不育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的变化关系[J].辣椒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