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脉冲电导入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穿孔,电化学疗法,脉冲电导入仪,电极
脉冲电导入仪论文文献综述
龚元元[1](2007)在《脉冲电导入仪的研究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20多年里,电穿孔技术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学科,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识。细胞电穿孔是一门生物物理新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它具有简单、方便、重复性好、效率高、电参数容易调整和控制、作用机理相对比较清楚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它的适用范围极广,几乎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细胞。目前,细胞电穿孔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临床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及在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应用前景也是十分可观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细胞电穿孔的机理、发展过程及其应用。接着,对细胞膜电穿孔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细胞电穿孔的物理及数学模型进行系统研究,为以后的实验提供理了论依据。同时分析了各电场参数与电穿孔效率的关系,电场各参数包括脉冲幅度、脉冲宽度、脉冲个数、脉冲波形等。然后结合对细胞膜电穿孔的认识,介绍了脉冲电导入仪和几种放电电极。重点介绍了该仪器的高压脉冲产生电路,主要包括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随后介绍仪器的性能指标,并对仪器的A/D采样部分和液晶显示部分提出了改进方案。最后,利用脉冲电导入仪和六针阵列电极进行了电化学疗法用于肿瘤治疗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抑瘤效果显着,说明电穿孔技术对肿瘤治疗确实有效。同时,建立了六针针电极电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电场的仿真。场强分布图验证了电极设计思路的正确性,电场分布与设计预期符合的很好,这对于进一步优化电极结构,提高电化学治疗肿瘤的效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一是六针电极的设计与场强分析。新型的六针电极与循环放电控制器配合使用,能做到顺时针六档放电和逆时针六档放电,使之作用的细胞能够充分的打孔。进行电极电场的仿真,这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为进一步优化电极结构,更好地应用电化学疗法治疗肿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二是与人民医院进行了合作,设计进行了小鼠移植性肿瘤U14治疗实验方案,实验表明六针阵列电极结合中药艾迪对肿瘤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实验摸索了六针电极用于实验的放电电压、放电脉冲宽度及顺、逆时针的放电档数等实验参数。为以后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可参考的实验数据。叁是对脉冲电导入仪的硬件电路提出了几点可能的改进,这将会大大简化仪器的外围电路,提高仪器的稳定性,有望将脉冲电导入仪改进成功能强大的嵌入式产品。(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07-12-01)
宿曼[2](2007)在《交流脉冲电离子导入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离子导入仪器是一种利用在皮肤上施加电流来提高导入人体药物流量或从人体内提取内源代谢物质的装置。目前,电离子导入仪主要采用的是直流电激励导入,或是脉冲电导入的方法。前者在应用时,由于电流方向始终不变,皮肤表面极易形成极化效应,不仅影响药物的导入,还可能对人体皮肤造成灼伤;后者虽然解决了皮肤极化问题,但是由于皮肤本身的特性,皮肤阻值会随脉冲电的作用时间产生变化,导入电流便会随皮肤阻值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导入流量随导入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使导入人体的药物流量无法精确控制。本课题采用交流脉冲进行离子导入,克服了现行电离子导入仪的缺点。交流脉冲电离子导入仪不仅能避免皮肤的极化效应,还能提高药物离子导入流量和皮肤阻值的稳定性。该研究的叁个特点是:(1)利用高压脉冲电致孔对皮肤进行预处理,使人体皮肤电阻降至一较小阻值;(2)利用单片机控制增益自动控制电路,使其产生幅度可调的交流脉冲,该交流脉冲可以随导入电流变化自动调节,以保证人体皮肤电导维持在某一较为恒定水平;(3)采用直流偏置电压与交流信号相加电路,以提高药物导入流量。本文分析了药物经皮离子导入的转运机制,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了整个交流脉冲电离子导入仪的结构设计。其中包括:双电源供电系统的设计、高压脉冲电路系统、交流信号产生系统、自动增益调节的电压放大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实验完成了控制器件电阻与电压关系曲线,交流脉冲输出波形的调试以及整个电路系统的工作流程调试。实验表明,在交流离子导入过程中,作用于皮肤的交流脉冲会随着皮肤阻值的变化而调整,从而保证了工作电流的基本恒定,这就保证了药物导入流量的基本恒定。因此,该仪器为需要精确控制药量的治疗过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7-01-01)
王玉琴,孙秀艳[3](2001)在《丹参液脉冲电导入法治疗颈椎病50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自 1 993年以来 ,用丹参注射液、维生素B12 注射液加脉冲电导入法治疗颈椎病 5 0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5 0 0例 ,男性 2 0 8例 ,女性 2 92例 ;年龄2 8~ 68岁 ;病程 2个月~ 2 0年。全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01年09期)
赵庆平[4](1999)在《归七酊热敷加低频脉冲电导入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软组织损伤是理疗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种类繁多,为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措施,经多年的临床实践,我科成功的研制出一种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新配方──归七酊.通过最新现代医疗康复议器──华洋频谱治疗机的红外热疗及低频脉冲电导入作用将其直接作用于(本文来源于《中国厂矿医学》期刊1999年02期)
孟昭宁,沈海,林劲,何玉香,徐辉[5](1988)在《脉冲电导入胰岛素治疗家兔实验性糖尿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皮肤营养差,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易造成皮下脂肪液化、肌肉萎缩、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目前已有人应用直流电导入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本工作应用脉冲电导入胰岛素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取得满意效果。实验证明,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期刊1988年03期)
脉冲电导入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离子导入仪器是一种利用在皮肤上施加电流来提高导入人体药物流量或从人体内提取内源代谢物质的装置。目前,电离子导入仪主要采用的是直流电激励导入,或是脉冲电导入的方法。前者在应用时,由于电流方向始终不变,皮肤表面极易形成极化效应,不仅影响药物的导入,还可能对人体皮肤造成灼伤;后者虽然解决了皮肤极化问题,但是由于皮肤本身的特性,皮肤阻值会随脉冲电的作用时间产生变化,导入电流便会随皮肤阻值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导入流量随导入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使导入人体的药物流量无法精确控制。本课题采用交流脉冲进行离子导入,克服了现行电离子导入仪的缺点。交流脉冲电离子导入仪不仅能避免皮肤的极化效应,还能提高药物离子导入流量和皮肤阻值的稳定性。该研究的叁个特点是:(1)利用高压脉冲电致孔对皮肤进行预处理,使人体皮肤电阻降至一较小阻值;(2)利用单片机控制增益自动控制电路,使其产生幅度可调的交流脉冲,该交流脉冲可以随导入电流变化自动调节,以保证人体皮肤电导维持在某一较为恒定水平;(3)采用直流偏置电压与交流信号相加电路,以提高药物导入流量。本文分析了药物经皮离子导入的转运机制,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了整个交流脉冲电离子导入仪的结构设计。其中包括:双电源供电系统的设计、高压脉冲电路系统、交流信号产生系统、自动增益调节的电压放大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实验完成了控制器件电阻与电压关系曲线,交流脉冲输出波形的调试以及整个电路系统的工作流程调试。实验表明,在交流离子导入过程中,作用于皮肤的交流脉冲会随着皮肤阻值的变化而调整,从而保证了工作电流的基本恒定,这就保证了药物导入流量的基本恒定。因此,该仪器为需要精确控制药量的治疗过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冲电导入仪论文参考文献
[1].龚元元.脉冲电导入仪的研究及其应用[D].天津理工大学.2007
[2].宿曼.交流脉冲电离子导入仪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王玉琴,孙秀艳.丹参液脉冲电导入法治疗颈椎病50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1
[4].赵庆平.归七酊热敷加低频脉冲电导入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J].中国厂矿医学.1999
[5].孟昭宁,沈海,林劲,何玉香,徐辉.脉冲电导入胰岛素治疗家兔实验性糖尿病[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