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心肌梗死(AMI)一例治疗分析

难治性心肌梗死(AMI)一例治疗分析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AMI为心血管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塞范围和病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AMI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IABP冠状动脉流量测定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致死率高达35%~50%.我国患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明显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目前我国心血管指南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直接行冠脉介入治疗)(PCI),能讯速恢复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挽救频死心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一般资料

2017年3月6日15时,患者肖朝臣,男,62岁,因“反复胸闷、心前区疼痛5月,加重3天。”收住;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电轴正常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肌酶631,肌红蛋白587,肌钙蛋白T377.5,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目前检查及冠心病家族史,考虑冠脉病变可能,建议患者进一步行CAG检查。

方法

1.1於15时45分在局麻下行CAG术,示:LAD第6段末段100%,前向TIMI血流0级,LCX11段中段100%闭塞,前向TIMI血流0级,RCA主干内膜不光整,节段性狭窄,最狭窄处60%,前向TIMI血流2级。拟行LAD、LCX支架开通。LAD及LCX行PTCA后冠脉无复流,於冠状动脉内注入尿激酶50万U,观察10分钟后再次造影,较前有所好转,远端可见细小血流,但血流动力学不平稳,心率增至170bpm,血压60/40mmHg,中止PCI.急转至ICU监护及治疗。

1.2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考虑存在“心源性休克”,为改善冠脉供血、降低心脏做功,保证重要脏器血供,18:30急行IABP泵置入,反搏比例1:1,术后患者心率逐渐下降,血压逐渐回升。遂继续给予限制性补液、纠正内环境紊乱、控制心律失常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经上述治疗后,血流动力学逐渐稳定,但患者呼吸频率增快,氧和持续性下降。于19:40末梢氧饱和度低至80%,患者呼吸窘迫症状明显,遂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经气管插管吸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给予适当镇静止痛、并行肺复张后,患者氧和状况明显好转。

1.3患者继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及主动脉球囊反搏增加冠脉血流及体循环灌注压,冲刷冠状动脉斑块末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於3月15拔除气管插管,主动脉球囊反搏调整为1:4后,生命体征平稳,继续减慢反搏比例1:8后,生命体征仍平稳。3月17日14:30拔除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

1.43月17日CAG示:LAD第6段末段可见95%以上狭窄,前向TIMI血流2级,LCX11段中段95%闭塞,前向TIMI血流2级,RCA主干内膜不光整,可见多处狭窄,最狭窄处60%,前向TIMI血流2级。拟行OPCAB术。

1.5患者於3月24日在全麻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程顺利,术中搭桥:LIMA—LAD,冠脉流量测定:50ml/min,PI1.5。AAO—SVG—OM1,冠脉流量测定:70ml/min,PI1.7.患者术后恢复尚可,复查心功能改善,病情平稳,4月7日出院。

讨论

急诊直接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可挽救大量频死心肌,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事件的发生。冠脉再通率高,能有效地改善梗塞后左室功能,降低死亡率[1]。主动脉内囊反搏术(IABP)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一种辅助循环方法,特别是急诊PTCA在及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缩小梗死面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其效果优于溶栓[2]。术中及时桥血管流量测定能便捷、有效地检测出由于吻合口狭窄导致的桥血管失功能,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围术期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本例病人术中桥血管流量满意,效果良好[3]。

参考文献

[1]石温琦,张明,李占全,等。急诊PCI冠脉内支架安置对高龄急性心肌梗塞的救治【J】。心血管康复,1999,8(2):55-56

[2]废洁,付燕,张月。主动脉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新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6):43~44。

[3]宋跃,张健群,党海明,等。术中及时桥血管流量测定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研究。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年第1期18-20页。

标签:;  ;  ;  

难治性心肌梗死(AMI)一例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