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良(山东省定陶县人民医院274100)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258-03
从古到今,人们对衰老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提出了许多假说和设想。现代医学的衰老学说通常可归纳为两大类:遗传论和环境论。近代诸多衰老学说如生物钟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免疫学说、脑的衰老中心学说等都可以概括在这两大类之中,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的发展变化无外乎内外两个因素所决定。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互相转化。中医关于衰老的认识,一开始就站在哲学的高度,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和科学的结论。有的甚至是天才的预言和命题。如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夫人生器质即既禀受于有生之初,则具一定之数,似不可以人力强者。第禀得其全而养能合道,必将更寿;禀失其全而养复违和,能无更大。”徐灵胎也指出:“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焉。所谓定分焉,元气也,其形成之时,已有定数。”医文献在肯定“天年”“定分”“定数”之类客观规律的同时,也指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如张景岳对《灵枢》“天年有定数”的解释时说:“所谓天定则能胜人,人定则能天也。”
中医关于衰老的理论。截至日前,计有五种学说:脾胃虚衰学说,肾气虚衰学说,其他脏腑虚损学说,阴阳失调学说,气滞血淤学说。近年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衰老理论的研究日趁活跃。纵观衰老学说的研究进展与现代医学衰老学说的理论,发现有交织趋同,互相验证的态势。但中医的衰老学说理论有鲜明的特色并具有整体观的优势,同时受时代的限制囿丁宏观上的推理和定性分析而缺乏微观方面的探求和定量分析,现就中医的衰老学说和现代医学衰老的认识从宏观立论、微观分析,从天才的预言到实验室研究进行综合比较对照。
1脾胃虚衰理论和现代的医学认识
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都靠脾胃供给。脾胃虚弱,功能异常,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就将受到影响。所以《内经》明确指出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而“五七阳明脉衰,而始焦,发始堕”是衰老的开始。
现代医学认为蛋自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的蛋白质虽有人体自身合成,但其材料来源全靠胃肠道的功能,即指胃的“受纳”与脾的“运化”功能。不少国外学者曾指出,蛋自质的变化是变老的原因之一。就目前来看,研究较多的是胶原蛋白的变化。动物实验表明,减少能量和降低体温是减慢胶原蛋白衰老的两个途径。这似乎是吃的少更可延长寿命。如果胃功能亢进,吃得过多,产生的能量过人,可促使蛋白质的变化,从而加速了衰老。当然,如果胃气太弱,吃得过少,也会导致蛋白质的变化而致衰老。再者,胃气衰弱与否,一定会影响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摄取的维生素。现代研究表明,维生素E可减慢衰老的过程。从蛋白质的缺乏与变性,以及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对寿命所产生的影响,证实祖国医学认为脾胃虚衰会促使衰老是有科学依据的。
2肾气盛衰与氧自由基的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体内自由基的含量是随年龄增长而积累,由于自由及造成的损害不断积累与消除能力下降,导致机体一系列衰老的表现。体内清除自由基的各种酶类(如超氧化岐化酶等)和非酶系统,(维生素C、E等)的防御功能也随年龄增长而衰减。[1~4]血浆过氧化脂质(LPO)是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受自由基作用而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可反映体内自由基代谢的情况,张文彭[5]等发现健康人血浆LPO的含量是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老年组肾虚检出率高于其他脏腑虚象。超氧化岐化酶(SOD)具有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变化,可延缓衰老的发展,肾虚可导致人体代谢能力及SOD活性下降,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弱[6]。
3肾气盛衰与内分泌的关系
近年来,胸腺-神经内分泌网在机体发育及衰老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肾气盛衰规律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胸腺轴均有一定的关系[7]。补肾法具有延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胸腺依赖性免疫功能的作用[8]。上海第一医学院沈自尹等自1960年以来,就对肾的本质进行了探索。他发现肾阳虚患者24h尿17羥皮质类固醇含量低于正常值。ACTH二日静脉滴注试验呈延迟反应,以后,不少单位的实验研究也都说明肾阳虚者有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异常。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是机体的调节中心。与上述中医所说的命门极为相似。所以肾与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关系密切。老年人的肾上腺ACTH反应性降低,肾上腺重量减少,尿17酮皮质类固醇排泄量比青壮年低,说明衰老与内分泌系统以及与中医的肾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中医的肾与内分泌有关,肾衰可表现为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内分泌功能失调与衰老有关,所以衰老与中医的肾气衰有关。
4肾气盛衰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有实验证明,步入老年后,胸腺大部萎缩,T细胞能力降低[9]。Paul[10]报导T细胞总数与年龄呈高度负相关,老年人T3、T4较低,T8增高,T4/T8也随之下降。我们[11]按中医肾气盛衰规律将男性分为8-24岁、组25-40岁组、41-64岁组,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也发现肾气盛衰与T淋巴细胞亚群有明显相关性。现代医学确证免疫活性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正是由骨髓的造血细胞衍生而来,为肾气与免疫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T细胞在胸腺内成熟,然后循环到外周淋巴器官,与抗原接触后转化为活化状态。T细胞一但被激活,即产生多种淋巴因子,调节疫应答或参与效应功能。目前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较多,发现肾虚的免疫淋巴细胞CD+4有降低趋势,CD+8有升高趋势。如李庆阳[12]等分分析了149例肾虚老年人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发现肾虚老年人CD+3、CD+4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CD+3.CD+4显著降低,并显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加重趋势。陈小峰等[13]免疫灵合剂治疗30例肾虚病人,结果表明肾虚病人治疗后的CD+3、CD+8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说明补肾治疗能增强肾虚病人的细胞免疫。
5肾气盛衰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老年人的心理及智力情况,与血液流变学的参数有关。魏守宽[14]按天癸学说年龄分组法观察,发现红细胞压积随年龄递增呈减低趋势;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随年龄增长出现有规律性增加趋势。
6肾气盛衰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朱梅年[15]认为,微量元素在生物体中起着开关、调节、传递、控制等作用,与中医的“肾”的功能相似。微量元素是肾实质的重要物质基础。早帅者微量元素失调,补肾法改善了微量元素的失衡。
7肾气虚衰的理论与现代研究
从((素问?上古天真论))那段经文可以看出,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衰老与否、衰老的速度、寿命的长短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肾气的强弱。肾气旺盛不易衰老,衰老的速度也缓慢,寿命也就长;反之,肾气衰,衰老就提前发生,变老的速度也快,寿命也就短。“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五七,阳明脉衰,而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丈夫八岁,肾气实,发民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六八,阳气衰竭于上……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我国古代许多医家如叶天士等结合临床实践也阐明了肾气在衰老中的作用。叶天士在分析医案时说:男子向老,下元先亏;花甲以外年岁,到底下元衰矣;高年下焦根底已虚。他还明确指出。不单是肾衰竭可促使变老,肾阴虚亦然。如他说:“六旬又六真阴衰”“高年水亏”“高年下焦阴弱”。这是叶氏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六十,阴痿,气人衰”的具体发挥。朱丹溪也强调肾阴虚相火妄动,最易致衰老。如他说“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津液,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张景岳.也认为:“阴虚则精虚,精虚则气无所附,气化之机息矣。肾藏精之所,叫做命门,精藏于此,是为阴中之水,气化与此,是为阴中之火。命门居两肾之间而兼具水火,为性命之本。”并指出“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禀之富,肝胆赖之,资谋略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此虽云肾藏精之精巧,而实皆真阴之用。”张氏认为五脏为人身之本,肾为五脏之本,命门为肾之本,阴精为命门之本。景岳.虽强调阴精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但更重视元阳。张氏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断定:“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张氏既重视真阴又强调元阳,是从阴阳的辨证关系上讲的。他根据阴阳互根的辨证关系,从而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是引起疾病促成衰老的重要原因。
赵献可更强调命门的作用,把命门位于心君之上,称之为性命之门,而为人身之真主。他认为命门之所以称为性命之本,即因其中有火的存在。这火即为全身生命机能之所系,火强则生机可由此而壮,火衰则生机可由之而弱,火灭则生机竞由之而死。赵氏也强调水火的辨证关系。如他在《水火论》,说:“以无形之火沃无形之水,当而可久者也,是谓真水真火,升降既宜,而成既济矣。医家不悟先天太极之真体,不穷无形水火之妙用,而不能用六味,八味之神剂者,其于医理,尚欠大半”。可见赵氏所谓命门之火实质上就是肾阳即元阳。景岳所谓命门水实质上就是肾阴即元阴。从张赵氏之论可以看出肾是全身各脏器的调节中心。
8肾虚与基因组
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肾虚证的研究也是与日俱进,深入到了基因与蛋自质组的层次上。郑振等[16]应用RT一PCR技术发现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rnRNA表达受抑。他们进一步研究了T细胞凋亡与肾虚证的关系,结果发现补肾复方都能够使老年人鼠的Fal.基因表达下调。吴志等[17]研究了补肾生血药对肾虚老龄大鼠细胞DNA的甲基化水平的有正相关的影响。另外,补肾生血药还能抑制原癌基因c-rnyc的表达。上述系列研究结果进一步从基因组学证明了肾虚证的本质—是机体以大脑一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为轴心的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以至于细胞、分子水平的积累性功能减退状态的一种表现。
综上所述,人们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肾气盛衰规律进行研究,纵观近年从微观的研究较多,而从宏观研究则相对较少,这不符合中医理论。今后的研究应致力于中医学特点,从微观做起,应做到宏微观相结合,进行多学科的研究,围着一古老的理论赋于客观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时中.自由基与衰老生理科学进展1999;14(2):147
[2]石体人.人血浆过氧化脂质的荧光法测定及131例老年人与老年前期测定值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5(2):114
[3]王赞舜,等.红细胞内超氧化岐化酶含量与衰老的关系探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4(4):193
[4]HagiharaMetal.Age-dependenfChangesintipldperoxidtevetsintheLipoprofeinfractionofhumanserum.JGeront2006;39(30):269
[5]张文彭,等.老年肾虚证血浆过氧化脂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组分子水平变化.中医杂志2005;30(2):43
[6]陈晏珍,等.肾虚与超氧化物与超氧化岐化酶.生命的化学1982;2(5):49
[7]何熹延,等中药抗衰老及其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中医药信息,2006;(2):21
[8]王文建,等补肾法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免疫功能衰退过程的研究内部资料,1984
[9]丁桂凤衰老过程中免疫细胞的变化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7;4(1):14
[10]Paualm,efal.Tmmunnefunctionamongnormalguamanicmsofdiflerentago.JGerontology,2006;38(4):414
[11]武文斌,等T淋巴细胞亚群与肾气盛衰规律的探讨.辽宁中医杂志1995;(6):242
[12]李庆阳.郑家铿.老年肾虚与T细胞亚群关系[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11(20)516
[13]陈小峰.许少峰.免疫灵合剂对肾虚病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3):5-7
[14]魏守宽,等从血液流变学探讨天癸学说三科学生.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0;(3):32
[15]朱梅年,等试论中医“肾”的物质基础2008;(5);66
[16]郑振.沈自尹.郑仲承.等.补肾、活血复方对老年人鼠T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Fas、Fasl转录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0(11):839-841
[17]吴志.陈智松.陈玉英.等.从补肾生血药对衰老小鼠止IL-2,1L-2R的效应探讨肾生髓与免疫调节的关系[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1(4):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