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污染指数及其频率: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气候问题

风污染指数及其频率: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气候问题

一、风的污染指数及其频率——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气候学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丁佳玥[1](2021)在《基于风环境评价的青岛滨海住区布局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方云皓[2](2021)在《基于气候适宜性的城市通风廊道构建与管控研究 ——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气候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其严峻性不断加剧,城市通风廊道的构建与管控对于改善城市风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健康威胁,如何通过城市通风廊道改善城市空气循环,从而达到抑制气溶胶传播形式的疫病扩散逐渐受到关注。针对城市通风廊道构建与管控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其中较多研究根据建筑形态指标进行评价,而对城市的通风效能关注不足,此外在构建过程中往往以单一指标为基础,缺少构建机理层面的阐述以及系统性梳理。本研究以合肥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空间环境的角度在宏观尺度分析合肥市主城区风环境特征,通过空间统计模型筛选影响城市风环境的相关空间形态指标,在验证空间关联性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同时运用最小成本路径、热岛反演等方法对城市通风廊道进行挖掘,最后依据城市风廊的指引方向在微观尺度利用CFD模型对相关构建指标进行验证,并提出指标的预警措施以及管控策略,为城市空间环境层面改善城市气候、提高通风效能提供重要的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肥市主城区近10年总体处于低风速区,其中月均风速的平均值为2.36m/s,而年均风速的平均值为2.37m/s,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季节性和规律性,而年均风速较高的区域聚集在建成区外围,低值区则分布在庐阳区北部及老城区呈斑块状分布,根据统计风频结果显示,近5年与近10年主导风向均以东北偏东风向(ENE)主,且主导风向优势逐渐呈现减弱的趋势。总体来说目前合肥的城市风环境不利于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城市空气污染的缓解与改善。(2)城市风环境与城市空间形态存在空间相关性,本研究总结地表覆盖类、功能发展类、建筑形态类、道路交通类四种空间形态类型指标,根据空间计量模型的结果,NDVI指标、M-NDWI指标、天空开阔度指标(SVF)以及地表粗糙度指标(Z0)与城市风环境相关性较强。通过相关性较强的指标构建不同评价体系,包括通风潜力(VCP,本研究依据两种建筑形态指标定义通风潜力指标VCP=SVF/Z0),通风潜力+绿地(VCP+NDVI),通风潜力+水体(VCP+M-NDWI),通风潜力+绿地+水体(VCP+NDVI+M-NDWI)共四种情景,为城市通风廊道的挖掘提供条件。(3)根据城市通风廊道的构建理论,在确定主导风向与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最小成本路径的方法统计四种情景共构建28条城市通风廊道,仅以通风潜力(VCP)为评价体系构建的通风廊道主要经过城市主、次干道以及城市广场等水泥、沥青路面,而以VCP+NDVI指标+M-NDWI指标为评价体系构建的通风廊道则主要汇合于水体、绿地等城市自然环境,同时少部分也经过城市低矮建筑等人工环境。基于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对构建廊道的效益进行验证,对四种情景中的通风廊道上的平均地表温度分别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城市下垫面的空间形态VCP、绿地以及水体为载体构建城市通风廊道,能够在保证最优的风量与风速的前提下,叠合城市风经过绿地和水体带来的降温、除霾效益,产生最大的通风效能。(4)提高城市风环境的规划管控策略主要由三方面组成:(1)规划管控目标的确定,包括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2)规划管控方法的构建,包括重点管控区域的筛选以及空间形态指标的预警,利用CFD技术通过指标优化前后通风效能变化锁定超过阈值的指标,结果表明采取陈旧低矮建筑改建或拆除等建筑形态类指标优化措施以及建筑之间建设绿地、水体等地表覆盖类指标优化措施均具备提升城市通风效能的潜力;(3)建设保障措施的提出,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与高温预警力度、强化部门沟通、出台城市风道建设技术标准与相关条例、设立城市风道体系专项规划四个层面为改善城市风环境舒适度,创造健康人居环境提供视角。图[30]表[15]参[87]

陈韵竹[3](2021)在《中学地理气候知识专题式复习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学气候知识是中学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地理学习的难点之一。本研究以中学地理气候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地理课程标准、布卢姆目标分类等理论指导下,选择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聚焦气候知识,探索专题式学习法突破此教学疑难点。首先,发现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初高中气候教学存在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盲目追求分数、高中生初中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地理要求不衔接等问题。第二,分析问题。中学气候知识系统由初高中气候概念、气候成因、气候分布、气候特征、气候的影响等五个知识点构成,分别归属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认知识,它们各自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五个层级,这种结构利于构建触类旁通的大气候专题,深化突破学生个性化疑难问题的小气候专题。第三,提出中学气候知识专题式复习的主体性、联系性、科学性、教育性等四个教学原则,以及五个教学策略:一、以概念大小和学情需要为依据构建专题,二、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复习活动,三、以知识属性为依据,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四、以优秀模式为要求,提高专题复习的实效性,五、以作业评价为手段,巩固专题复习效果。最后,实证研究证明,专题式复习教学具有高效整合知识考点、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等优点。

钱思彤[4](2021)在《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演化及政策调控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加速了有限资源的枯竭,使生态环境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随着国家与地方各项政策的实施以及国民环保意识逐渐加强,从无序开发到合理运用,从粗放掠夺到友好保护,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理念已成为人类进入新时代的明确共识,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世代延续的正确判断与必然选择。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其生态环境质量关乎着国家生态安全,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改革黄金期,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危害着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构成一定威胁和挑战。当前亟需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服务质量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供政府部门参考和借鉴,基于评估结果对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治理,以促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升。本文以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为评价目标,以2005、2010、2015、2018年水质自动监测周报、土地利用、PM2.5年均浓度、植被覆盖指数等数据集作为支撑,以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水、土、气、生”四个维度出发,测算东北三省182个县域单元的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探索其时空变化的基本规律,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规划的实施情况,讨论测算结果与政策支撑之间的联动关系,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东北三省生态环境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基于理论深化与案例实证,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明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提出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界定相关概念,梳理支撑论文的理论基础,系统总结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进展,并明晰论文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二章,是本文的研究方案部分,说明研究区域基本情况,陈述研究使用的数据的来源与详细处理过程,构建基于实测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并阐明研究运用的方法。第三章,首先分析了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总体变化情况,并对不同县域单元的估算结果进行了排序,其次从水、土、气、生四个维度分析子环境质量服务指数及其内部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总结基本规律。第四章,系统梳理了我国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等文件,以国家重要时间线、东北振兴时间线以及重要会议为时间轴,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规划的实施情况,具体分析了各时期政策的关注重点和变化情况,讨论前文评估结果与政策支撑之间的联动关系与比对情况,并提出优化建议,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实证经验。第五章,通过前文系统的分析,归纳论文的主要结论,根据研究发现进行讨论,总结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提出研究展望。研究结果主要表明:(1)2005年至2018年,东北三省整体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呈先降后升、整体略微下降的特征,空间格局上呈现出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沿边沿海区域高于内陆区域的特征,高值区在小兴安岭山脉—长白山脉连续带周围展开,形成明显的生态环境服务质量高值连续带,中西部县(市)形成生态环境服务质量低值区,东部县(市)集中于中值区,呈现出低值区向东北部扩张,中值区、高值区向东部移动的特征。(2)东北三省县域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呈现出从北至南递减的特征,各年份最高值的县域均处于吉林省,最低值县域均处于辽宁省,辽宁省内各县域之间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相差最大。(3)东北三省水质等级指数呈先升后降、整体下降的特征,高值区集中在东南沿海、沿江区域,中部和西部的水质等级指数较低;土地生态指数整体上升,呈现出东高西低、沿边沿海县(市)高于内陆县(市)的特征;大气质量指数先降后升、整体下降,呈现出从北部及东北部向西南递减的特征,大气质量为优的县(市)数量先下降后上升,且多数县(市)大气质量有所下降;植被覆盖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4)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治理体系逐渐完善,相关政策数量呈“波浪式”上升,根据各时期“东北现象”的变化应时调整,政策施行与评估结果的比对整体趋于一致。本文研究结果可供政府部门参考和借鉴,基于评估结果对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治理,以促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孔凡秋[5](2020)在《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气质量恶化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空气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呈现出加剧趋势。为此,我国相继推出各项政策举措,有序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展开。1973年,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提出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要以工业点源治理为主;进入80年代,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从点源治理进入了综合防治阶段;90年代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治理工作开始从污染物浓度控制向污染物总量控制转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从单一城市治理转向区域联防联控。在各项政策举措的推动下,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环境治理的预期目标相比,我国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依然常年居高不下,重污染天气、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新常态”,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亟待取得突破性进展。鉴于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何提升空气质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议题。目前,学术界针对空气质量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就研究地域而言,主要聚焦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从研究时段而言,较多关注某一特殊事件或某一次重污染天气的空气质量情况;但针对严寒气候区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针对严寒气候区城市空间和空气质量两者关系的研究更为匮乏。寒地城市受到地域气候影响程度较大,冬寒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空气质量呈现冬季差、夏季优的显着差异,尤其冬季供暖期煤烟型污染极其严重。与此同时,寒地城市分布着大量的重工业型企业,其中哈尔滨、沈阳、长春等老工业基地,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作为中国城市化率较高的严寒地区,人口聚集导致城市用地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量急速增长,交通污染也逐渐成为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要素。总体而言,寒地城市空气质量在煤烟型污染、工业型污染和交通型污染的三重压力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本文以寒地城市为研究区域,遵循“发现问题-问题解析-规划应对”的思路展开研究,以期为改善寒地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寒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依据。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寒地城市特征,选取典型寒地城市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对空气质量和城市空间展开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空气质量调研和城市空间调研,其中,空气质量调研包含空气质量变化规律调研、空气质量指数实测和重点污染源实地调研,城市空间调研包含城市发展历程调研、城市用地调研和城市空间形态调研。基于调研结果,总结空气质量视角下哈尔滨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其次,进行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识别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空间分析、空气质量影响分区、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和城市风险区类型识别。空气质量空间分析包括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和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通过现状空气质量插值分析、空气污染源理论影响范围分析,利用自然断点分析、相交分析和叠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哈尔滨四个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并针对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展开分析。基于空气质量影响分区结果和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将哈尔滨市划分为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再次,深入到街区尺度,对哈尔滨市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展开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包括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两个方面,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用地比例、用地类型、用地布局和用地集中度的分析,城市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分析,通过对大类风险区、中类风险区和小类风险区进行逐层推进式的分析,总结出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最后,论文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应对体系包括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城市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和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四个方面。管控等级界定基于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对哈尔滨市进行管控等级划分。城市工业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绿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包括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包括政策保障、实施机制和治理机制三方面内容。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以严寒气候为背景,致力于明确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探求提升寒地城市空气质量的规划路径。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也将为寒地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规划支撑。

孙莞[6](2020)在《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严寒城市受到极端气候制约,城市冬季环境视觉效果单一乏味、景观的冬季特征不明显、景观系统脆弱不可持续、居民冬季活动受限。这也或多或少地导致了东北严寒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冬季活力不足,城市文化不突出等城市问题,这些城市的综合问题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本文以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为研究主体,以改善冬季景观的品质为目标,研究冬季景观的活力性。以期改善东北严寒城市的冬季景观,以景观的手段综合缓解东北严寒城市的诸多问题。论文以活力论为研究的切入点,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延伸至生命系统、连接理论,以学科交叉的方法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论文对东北严寒城市冬季景观进行调研,包括线上与线下的问卷调查、访谈与连续的参与式观察。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梳理与定性的分析可以找出人们冬季在城市公园中的行为模式与东北严寒城市公园冬季景观的现存问题;采取数据的定量分析,可以找到阻碍人们冬季活动的因素以及不同的群体对于冬季景观的行为需求;发现特定空间的特征,进而推演出冬季景观的活力;根据景观活力,建立冬季景观评价体系模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的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既是独立的生命系统,也是作用于人和城市之间的系统,城市、景观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正是景观活力的来源。研究基于冬季景观综合调研的结论,对应生命系统的目的性以及景观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冬季景观的三个活力:景观空间的支撑力、功能的凝聚力、形式的吸引力。论文分别阐述了三个方面的活力在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中的价值体现。冬季景观空间的支撑力可以给景观在冬季支持人们的行为提供空间结构基础,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冬季出行网络。功能的凝聚力是景观支持人行为的活力,对人们行为的凝聚力体现在功能的季节性转换上,在满足人们冬季使用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冬季景观形式的吸引力是景观冬季的视觉活力体现,提升冬季景观的视觉活力可以强化严寒城市冬季景观的特色。景观想要对城市有所表达,需要以人们可解读的方式呈现,通过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连续的体验来完成,着重体现严寒城市的特征与文脉,彰显城市的特异性。这些都融入在了景观的空间、功能与形式中,这三个活力从不同的维度上,共同驱动着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的综合改变。寻找冬季景观活力的体现形式,才能从根源上提升严寒城市公共空间的冬季景观品质、提升严寒城市居民冬季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严寒城市的文化传播、强化严寒城市的形象,达到借助景观提升城市综合活力的目的。

苗世光,蒋维楣,梁萍,刘红年,王雪梅,谈建国,张宁,李炬,杜吴鹏,裴琳[7](2020)在《城市气象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数十年来在城市气象研究这一新兴学科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并获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文中从城市气象观测网与观测试验、城市气象多尺度模式、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相互影响、城市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等4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气象的主要研究进展:中国各大城市已建立或正在完善具有多平台、多变量、多尺度、多重链接、多功能等特点的城市气象综合观测网;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开展了大型城市气象观测科学试验,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研究示范项目;成功开展了风洞实验、缩尺度外场实验研究;建立了多尺度城市气象和空气质量预报数值模式,并应用于业务;在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对降水影响、城市气象与城市规划、城市化对区域气候及空气质量的影响、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相互作用等研究领域取得长足进展。最后指出,未来需要重点从新观测技术及观测资料同化应用、城市系统模式研究、城市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机理、城市化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城市水文气象气候与环境综合服务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与应用,为中国城市化、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国家需求提供科技支撑。

冯欢[8](2020)在《街区尺度下静风城市雾霾控制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雾霾是在污染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双重作用下造成的,现代高密度城市中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大量污染物排放,同时城市高密开发建设导致城市范围内静风区面积增大、降雨减少、热岛效应加剧,城市气候也正朝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消除的方向发展,因此处于静风环境下的城市密集建成区已经成为我国雾霾污染的重灾区,而城镇街区空间是城市居民最主要的日常交往活动场所,其气候环境改善与居民健康福祉提升密切相关。本研究秉持理论研究与模拟分析互动的基本思路,从城市建成环境中的具体问题出发,在充分收集城市气象、雾霾及街区物质空间建设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明确密集建成环境空间规划要素与城市风环境和污染物扩散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进而基于提升密集建成环境通风效率和污染物扩散效率,总结针对静风地区城市密集建成区的街区物质空间优化策略。在理论研究部分,笔者基于国内外相关学者对雾霾的相关研究,总结了雾霾的形成机制、其在城市及街区尺度的分空间布特征以及现阶段主要的雾霾控制措施。接着基于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理论研究总结出城市密集建成区中街区空间形态要素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机制,进而提炼出基于以改善城市通风为目标的雾霾控制作用体系。在模拟分析部分,首先分别针对成都市的气候特征、雾霾特征展开专题研究,基于成都市气象条件与雾霾形成具有显着相关性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街区物质空间建设模式特征,分别针对街区三类主要空间构成要素,包括街道空间、建筑空间以及开放空间构建三维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分析在成都冬季气象环境条件下,不同街区建筑模式下的行人高度处风环境特征以及污染物扩散特征,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街道空间层面的街道宽度、街道走向,建筑空间层面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空间组合、建筑高度组合以及开放空间层面的绿地率、绿地空间分布格局等规划要素指标对街区风环境和污染物扩散的作用影响机制。最后结合本文研究结论以及其他学者对城市空间形态对街区风环境和污染物扩散影响的研究成果,从街区街道空间、建筑空间和开放空间三个层面着手,形成了一套针对静风地区城市的基于气象控霾的街区空间优化策略。

左青[9](2020)在《常德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特征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人口的不断集聚与城市的加速扩张,人类活动也随之增强,使城市向外排放的热量增加,城市下垫面状况也发生变化,城市的热源增多,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近年来城市各种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并且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等,针对这一现象,政府和学者提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人民和政府相关部门对此高度关注。本文从气候适应型城市角度,研究其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本文对2003-2018年多个时相的Landsat TM/OLI卫星影像进行地表温度(LST)提取与计算,并提取常德市主建成区范围,并分析地表温度及热岛强度的时空演变格局,探讨其与植被覆盖度、MNDWI、NDBBI等城市地表指数等要素的关系,将气候适应型城市对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以常德市中心规划区作为一般研究区,2003-2018年研究区不同时期城市热岛均存在集中现象。热岛比例指数为0.222(2003年)、0.221(2008年)、0.245(2013年)、0221(2018年)变化不大。(2)城市热岛主要集中在城市建成区,以街道(乡/镇)划分,主要集中在沅江北岸的长庚街道、白马湖街道、丹阳街道、启明街道、府坪街道、穿紫河街道,沅江南岸的武陵镇,以及德山片区的德山街道和樟木桥街道。在2003-2018年城区扩张期间,呈现出由中心不断向外转移的趋势。(3)通过对地表温度变化与地表指数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温度变化与地表指数具有明显相关性。城市地表温度LST与植被覆盖度和水体指数(MNDWI)成负相关,与建筑指数(MNDBBI)呈正相关,但是在不同时期地表指数对地表温度(LST)影响程度不同。(4)以湖南文理学院与白马湖文化公园为例分析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对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对地表温度有一定降温作用,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主要集中在中热岛区和强热岛区,对极强热岛区的热岛效应缓解作用有限,且在公园绿化区(白马湖文化公园)的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缓解效果更强。(5)针对地表指数与地表温度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本研究从常德市中心规划区的城市规划角度,对植被覆盖度、水体指数MNDWI、建筑指数NDBBI等提出相应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策略。常德市作为首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区之一,从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等角度加强常德市中心规划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增加绿色基础设施,保护水环境,城市在建成区扩张过程中建设通风廊道,有助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缓解城市强热岛。

罗睿瑶[10](2020)在《基于城市风道构建原理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气候问题日益凸显,高密度的建筑物极大的削弱了新鲜冷空气的流通,加剧了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问题。城市通风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两大城市气候问题,但对于城市高密度的建设区通风条件的改善不宜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因此积极利用绿色基础设施优化,以最小的代价改善城市通风环境是最优方式。故本文以绿色基础设施的布局优化为落脚点,分别对城市尺度的通风廊道和中观尺度的热力环流提出建议,以实现成都市建成区老城的通风廊道优化。本文首先梳理、总结绿色基础设施在适应城市通风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此作为理论基础。然后借助Arc Gis10.2工作平台,利用网络开源数据获取遥感影像构建研究区既有绿色基础设施和潜在绿色基础设施的地理空间数据库,并通过遥感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识别作用空间和补偿空间。选取影响城市通风潜力的主要指标9项,通过综合权重法测度各指标权重。利用渔网工具划评价单元,结合空间计量法对各单元的单项指标进行计算,通过叠加运算获得研究区通风潜力的分布型特征。最终借助最小阻力模型并辅以现场实测,识别出7条潜在风廊和5处中观尺度热力环流的街区,并提出相应的绿色基础设施改善策略。研究发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于气候适应性规划有着独特的作用,合理的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不仅可引风入城,保障城市尺度通风廊道的顺畅,还可作为冷空气补充区促进中观尺度热力环流。成都市年平均静风率高,被污染的空气不易流通;且成都建成区老城内建设密度高,成都市热岛效应主要集中在老城范围内,呈现出中心化的特点。成都市老城内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各绿地连通性不高,网络结构破碎,其气候适应性较低。通过叠加反演地表温度、下垫面用地类型和建设密度在研究区中共识别出16处主要的作用空间,21处主要的补偿空间,其空间分布为:西北部、西南部作用空间较为集中,补偿空间点团状分散分布;北部、东部作用空间数量多、面积小,补偿空间呈楔状深入;二环路内以作用空间为核心,多个点、带状补偿空间相连围合。以绿色基础设施(绿地、耕地、水体)形状指数、景观指数,道路平均宽度、路网密度和加权建筑迎风面积密度为通风潜力影响指标,计算得出研究区地表通风潜力。其潜力高值与低值区域呈“占区型+嵌套型”分布,错落相间排列。高潜力通风区主要依托道路、河流和大面积绿地分布,低潜力通风区域在二环路内部呈面状集中分布。综合绿色基础设施布局、地表通风潜力、作用空间和补偿空间位置等因素,识别出NNE、NW盛行风风向下7条最小成本路径,并划分为4条一级通风廊道和3条二级通风廊道。

二、风的污染指数及其频率——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气候学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的污染指数及其频率——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气候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气候适宜性的城市通风廊道构建与管控研究 ——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环境与城市面临挑战
        1.1.2 中国城市化与城市气候问题
        1.1.3 城市通风廊道与人居环境品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进展
    2.1 城市气候适宜性相关研究
        2.1.1 城市通风廊道与热岛效应相关研究
        2.1.2 城市通风廊道与空气污染相关研究
    2.2 城市风环境测度技术研究
        2.2.1 实地测量法
        2.2.2 风洞实验法
        2.2.3 计算机数值模拟法(CFD)
    2.3 城市空间形态与风环境的关联研究
    2.4 城市风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2.5 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管控研究
    2.6 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第三章 城市风环境现状及特征
    3.1 合肥主城区气候条件概况
    3.2 城市风速变化特征
    3.3 城市风向频率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通风廊道建构
    4.1 空间形态指标的空间分异
        4.1.1 区域边界尺度
        4.1.2 空间形态指标的选择与计算
        4.1.3 空间形态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
    4.2 城市地表通风潜力评价
        4.2.1 核心空间形态指标筛选
        4.2.2 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4.3 通风廊道挖掘
        4.3.1 潜在通风廊道计算
        4.3.2 通风效能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通风廊道的规划管控策略
    5.1 规划管控目标
        5.1.1 提高城市气候适宜性
        5.1.2 落实指标管控合理性
    5.2 规划管控途径
        5.2.1 重点管控区域的划定
        5.2.2 空间指标预警及优化设计
    5.3 建设保障措施
        5.3.1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与高温预警力度
        5.3.2 强化部门沟通,高度重视风道建设
        5.3.3 出台城市风道建设技术标准与相关条例
        5.3.4 设立城市通风廊道专项规划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中学地理气候知识专题式复习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气候教学问题突出亟需研究
        二、气候内容的考试现状不容乐观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地理气候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一、地理气候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二、中学地理气候专题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中学地理气候学情现状
    第一节 初中生气候学情调查分析
        一、非专题式复习方法下初中生气候知识掌握情况调查作业
        二、初中气候知识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第二节 高中生气候学情调查分析
        一、非专题式复习方法下高中生气候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二、高中气候知识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第三章 中学地理气候知识的系统
    第一节 中学地理气候知识的内容构成
        一、初中地理气候知识内容的构成分析
        二、高中地理气候知识内容的构成分析
        三、初、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中学地理气候知识的地位分析
        一、气候知识是中学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
        二、气候要素与其他地理要素均有关系
        三、气候知识具有较高教学价值
第四章 中学地理气候专题式复习教学策略与应用案例
    第一节 气候专题式复习教学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二、联系性原则
        三、科学性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
    第二节 中学气候专题式复习教学策略
        一、以概念大小和学情需要为依据构建专题
        二、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复习活动
        三、以知识属性为依据,优化组合教学方法
        四、以优秀模式为要求,提高专题复习的实效性
        五、以作业评价为手段,巩固专题复习效果
    第三节 中学气候专题式复习在高三复习中的应用范例
        一、范例选取
        二、专题式复习在本节教学中的运用
第五章 专题式复习在高三气候知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第一节 教学评价的设计
        一、观察对象
        二、观察方法
        三、实验计划
        四、评价标准
        五、评价流程
    第二节 统计与分析
        一、课堂观察量表的统计与分析
        二、教学实验中的成绩统计与分析
    第三节 效果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演化及政策调控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辨析
        1.3.1 生态环境
        1.3.2 生态环境质量
        1.3.3 生态环境服务质量
    1.4 理论基础
        1.4.1 人地关系论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4.4 协同论
        1.4.5 环境规制理论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生态环境研究进程与发展
        1.5.2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方法
        1.5.3 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
        1.5.4 文献述评
    1.6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及数据方法
    2.1 研究区域与研究数据
        2.1.1 研究区域
        2.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 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2.2.1 指标体系
        2.2.2 指标计量方法
        2.2.3 空间分析方法
3 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3.1 总体环境
        3.1.1 时间特征
        3.1.2 空间特征
    3.2 水环境
        3.2.1 水质等级指数时空演变特征
        3.2.2 水资源禀赋时空演变特征
        3.2.3 水质类别时空演变特征
        3.2.4 水质评价因子变化特征
    3.3 土地环境
        3.3.1 土地生态指数时空演变特征
        3.3.2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
        3.3.3 功能用地重心转移特征
    3.4 大气环境
        3.4.1 PM_(2.5)浓度时空演变特征
        3.4.2 基于AQI数据的空气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3.5 植被环境
        3.5.1 植被覆盖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3.5.2 植被覆盖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4 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政策调控效果与优化建议
    4.1 主要政策回顾
        4.1.1 整体政策汇总
        4.1.2 国家生态环境重要政策梳理
        4.1.3 基于“东北振兴”时间线的政策梳理
        4.1.4 东北三省生态环境相关政策梳理
    4.2 结果比对情况
        4.2.1 “十一五”时期结果比对情况
        4.2.2 “十二五”时期结果比对情况
        4.2.3 “十三五”时期结果比对情况
    4.3 政策优化建议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与讨论
        5.1.1 主要结论
        5.1.2 讨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不足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东北三省县域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南丁格尔玫瑰图
    附录2 2005-2018 年东北三省县域“水、土、气、生”指数变化热图
    附录3 2005-2018 年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类型面积转化情况(km~2)
    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
    附录5 生态环境相关政策
    附录6 生态环境相关标准(水)
    附录7 生态环境相关标准(大气)
    附录8 生态环境相关标准(土地)
    附录9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 年)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寒地城市
        1.3.2 城市空间
        1.3.3 空气质量
        1.3.4 城市用地
        1.3.5 空间形态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1.6.1 技术路线
        1.6.2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 城市气候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1.1 气候与城市气候
        2.1.2 城市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1.3 空气质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2.2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2.1 城市空间的研究要点
        2.2.2 城市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2.3 空气污染源分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2.4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联性特征
    2.3 寒地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3.1 严寒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3.2 严寒气候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2.3.3 寒地城市空间研究的难点及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及城市空间现状
    3.1 调研方案设计
        3.1.1 调研背景
        3.1.2 调研目标与思路
        3.1.3 调研内容及方法
    3.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调研
        3.2.1 空气质量变化规律
        3.2.2 空气质量指数实测
        3.2.3 重点空气污染源实地调研
    3.3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调研
        3.3.1 城市空间演变过程
        3.3.2 城市用地实地调研
        3.3.3 空间形态实地调研
    3.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
        3.4.1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3.4.2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
    4.1 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识别框架
        4.1.1 空气质量影响分区
        4.1.2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4.1.3 影响分区风险类别识别
    4.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空间分析
        4.2.1 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4.2.2 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4.3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及用地特征
        4.3.1 污染源影响程度
        4.3.2 分区原则
        4.3.3 分区结果
        4.3.4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4.4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类别
        4.4.1 风险区分类标准
        4.4.2 风险区分类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5.1 风险区分布特点及影响分析原则
        5.1.1 风险区分布特点
        5.1.2 影响关系分析的原则
    5.2 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2.1 大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2.2 中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2.3 小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 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1 大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2 中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3.3 小类风险区空间形态的空气质量的影响
    5.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5.4.1 影响空气质量的城市空间要素
        5.4.2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5.4.3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
    6.1 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
        6.1.1 城市空间的管控优先区界定
        6.1.2 城市空间的管控强化区界定
        6.1.3 城市空间的管控平衡区界定
        6.1.4 城市空间的管控保护区界定
    6.2 城市用地的规划策略
        6.2.1 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
        6.2.2 工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6.2.3 交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6.2.4 绿地规划优化策略
    6.3 空间形态的规划策略
        6.3.1 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
        6.3.2 建筑密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6.3.3 建筑高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6.3.4 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
    6.4 规划保障实施策略
        6.4.1 政策保障
        6.4.2 实施机制
        6.4.3 治理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气候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1.3 文化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严寒城市
        1.3.2 公共空间
        1.3.3 冬季景观
        1.3.4 景观活力
        1.3.5 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冬季景观的活力性阐释
    2.1 冬季景观活力研究基础
        2.1.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2 研究范畴与概念
        2.1.3 活力与景观活力
    2.2 冬季景观的活力聚焦
        2.2.1 冬季景观的生命系统
        2.2.2 冬季景观的活力维度
    2.3 冬季景观的活力目标
        2.3.1 景观的适应能力
        2.3.2 景观的释放能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严寒城市冬季景观现状研究
    3.1 冬季景观使用调查
        3.1.1 问卷调研
        3.1.2 参与观察
        3.1.3 数据分析
    3.2 冬季使用地点分析
        3.2.1 公共空间聚焦
        3.2.2 活力场地聚焦
    3.3 冬季人群需求聚焦
        3.3.1 以群体特征划分
        3.3.2 以行为类型划分
        3.3.3 需求归纳
    3.4 问题梳理
        3.4.1 布局问题
        3.4.2 使用问题
        3.4.3 视觉问题
    3.5 活力的目标重构
        3.5.1 空间的支撑力
        3.5.2 功能的凝聚力
        3.5.3 形式的吸引力
    3.6 活力的激发原则
        3.6.1 适应性原则
        3.6.2 复合性原则
        3.6.3 补充性原则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冬季景观空间的支撑力
    4.1 空间的适应性选择
        4.1.1 依托人口
        4.1.2 依托微气候
        4.1.3 依托公共建筑
        4.1.4 分化与重组
    4.2 空间的内部结构
        4.2.1 布局方式
        4.2.2 空间关系
        4.2.3 空间的冗余
    4.3 空间的连接
        4.3.1 实的连接
        4.3.2 虚的连接
        4.3.3 连接织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冬季景观功能的凝聚力
    5.1 冬季功能的强化
        5.1.1 功能的顺应
        5.1.2 功能的转换
        5.1.3 功能的复合
    5.2 冬季活动的吸引
        5.2.1 制造人群聚集
        5.2.2 增加景观互动
        5.2.3 强化冬季体验
    5.3 精神需求的满足
        5.3.1 唤醒居民集体记忆
        5.3.2 自我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冬季景观形式的吸引力
    6.1 吸引的理论依据
        6.1.1 自然法则
        6.1.2 喜爱模型
        6.1.3 透镜理论
    6.2 冬季景观审美偏好
        6.2.1 冬季景观分类
        6.2.2 冬季的吸引点
    6.3 冬季审美透镜模型
        6.3.1 冬季特色
        6.3.2 视觉丰富
        6.3.3 景观趣味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冬季景观活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7.1 指标体系释义与评价标准
        7.1.1 空间支撑力评价
        7.1.2 功能凝聚力评价
        7.1.3 形式吸引力评价
    7.2 数据分析
        7.2.1 项目分析
        7.2.2 信度检验
        7.2.3 效度检验
        7.2.4 验证性因素分析
    7.3 评价体系构建
        7.3.1 变量计算
        7.3.2 指标权重计算
        7.3.3 模型构建
        7.3.4 模型验证
    7.4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的途径
        7.4.1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原则
        7.4.2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策略
        7.4.3 冬季景观要素设计要点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城市气象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的城市气象观测网与观测试验研究
    2.1 城市气象观测网
    2.2 城市气象外场观测试验研究
    2.3 大气环境风洞实验研究
    2.4 城市气象缩尺度外场实验研究
3 城市气象多尺度模式的研究
    3.1 城市气象数值模拟的多尺度特征
    3.2 城市冠层模式的发展
    3.3 城市小区尺度数值模式的发展与应用
4 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相互影响的研究
    4.1 城市气象对大气环境影响的研究
    4.2 空气污染对城市气象影响的研究
    4.3 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相互作用
    4.4 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及其应用的研究
5 城市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5.1 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5.2 城市对降水的影响研究
        5.2.1 城市对降水影响的观测分析
        5.2.2 城市对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5.3 城市气象与城市规划
    5.4 城市化与气候变化
    5.5 中国城市化对区域气候与空气质量影响研究
6 结语

(8)街区尺度下静风城市雾霾控制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调查分析
        1.3.2 数据挖掘处理
        1.3.3 数值模拟分析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静风区
        1.5.2 街区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雾霾研究概述
        2.1.1 雾霾形成机制
        2.1.2 雾霾时空分布特征
        2.1.3 雾霾控制措施研究综述
        2.1.4 小结
    2.2 城市气候与建成环境
        2.2.1 城市气候
        2.2.2 气候适应性规划
        2.2.3 街区规划要素与通风
        2.2.4 小结
    2.3 街区空间规划要素对城市通风环境以及污染物扩散作用模型
第3章 街区尺度下污染物体扩散模拟方法及模型构建
    3.1 数值模拟方法选择
        3.1.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3.1.2 基于Phoenics模拟技术路线
    3.2 研究区域概况
        3.2.1 成都市雾霾时空变化特征
        3.2.2 成都市气象特征
        3.2.3 雾霾与气象相关性分析
        3.2.4 成都市街区规划要素特征
    3.3 街区数值模型构建
        3.3.1 街道空间对雾霾影响研究
        3.3.2 建筑组合方式对雾霾控制影响研究
        3.3.3 开放空间对雾霾控制影响研究
第4章 街区数值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4.1 街道空间
        4.1.1 街道走向
        4.1.2 街道宽度
    4.2 建筑空间
        4.2.1 容积率
        4.2.2 建筑密度
        4.2.3 建筑组合方式
        4.2.4 建筑高度组合
    4.3 开放空间
        4.3.1 绿地空间
第5章 静风地区城市街区雾霾控制策略研究
    5.1 基于雾霾控制的街道空间控制策略
        5.1.1 街道几何结构优化策略
        5.1.2 街道外部环境形态优化策略
    5.2 基于雾霾控制的建筑空间控制策略
        5.2.1 容积率
        5.2.2 建筑密度
        5.2.3 建筑空间组合形式
        5.2.4 建筑空间高度组合形式
        5.2.5 建筑空间环境适应设计
    5.3 基于雾霾控制的城市开放空间控制策略
        5.3.1 开放空间规模控制策略
        5.3.2 开放空间绿地布局方式优化策略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附图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常德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特征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峻
        1.1.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日益增强
        1.1.3 遥感提取地表温度优势明显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候适应型城市研究现状
        1.2.2 城市热岛研究现状
        1.2.3 遥感提取地表温度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研究范围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2.3.1 辐射定标
        2.3.2 大气校正
3 指数计算与地表温度提取原理
    3.1 地表指数计算
        3.1.1 植被覆盖度计算
        3.1.2 MNDWI计算
        3.1.3 NDBBI计算
    3.2 地表温度提取与计算
        3.2.1 地表比辐射率计算
        3.2.2 辐射亮度值计算
        3.2.3 地表温度计算
    3.3 城市热岛强度等级评估指数与计算
        3.3.1 UHII等级评估
        3.3.2 UHPI计算
4 常德市中心规划区地表指数变化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研究
    4.1 常德市中心规划区地表温度变化特征
        4.1.1 中心规划区地表温度提取结果
        4.1.2 地表温度提取结果精度验证
    4.2 常德市中心规划区地表指数变化
        4.2.1 植被覆盖度变化
        4.2.2 MNDWI变化
        4.2.3 NDBBI变化
    4.3 常德市中心规划区地表温度与地表指数相关分析
        4.3.1 中心规划区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相关分析
        4.3.2 中心规划区地表温度与MNDWI相关分析
        4.3.3 中心规划区地表温度与NDBBI相关分析
    4.4 常德市中心规划区城市热岛分布与变化
        4.4.1 中心规划区城市热岛时空分布特征
        4.4.2 中心规划区城市热岛演化趋势
5 常德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对城市热岛影响研究
    5.1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现状
    5.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地表指数变化
        5.2.1 试点区域植被覆盖度变化
        5.2.2 试点区域MNDWI变化
        5.2.3 试点区域NDBBI变化
    5.3 试点区域地表温度变化
    5.4 试点区域城市热岛强度变化
    5.5 基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对城市热岛其他缓解策略
        5.5.1 加快推进城市绿地建设
        5.5.2 加强城市水体治理
        5.5.3 加强建筑区规划
        5.5.4 其它策略
6 结束语
    6.1 结论与讨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10)基于城市风道构建原理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气候问题日趋严峻
        1.1.2 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呼声渐起
        1.1.3 成都建设国家级公园城市的契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围与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风环境
        2.1.2 绿色基础设施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城市气候学理论
        2.2.2 大气流体力学
        2.2.3 城市通风系统理论
        2.2.4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城市风道相关研究
        2.3.2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气候适应性相关研究
        2.3.3 成都市风环境及绿色基础设施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域特征分析
    3.1 研究区基础概况
        3.1.1 区位关系
        3.1.2 地形地貌
    3.2 研究区风热环境特征
        3.2.1 热环境特征
        3.2.2 风环境特征
    3.3 研究区风环境作用空间与补偿空间特征
        3.3.1 识别方式选择
        3.3.2 研究区地表温度反演
        3.3.3 研究区作用、补偿空间的分布关系
    3.4 研究区绿色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3.4.1 GI数据获取与识别
        3.4.2 研究区既有GI分布特征
        3.4.3 研究区潜在GI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地表通风潜力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因子选取与指标架构
        4.1.2 指标含义
    4.2 评价单元划分
        4.2.1 划分方式
        4.2.2 尺度选择
    4.3 单项指标计算与处理
        4.3.1 计算方式与结果
        4.3.2 分级赋值
    4.4 指标权重测度
        4.4.1 AHP层次分析法
        4.4.2 熵权法
        4.4.3 综合权重法
    4.5 通风潜力分布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区风环境下GI优化策略
    5.1 基于GI的城区尺度盛行风风廊优化
        5.1.1 潜在风廊识别
        5.1.2 现场实测验证
        5.1.3 潜在风廊特征
        5.1.4 城市尺度风廊的GI优化策略
    5.2 基于GI的中观尺度热力环流风环境优化
        5.2.1 热力环流区域识别
        5.2.2 热力环流区域GI优化策略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四、风的污染指数及其频率——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气候学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风环境评价的青岛滨海住区布局优化策略研究[D]. 丁佳玥.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气候适宜性的城市通风廊道构建与管控研究 ——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D]. 方云皓.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中学地理气候知识专题式复习教学策略研究[D]. 陈韵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演化及政策调控效果[D]. 钱思彤.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5]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孔凡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6]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D]. 孙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7]城市气象研究进展[J]. 苗世光,蒋维楣,梁萍,刘红年,王雪梅,谈建国,张宁,李炬,杜吴鹏,裴琳. 气象学报, 2020(03)
  • [8]街区尺度下静风城市雾霾控制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冯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常德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特征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研究[D]. 左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城市风道构建原理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罗睿瑶.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风污染指数及其频率: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气候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