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给药途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皮下注射,持续泵入
给药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曾凡平[1](2019)在《胰岛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高龄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5月高龄GDM患者100例,根据胰岛素给药方式的不同平分为A组(皮下分次注射)、B组(持续泵入)。结果治疗后,B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均低于A组,(t=5. 440、4. 253、3. 907,P=0. 000、0. 000、0. 000); B组并发症发生率2. 00%(1/50)低于A组20. 00%(10/50),P <0. 05。结论持续泵入胰岛素治疗能降低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文来源于《实用糖尿病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李晓云[2](2019)在《阿奇霉素不同途径给药对儿科抗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阿奇霉素不同途径给药对儿科抗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给药途径将2017年8月~2019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感染患儿分为口服组和静滴组两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20mg/(kg·次),每日1次]剂量的阿奇霉素治疗,口服组口服给药,静滴组静脉滴注给药。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静滴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口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高于口服组(P <0.05)。结论阿奇霉素口服或静脉滴注不会影响儿科抗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口服给药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临床用药首选。(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李霞,王冠[3](2019)在《比较美罗培南不同给药途径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伴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给药途径美罗培南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伴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50例,将其通过抽签分为对照组(25例,给予美罗培南静脉滴注给药治疗)和治疗组(25例,给予美罗培南静脉泵入给药治疗),并对治疗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但治疗组各项评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伴重症肺部感染的给药治疗中,采用美罗培南静脉泵入给药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具备较高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1期)
张旭,李强,丁妍华,王喜成[4](2019)在《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双途径给药辅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双途径给药辅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给予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颅内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脑脊液蛋白质水平治疗前后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双途径给药辅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降低颅内压,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王恩力,李欣,姚景春[5](2019)在《栀子苷不同途径给药毒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栀子苷为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具有缓泻、镇痛、利胆、抗炎、治疗软组织损伤以及抑制胃液分泌和降低胰淀粉酶等作用,是传统中药材栀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研究旨在比较栀子苷静脉注射给药和灌胃给药的毒性大小,为栀子苷的后续开发提供参考。方法:(1)单次给药毒性:20只SD雌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栀子苷灌胃组和注射组,每组10只,两组均按照上下法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给药,观察给药后的一般体征、动物死亡、濒死以及主要脏器变化。(2)重复给药毒性:30只SD雌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5)
李佳,杨丽[6](2019)在《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对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和血炎性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应用于新生肺炎患儿治疗中的疗效和血炎性因子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4例新生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17例。对照组对患儿使用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治疗组对患儿采用静脉滴注+雾化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血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在患儿治疗效果和血炎性因子水平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雾化盐酸氨溴索在本次研究中比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血炎性因子水平。(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1期)
黄悦来,张斌斌,杨惠芬,武晓敏,施望琼[7](2019)在《不同给药途径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卵巢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给药途径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宫颈癌患者,按照不同给药途径分为动脉组51例与静脉组57例。动脉组采用经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化疗,静脉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排卵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化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水平均低于化疗前,且动脉组血清VEGFA和VEGFC水平均低于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84.31%)高于静脉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排卵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全身静脉化疗,经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效果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仝宗兴[8](2019)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不同给药途径对产妇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不同给药途径对产妇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泵组、皮埋镇痛泵组、硬膜外镇痛泵组,每组60例。记录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及肛门排气时间,术后48h内胃肠道不良反应(腹胀、恶心、呕吐);评估术后VAS评分,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胃动素水平。结果:叁组剖宫产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4分。剖宫产术后6h、12h、24h,硬膜外镇痛泵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静脉镇痛泵组、皮埋镇痛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埋镇痛泵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静脉镇痛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镇痛泵组剖宫产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早于静脉镇痛泵组、皮埋镇痛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镇痛泵组剖宫产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镇痛泵组、皮埋镇痛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泵组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静脉镇痛泵组、皮埋镇痛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镇痛泵组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静脉镇痛泵组、皮埋镇痛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途径镇痛效果更佳,且更有利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0期)
马银芬,俞小英,杜宝英,祝志娟[9](2019)在《间苯叁酚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宫颈性难产15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间苯叁酚通过静脉推注、宫颈注射和臀部肌肉注射叁种途径治疗宫颈性难产的疗效。方法选择头位分娩发生宫颈性难产的初产妇共150例,产前各项检查提示可予阴道试产,随机分为静脉推注组、宫颈注射组及臀部肌注组,每组50例,分别经静脉推注、宫颈注射和臀部肌注给予间苯叁酚注射液80mg,比较叁组产妇用药后的宫颈软化、产程时间、疼痛情况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叁组产妇用药后宫颈软化方面,宫颈注射组总有效率大于臀部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时指标比较,用药至宫口开全所需时间及第一产程时间,静脉推注组、宫颈注射组均短于臀部肌注组(P<0.01);用药后1小时、2小时疼痛评分静脉推注组、宫颈注射组均低于臀部肌注组(P<0.05或P<0.01);分娩结局中,阴道分娩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宫颈裂伤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叁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叁酚静脉推注、宫颈注射较臀部肌肉注射起效快,能更好地消除宫颈水肿、软化宫颈、促进产程进展,同时减轻产妇的疼痛。(本文来源于《浙江实用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刘志强,夏海龙,李承君,夏磊[10](2019)在《硼替佐米不同给药途径对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和风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硼替佐米静脉和皮下注射的不同给药途径对病人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及其相对风险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搜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ce library、CNKI(中国知网)电子数据库及相关会议记录。数据全部来自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RCT)。根据统计学方法计算静脉和皮下注射给药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和95%的置信区间。结果:选择4篇RCT研究荟萃分析表明,注射病人总共911例(皮下和静脉组分别为479例和432例)。周围神经病变在静脉注射组的发生率为41. 4%(95%CI=0. 137-0. 692,P=0. 003),> 2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15. 6%(95%CI=0. 005-0. 308,P=0. 043);皮下组相应的发生率分别是16%(95%CI=0. 021-0. 299,P=0. 024)、3. 4%(95%CI=-0. 011-0. 080,P=0. 141)。与静脉注射组相比,皮下注射组发生周围神经病变RR=0. 525,95%CI=0. 297-0. 928(P=0. 027)和2级以上的周围神经病变RR=0. 376,95%CI=0. 196-0. 722(P=0. 003)。结论:治疗剂量下的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比静脉注射明显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给药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不同途径给药对儿科抗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给药途径将2017年8月~2019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感染患儿分为口服组和静滴组两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20mg/(kg·次),每日1次]剂量的阿奇霉素治疗,口服组口服给药,静滴组静脉滴注给药。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静滴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口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高于口服组(P <0.05)。结论阿奇霉素口服或静脉滴注不会影响儿科抗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口服给药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临床用药首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给药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1].曾凡平.胰岛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高龄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比较[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
[2].李晓云.阿奇霉素不同途径给药对儿科抗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3].李霞,王冠.比较美罗培南不同给药途径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伴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J].名医.2019
[4].张旭,李强,丁妍华,王喜成.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双途径给药辅助治疗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5].王恩力,李欣,姚景春.栀子苷不同途径给药毒性比较[C].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6].李佳,杨丽.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对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和血炎性因子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黄悦来,张斌斌,杨惠芬,武晓敏,施望琼.不同给药途径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卵巢功能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9
[8].仝宗兴.剖宫产术后镇痛不同给药途径对产妇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9].马银芬,俞小英,杜宝英,祝志娟.间苯叁酚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宫颈性难产150例[J].浙江实用医学.2019
[10].刘志强,夏海龙,李承君,夏磊.硼替佐米不同给药途径对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和风险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