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情诗论文_王怀昭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代情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情诗,诗人,爱情诗,形象,女性,现代派,诗学。

现代情诗论文文献综述

王怀昭[1](2013)在《浅谈传统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话语缺失与现代认同——以龚自珍的叁十叁首情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龚自珍笔下的灵箫有独特个性,洋溢着人性之光,这是由于晚清等级制度的松动和"尊情说"的双重影响。然而,诗人笔下的灵箫形象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的男权思想和男性主体意识。中国道德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决定了男尊女卑的两性关系,因此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传统士大夫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是美丽温柔、贤良淑德的,处于从属地位。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女性,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认同,"五四"以来许多作家在作品中作了有益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3年20期)

徐旭水[2](2011)在《苏曼殊爱情诗的现代审美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爱情诗是苏曼殊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文学观念、创作实践、诗歌风格、描写内容、悲剧意识、女性观念等几个方面,论证苏曼殊爱情诗歌的现代审美意蕴。这种现代审美意蕴受时代风潮和作家创作观念的共同影响,是苏曼殊爱情诗的显着特征。(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期刊2011年02期)

黄葵[3](2008)在《“不是情诗”的情诗——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人群爱情诗创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人群的爱情诗,不同于中国传统情诗的感性创作,而是采用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借助大量的爱情感悟和抽象的知性叙述,对爱情与人生的真谛作了理性的观照,表达出诗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深层思考。(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期刊2008年03期)

陆红颖[4](2006)在《曾是惊鸿照影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现代诗歌最精景倾诉主体魂魄的典型视域:中国现代情诗(以透现作家主观爱情体验为鹄的的中国现代白话新诗)切入探寻古今诗歌之间的渊源承衍,在传统、西方、现代的叁维空间通过梳理中西诗学的理论,阐释情诗文本深在的“原型”文化积淀,论述其涛澜衍变中隐显交迭的古典底蕴,层析不同阶段诗派、诗人各自的汲养侧重和情诗创作卓异的美学质涵,研思现代情诗中“情”的本体论意义、终极指归和救赎升华,由上确立中国现代情诗的“史”的位置。 中国现代情诗的古典承继,依序为以下阶段: “五四”情诗在叛逆的新变中仍有潜流暗继,多方面承接古典渊源并悄然溶入新诗的初创,从中映显了中国诗歌内在底蕴的波澜浩瀚、润泽深远。 “新月派”诗论涵涉中西,明确指向古典,从音韵、词藻、诗形、想象、意象、蕴藉等方面广承传统诗学。新月情诗整体呈现古典诗美,形成现代诗史上第一次古今融合的创作高潮,优化了新诗品质,为叁十年代现代派纵向的深越复归作好了铺垫。 “象征派”诗人在横向移植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时,受传统思维方式和诗学的潜在影响,情诗的颓废中仍具东方感性色彩、与自然的“交响”体验实际转化为传统的“情景交融”、言情表现的“暗示”相通于古典诗学“兴”的含蓄策略。这些初期创作的积存,成为叁十年代现代派理性地寻踪传统的前序。 “现代派”继二十年代的“新月派”之后,再度理性地向古典诗歌传统追溯,其诗论探及了古典诗学的核心概念:缘情的意象、朦胧的意境,其情诗在深层的意绪、意象、意境、意蕴上承继了古典言情的诗美内质,达到了中国现代情诗史上空前的繁盛,成为融合中西诗艺的典范诗派。 抗战以后直至解放战争结束,中国的诗坛自觉放逐了情诗创作,在时代的云霾下投入战火中的呐喊,情诗的艺术生态产生了变异。在解放区以延安为中心重拾民歌,强调诗与革命斗争的结合以及诗歌与群众欣赏习惯、鉴赏水平的贴近,批判欧化倾向。国统区的情诗创作数量也较少。而九叶诗派的穆旦则继叁十年代现代派情诗的盛妍后创作出了中国现代情诗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5-20)

童龙超[5](2005)在《中国现代诗学综合研究的开端——估康白情诗论《新诗底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康白情的《新诗底我见》是一篇综合性研究的诗论,它对于中国现代诗学的综合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因此,《新诗底我见》是中国现代诗学综合研究的开端之作。(本文来源于《河西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程乃姗[6](2003)在《李商隐一首无题情诗的现代演绎》一文中研究指出当百乐门的霓虹灯重新亮起之时,这幢载满半个多世纪前笙歌艳舞的金粉之楼,一定会勾起一众洗尽铅华的一代上海Baby的回忆:空投的感情、被背弃的诺言、破碎的残梦……其实对逝水流光,故物余情的缅怀,当事人并不都是愉快的。旧时白光等唱的所谓怨曲,什么“多少恨”、“(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03年02期)

陆红颖[7](2002)在《曾是惊鸿照影来》一文中研究指出步自泱泱诗国而又受泽西方诗潮的中国现代知识者的精神结构中,内质的传统诗歌文化的元素格外丰盈。西化进深的同时,古典品格也与诗人自我的基本生命追求日臻潜融,诗歌创作的意境特征和文体特征即展呈出“古典”对于情感活动、审美过程、诗学取向的覆盖,证明着古典之为一种极现实的文化力量,并润生了现代的民族之诗。 本文选取中国现代诗歌最精景倾诉主体魂魄的典型视域:中国现代情诗(以透现作家主观爱情体验为鹄的的中国现代白话新诗)切入探寻,在传统、西方、现代的叁维空间通过梳理中西诗学的理论遇合及读解情诗文本深在的“原型”文化渊源,论述其涛澜衍变中欲隐渐显的古典底蕴,层析不同阶段诗派、诗人各自的汲养侧重和情诗创作卓异的美学质涵,研思现代情诗唐风宋韵的凄清里“情”的本体论意义、终极指归和救赎升华,由上确立中国现代情诗的“史”的位置。(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2-06-30)

刘川鄂[8](1994)在《现代知识分子情感世界的切片解剖──论闻一多的情诗》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知识分子情感世界的切片解剖──论闻一多的情诗刘川鄂闻一多先生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已有定评,但研究并未终结。比如用比较诗学的方法专题研究外国诗对问诗的影响,研究闻一多的新诗“叁美”主张对诗歌发展的具体贡献,运用形式主义文论研究其诗的意象世界,从文化...(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4年05期)

武文茹[9](1994)在《古老圣歌的现代咏唱——方娥真爱情诗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80年代台湾女性诗歌同整个诗坛一样呈现出众声喧哗的多元格局,但是从宏观上进行观照,却清晰地存在叁种基本流向和艺术风格.流向之一就是以方娥真、席慕容为代表的传统婉约风格和现代浪漫情怀相融合的新古典主义流向.和席慕蓉相比,方娥真其人其诗还不为大陆读者所普遍熟知.方娥真,1954年生于马来西亚,祖籍广东.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肆业.曾加入“天狼星诗社”、“神州诗社”.着有诗集《娥眉赋》(1977)、《小方砖》(1987).(本文来源于《呼兰师专学报》期刊1994年03期)

苏冰[10](1992)在《告白情诗:培养现代情感——话语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象很多语词一样,“情诗”有宽狭不等的多种含义。在浪漫文学甚至更早的传奇文学的影响下,现代人习惯地认为所谓情诗当然要表现爱的情感,特别是情人之间的直接表白,真正的、标准的、纯粹的情诗首先是那些专为所爱之人而作的诗。告白诗的基本句型是“我爱你”,很多时候它还引申、演化、翻版为其他句型。 告白主题的动因及品格 随着整个文化模式的现代化转型,个人开始有了情感的苏醒和要求,树立起珍视情感生活的价值观。主动追求理想的异性并坦(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1992年03期)

现代情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爱情诗是苏曼殊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文学观念、创作实践、诗歌风格、描写内容、悲剧意识、女性观念等几个方面,论证苏曼殊爱情诗歌的现代审美意蕴。这种现代审美意蕴受时代风潮和作家创作观念的共同影响,是苏曼殊爱情诗的显着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代情诗论文参考文献

[1].王怀昭.浅谈传统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话语缺失与现代认同——以龚自珍的叁十叁首情诗为例[J].名作欣赏.2013

[2].徐旭水.苏曼殊爱情诗的现代审美意蕴[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

[3].黄葵.“不是情诗”的情诗——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人群爱情诗创作研究[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

[4].陆红颖.曾是惊鸿照影来[D].浙江大学.2006

[5].童龙超.中国现代诗学综合研究的开端——估康白情诗论《新诗底我见》[J].河西学院学报.2005

[6].程乃姗.李商隐一首无题情诗的现代演绎[J].名作欣赏.2003

[7].陆红颖.曾是惊鸿照影来[D].广西师范大学.2002

[8].刘川鄂.现代知识分子情感世界的切片解剖──论闻一多的情诗[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9].武文茹.古老圣歌的现代咏唱——方娥真爱情诗论[J].呼兰师专学报.1994

[10].苏冰.告白情诗:培养现代情感——话语方式[J].中国文学研究.1992

论文知识图

许达然许达然

标签:;  ;  ;  ;  ;  ;  ;  

现代情诗论文_王怀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