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羽毛羽绒新标准五月一日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杨刚强[1](2010)在《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产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农产品加工业贯穿第一、二、三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推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研究积极推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拓展消费市场,加快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工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总量最大、发展最快、对“三农”带动作用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但目前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农产品制成品附加值小、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高、产业集中度不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因此,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正是力图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进行一些初步而有益的探索。论文融合区位理论、竞争力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和产业布局等理论,以促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核心目标,概述了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问题,着重对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效益、区域竞争力和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除导言外,共分为七章,各章节内容及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发展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内涵及分类,并深入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区位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和产业布局理论等。第二章,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经验与借鉴。总结分析了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经验,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启示。第三章,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中部地区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在中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具体分析了中部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的优势,包括农业资源优势、区位环境优势、市场竞争力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科技优势等;全面总结考察了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并就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在总结以往产业经济效益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结合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际,构建了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低的原因进行了阐述,详述了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具体路径。第五章,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竞争力。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省域和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不足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就此提出了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培育的具体路径。第六章,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分析了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结构特点,并对中部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述了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调整的方向,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第七章,促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明确定位了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功能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方向,并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视角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江珂[2](2010)在《中国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8年以来市场导向型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同时我国的环境状况也日益恶化,政府开始制定并实施环境规制政策,并且关注如何在进行环境规制的同时提高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国际贸易理论、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及环境规制理论为基础,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扩展的相关理论模型,对中国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从投资来源国、地区和行业这三个角度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结论对引资政策及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从投资来源国的角度研究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把投资来源国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类,研究结论认为相对于投资来源国,中国的环境规制越严格,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就越少,而来自发达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并不受影响。这一结论为我国如何选择外商直接投资的类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从地区的角度实证研究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各省进行区位选择时会综合考虑各投资地的要素禀赋,其中资本要素禀赋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宽松的环境规制政策不会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唯一因素。这一结论为地区政府制定引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从行业的角度实证研究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环境规制对20个污染密集型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行业份额没有影响,这意味着中国行业层面的环境规制对投资于污染密集型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没有起到约束的作用,环境规制政策的效率不高。这一结论为行业环境规制政策的改进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以上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引资政策及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中国环境规制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协调发展。
陈洁[3](2009)在《基于都市经济圈的块状经济发展研究 ——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块状经济和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是当前浙江省落实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两大重要内容。都市经济圈的形成离不开块状经济的推动,块状经济的发展也需要都市经济圈的促进,两者具有互促共进的作用。当前,杭州都市经济圈的构建和发展在不断推进之中,在都市经济圈的背景下,如何衔接块状经济和都市经济圈的关系,强块状经济的专业化分工、提升块状经济的发展路线,从而提高块状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从都市经济圈的运行机制出发,研究适用于块状经济的发展模式,有助于从根本上将大区域范围的都市经济圈的发展与小范围区域的块状经济发展融合起来,形成圈域互动的发展格局,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案例剖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在都市经济圈背景下的多个块状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本文从杭州都市经济圈的现状出发,研究了杭州都市经济圈的聚集能力与辐射能力,然后结合杭州都市经济圈内的块状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了都市经济圈与块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对都市经济圈内块状经济发展的机理研究,构建了多个块状经济在都市经济圈的背景下共同发展的2种模型,并且结合杭州都市经济圈的现实情况,对块状经济的发展做出构想,同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王飒飒[4](2009)在《江苏省制造业生产率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在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制造业的崛起,有力地推动了江苏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制造业的增长状况直接影响到江苏省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和社会的文明化进程。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化进程,非常有必要对江苏省制造业的生产率及其变化情况做深入详细的考察。本文在对各种主要的生产率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产值结构变动、就业人数分布、利税变动等方面对江苏省制造业各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直观的描述研究,将制造业的整体轮廓架构展现在我们眼前。接着使用江苏省制造业各行业1996-2007年的相关数据,从产业层面运用CCR模型测算制造业各行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发现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加工业等行业的效率较高,而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造纸及纸制品业等行业的效率水平较低,各行业的效率差距在逐年扩大。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DEA方法的Malmquist指数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测算,同时将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发现江苏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技术进步的影响,而规模效率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通过对Malmquist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高的资本劳动比没有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行业研发活动和行业内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准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我们对江苏省制造业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梁流涛[5](2009)在《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经济利益驱动以及对生态环境价值的忽视等原因,造成了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复合型污染和生态资源退化,并对农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已经威胁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客观上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大量的研究表明,农村生产活动、农村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密切相关。因此,准确、系统地把握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是有效控制与管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改变城乡环境现状和管理的二元结构、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目前对农村发展影响下农村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在机理以及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时空特征与演变规律的断面分析和系统考察均不多见。因此,本文在对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从农业面源污染、农村工业污染、农村生态资源生态价值变化、农村生态环境压力等方面通过实证的方式详细分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演变规律。文章综合应用总结和归纳的方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分析模型、农村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计量经济分析模型、统计调查法与投入产出法相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排放量的估算方法等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目前存在着严重的城乡环境二元结构,即不断改善的城市环境质量与逐步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农村发展模式粗放、农村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不合理导致的自身污染加剧以及城市工业放任的梯度转移所引起的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二是生态环境管理政策设计二元化,表现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设计和政策工具供给严重滞后于城市,污染防治投资绝大部分投放在城市,农村环保设施非常少且利用率不高。(2)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三方面构建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作用机理分析框架。①农村经济发展是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规模效应反映的是经济总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任何经济生产活动都要消耗资源,产生废物,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结构效应反映的是不同产业产出份额的变化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不同产业的要素投入不同,生产过程和工艺不同,单位产出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技术效应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给定产出的总量和结构,采用的技术不同,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强度会有很大的差异。②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产量以及污染物种类大幅度增加,但传统的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方式仍然是直接排放和随意堆放,而农村分散居住的状况改观不大,环境基础设施供给困难,进一步加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③制度安排方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和社会机制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变化产生影响。(3)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①我国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污染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众多、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省市,这些应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田化肥和畜禽养殖业污染,应是重点控制的污染类型。②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演变趋势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目前大部分省市的人均GDP都低于临界点,并且仍然有较大差距,将长期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阶段,环境形势不容乐观。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和演变趋势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处在EKc的不同阶段,在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管理中应采取差别化的政策措施。④农业结构的演化、技术进步、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演变的重要因素,这几方面也应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政策创新的重点。(4)农村工业污染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①我国农村工业的高速增长是以高强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呈现“增长-下降-增长”的趋势,并且农村工业污染区域分异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部分中部地区。②江苏省农村工业主要污染物随经济增长演变趋势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同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路径和趋势也存在差异,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处在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已经或者即将出现转折点,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正处于EKc曲线的上升阶段,经济增长中将伴随着农村工业污染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处在初级产品加工阶段)正处在EKC曲线左部的低端,对环境影响较小。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受农村工业经济规模、工业结构、技术进步、环境保护制度执行力度和执行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5)农村生态资源服务价值时空演变趋势。1989-2007年间我国农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1996年以后农村生态资源退化较为严重,主要是由耕地和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下降造成的。农村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较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农村生态资源的退化普遍存在,不仅分布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并且已经开始在中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蔓延,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河南、广东等省市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型;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市主要表现为林地退化型;贵州、西藏、甘肃等省市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型,不同区域应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措施。(6)农村生态环境压力时空演变趋势。1990-2006年间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指数逐步增大。农村生态环境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村工业较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如浙江、湖南、广东、四川、河北、河南、江苏和山东等省市,同时不同区域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压力的来源差异也较大。农村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农业生产、人口压力、区域经济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等方面。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文章认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创新思路是:构建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农村发展中;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决策与管理体系;重视农村生态功能区规划。具体来说,主要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技术进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适时对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和战略定位;划定农村生态功能区,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政策;建立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公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特别重视激励类政策工具的应用;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法律体系等。
陈李红[6](2009)在《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的技术要求及召回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往频现汽车、电子等行业的召回现在也开始屡次出现在纺织服装领域,已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发达国家对中国产纺织服装产品召回案例的突增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受阻或召回已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显而易见,研究国外各发达国家缺陷产品召回机制及纺织品服装召回案例,对于保障我国纺织品服装顺利出口、促进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很有实际意义的。同时,还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我国消费者的利益。我国产纺织服装产品被频繁召回主要是由于我国纺织品服装安全性技术要求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性及我国绝大多数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获取国外有关技术法规和标准等的信息时存在很大困难造成的。因此,对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的技术要求及相关法规与标准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对于规避我国纺织品服装被召回的风险、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研究来看,国内外都在不断制订纺织品服装安全性技术法规与标准,但对于其安全消费的技术要求及差异性研究较少,也缺少对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安全性技术法规与标准的系统研究;国外把纺织品服装看做是普通消费品来研究其缺陷与召回,国内外对于纺织品服装缺陷与召回的探讨则相当少见;我国主要研究纺织品服装的制造缺陷,而对于设计缺陷研究较少;我国对纺织品服装质量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生产管理与进出口贸易中的检验检疫项目上,而纺织品服装安全性监控项目研究不多;国内外对产品召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缺陷产品召回机制及汽车、食品、药品等产品召回机制的研究,对纺织品服装召回机制的研究还没有涉及。基于以上纺织品服装召回相关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对纺织品服装召回进行了探讨,将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和纺织品服装缺陷也同时纳入研究范围,探讨了纺织品服装的召回依据,建立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召回机制,并提出了我国政府与企业应对国外纺织品服装召回的应对策略。论文回顾了纺织品服装召回的相关文献和发展动态,归纳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架构。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论文首先分析了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与召回的相关理论,搜集与分析了大量国外纺织品服装召回案例,拜访了外资检检测机构专家,并调查了上海儿童服装市场。论文展开了以下四个方面研究:(1)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探讨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的具体定义、分类及要求,并深入分析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要求的差异;系统研究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安全性方面的技术法规与标准,并与我国相关的技术法规与标准做差异性分析;(2)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召回通过研究国外消费品召回及食品召回的运行模式,探讨我国纺织品服装召回的相关理论:纺织品服装召回中产品缺陷的定义、判定原则、分级系统及补救措施;纺织品服装召回的定义、目的、分级系统及评估;纺织品服装的召回行动计划与召回程序。(3)国外纺织品服装召回案例的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国外纺织品服装召回案例,分析了纺织品服装的召回原因及采取的补救措施,并分析出召回案例中纺织品服装产生不安全因素的深层原因。(4)建立我国纺织品服装召同机制的应对策略建立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召回指南及进出口儿童服装上绳带的安全标准,并探讨我国政府与出口企业避免可能的召同应采取的实践性方案。与有关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与召回的研究成果相比,本文比较有创新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个方面:(1)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的定义、分类及安全消费要求的差异性分析;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安全性法规与标准的系统总结与差异性分析;(2)我国纺织品服装缺陷的定义、分类及判定原则;(3)结合纺织品服装特色,拟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纺织品服装召回指南;(4)国家标准“进出口儿童服装绳带使用要求及测试方法”的制订(报批稿);(5)提出了我国政府与企业应对国外纺织品服装召同应采取的实践性方案。
王侠[7](2007)在《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运行,关税壁垒不断降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但西方发达国家为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积极推出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来实施其贸易保护战略,绿色壁垒就是目前最为盛行的一种。绿色壁垒是一种新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它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空前关注以及贸易保护主义者对新的贸易保护手段的竭力探求。近几年,绿色壁垒己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已构成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面对新一轮的贸易保护倾向的前提下,有必要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绿色壁垒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突破绿色壁垒,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使出口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本文首先进行绿色壁垒的理论概述,介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特点,然后介绍了绿色壁垒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数量和成本上的影响;接着对最近倍受关注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和欧盟新食品安全法规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些分析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各种农产品的出口数量的变化来量化测定,据以了解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特点;最后,在分析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具体原因后,从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产品全程监管、完善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以及实施绿色营销四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杰[8](2007)在《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文中研究表明商品税分为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二者涉及一国的生产和消费的不同环节。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课征对于一国的经济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然而,从性质上来讲,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又应当体现中性的特征,以免造成效率方面的损失。因此,将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进行协调,使其在特定领域发挥调控作用,同时将效率损失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内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在该领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设想,并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然而,对于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问题,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税制改革过程中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问题,目前尚缺乏系统的专门研究。本文的写作目的即在于在借鉴前人在该领域内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包括以传统税收理论为基础的分析和新视角的分析,阐明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微观与宏观的现实基础、协调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协调的制约条件,当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关领域的政策目标和具体的改进措施及配套措施。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包括商品税简介、文献回顾、本文结构和研究方法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写作目的,在对商品税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之后,笔者根据现实的情况对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划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二部分对国内外涉及到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的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和评析。第三部分是对本文的结构说明。第四部分是对本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的介绍。第二章为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现实基础之微观部分,主要包括商品税对价格形成的影响、商品税税负归宿问题和商品税税制优化问题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商品税就其总体而言能够对一般价格水平产生影响,并且由于商品税税率的差别能够对一国相对价格体系产生影响。在第二部分作者简要回顾了商品税税负归宿研究的发展,并分析了在局部均衡条件下在对生产者和购买者征收从量税和从价税时税负转嫁的一般情形和特殊情形。之后,分析了在一般均衡条件下税负向其他部门转嫁的情形,并分析了在生产和销售的不同环节税负相互之间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了拉姆齐法则指出的按照与弹性呈反比的法则征收商品税的命题及其与公平原则相矛盾的现实情况,并说明了现实的商品税的税制优化在总体上应当尽量使税率均等,最后论述了根据克里特—黑格法则,应当对与闲暇互补的商品课征较高税率的问题。第三章为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现实基础之宏观部分,主要包括对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和宏观新视角四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说明了商品税能够对生产资源的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配置产生辅助性的协调作用;商品税能够对消费品的生产和购买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包括对奢侈品消费的调节、也包括对劣值品、具有外部性的商品和资源性商品消费的调节。在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的机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机制来使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获取最大的利益。在第三部分分析了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对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部分、资本和金融项目部分中的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产生影响的机制和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过程中如何避免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第四部分,作者分析了国际分工非垂直一体化和价值链模块化对于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启示,指出在此情况下应当对一国的生产结构及其工业化进程以新的视角进行审视并且应当慎用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对生产结构进行提升。之后,分析了外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对吸引外资的作用,并指出运用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调节吸引外资应当服从于利用外资寻求发展的战略和对引进外资的定位。第四章为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原则,包括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分别是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关系、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不同税种调控职能的地位与作用之间的关系及与之相应的四个原则。在对四个方面的关系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四个原则: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兼顾原则、经济目标优先兼顾社会目标原则、阶段性原则和调控职能的分工原则。第五章为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现实约束,包括税收收入问题和税收征管问题两部分。在对税收收入对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约束方面主要论述了获取税收收入是商品税征收第一位的职能,税收收入职能与税收调控职能之间的关系,商品税各税种在税收收入方面的地位,当前税收收入的情况,指出税收收入现状和近期发展趋势为协调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时机。在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税收征管对于协调机制能够收到预期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加强相关的税收征管的基本途径。第六章为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现状与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领域各税种的基本现状、不协调之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主要对所涉及的各税种的基本现状进行简要的论述。在其后的第二部分作者指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进行调控时多从本环节出发,较少对各环节之间的影响进行考虑以及各税种的调控侧重点不同。在第三部分,作者指出由于这些原因所导致的主要的问题包括:进口关税与消费税共同承担的调节消费的职能、促进产业发展的税收措施协调失当、对内资和外资企业税收政策不一致引起的不平等竞争、某些应当限制出口的商品过度出口、国货复进口的非正常迅猛增长和大量货物低效益的出口。第七章为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措施,主要包括协调的基本经济环境与协调的政策目标、协调的措施与配套措施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国际贸易、国际收支方面的具体情况,之后则论述了相关的政策目标是以更为中性的商品税制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符合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并避免对国际收支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将税收调控控制在严格限定的范围之内。在其后的第二部分,作者相应提出如下措施:增值税的转型、出口退税的改革、内资企业增值税附加取消、营业税征收范围和税率的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的调整、进口关税的调控注意普通关税保护的减少和特别关税保护的加强、出口关税适当扩大征收范围。在第三部分,作者在配套措施方面提出应当注重从价税与从量税征收方式的选择,对税收优惠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并改善税收征管从而使其操作性更强和对相关税收违法行为更容易察知。七章之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共包括理论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三个部分。
周永生[9](2005)在《基于内部诱因的企业危机预警评价系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的成功与失败是企业研究的核心问题,已有的管理研究成果基本都是关于企业成功的研究,对于企业失败或者企业危机研究的关注相对较少,从而导致今天的企业危机管理仍然停留在案例和数据的描述阶段,完整的企业危机管理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其中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本文主要涉及到对企业危机诱因的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危机判别模型和判别软件,进而对判别软件进行实践性检验。 现代管理研究表明,企业危机和失败现象十分普遍,也是管理学领域中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本论文力图运用管理学理论来对这一课题展开部分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企业危机管理研究领域文献的学习与研究,认为目前国内外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危机管理的含义及发展过程(或者阶段)、危机处理、与突发性事件相关的企业危机诱因分析、财务视角的企业危机预警、企业逆境下企业预警管理理论和管理实务等方面。笔者认为,对于企业危机管理这样一个重大课题来说,上述研究还远远不够。 企业危机诱因是导致企业发生危机的直接因素,关于企业危机外部诱因即由于外部环境的突变导致企业产生危机的现象,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企业危机的产生与危机内部诱因的联系更为密切,管理失误导致企业危机的现象更为普遍。因此,本文从企业危机现象与实例入手,对企业危机诱因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从管理学基本的战略管理过程框架和平衡计分卡框架对企业危机诱因展开战略层面与运营层面的研究,在战略层面采用战略管理过程框架,对企业在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执行)、战略控制三个阶段的各种危机诱因进行了分析。在运营层面上采用平衡计分卡框架,从企业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纬度对企业危机诱因进行了分析,从而使企业内部危机诱因能够较为全面地分类为战略危机诱因和运营危机诱因,并进而划分为7种二级分类和若干三级分类。 在较为系统地研究企业危机诱因的基础上,本研究首先运用科学
辛盛鹏[10](2004)在《我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研究与HACCP在生产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对国内及国外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及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标准体系方面。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标准管理体系的建设、人员培训、标准的推广体应用、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为加强标准的建设规划工作,重点对现有的畜牧兽医(特别是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了分类整理,基本摸清了我国目前畜牧兽医标准的基本情况;并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首次将那些已经不适应现在畜牧业发展的标准进行了分类汇总,提出了国(行)标修订(废止)目录;同时,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分类提出了生产中急需制定的标准,形成了需要制定的国(行)标目录,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质检体系方面。本文在分析研究我国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根据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实际,结合畜牧业产业带,合理布局国家和部级检测机构,各省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综合性的动物产品安全质检中心,改善检测中心软硬件设施、强化人员培训,加强检测方法方面的技术研究等,县级质检机构以建立快速检测方法为主。 在产品质量认证方面。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发展意见:在认证管理体系方面,应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壮大认证检查员队伍,提高检查员的资质水平。在具体认证工作方面,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规范产地认定的各项规定,统一规范产地认证申请人的资格、环境条件、质量控制措施以及产地认定工作中的现场检查工作程序、方法、判定依据等;将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工作实质性地结合在一起,确保通过认证产品的质量。 在HACCP管理体系应用方面。本文运用HACCP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了在肉鸡生产和生猪屠宰中应用的HACCP管理体系模式,为实际生产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羽毛羽绒新标准五月一日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羽毛羽绒新标准五月一日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产品加工业内涵及其发展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农产品加工业的内涵与分类 |
一、农产品内涵及属性 |
二、农产品加工业内涵及分类 |
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区位理论 |
二、竞争力理论 |
三、产业集聚理论 |
四、产业布局理论 |
第二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借鉴 |
第一节 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经验 |
一、通过税收杠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
二、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体系 |
三、不断改进和提高深加工技术 |
四、健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 |
五、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六、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立法 |
第二节 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启示 |
一、加强政策扶持 |
二、强化科技支撑 |
三、增强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 |
四、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
五、重视企业自身管理 |
第三章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 |
一、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 |
二、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 |
第二节 中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区域条件 |
一、农业资源优势突出 |
二、区位环境优势明显 |
三、人力资源优势突出 |
四、市场需求广阔 |
五、科技优势明显 |
六、政策支持力度增强 |
第三节 中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
一、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
第四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二、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 |
第一节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一、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二、主成分分析模型 |
三、数据来源 |
第二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评析 |
一、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的统计描述 |
二、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
三、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低的原因 |
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提高路径 |
第五章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竞争力 |
第一节 区域产业竞争力及理论回顾 |
第二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比较 |
一、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二、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省域比较 |
三、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区域比较 |
第三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培育 |
一、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不足的障碍因素 |
二、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培育路径 |
第六章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及其调整 |
第一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结构特点 |
一、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结构不断升级 |
二、农产品加工业的就业优势有所增强 |
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区域结构差距明显 |
第二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 |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二、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度实证结果与特征分析 |
第三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 |
一、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二、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三、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
第七章 促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 |
第一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
一、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功能定位 |
二、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向 |
第二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
二、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
三、行业协会层面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 农产品加工业12个类型具体情况 |
附录二 2007年中部六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
后记 |
(2)中国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2 环境规制及其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理论基础 |
2.1 环境规制概念的界定 |
2.2 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问题的相关理论 |
2.3 环境规制对东道国FDI影响的作用机制 |
3 中国环境规制与FDI的污染密集型行业分布 |
3.1 中国环境规制的历史与制度演进 |
3.2 FDI的污染密集型行业分布分析 |
4 中国环境规制对FDI流入量的影响——基于41个投资来源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分析 |
4.1 理论假设 |
4.2 模型的建立及数据来源 |
4.3 面板回归结果 |
4.4 结论 |
5 中国环境规制对FDI选址的影响——基于中国26个省的面板数据分析 |
5.1 污染密集型行业特征及各省(地区)要素特征分析 |
5.2 面板回归结果及分析 |
6 中国环境规制对FDI行业份额的影响——基于中国20个污染密集型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 |
6.1 模型的建立 |
6.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6.3 面板回归结果及分析 |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第4章的部分主要运用数据汇集表 |
附录2 第5章的部分主要运用数据汇集表 |
附录3 第6章的部分主要运用数据汇集表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3)基于都市经济圈的块状经济发展研究 ——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块状经济的研究综述 |
1.2.2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
1.2.3 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综述 |
1.2.4 都市经济圈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2 研究相关的理论背景 |
2.1 块状经济的界定 |
2.1.1 块状经济的内涵 |
2.1.2 块状经济的特征 |
2.1.3 块状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区别与联系 |
2.2 块状经济形成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3 块状经济的发展阶段 |
2.4 都市经济圈理论 |
2.4.1 都市经济圈的概念 |
2.4.2 都市经济圈的基本特征 |
2.4.3 都市经济圈的相关理论 |
3 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现状分析 |
3.1 总体概况 |
3.1.1 布局情况 |
3.1.2 交通状况 |
3.1.3 产业分析 |
3.2 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功能分析 |
3.2.1 中心城市的聚集能力分析 |
3.2.2 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分析 |
4 杭州都市经济圈内块状经济的现状 |
4.1 块状经济的分布 |
4.2 块状经济的集聚程度分析 |
4.3 杭州都市经济圈内"块状经济"的特点 |
4.4 杭州都市圈内"块状经济"存在的问题 |
5 杭州都市经济圈与块状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
5.1 都市经济圈与块状经济发展的关系 |
5.1.1 块状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都市经济圈的发展 |
5.1.2 都市经济圈促进了块状经济的发展 |
5.2 块状经济与都市经济圈经济的关联分析 |
5.2.1 样本的选取 |
5.2.2 结果分析 |
6 基于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块状经济发展模式探索 |
6.1 基于都市经济圈的块状经济发展机理 |
6.2 块状经济发展模式一:分工组合发展模式 |
6.2.1 分工组合发展模式的内涵 |
6.2.2 分工组合发展模式的优势 |
6.2.3 杭州都市经济圈内块状经济分工组合发展构想——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 |
6.2.4 政策建议 |
6.3 块状经济发展模式二:总部经济发展模式 |
6.3.1 总部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
6.3.2 都市经济圈内实行总部经济发展模式的条件 |
6.3.3 都市经济圈内实行总部经济模式的优势 |
6.3.4 杭州都市经济圈内块状经济实行总部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 |
6.3.5 政策建议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江苏省制造业生产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制造业的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标、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制造业的研究动态 |
2.2 生产率的研究动态 |
3 生产率相关理论研究 |
3.1 生产率概念的发展 |
3.2 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 |
4 江苏省制造业发展概况 |
4.1 江苏制造业各行业产值结构变动分析 |
4.2 江苏制造业各行业就业人数分布 |
4.3 江苏制造业各行业利税变动分析 |
5 基于DEA的江苏省制造业生产率静态分析 |
5.1 CCR模型介绍 |
5.2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5.2.1 产出指标 |
5.2.2 投入指标 |
5.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 江苏省制造业各行业生产率静态测度 |
5.4 测度结果分析 |
5.4.1 行业分析 |
5.4.2 分类分析 |
5.4.3 年度分析 |
5.5 效率的聚类分析 |
6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江苏省制造业生产率动态分析 |
6.1 Malmquist指数简介 |
6.2 江苏省制造业各行业生产率动态测度 |
6.3 测度结果分析 |
6.3.1 行业分析 |
6.3.2 趋势分析 |
6.4 影响因素分析 |
6.4.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4.2 回归结果分析 |
7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和研究内容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
2.2 农村生态环境演变机制研究 |
2.3 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及政策创新研究 |
2.4 简要述评 |
第3章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辨析 |
3.1 城乡环境二元结构:我国生态环境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 |
3.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3.2.1 农业面源污染 |
3.2.2 农村工业污染 |
3.2.3 农村生活污染 |
3.2.4 农村生态资源退化 |
3.3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
3.3.1 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
3.3.2 人口压力诱发并加剧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
3.3.3 城乡生态环境管理的二元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
4.1 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演变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框架 |
4.1.1 相关理论的考察 |
4.1.2 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演变影响的分析框架 |
4.2 农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
4.3 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对农村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
4.4 制度安排对农村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
4.4.1 市场机制与农村生态环境演变 |
4.4.2 政府干预机制与农村生态环境演变 |
4.4.3 社会机制与农村生态环境演变 |
4.5 经济发展阶段与农村生态环境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 |
5.1 农业面源污染核算 |
5.1.1 农业面源污染核算方法选择 |
5.1.2 产污过程调查与单元产污系数 |
5.1.3 农业面源污染核算 |
5.2 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
5.2.1 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
5.2.2 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 |
5.3 农业面源污染演变规律分析 |
5.3.1 农业面源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
5.3.2 EKC面板数据模型 |
5.3.3 农业面源污染EKC曲线假说检验 |
5.3.4 计量检验结果分析 |
5.4 农业面源污染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
5.4.1 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5.4.2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 |
5.4.3 模型回归及计量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工业污染时空特征与演变规律研究 |
6.1 我国农村工业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
6.1.1 农村工业污染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2 农村工业污染时序变化趋势 |
6.1.3 农村工业污染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6.2 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规律研究 |
6.2.1 江苏省农村工业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
6.2.2 江苏省农村工业污染演变路径和趋势分析 |
6.2.3 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路径与趋势差异分析 |
6.2.4 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生态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 |
7.1 农村生态资源服务价值变化与农村生态资源退化 |
7.2 农村生态资源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
7.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概述 |
7.2.2 生态资源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
7.2.3 农村生态资源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
7.3 农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
7.3.1 农村生态资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时序演变分析 |
7.3.2 农村生态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时空演变分析 |
8.1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
8.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8.1.2 突变级数法 |
8.2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定量评价 |
8.2.1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8.2.2 突变模型的构建 |
8.2.3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评价分级标准 |
8.3 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压力时空演变趋势分析 |
8.3.1 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压力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
8.3.2 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压力的空间分异特征 |
8.3.3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预测 |
8.4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8.4.1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8.4.2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2.1 适时对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和战略定位 |
9.2.2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
9.2.3 划定生态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措施 |
9.2.4 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
9.2.5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
(6)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的技术要求及召回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范围 |
1.5 创新之处 |
1.6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纺织品服装技术法规与标准 |
2.2 我国纺织品服装质量管理的相关介绍 |
2.3 产品缺陷的相关介绍 |
2.4 缺陷产品管理与召回的相关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的研究 |
3.1 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的具体定义及分类 |
3.2 纺织品服装安全性质量项目与技术指标 |
3.3 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安全性技术法规与标准 |
3.4 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的技术要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纺织品服装召回的研究 |
4.1 纺织品服装缺陷的研究 |
4.2 我国纺织品服装召回的研究 |
4.3 我国纺织品服装召回行动计划的研究 |
4.4 我国纺织品服装召回程序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纺织品服装召回案例的研究 |
5.1 国外纺织品服装召回案例的分析研究 |
5.2 伤害发生的深层原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立我国纺织品服装召回机制的策略 |
6.1 制订进出口儿童服装绳带安全性标准 |
6.2 建立我国纺织品服装召回指南 |
6.3 我国政府与企业避免可能的召回应采取的实践性方案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出口纺织品服装强制性检测项目 |
附录B 纺织品服装品质管理与检验项目 |
附录C 美国纺织品服装召回案例 |
附录D 欧盟纺织品服装召回案例 |
附录E 进出口儿童服装绳带使用要求及测试方法 |
攻读硕十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绿色壁垒的理论概述 |
2.1 绿色壁垒的定义 |
2.2 绿色壁垒的类型 |
2.2.1 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 |
2.2.2 绿色环境标志制度 |
2.2.3 绿色技术标准制度 |
2.2.4 绿色包装制度 |
2.2.5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
2.2.6 绿色补贴制度 |
2.3 绿色壁垒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 |
2.3.1 绿色壁垒的作用机制 |
2.3.2 绿色壁垒的价格控制机制 |
2.3.3 绿色壁垒的数量控制机制 |
第3章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
3.1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
3.1.1 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状况 |
3.1.2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 |
3.1.3 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
3.2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遭遇的绿色壁垒 |
3.2.1 农药及有毒物质残留量的规定 |
3.2.2 动植物病虫害的规定 |
3.2.3 食品安全的规定 |
3.2.4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规定 |
3.3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 |
3.3.1 抑制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导致出口增长缓慢 |
3.3.2 增加了农产品出口成本,导致农产品竞争力下降 |
3.4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有利影响 |
3.4.1 激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创新 |
3.4.2 大力拓展绿色农产品市场 |
3.4.3 促进农产品结构的调整 |
第4章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
4.1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介绍 |
4.1.1 “肯定列表制度”的背景 |
4.1.2 “肯定列表制度”的内容 |
4.1.3 我国相关法规存在的主要差距 |
4.2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输日农产品的影响 |
4.2.1 总体概述 |
4.2.2 出口数量的影响 |
4.2.3 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
4.2.4 出口成本的影响 |
第5章 欧盟新食品安全法规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
5.1 欧盟新食品安全法规介绍 |
5.1.1 欧盟新食品安全法规的内容 |
5.1.2 欧盟新食品安全法规的特点 |
5.2 欧盟新食品安全法规对我国出口欧盟农产品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6章 跨越绿色壁垒的几点思考 |
6.1 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 |
6.1.1 外部原因 |
6.1.2 内部原因 |
6.2 跨越绿色壁垒的对策 |
6.2.1 发展生态农业 |
6.2.2 强化农产品的全程监管 |
6.2.3 完善农产品进出口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 |
6.2.4 实施绿色营销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商品税的概述和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划分 |
1.1.1 商品税的概述 |
1.1.2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划分问题 |
1.2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意义 |
1.2.1 对于财政收入和宏观调控的意义 |
1.2.2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现实需要 |
1.3 文献回顾 |
1.4 本文的结构和分析方法 |
1.4.1 本文的结构 |
1.4.2 本文的分析方法 |
第2章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现实基础:微观部分 |
2.1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对价格形成的影响 |
2.1.1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 |
2.1.2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对于相对价格体系的影响 |
2.2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对税负形成的影响 |
2.2.1 税负归宿理论研究回顾 |
2.2.2 商品税税负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
2.2.3 税负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
2.3 商品税优化理论 |
2.3.1 商品税优化理论的简单回顾 |
2.3.2 商品税优化理论对商品税税制设计的影响 |
第3章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现实基础:宏观部分 |
3.1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对于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影响 |
3.1.1 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 |
3.1.2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对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局部均衡 |
3.1.3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对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影响:一般均衡 |
3.2 国内商品税和进出口商品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3.2.1 国际贸易与商品税 |
3.2.2 国际贸易的目标与商品税调控手段的运用 |
3.3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与国际收支 |
3.4 宏观部分的新视角 |
3.4.1 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价值链模块化 |
3.4.2 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及相关的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调控 |
第4章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原则 |
4.1 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之间的关系一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兼顾原则 |
4.1.1 税收中性: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过程中的前提 |
4.1.2 税收调控: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内在要求 |
4.1.3 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兼顾原则 |
4.2 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关系─经济目标优先,兼顾社会目标原则 |
4.2.1 经济目标 |
4.2.2 社会目标 |
4.2.3 经济目标优先,兼顾社会目标原则 |
4.3 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阶段性原则 |
4.3.1 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 |
4.3.2 阶段性原则 |
4.4 各税种的地位与作用之间的关系─调控职能的分工原则 |
4.4.1 增值税的地位与作用 |
4.4.2 营业税的地位与作用 |
4.4.3 消费税的地位与作用 |
4.4.4 进口关税的地位与作用 |
4.4.5 出口关税的地位与作用 |
4.4.6 调控功能的分工原则 |
第5章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约束条件:税收收入与税收征管 |
5.1 税收收入职能对于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约束 |
5.1.1 税收收入职能与税收调控的关系 |
5.1.2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在税收收入中的地位 |
5.1.3 协调过程中对于税收收入水平的总体考虑 |
5.1.4 不同种类的税收之间的影响 |
5.1.5 当前进行税收制度协调所处的有利环境 |
5.2 税收征管对于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约束 |
5.2.1 税收征管对于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意义 |
5.2.2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过程中的征管效率 |
第6章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6.1 我国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现状 |
6.1.1 我国增值税现状 |
6.1.2 我国营业税的现状 |
6.1.3 我国消费税的现状 |
6.1.4 我国进口关税现状 |
6.1.5 我国出口关税现状 |
6.2 当前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在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2.1 进口关税与消费税共同承担的调节消费的职能 |
6.2.2 对于促进产业发展的税收措施协调失当 |
6.2.3 对内资和外资企业税收政策不一致引起的不平等竞争 |
6.2.4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失当造成某些应当限制出口的商品过度出口 |
6.2.5 国货复进口的非正常迅猛增长 |
6.2.6 大量货物低效益的出口 |
第7章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措施 |
7.1 当前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面临的具体经济环境与政策目标 |
7.1.1 当前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面临的具体经济环境 |
7.1.2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的政策目标 |
7.2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措施 |
7.2.1 增值税的转型 |
7.2.2 出口退税的改革 |
7.2.3 内资企业增值税附加取消 |
7.2.4 营业税的调整 |
7.2.5 消费税的调整 |
7.2.6 进口关税的调整 |
7.2.7 出口关税的调整 |
7.3 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协调的配套措施 |
7.3.1 征收形式的完善 |
7.3.2 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的改进 |
7.3.3 税收征管的改进 |
结论 |
理论结论 |
政策建议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内部诱因的企业危机预警评价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世界性的难题 |
1.1.2 现实的选择 |
1.1.3 企业危机管理研究的不足 |
1.1.4 管理学原理是探索危机机理的钥匙 |
1.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与步骤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企业危机管理理论述评 |
2.1 企业危机管理的含义及过程 |
2.1.1 企业危机管理(ECM)的含义 |
2.1.2 企业危机管理阶段论 |
2.2 企业危机诱因论与危机处理理论 |
2.2.1 企业危机诱因论 |
2.2.2 危机处理理论 |
2.2.3 危机处理实务 |
2.2.4 一些有效的危机管理技术简介 |
2.3 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研究 |
2.3.1 一元判别模型 |
2.3.2 多元线性判定模型 |
2.3.3 多元逻辑(Logit)模型 |
2.3.4 多元概率比(Probit)回归模型 |
2.3.5 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 |
2.3.6 联合预测模型 |
2.3.7 小结性评述 |
2.4 其它相关理论 |
2.4.1 企业逆境预警管理理论 |
2.4.2 企业危机周期理论与企业痛苦指数模型 |
2.4.3 其他有代表性的企业预警方法新论 |
2.4.4 风险管理理论 |
2.4.5 企业诊断理论 |
2.5 简要评述 |
2.5.1 提高对于危机管理的认识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重大任务 |
2.5.2 危机处理方法与手段的进一步完善 |
2.5.3 企业内部危机的诱因及分类研究 |
2.5.4 运用信息手段对于企业危机进行判别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内部危机诱因分类研究 |
3.1 企业危机案例的分析过程 |
3.2 企业内部危机诱因的分类思路 |
3.2.1 战略管理框架 |
3.2.2 运营管理框架 |
3.2.3 企业内部危机诱因分类 |
3.3 战略危机诱因 |
3.3.1 战略制定阶段的危机诱因 |
3.3.2 战略实施阶段的危机诱因 |
3.3.3 战略评价阶段的危机诱因 |
3.4 运营危机诱因 |
3.4.1 财务视角 |
3.4.2 客户视角 |
3.4.3 内部流程视角 |
3.4.4 学习与成长视角的危机诱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危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4.3 企业危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3.1 企业危机预警评价系统的结构 |
4.3.2 企业危机预警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危机预警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单个指标的评价 |
5.1.1 定性指标的评价 |
5.1.2 定量指标的评价方法 |
5.1.3 各指标的具体评价方法 |
5.2 企业危机预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权重确定的基本原理 |
5.2.2 确定各子系统的指标排序 |
5.2.3 确定各子系统指标权重 |
5.3 评价模型和结果分析 |
5.4 预警评价效果实证 |
5.5 企业危机模糊综合评价 |
5.5.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5.5.2 企业危机预警模糊评价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危机预警评价软件(ECES)的实现与应用 |
6.1 系统分析 |
6.1.1 开发企业危机预警判别软件的可行性分析 |
6.1.2 需求分析 |
6.1.3 评价软件系统功能分析 |
6.1.4 系统数据流程图描述 |
6.2 系统设计 |
6.2.1 软件功能设计 |
6.2.2 代码设计 |
6.2.3 数据库设计 |
6.3 系统实施 |
6.3.1 系统开发方式思路 |
6.3.2 本系统开发工具简介 |
6.3.3 系统实施与部分程序示例 |
6.4 使用说明 |
6.4.1 系统概述 |
6.4.2 系统功能详述(参见附录m) |
6.5 案例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企业危机管理诱因实证分析一览表 |
附录Ⅱ 上市公司 ST原因分析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10)我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研究与HACCP在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国际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状况 |
2.1 美国食品安全性管理 |
2.2 加拿大食品安全性管理 |
2.3 国外食品安全性检测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 |
2.4 国外食品安全检测与实验室的设置 |
2.5 世界各国动物产品安全性研究状况 |
2.6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比较研究 |
3.1 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 |
3.2 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状况 |
3.3 国外标准化系的状与发展 |
3.4 我国畜牧业标准体系的现状及问题与差距 |
3.5 我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面临的任务与发展措施 |
3.6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研究 |
4.1 我国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在保障动物产品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
4.2 我国畜牧兽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 |
4.3 我国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4.4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动物产品质量认证的现状与发展 |
5.1 实施质量认证的意义 |
5.2 质量认证发展的过程 |
5.3 我国质量认证的发展 |
5.4 我国畜产品质量认证现状 |
5.5 我国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的现状 |
5.6 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
5.7 小结 |
第六章 HACCP在我国畜牧兽医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
6.1 HACCP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在各国的应用情况 |
6.2 HACCP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步骤 |
6.3 HACCP管理体系在饲料企业中的应用 |
6.4 HACCP管理体系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
6.5 HACCP管理体系在生猪屠宰加工场中的应用模式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羽毛羽绒新标准五月一日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D]. 杨刚强. 武汉大学, 2010(05)
- [2]中国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 江珂.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3]基于都市经济圈的块状经济发展研究 ——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D]. 陈洁. 浙江工业大学, 2009(S1)
- [4]江苏省制造业生产率的实证研究[D]. 王飒飒.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
- [5]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D]. 梁流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6]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安全消费的技术要求及召回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D]. 陈李红. 东华大学, 2009(03)
- [7]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王侠. 江苏大学, 2007(09)
- [8]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D]. 赵杰.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6)
- [9]基于内部诱因的企业危机预警评价系统构建研究[D]. 周永生. 中南大学, 2005(06)
- [10]我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研究与HACCP在生产中的应用[D]. 辛盛鹏.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