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校园规划发展趋势——复合型校园规划理论与实践

探索高校校园规划发展趋势——复合型校园规划理论与实践

李齐[1]2004年在《探索高校校园规划发展趋势》文中指出21世纪是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世纪,是以科技、教育为支撑的世纪。在全球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各国都在加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力度,抢占教育的制高点。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在1999年召开的第叁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决定,迈开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新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各学校的扩招、扩建,使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共建、调整、合并、联合”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学校日益趋向综合性发展;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学校从传统的单纯教学模式走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会化办学,使学校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城市社会中。这些改革为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也使校园功能日趋复杂并走向多元化,形成了复合型校园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以人文主义的观点,在总结他人的研究成果,运用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工程设计实践,探讨复合型校园的规划设计理念,以期寻找适合我国高校发展的设计方法。本文先从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和校园的演变研究入手,从中总结出校园从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合化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随后在总结了与校园规划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从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相结合的观念出发,分别就校园的本质和规划目标进行分析;提出了校园从宏观到微观层面上,在校园与城市空间、校园内各组单元之间在功能、空间和环境等方面的相互关联性及复合研究;并对校园空间意象分别从场所的认知和认同的角度,具体阐述了复合型校园空间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几个具体的规划设计项目,对所提出的复合型校园规划理论进行实践和运用。

佚名[2]2008年在《第一章 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理念》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在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中,教育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历史使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尤其是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高等教育

佚名[3]2008年在《第二章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形势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国际化人才。因此,高校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上要有前瞻意识,要有创新精神,从教育理念上、教师素质上、管理水平上、培养目标上,多角度、多层面地开辟人才培养的新视野,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张志华[4]2014年在《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的必然选择,它不但有利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及其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首先对中美高校管理组织机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现状调查对培养过程中涉及的人力资源、内外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及其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为形成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为我国及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处于发展时期,目前由教育部、体育总局等共同管理,且高校内部管理介于独立和非独立之间,其管理急待进一步改革完善。2、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经酝酿初创阶段、探索发展阶段后,现已处于全面发展改革阶段并显示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且培养高校数量占高校总数量的比重较低、范围较广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除西藏外的较发达地区的重点高校。3、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以高水平运动队为“龙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存在问题也不少,但发展趋势良好。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必须遵循的理念和指导思想。4、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高校是人才培养“链”的重要关节点,也是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最好的“结合点”。高校虽然有着丰富的各种软硬件资源,非常有利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但目前格局下还不足以独立承担起培养国家竞技体育人才的重任。5、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益的现实需求将逐渐促成以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系统。体育和教育系统的“双轨”体制是制约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双轨”体制有利有弊,目前加快包括高校在内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改革,特别是竞赛体制的改革,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结构转型的关键。6、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应树立新的正确的竞技体育观;目前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呈多元化、多样化态势,不同高校根据各自资源情况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典型的有“体教结合模式”、“一体化模式”、“校企结合模式”等模式。本文构建的“高校基地多元化”模式更能体现以高校为依托多元化、多样化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特点与趋势。

刘林[5]2010年在《景观生态型校园绿化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观生态型校园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一个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清洁技术应用的示范区,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景观遍布的园区,是协调校园文化、人文伦理和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泰山医学院新校建校六年的校园绿化为对象,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以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人均湿地、绿地结构、绿地均匀度5个指标的多边形综合指标法,特尔菲法及专家打分评估法,生态效益指标测定法对泰山医学院生态型校园环境绿化空间异质性,生态服务功能评价、规划和预测,绿化植物综合评价分级选择,绿化树种的个体生态效益评价及地被植物选择和应用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1)泰山医学院新校区校园绿地总体具有较高面积分布,景观结构基本合理,主要表现在:绿地景观,特别是湖面周边绿地改善了整个校园的生态环境;校园缀块间分布均匀,比例差别较小,比较接近随机分布,结构较为稳定。但校园景观缀块间缺乏有机的结合,受到人为干扰程度较大。因此建议增加绿地缀块的物种种类;采用乔灌草错层次绿化,提高绿化质量,增加绿地廊道长度等来提高校园景观环境的质量。(2)2003年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综合指数中,功能类型为0.416属于Ⅲ级,绿地类型为0.509,属于Ⅱ级,2008年功能类型为0.237属于Ⅲ级,绿地类型为0.387,属于Ⅲ级,两种类型的比值2003年为0.817,2008年为0.612,2013年0.57,2018年为0.749,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高。(3)处于第1级别的校园基调树种35种,其中常青类有黑松等4种,落叶类31种。落叶类中乔木类有垂柳等16种,花灌木类有樱花、海州常山等15种,藤本有地锦等4种。处于第2级别的校园骨干树种95种,其中常青类有侧柏等21种,落叶类74种。落叶类中乔木类有毛白杨等33种,花灌木类有锦带等58种,藤本类有扶芳藤等4种。处于第3级别为一般树种34种。其中常青类有女贞等4种,落叶类30种,乔木类有水杉等12种,花灌木类有南天竹等13种,藤本类有猕猴桃等2种。q(4)行政办公楼东侧模纹是宿根观花观叶地被与矮生灌木地被的复合型地被,具有景观特色鲜明,形态色彩各异,季相变化丰富,植物种类多样性且维护管理费用较低的特点,综合评价为最好,适用于校园重要区域、重要景点。(5)在降温方面落叶阔叶乔木降温作用最为明显,常绿针叶树种次之,花灌木树种降温作用最弱;在滞尘方面,植物叶片表面粗糙程度、叶柄长短及叶片着生角度的关系,树种间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针叶树平均滞尘能力显着,平均滞尘量为1.143mg/cm~2·d;落叶阔叶乔木总体上滞尘能力较灌木稍大,达0.857mg/cm~2·d;灌木平均滞尘量为0.714mg/cm~2·d;在固碳释氧方面,树种单位叶面积日固碳和释氧量以阔叶乔木最大,灌木日固碳和释氧能力最小,针叶树日固碳释氧能力介于前两者之间;在吸收SO_2和降低噪声方面,绿化植物特别是落叶阔叶乔木有很强的SO2吸收能力和降噪作用,效果优于灌木,针叶树的效果最差。综上,落叶阔叶乔木树种以杨树、龙爪槐和垂柳整体效益显着,常绿针叶树以云杉、侧柏和油松表现最佳,花灌木中紫丁香、榆叶梅和紫叶小檗的效益最好。其结果可以为泰山医学院的景观生态型校园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由于对系统研究的经验不足,没有和其他高校校园进行横向的比较,生态型校园建设对策部分还存在着比较空泛的感觉,这是不足之处,在下一步研究中将力求更加深入。

彭洋[6]2012年在《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后信息化时代内的主要特征是突出信息的利用、应用价值及其信息所具有的社会与经济作用。本研究在分析和评价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综合教育心理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揭示出信息化时代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对后信息化时代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提出了思路,并进行了行性论证和分析。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界定了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后信息化时代与物联网”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描述,评述了国内外关于后信息化、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此外,还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可能创新。第二章对全球信息化浪潮及其在中国的演进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叁个方面。第一个方而是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第二个方面是新中国的信息化发展回顾。第叁个方面是后信息化时代的变革与诉求。第叁章主要阐述我国邮电高校发展轨迹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课题。描述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我国邮电高校历史发展沿革、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邮电高校面临的机遇和选择;通过国内本科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评述,在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满意度调查、社会评价访谈的基础上,对我国邮电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梳理出了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国内外高校信息学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通过以知识基比较研究方法和指导原理比较研究法为主的课程体系比较研究方法,对我国邮电高校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和美国高校通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对比,得出比较分析与结论。第五章是后信息化时代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析了不同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差异性要求,阐述了新时期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全面发展要求,明确了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出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因子。从课程体系入手,描述了交往行动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与方法。第六章是后信息化时代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阐述并分析了面向人才潜在能力创新的原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潜在能力培养方法创新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教育环境创新的创业发展能力培养模式,提出原始创新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描述了冰川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与方法。第七章是信息技术人才的个性化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析了客观社会合理化过程对信息技术个性化交往行动能力的需求,提出个性化能力培养的基本属性是尊重自我。描述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人才的个性化能力培养体系与方法。

佚名[7]2008年在《第叁章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文中指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问题。因此,必须在保证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从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要不断进行回顾反思,总结经验,提高技能,不断改进。并要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张梅俊[8]2008年在《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当代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并有着交叉综合性课题领先并带动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也是推动高等学校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发展交叉学科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之一。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交叉学科是取得创新成果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径。而建立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是适应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教学科学化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在整体优化、目标协同、集成创新、反馈互动原理的基础上,试图揭示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内在机理,探讨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体系运行机理等问题,并结合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实践,对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内涵、要素、特征及建立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原则和意义。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是指以交叉学科为基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科研体系、校园环境等进行优化匹配,所形成的师资队伍复合、课程综合、教学组织形式复合、阶段复合、教学方法手段复合等的人才生成复杂系统。该系统具有开放性、实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特征。(2)分别运用目标协同、整体优化、集成创新、反馈互动原理对构建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3)分析了国内外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演进以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单一式教学体系与复合式教学体系的区别和联系。(4)分析了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运行机制。提出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动力目标子系统、驱动子系统、服务支持子系统和绩效评价子系统。同时分析了各部分内在机理及各自运行模式。(5)构建了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评价数据进行隶属度分析,最终得出评价结果。(6)对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进行实证验证。通过对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教学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跟踪调查,对其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良好,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何明霞[9]2012年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自二十世纪80年代Henry Holec正式提出“学习者自主”概念以来,自主学习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尤其在外语研究领域,学者们开始将研究的重点由传统的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二十世纪90年代,国外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引入中国,引起我国教育界和外语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和极大兴趣。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启动,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自主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被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教学要求》所言:“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学习者自主也是21世纪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并非意味着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学习,而是在教师、学习同伴和教务管理部门等外部力量介入下的“自我导向、自我计划、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本文是以国内外自主学习相关理论(如认知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湖北经济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以自主学习监控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的现状与必要性、并围绕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目标、监控类型及原则,自主学习监控内容、自主学习监控策略等内容展开研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多元监控体系的构建设想,即由学生、教师、教务管理部门、教学督导及网络技术监控等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多元监控体系。为论证该监控模块的有效性,本文通过问卷和实验研究的方法探究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与英语学业成绩相关关系。其实证研究结果论证了以下几个研究假设:(1)学生英语学业水平与元认知监控水平正相关;(2)情感调控策略(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自信心、学习态度、焦虑等情感因素的控制与调节)与英语学业水平正相关;(3)教师监控、同伴监控及其他外部监控(教务部门、督导、班主任、网络技术监控等)与英语学业水平正相关;(4)自主学习监控(含自我监控和教师的积极介入)与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阅读水平及听力水平正相关。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得出结论:(1)培养学习者自主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2)“自主”与“监控”并非“悖论”,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生态学意义上的“动态和谐、协调发展”的生态共同体;(3)积极适度的自主学习监控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业水平;(4)构建“五位一体”多元监控体系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5)为提高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加强监控策略培训对于英语学习者和教师来说同等重要。

薛云霞[10]2016年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丽江市中小学区域性舞蹈教育研究》文中认为美育是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国家重视素质教育发展之时,美育教育亦得以有所逐步发展的机会。狭义的美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让人认识美、感知美继而培养出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新的世纪,新的时期,社会全面进步,国家急需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因此,在近年来,国家极力推动学校美育教育,以通过具有美育功能的艺术教育,达到从身、心、灵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自1996年11月,在四川部署“九五”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至今,国家教育部依然不断推出艺术教育相关的发展政策。2014年,教育部对普通高校、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到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教学资源到管理、评价、保障机制,均提出了相应发展意见。2015年至2016年,全国各省市更全面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在各类学校艺术教育中多提倡,因地制宜形成特色课程。尤其我国民族众多,有太多民族文化之精华,值得现代年轻人关注与学习。丰富的多民族文化、习俗、歌舞资源,对于学校艺术教育而言有良好发展优势,能够积极响应国家对艺术教育工作的实施。而中小学生的年龄层次较大,可塑性较强,此时更是人成长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也是最能够体现艺术教育对其发展有益的一个较佳时期。因此,本论文以此为思路,采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以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研究丽江市中小学区域性舞蹈教育,通过分析影响丽江市中小学区域性舞蹈教育的各生态因子,试图为今后改善当地中小学校舞蹈教育提出些许建议。本论文共分为绪论、叁个章节和结语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概述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价值、文献综述与论文框架。第一章,简述教育生态学和舞蹈教育学的理论方法,从两者的共同点,去阐述如何能够较好地交叉运用,并对舞蹈教育生态研究相关要点作出基本定位。第二章,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材料,概述丽江市区域性中小学学校生态分布情况及舞蹈教育发展现状,分别分析影响丽江市中小学学校分布和舞蹈教育发展的各生态因子。第叁章,针对第二章中所述主要问题,从学校环境建设、到教学计划、再到教学主体以及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一一提出见解并给予相应改善措施建议。结语部分则主要是对全文进行综合性的概括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探索高校校园规划发展趋势[D]. 李齐. 天津大学. 2004

[2]. 第一章 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理念[C]. 佚名. 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 2008

[3]. 第二章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C]. 佚名. 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 2008

[4].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志华. 北京体育大学. 2014

[5]. 景观生态型校园绿化的理论与实践[D]. 刘林. 山东农业大学. 2010

[6]. 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D]. 彭洋. 南京大学. 2012

[7]. 第叁章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C]. 佚名. 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 2008

[8]. 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梅俊.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9]. 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理论与实践研究[D]. 何明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10].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丽江市中小学区域性舞蹈教育研究[D]. 薛云霞. 云南艺术学院. 2016

标签:;  ;  ;  ;  ;  ;  ;  ;  ;  ;  ;  

探索高校校园规划发展趋势——复合型校园规划理论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