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1603型转杯纺纱机的性能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郭英桂,张永平,段小丽[1](2015)在《基于ATmega16的抽气式转杯纺纱机控制系统改造》文中研究表明抽气式转杯纺纱机是自排风式转杯纺纱机的更新换代产品.抽气式转杯纺纱机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变频器实现其电气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的缺点是需要扩展众多的各类PLC模块,PLC连线较多且复杂,成本高.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控制系统改造,利用PLC采集整车传感器信号,采用单片机实现单锭状态控制,克服了仅由各类PLC控制时出现的弊端,并且降低了控制成本.在F1605型抽气式转杯纺纱机中,应用ATmega16单片机实现的控制系统改造能够满足纺纱加工工艺的要求.
邹鹏达[2](2014)在《转杯纺纱流场状态及其对接头行为的影响》文中提出气流在转杯纺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转杯纺纱通道内气流的流动状态对纤维输送、纱线纺制、接头行为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系列数值模拟对转杯纺纱流场状态以及对接头行为具有影响的的纤维输送过程、凝聚槽中运动过程和引纱过程进行分析。为转杯纺成纱机理研究和纺纱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以RFRS10型转杯纺纱机为研究对象,建立转杯流场理论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转杯流场内高速、可压缩、湍流气流场的流动特征进行研究,对气流流动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转杯内存在负压,气流通过纤维输送管和引纱管补入转杯内。对转杯纺纱纤维输送过程进行研究,并研究了纤维输送管减缩比、纤维输送管角度、转杯转速、纤维输送管入口速度和转杯风机抽吸负压对纤维输送管气流流动运动规律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输送管内气流具有速度梯度,越靠近纤维输送管出口处速度越大,该特性有助于保证纤维输送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度;随着纤维输送管渐缩比由75/20增大到185/20,纤维输送管内的速度梯度明显增大,纤维输送管出口处的速度也相应增大;转杯转速和纤维输送管角度的变化对纤维输送管内的气流流动规律影响不大;随着纤维输送管入口速度由30m/s增加到70m/s,纤维输送管内的气流的速度随之增大,但分布规律保持不变;随着风机抽吸负压的增大,纤维输送管内的静压力也随之增大,但气流速度及分布规律几乎不变。对纤维在转杯滑移面上运动和转杯凝聚槽中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转杯转速对转杯凝聚槽气流运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经过纤维输送管出口处进入转杯内滑移面上,一方面随着转杯旋转方向进行周向运动,另一方面向转杯凝聚槽中运动;气流进入凝聚槽中大部分随转杯旋转方向运动,一小部分反向运动,最后在凝聚槽某位置处交汇,并向转杯中心移动;对凝聚槽中气流速度进行监测,在凝聚槽50°位置处气流速度达到最大,达到425m/s,该处为气流经过滑移面进入凝聚槽的位置,随着角度的增加气流速度逐渐减小,在凝聚槽300°位置处与反向运动的气流交汇,迅速减小,为125m/s。转杯速度由5万转/分增大到15万转/分,气流交汇点由250°向300°偏移。对转杯纺纱引纱过程进行分析,并对转杯转速和风机抽吸负压对引纱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引纱管进入的气流,在转杯内气流的作用下向转杯凝聚槽中运动;对引纱管轴向位置进行监测,可知在Y=15mm处,转杯内气流对引纱管进入的气流作用较大;转杯转速对引纱管轴向位置气流运动规律影响不大;风机的抽吸负压由-2000Pa增加到-20000Pa时,引纱管内气流速度随之增大,在区间Y=0到Y=15mm区间影响较大;且随着负压的增大转杯Z=0截面涡流有所增强。
陈玉峰,杜江,赵福军[3](2013)在《自排风转杯纺纱机改成抽气式的实践》文中指出介绍了自排风式转杯纺纱机改成抽气式转杯纺纱机的措施,通过改造使自排风式转杯纺纱机具有了抽气式高速高产高质量的效果,同时通过对关键部分工艺的优选,使转杯纺纱机运行稳定,为自排风式转杯纺纱机的升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张晓靖[4](2010)在《转杯纺适纺性的研究及其多组分纱线的开发》文中指出随着纺纱技术的不断发展,环锭纺纱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对纱线的多样性的要求,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纺纱技术。其中转杯纺以其独特的成纱特点与质量,成为新型纺纱中发展最广泛的类型。本论文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新型纺纱的发展及分类、转杯纺纱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内容做了简要的概述;第二部分对转杯纱纱线组织结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第三部分描述了四种多组分转杯纱的开发、性能特点及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分析了不同长度纤维对转杯纱质量影响;第五部分讨论了前纺工序主要是并条工序对转杯纱的质量影响。传统的转杯纺所纺纱纱支低且只能纺制纯棉纱,会限制转杯纱的应用范围,还会形成与环锭纺争夺原棉资源的局面,阻碍转杯纱的发展。因此,向非纯棉纺发展成为必然。为了扩大转杯纺原料的使用领域,促进转杯纺的快速发展,多组分转杯纱已经成为现代转杯纱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本文介绍了四种三组分转杯纱的开发及性能测试,介绍了他们的纺纱过程,纱线特性,并从成纱强力、毛羽、耐磨性及条干均匀度四方面分析了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本文对转杯纺的可纺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是适纺纤维长度和前纺并条道数的研究。转杯纺过程中转杯速度增加,则纱线张力递增,若想正常纺纱只能缩小杯径。但转杯直径受纤维长度限制又不能过小,本文便以不同长度的粘胶纤维为例简单探讨了纤维长度对转杯纱成纱质量的影响,分别从成纱强力、毛羽及条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应用灰度近优测试分析了不同长度纤维纺制转杯纱的优劣。转杯纱是以条子喂入,本文在第五部分讨论了条子质量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而条子质量主要与并条工序有关,因此我们设计了四种纱线,分别是生条纺纱,经过一道并条条子纺纱,经过二道并条条子纺纱,及熟条纺纱。并从他们的成纱强力,毛羽及条干均匀度方面进行了质量分析,得出优化结论。
马大椿,陈玉峰,李新英[5](2010)在《系统工程提高转杯纺纱质量的体会》文中认为介绍了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转杯纺纱质量采取措施,通过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转杯纺以及温湿度控制等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能够达到节约用棉提高纱线质量的目的。
归云科,李永红[6](2009)在《转杯纺清纱器的应用与实践》文中认为介绍了安装在转杯纺纱机上的电子清纱器的功能、特点和实际使用效果,叙述了安装电子清纱器后的接头问题,并根据清纱器的清疵情况,对产生有害纱疵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了减少有害纱疵的方法。
陆振挺[7](2008)在《转杯纺纱系统大混合工艺的探讨与实践》文中提出介绍了转杯纺纱系统大混合工艺"精确配比,相互结合,有机搭配,定向混合,单台稳定,多台一致,控制细节,有效保护"的总体工艺原则,对部分细节进行了探讨,通过在转杯纺纱流程实施,结合精细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使成纱质量得到了提高。
黄宗响[8](2008)在《工程陶瓷在转杯纺轴承上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提升转杯纺轴承的运转性能,对工程陶瓷在转杯纺轴承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转杯纺钢制轴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陶瓷轴承材料的要求及制备工艺,试制了陶瓷球混合轴承,并与钢制轴承在F1603型转杯纺纱机上进行了运转对比。结果表明:陶瓷球混合轴承比传统的钢制轴承使用寿命提高5倍,轴承温升降低30%,噪声降低2 dB。
陈宏[9](2008)在《磁悬浮卸荷转杯轴承的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杯纺纱是新型纺纱中技术最成熟、推广最快,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不但纺纱质量好,产量高,更重要的是缩短了工艺流程,比环锭纺减少了粗纱及络纱工序,大大节省了用工人数、占地面积、用电等生产费用,越来越受到棉纺企业的青睐。在“十一五”发展及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新型纺纱设备是今后我国棉纺发展的主要方向。转杯轴承是支承高速旋转的转杯的零件,转杯的转速直接关系到纺纱的质量,而两端沟道的载荷不均影响转杯轴承的寿命从而提高纺纱的成本。本文介绍了磁悬浮技术及其应用现状、转杯纺纱的概念、国内外转杯纺纱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方向。本文根据卸荷原理不同提出四种磁力卸荷方法:主动磁力轴承卸荷、混合磁力轴承卸荷、被动磁力轴承卸荷、特殊磁路卸荷等。在特殊磁路卸荷的研究中,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并重的方式,采用ANSYS理论设计计算和理论分析,并通过高斯计测量两种不同磁极布置方案及开磁路和闭合磁路的磁场强度进行验证,得出纺纱转杯轴承以采用SNNS(NSSN)方式闭合磁路较合适的结论;建立计算特殊磁路气隙磁场感应强度的模型,提出采用退磁曲线法对卸荷磁路的永磁材料的选择方法。为了对转杯轴承进行有效的磁悬浮卸荷,本文对转杯轴承进行结构及受力分析,提出采用合适的磁力卸荷方法(特殊磁路)、卸荷力的大小及卸荷力作用位置;分析永磁路设计过程中软、硬磁材料及隔磁材料的选择问题。为了使卸荷力的作用件能够平稳地随着心轴一起高速运转,进行了高速转子的静态过盈联接及动态过盈联接及高速旋转的导磁套强度分析,并采用ANSYS进行静态强度、动态强度校核及松脱极限速度的校核。本文建立了磁悬浮卸荷转杯轴承的运动方程模型和疲劳计算修正模型,并在不同载荷下以卸荷与未卸荷的转杯轴承为例对其寿命进行比较。根据对比的试验原理设计了功能验证试验台,并采用红外热像仪对高速旋转的转杯轴承进行工作温度测试,分析了端面最高点温度、端面固定点温度及轴承温度稳定时沿着载荷方向的温度分布。最后对本论文进行总结和展望。
陈玉峰[10](2008)在《转杯纺常发性纱疵的控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转杯纺常发性纱疵的分类和特点,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正确检测、准确分析、有效控制、长期改善的系统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千米细节、千米粗节、千米棉结、千米粗细节等常发性纱疵,对布面质量和纱线质量提高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二、F1603型转杯纺纱机的性能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1603型转杯纺纱机的性能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转杯纺纱流场状态及其对接头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流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2.2 纺织机械内部流场的研究综述 |
1.2.2.1 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 |
1.2.2.2 纺织机械内部气流场的研究 |
1.2.2.3 纤维在流场中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转杯纺纱通道内气流流动特征的数值模拟 |
2.1 纺纱通道内的气流场理论模型 |
2.1.1 基本控制方程 |
2.1.2 湍流模型与近壁区处理 |
2.1.3 计算区域 |
2.1.4 边界条件 |
2.2 数值计算 |
2.2.1 网格划分 |
2.2.2 数值求解 |
2.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杯纺纱纤维输送过程研究 |
3.1 纤维输送过程 |
3.2 结构参数的影响 |
3.2.1 渐缩比对纤维输送管内气流的运动规律的影响 |
3.2.2 纤维输送管角度对纤维输送管内气流的运动规律的影响 |
3.3 工艺参数的影响 |
3.3.1 转杯转速对纤维输送管内气流的运动规律的影响 |
3.3.2 入口速度对纤维输送管内气流的运动规律的影响 |
3.3.3 风机抽吸负压对纤维输送管内气流的运动规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纤维在转杯滑移面和凝聚槽中运动规律研究 |
4.1 纤维在滑移面上的运动 |
4.2 纤维在凝聚槽中的运动 |
4.2.1 凝聚槽内周向气流速度分布 |
4.2.2 凝聚槽平面径向位置气流速度分布 |
4.2.3 转杯转速对凝聚槽中气流运动规律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引纱接头过程研究 |
5.1 引纱接头过程 |
5.2 工艺参数对引纱过程的影响 |
5.2.1 转杯转速对引纱过程的影响 |
5.2.2 风机抽吸负压对引纱过程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自排风转杯纺纱机改成抽气式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F1603型转杯纺纱机自排风改成抽气式的机理 |
1.1 自排风式与抽气式的异同 |
1.2 自排风式改抽气式的原理 |
2 F1603型转杯纺纱机改造措施 |
2.1 改造的配置对比 |
2.2 改造前后的工艺对比 |
2.3 改造前后的工艺负压 |
3 F1603型转杯纺纱机改抽气式的工艺优选 |
3.1 转杯纺工艺流程及原料性能 |
3.2 F1603型转杯纺纱机改成抽气式的工艺优选 |
3.2.1 转杯直径及杯型优选 |
3.2.2 阻捻头的优选 |
3.2.3 转杯转速及分梳转速的优选 |
3.2.4 喂给系统的工艺优选 |
3.2.5 转杯纺纱负压系统工艺优选 |
3.2.6 排风除尘系统稳定控制措施 |
3.3 改造后的使用效果 |
4 F1603型转杯纺纱机改抽气式问题探讨 |
4.1 自排风式排杂的设计 |
4.2 活络通道的改进 |
4.3 排杂装置的改进 |
4.4 工艺气流和排杂气流的涡流消解问题 |
4.5 阻捻头导流造成毛羽增加 |
4.6 排杂及工艺排风管径与风速的匹配 |
5 结 语 |
(4)转杯纺适纺性的研究及其多组分纱线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型纺纱技术发展 |
1.1.1 转杯纺 |
1.1.2 摩擦纺纱 |
1.1.3 紧密纺纱 |
1.1.4 喷气纺纱 |
1.2 转杯纺发展与现状 |
1.3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转杯纱成纱原理及纱线结构研究 |
2.1 转杯纺成纱原理 |
2.1.1 转杯纺前纺 |
2.1.2 转杯纺纱工艺流程 |
2.1.3 转杯纺纱工艺原理 |
2.2 转杯纱结构的研究 |
2.2.1 示踪纤维纺纱 |
2.2.2 纱线纵向排列形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组分纱线的开发 |
3.1 天丝/竹纤维/牛奶纤维(50/25/25)转杯纱 |
3.1.1 原料选择及纱线纺制 |
3.1.2 成纱强力 |
3.1.3 毛羽 |
3.1.4 耐磨性 |
3.1.5 条干均匀度 |
3.2 羊毛/涤纶/圣麻(40/50/10)转杯纱 |
3.2.1 原料选择及纱线纺制 |
3.2.2 成纱强力 |
3.2.3 毛羽 |
3.2.4 耐磨性 |
3.2.5 条干均匀度 |
3.3 羊毛/腈纶/天丝(40/40/20)转杯纱 |
3.3.1 原料选择及纱线纺制 |
3.3.2 成纱强力 |
3.3.3 毛羽 |
3.3.4 耐磨性 |
3.3.5 条干均匀度 |
3.4 圣麻/天丝/棉(50/30/20)转杯纱 |
3.4.1 原料选择及纱线纺制 |
3.4.2 成纱强力 |
3.4.3 毛羽 |
3.4.4 耐磨性 |
3.4.5 条干均匀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纤维长度对转杯纱质量的影响 |
4.1 纱线纺制过程 |
4.1.1 开松 |
4.1.2 梳棉 |
4.1.3 并条工序 |
4.1.4 转杯纺 |
4.2 纱线质量测试及结果分析 |
4.2.1 灰色近优综合判定简介 |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杯纺并条工序作用效果研究 |
5.1 纺纱过程 |
5.1.1 原料准备 |
5.1.2 四种转杯纺的工艺流程 |
5.1.3 开清棉 |
5.1.4 梳棉 |
5.1.5 并条工序 |
5.1.6 转杯纺 |
5.2 纱线性能测试 |
5.2.1 强力测试结果 |
5.2.2 毛羽测试结果 |
5.2.3 条干均匀度测试结果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3.1 并条工序对强力影响 |
5.3.2 并条工序对毛羽性能影响 |
5.3.3 并条工序对纱线条干均匀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转杯纺清纱器的应用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转杯纺纱机与清纱器配套情况 |
2 清纱器的使用效果 |
3 安装清纱器后的注意事项 |
3.1 质量与效率问题 |
3.2 接头问题 |
3.2.1 转杯纺纱接头的特点 |
3.2.2 影响接头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
3.2.3 清纱器对接头的控制 |
3.3 利用清纱器对产生有害纱疵的纺纱器进行防治 |
4 结语 |
(8)工程陶瓷在转杯纺轴承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陶瓷材料的选择 |
2 试验对象 |
3 陶瓷转杯纺轴承的制造 |
3.1 制造工艺过程 |
3.2 毛坯的制造 |
3.3 陶瓷球的加工及装配 |
4 陶瓷球转杯纺轴承的使用 |
4.1 温升及工作寿命 |
4.2 刚性 |
4.3 耐磨性和可靠性 |
5 结束语 |
(9)磁悬浮卸荷转杯轴承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磁悬浮的概述及应用 |
1.2 转杯纺纱概述 |
1.2.1 转杯纺纱的概念 |
1.2.2 转杯纺纱在棉纺生产中的优势 |
1.2.3 国外转杯纺纱发展状况 |
1.2.4 国内转杯纺纱发展状况及主要转杯纺设备性能特点 |
1.3 我国转杯纺的发展方向 |
1.3.1 提高转杯速度 |
1.3.2 提高转杯纺纱机的自动化程度 |
1.3.3 其他方面的改进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课题支撑 |
1.4.1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1.4.2 课题支撑 |
第2章 转杯轴承磁力卸荷原理研究 |
2.1 永磁磁路基础 |
2.1.1 软磁材料的选择 |
2.1.2 铁磁材料磁化过程及磁化曲线 |
2.1.3 永磁材料磁学常用量 |
2.2 磁力卸荷 |
2.2.1 主动磁力轴承卸荷 |
2.2.2 被动磁力轴承卸荷 |
2.2.3 混合磁力轴承卸荷 |
2.3 卸荷磁路研究 |
2.3.1 特殊磁路磁力卸荷 |
2.3.2 磁极布置形式 |
2.3.3 气隙磁感应强度计算 |
2.3.4 永磁磁路的磁体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磁力卸荷应用 |
3.1 结构及力学分析 |
3.2 磁路结构设计 |
3.2.1 软磁材料选择 |
3.2.2 隔磁材料选择 |
3.2.3 磁路结构设计 |
3.2.4 永磁选择 |
3.2.5 磁场实验测试 |
3.3 心轴与导磁套的联接 |
3.3.1 过盈联结的力学分析与计算 |
3.3.1.1 静态过盈联结设计 |
3.3.1.2 动态过盈联结设计 |
3.3.4 高速下导磁套的强度分析 |
3.3.5 应用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力卸荷转杯轴承寿命及性能分析 |
4.1 转杯额定寿命的含义 |
4.2 疲劳寿命 |
4.2.1 转杯轴承的运动方程 |
4.2.2 转杯轴承疲劳寿命计算的修正模型 |
4.3 负荷对转杯轴承的疲劳寿命的影响 |
4.4 磁悬浮卸荷轴承发热性能的测试 |
4.4.1 实验台原理 |
4.4.2 轴承工作温度测量仪器介绍 |
4.4.2.1 HY-2001G红外热像仪介绍 |
4.4.2.2 红外热像仪的标定 |
4.4.3 转杯轴承工作温度的测试 |
4.4.4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
4.4.4.1 采集轴承端面的最高温度及分析 |
4.4.4.2 采集轴承端面固定点温度及分析 |
4.4.4.3 温度稳定时沿着载荷方向的温度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F1603型转杯纺纱机的性能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Tmega16的抽气式转杯纺纱机控制系统改造[J]. 郭英桂,张永平,段小丽. 晋中学院学报, 2015(03)
- [2]转杯纺纱流场状态及其对接头行为的影响[D]. 邹鹏达. 浙江理工大学, 2014(08)
- [3]自排风转杯纺纱机改成抽气式的实践[J]. 陈玉峰,杜江,赵福军. 上海纺织科技, 2013(01)
- [4]转杯纺适纺性的研究及其多组分纱线的开发[D]. 张晓靖. 青岛大学, 2010(03)
- [5]系统工程提高转杯纺纱质量的体会[A]. 马大椿,陈玉峰,李新英. 第十五届全国新型纺纱学术会论文集, 2010
- [6]转杯纺清纱器的应用与实践[J]. 归云科,李永红. 上海纺织科技, 2009(08)
- [7]转杯纺纱系统大混合工艺的探讨与实践[A]. 陆振挺.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 2008
- [8]工程陶瓷在转杯纺轴承上的应用研究[J]. 黄宗响. 棉纺织技术, 2008(06)
- [9]磁悬浮卸荷转杯轴承的研发[D]. 陈宏.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9)
- [10]转杯纺常发性纱疵的控制[A]. 陈玉峰. 2008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标签:轴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