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涤痰开窍法治疗中风不语112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龙标[1](2021)在《“芳香开窍法”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梳理芳香开窍治法的学术源流;梳理并阐明“窍”的概念定义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研究“窍病”的概念、内涵;探讨窍病的病因病机;整理“芳香开窍法”的具体治法等,对芳香开窍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出历代医家对芳香开窍法的临床应用、适应病证及常用方药解析,为中医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及诊疗思路。方法:运用文献学以及目录学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主要收集学位、期刊论文)、《中华医典》(第五版)等作为主要检索工具,以“芳香开窍”“芳香利窍”“窍”“窍病”“宣通”“通闭”“芳香疗法”等词条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结合手工检索,搜集到有关芳香开窍法的理论、方药及具体临床应用的相关资料,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分析、统计,概括总结规律。结果:1.芳香疗法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在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中逐渐补充完善;芳香开窍法的历史源流以方药的逐渐增多丰富为发展主线;芳香开窍法古今医家多用于治疗窍闭病证与温热病所致的神志病证。2.基本理论方面,本研究系统梳理了“窍”的概念,认为人体之“窍”有狭义之窍和广义之窍:(1)狭义之窍,即目、耳、鼻、口、前阴以及后阴,是《内经》所论述之“九窍”;(2)广义之窍,指遍布周身皮毛肌腠、四肢百骸、脏腑经络、内、外、上、下的窍隙组织,是精、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既包括《内经》之“九窍”,又包括皮肤上的汗孔,脏腑、经络、血脉、肌腠、骨骼之间传递气血津液等精微的窍隙、通路,还包括主司精神情志、思维的神窍。人体之“窍”从位置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外通之窍”与“内通之窍”:(1)“外通之窍”,即九窍、毛窍、乳窍、脐窍等,是人体与自然界相连通的开口、通道;(2)“内通之窍”,包含经络穴位、七冲门、血脉通道、神窍、心窍、脑窍等,是体内物质流通的开口、通道。“窍”与五脏六腑、经络的关系研究显示,“窍病”主要指因各种内外因导致的,体内窍道受阻,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脏腑经络功能失常而出现的病证,包含狭义之窍与广义之窍的病变,既是“窍”本身疾病的表现,又反应了体内相关脏腑经络的病理状态。芳香开窍法的应用特点主要为重用芳香开窍药,辛香逐秽,宣窍祛邪,属于开窍法之范畴,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既可以单独指导某窍疾病的治疗,又可以辅助其他治法以增强祛邪之功,贯穿“窍病”治疗的始终。在临床治疗各种窍病时,可多应用芳香开窍法为辅助治法,以增强临床疗效。3.在芳香开窍法常用药物探析方面,针对历代医家在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芳香开窍药,如麝香、冰片、石菖蒲、安息香、薄荷、白芷、川芎、细辛、苏合香、辛夷等,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其性味特点及主要功效等。4.在芳香开窍法的临床应用方面,例举历代医家应用芳香开窍法治疗窍病的经验,对临床常见各种窍病的治疗配伍规律进行探讨,例如喉窍病之喉痹、鼻窍病之鼻渊鼻塞、耳窍病之耳聋、热邪蒙蔽心窍之癫狂痫、痰蒙神窍之痴呆等。结论:人体之“窍”有狭义之窍和广义之窍,狭义之窍即指《内经》论述的“九窍”,广义之窍除九窍外,还包含了经络穴位、“七冲门”、玄府、乳窍、脐窍、血脉之通道、神窍、心窍、脑窍等。人体之“窍”从位置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外通之窍”与“内通之窍”。芳香开窍法在治疗窍病方面应用广泛,意义重大,可适用于一切因内外因导致机窍闭阻而出现的病证,代表方剂有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紫雪丹、至宝丹等,应用频次较多的芳香开窍药物有麝香、冰片、石菖蒲、安息香、薄荷、白芷、川芎、细辛、苏合香、辛夷等。
李晓琼[2](2020)在《桂陈宣化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桂陈宣化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Hcy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0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区住院部就诊治疗并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的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陈宣化汤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的Rankin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情况,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痰瘀阻络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说明两组药物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Rankin评分(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NIHSS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NIHSS积分(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ADL评分(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6)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两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浆Hcy水平降低更显着(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桂陈宣化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残障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Hcy水平有关。
齐城成[3](2020)在《腻苔的病因病机与治疗用药及泄泻腻苔菌群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究腻苔中常见的黄腻苔和白腻苔的成因及诊治经验,为疾病出现黄腻苔或白腻苔的诊治提供有益的借鉴。2、探究中成药治疗的病证中出现黄腻苔的药物配伍规律。3、探究方剂治疗的病证中出现白腻苔的药物配伍规律。4、探究泄泻病腻苔中常见的黄腻苔和白腻苔舌面菌群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法,在中医古籍、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筛选与黄腻苔、白腻苔相关的文献资料,归纳并总结腻苔中常见的黄腻苔和白腻苔的成因及诊治经验。2、在第五版《中华医典》正文中检索“黄腻”,在检索结果中筛选中成药。对中成药进行方名和组成等数据的提取,然后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将整理后的数据插入到Access中进行交叉表查询。再把查询的结果导入Weka中进行关联数据分析,将得到的数据导入到Cyto Scape中进行可视化处理。3、在“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检索“白腻”,在检索结果中筛选治疗的病证中出现白腻苔的方剂,进行方名和组成等数据的提取,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后,将数据插入到Access中进行交叉表查询。将查询的结果导入Weka中进行关联数据分析,将得到的关联数据导入到Cyto Scape中进行可视化处理。4、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于江西省中医院消化科由2位有经验的中医师采用盲法观察泄泻患者的舌象,填写舌象信息判读量表;抽选诊断一致性程度较高的60名黄腻苔患者,进行舌苔样本采集,归为黄腻苔组(H组);抽选诊断一致性程度较高的60名白腻苔患者,进行舌苔样本采集,归为白腻苔组(B组);同期对江西中医药大学60名健康的在校学生进行舌苔样本采集,归为正常舌苔组(Z组)。用DNA提取试剂盒对舌苔样本进行DNA提取后,用Illumina Miseq 600测序仪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1、除选中的中医古籍外,最终选取有关黄腻苔的论文19篇,发现黄腻苔除可由湿热引起外,还可由饮热并重、痰热、食滞、阳虚、表邪入里、伤暑和湿温等导致;黄腻苔可出现于干咳、中风病急性期、脾胃病、肝病、肾病和郁证等疾病过程中;治法涉及清热、温补、通腑、表里双解、消食导滞、健脾祛湿和分清泌浊等。除部分中医古籍外,最终选取有关白腻苔的论文11篇,发现白腻苔可由痰湿、湿重于热、饮重于热、表证、肺寒、邪居中焦和湿温等导致;白腻苔可出现于心脑疾病、肾病、脾胃病、湿疹和青春痘等疾病过程中;治法涉及健脾燥湿、运湿化痰、涤痰开窍、健脾益气、化浊解毒和针刺等。2、在《中华医典》中共查询到54个中成药,用Excel共整理出362条数据。中成药治疗的病证中出现黄腻苔应用最多的药物是黄芩、黄连、大黄等清热药,用药类型最多的是清热药,其次是利水渗湿药。3、在“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共查询到59个方剂,用Excel共整理出502条数据。方剂治疗的病证中出现白腻苔应用最多的是半夏、茯苓、陈皮、厚朴等药,用药类型最多的是补虚药,其次是清热药。4、经过质检和筛选黄腻苔组得到40份优质序列,白腻苔组得到40份优质序列,正常舌苔组也得到40份优质序列,共计120份。全部样本的平均序列读长为423.49bp,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后菌群确定分属于19个门,37个纲,97个目,166个科,326个属,613个种,903个OTUs。三组样本在门水平上有6种类似的优势菌群,即: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Fusobacteria(梭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Patescibacteria。虽然三组样本在门水平上的优势菌群类似,但每种菌群的所占比例有所不同,H组占比前四的是:Bacteroidetes(31.90%)、Firmicutes(26.19%)、Proteobacteria(22.71%)、Actinobacteria(9.01%);B组占比前四的是:Firmicutes(27.84%)、Proteobacteria(27.08%)、Bacteroidetes(26.49%)、Fusobacteria(9.40%);Z组占比前四的是:Bacteroidetes(33.57%)、Firmicutes(26.18%)、Proteobacteria(24.27%)、Fusobacteria(8.17%)。并且在门水平上,H组和B组主要在Fusobacteria、Tenericutes、Acidobacteria上存在差异;H组和Z组主要在Actinobacteria、Cyanobacteria、Acidobacteria、Chloroflexi上存在差异;B组和Z组主要在Bacteroidetes上存在差异。在纲水平上,H组和B组主要在Fusobacteriia、Gracilibacteria上存在差异;H组和Z组主要在Actinobacteria、Oxyphot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上存在差异;B组和Z组主要在Bacteroidia上存在差异。在目水平上,H组和B组主要在Fusobacteriales上存在差异;H组和Z组主要在Pasteurellales、Chloroplast上存在差异;B组和Z组主要在Bacteroidales、Pasteurellales、Flavobacteriales、Bacillales上存在差异。在科水平上,H组和B组主要在Prevotellaceae、Fusobacteriaceae、Porphyromonadaceae上存在差异;H组和Z组主要在Pasteurellaceae、Porphyromonadaceae上存在差异;H组和Z组主要在Prevotellaceae、Pasteurellaceae上存在差异。在属水平上,H组和B组主要在Prevotella_7、Fusobacterium、Porphyromonas、Alloprevotella上存在差异;H组和Z组主要在Haemophilus、Porphyromonas、Prevotella_6上存在差异;B组和Z组主要在Prevotella_7、Haemophilus、Alloprevotella上存在差异。在种水平上,H组和B组主要在uncultured_bacterium_g_Porphyromonas上存在差异;H组和Z组主要在Haemophilus_parainfluenzae_T3T1、uncultured_bacterium_g_Porphyromonas、Prevotella_pallens上存在差异;B组和Z组主要在Prevotella_melaninogenica_ATCC_25845、Haemophilus_parainfluenzae_T3T1、uncultured_Bacteroidetes_bacterium_g_Alloprevotella上存在差异。结论:1、腻苔中的黄腻苔和白腻苔的成因都很复杂,涉及病种繁多,治疗手段丰富多样,临床当悉心辨析,合理施治。2、中成药治疗的病证中出现黄腻苔最多的药物配伍大致分为四类,即清热药中的黄芩、黄连、大黄;行气药中的木香、陈皮、槟榔;祛痰药中的半夏和补血药中的当归之间的组合。3、方剂治疗的病证中出现白腻苔最多的药物配伍大致分为六类,即补虚药中的人参、白术、甘草、当归;行气药中的木香、陈皮;祛痰药中的半夏;活血化瘀药中的川芎;利水渗湿药中的茯苓和化湿药中的厚朴之间的组合。4、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可能是导致黄腻苔形成的关键菌种;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可能是导致白腻苔形成的关键菌种;Fusobacteria(梭杆菌门)可能是区别黄腻苔和白腻苔的关键菌种。
刘玥[4](2020)在《卒中相关性肺炎中医证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观察SAP中医证型及兼证的分布情况,分析中医证型与兼证的相关性,为研究SAP中医证型特点提供客观依据。2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SAP临床预后及核心指标的影响,总结中医药治疗的药物使用情况,为中西医结合治疗SAP前瞻性临床研究提供前期基础。方法:1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调查2017年1月到2019年9月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症病房确诊SAP的住院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中医辨证资料、治疗方法、实验室检査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预后转归等内容,将结果填入设计好的调查表中。建立原始临床数据库后,将数据导入SPSS 22.0中,总结SAP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和兼证分布情况,检验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性别、卒中类型以及是否出现兼证和兼证类型之间的关系。2以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将患者形成自然分组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共48例,西医治疗组共有59例。以临床治愈率为主要观察指标;以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临床症状改善(退热时间和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指标,以及与肺炎感染有关的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乳酸脱氢酶)变化为次要观察指标。将两组各临床指标的结果导入SPSS 22.0,分析两组在临床治愈率方面的差异,以及两组在抗生素使用时长、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改善等方面的差异。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内病例,按照服用中医药物的类型分为:中药汤剂组和中成药组两组,分析中成药组和中药汤剂治疗组的治法治则,比较两组在临床治愈率方面的差异,得出SAP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中的主要药物使用规律,以及经验性药物配伍组合方式。结果:1 SAP在老年患者和男性患者中发病率明显升高。2患者的SAP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痰热壅肺证(28.97%)、痰湿阻肺证(21.50%)、肺脾气虚证(18.69%)、气阴两虚证(12.15%)、风热犯肺证(8.41%)、外寒内热证(7.48%)、邪陷正脱证(1.87%)、热入心包证(0.93%)。兼证分布情况为近半数患者出现兼证,血瘀证发病率约29%,腑实证发病率约19%。3患者未合并兼证,以及合并血瘀证,合并腑实证的情况与SAP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肺脾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出现血瘀证或腑实证两种兼证的概率最小。血瘀证分布见于除邪陷正脱证和热入心包证两个重症类型外的其他所有证型中,并在痰湿阻肺证中最多见。腑实证主要发生在痰热壅肺证、风热犯肺证和外寒内热症三种证型中,并在痰热壅肺证中出现频率最高。4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两组,分别在7d和14d的治愈率,均为中西医结合组高于西医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诸观察指标改善方面,治疗7d后,中西医结合组各感染指标均较西医组低,且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三个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4d时,则两组感染指标结果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两组在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总抗生素使用时间方面、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和咳痰消失时间)方面、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中西医结合组均优于西医组,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药汤剂组和中成药组两组,在7d的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14d的治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辨证论治处方中,使用频率前二十的药物依次是:炙甘草、党参、茯苓、柴胡、桑白皮、鱼腥草、厚朴、芦根、枳壳、清半夏、苍术、冬瓜子、苍术、瓜蒌、白术、白茅根、苦杏仁、浙贝母、砂仁、黄芩、桃仁。药物分析结果表明清热类药物使用最多,主要有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四类。而使用频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清热药、补气药、化湿药、利水消肿药和止咳平喘药。结论:1 SAP中医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为: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风热犯肺证>外寒内热证>邪陷正脱证>热入心包证。兼证分布情况中血瘀证和腑实证两种兼证的发病率较高,占总病例数约一半。2中西医结合和西医治疗SAP都有效,但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抗感染效果更好,各感染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用时更短。并在改善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改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方面都较纯西医治疗有优势,可以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缩短SAP病程,并提高SAP的治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指标主要体现在:治疗7d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三个指标方面。3采用辨证论治的中药汤剂治疗整体效果优于中成药治疗,可以缩短SAP病程,提高短期治愈率。4 SAP的治疗主要以清热化痰,补气健脾,止咳平喘为原则,主要使用的药物为桑白皮、鱼腥草、芦根、冬瓜子、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生黄芪、苍术、玄参、厚朴、枳壳、柴胡、清半夏、桑白皮、苦杏仁、陈皮、瓜蒌、浙贝母等,并且论治中,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予以辨证加减,采用对症的药物配伍关系,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并建议根据SAP证型,兼证以及临床症状和疾病转归等灵活加减用药。
李芷瑛[5](2020)在《中西医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神经外科急症之一,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部分患者死亡和残疾的风险,但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容易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会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及经济负担,在临床上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药介入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治法方药也多种多样。目的:通过对本院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本院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证型分类及其预后、中医用方规律及其疗效评价,并研究该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中西医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及研究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感染病原体、抗菌药物使用、中医证型、中药方剂、呼吸功能指标、炎症指标、神经功能指标及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等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病例一般情况共纳入有效病例179例,其中男性患者118例(65.9%),女性患者61例(34.1%);年龄 20-80 岁,平均(60.63±13.795)岁。既往吸烟史 39 例(21.8%),酗酒史23例(12.8%);最常见的基础病为高血压154例(89%)、糖尿病25例(14%)、脑血管畸形17例(9.4%);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基底节89例(49.7%)、脑叶62例(34.6%)、放射冠 44 例(24.6%)、丘脑 36 例(20.1%)。2.痰培养病原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痰培养阳性的病原体前4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49例(27.4%)、金黄色葡萄球菌28例(15.6%)、铜绿假单胞菌27例(15.1%)、肺炎克雷伯菌25例(14%)。使用广谱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共86例(48%),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共78例(43.6%)。3.中医辨证分型及中药疗效评价本研究纳入的179例患者中,风痰火亢证39例(21.8%),风火上扰证31例(17.3%),痰热腑实证22例(12.3%),风痰瘀阻证49例(27.4%),痰湿蒙神证30例(16.8%),气虚血瘀证5例(2.8%),阴虚风动证3例(1.7%)。在风痰火亢证中,羚角钩藤汤组APACHE Ⅱ评分、mR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天麻钩藤饮组WBC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在风火上扰证中,羚角钩藤汤组呼吸功能系统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天麻钩藤饮组APACHE Ⅱ评分、CRP较治疗前下降(P<0.05);在痰热腑实证中,承气汤类方组WBC较治疗前下降(P<0.05),涤痰汤组CRP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在风痰瘀阻证中,天麻钩藤饮组APACHE Ⅱ评分、WBC、CRP、呼吸功能系统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在痰湿蒙神证中,涤痰汤组CRP、呼吸功能系统评分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4.各证型的呼吸功能及预后情况分析痰热腑实证的住院无通气时间较短;痰热腑实证及气虚血瘀证的住院生存率、90天生存率较低。各证型之间的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无差别。5.生存分析生存分析提示,接受脑室外引流术、痰热腑实证均为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死亡风险较未接受脑室外引流术患者高;痰热腑实证的患者死亡风险较风痰火亢证的患者高。结论:1.西医方面,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考虑覆盖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耐药菌,推荐初始经验性治疗时推荐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或碳青霉烯类。2.中医方面,辨证治疗时需考虑到风证、火(热)证、痰证,风证、热证为主的患者推荐使用天麻钩藤饮;痰证为主的患者推荐使用涤痰汤;痰热腑实证患者推荐使用承气汤类方。而从少阳论治,使用柴胡剂可成为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新思路。3.其他方面,对于接受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临床医生应加强脑室外引流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或者选择更为合适的手术方式,并且要预防颅内感染、脑积水、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风险。痰热腑实证患者的预后及呼吸功能相对较差,因此治疗应通腑泄热,并关注患者的呼吸功能。
周粤湘[6](2020)在《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评价》文中指出目的:1.评价破血逐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6-72小时)的疗效;2.评价破血逐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6-72小时)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在多个中心实施。随机方法选择分层区组随机,采用不透明信封法。全国7家医疗单位作为协作研究中心共同纳入发病6-72小时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受试者按照等比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上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安慰剂、破血逐瘀中药复方、去破血逐瘀药中药复方。试验药物剂型为颗粒剂。每次1包,早晚各一次,疗程为10天,意识清醒者口服、意识不清或吞咽障碍者鼻饲给药,并在90天内进行随访。主要结局指标为血肿扩大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10-14天病死率,90天致残率及残障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和血肿体积变化。安全性指标为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纳入1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组并接受随机分配,三组分布经一级揭盲结果如下:A组40例、B组42例、C组42例。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2例(1例华法林相关脑出血,1例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最终共122例纳入全分析集(FAS)进行分析。在FAS集的基础上,排除依从性差(<80%)、退出或脱落且无完整干预数据以及死亡病例,最终纳入符合方案数据分析集(PPS)共103例。以FAS分析集为主要分析集。本研究疗效评价结果显示三组24小时、第10天血肿扩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4天未发生死亡病例。三组90天致残率(mRS≥3、BI<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入组90天残疾程度、不同节点间NHI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24小时、第10天血肿体积均较基线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试验药物实施过程中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可能相关严重不良事件1例。结论:1.对于发病在6-72小时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使用破血逐瘀中药复方并没有增加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及总不良事件的发生;发病6-72小时可能是破血逐瘀复方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时间窗。2.对于发病在6-72小时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破血逐瘀中药复方的使用不能减少90天残疾的发生,也没有证据证明能促进血肿吸收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林琪家[7](2018)在《祛痰开窍法及其运用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目标揭示祛痰开窍法的学术源流和各家学术特点;阐明祛痰开窍法的概念定义、主要类别与代表方药等基本理论;总结祛痰开窍法在中风、癫狂、痫证、呆证、温病、急喉风、耳鸣耳聋等7个病证中的运用要点和规律。2研究内容2.1祛痰开窍法的学术源流研究按照先秦两汉、魏晋至隋唐、宋金元、明清及近代等历史阶段,纵向梳理中医经典、官修医书与医家着作中的相关文献资料;提取与祛痰开窍法有关的概念、命题、医论、医话、医案与方药;分析和总结祛痰开窍法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学术脉络及各家学术特点;明确本项研究拟解决的主要理论问题,为本论文研究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文献和理论基础。2.2祛痰开窍法的基本理论研究在学术源流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中医之痰及致病特点,对古今有关祛痰开窍法的概念、命题、医论、医话、医案与方药等,进行理论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界定祛痰开窍法的定义,阐明祛痰开窍法的类别,提出具有祛痰开窍作用的代表方剂,结合其临床运用进行理论阐释,藉此系统建构祛痰开窍法的基本理论。2.3祛痰开窍法的临床运用研究基于古今医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祛痰开窍法在中风、癫狂、痫证、呆证、温病、急喉风和耳鸣耳聋等病证中的具体运用。分别从主治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与案例点评等角度,总结其临床运用的要点和规律,旨在为临床运用祛痰开窍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3研究方法3.1文献研究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总库(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按照文献学及相关学科方法,将“祛痰”“开窍”相关论文检出之后,先收集、整理各类文献,基于理论、临床不同类别文献,从理法方药及临床案例角度进行分析。查阅《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国家标准》和《中医大辞典》《中药大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辞海》《说文解字》等工具书,为祛痰开窍法相关术语辨析积累资料。查阅《中国医籍考》《三百种医籍录》《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等,从中筛选有关祛痰开窍法的概念、命题、医论、医案、代表方剂与药物等,为基本理论和临床运用研究提供参考和素材。3.2史学研究方法基于古今各类文献相关记载,纵向梳理祛痰开窍法理论形成、发展及医家临床经验,阐明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各历史阶段的传承与创新特点。3.3理论研究方法基于古今有关祛痰开窍法的概念、命题、医论、医案、方剂与药物等,开展祛痰开窍法及其临床运用的理论研究。界定祛痰开窍法的定义与类别并提出代表方剂,系统建构祛痰开窍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古今各家体会和案例加以阐释;总结祛痰开窍法在7个临床常见病证中的运用要点和规律。4研究结果4.1学术源流4.1.1先秦两汉时期——理论奠基,学术萌芽《黄帝内经》的“心主神明”论,以及窍通五脏与窍闭致病论等,为后世“痰迷心窍”“痰蒙清窍”病机理论的提出及祛痰开窍法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的病因病机理论及辨证论治法则,对于后世运用祛痰开窍类治法,治疗“痰迷心窍”“痰蒙清窍”的病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指导意义。《内经》中的生铁落饮与半夏汤,《伤寒论》中的瓜蒂散等,是较早用于祛痰或祛痰开窍的方剂。《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菖蒲、远志、皂荚等药的开窍作用。4.1.2魏晋至隋唐时期——总结经验,创制方药从这一时期的临床文献记载来看,吐痰法属于医家临床治疗痰证的一种常用治法。《肘后备急方》《小品方》等,运用多种涌吐法和药物塞耳法,促使病人直接吐痰外出,以治疗痰阻所致神昏、窍闭等急症。这一时期的医家着作中,多有运用温胆汤、虎睛丸与菖蒲益智丸等,治疗痰阻所致神昏、窍闭类病证的临床经验记载;淡竹叶、苦竹叶、竹沥等药物,常用于清热祛痰开窍类方剂之中。《诸病源候论》中,对痰浊上逆与清窍不利所致诸种病候及其病因病机的总结,切合临床实际,启发后世医家运用祛痰开窍类治法,治疗此类病证。4.1.3宋金元时期——理论提升,应用拓展元·朱丹溪提出“痰迷心窍”论,阐明了祛痰开窍法治疗神志病证的理论依据;其将祛痰开窍法用于痰阻所致神昏、窍闭类病证,拓展了此法的临床应用。元·王珪的“痰证”论,阐明因痰所致的多种神志病证可运用滚痰丸通治。滚痰丸对于王珪自身的神志异常“怪证”效如桴鼓,并在后世得到广泛的应用。宋·杨士瀛所着《仁斋直指方论》中,在运用祛痰开窍法时,强调扶助正气以治根本,对于扶正祛痰开窍诸法的建立及临床运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4.1.4明清至近现代——阐释理论,总结实践理论阐释方面,对于祛痰开窍法的主治病证,从病因病机、证候类型、具体治法与方药运用,乃至临床验案所做的阐释,较之宋金元时期更为深入和丰富。总结实践方面,祛痰开窍法用于临床的验案,以及基于实践创制的新方剂,较之宋金元时期明显增多。很多医案不仅记录治疗过程,还有理论分析和总结。祛痰开窍法主治的病证,一是以痰迷心窍为主的病证,如癫狂、痫证、中风、温病与呆证等;二是以痰蒙五官清窍为主的病证,如喉闭、失音与耳聋等。4.2基本理论4.2.1中医之痰及致病特点中医学所言之“痰”,是指人体脏腑气化失常而产生的,遍布周身内外的,具有广泛致病性的代谢产物。痰具有逐渐蓄积、流动不测、黏滞胶着、秽浊腐败、凝结积聚、致病怪异等基本特征。痰的主要致病特点,是蒙蔽心神、阻滞气机、壅塞血脉、泛溢肌腠、闭阻清窍、积聚成瘤、宿痰失道等。其中,蒙蔽心神,闭阻清窍,则会出现痰阻所致神昏、窍闭之类病证。4.2.2祛痰开窍法的定义祛痰开窍法,是指通过化痰诸法及吐痰与下痰法,祛除体内蓄积的痰浊以开窍、醒神,治疗痰迷心窍证和痰蒙五官清窍证的治疗大法。4.2.3祛痰开窍法的适应范围祛痰开窍法,主要适用于痰迷心窍证和痰蒙五官清窍证。痰迷心窍证,症见神识模糊,精神抑郁;或举止失常,喃喃自语;或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鸣,苔腻,脉滑等;痰蒙五官清窍证,症见头胀昏痛,头重如蒙,五官感觉失灵,甚则闭塞不利,嗜睡困乏,苔腻,脉滑等。4.2.4祛痰开窍法的类别关于祛痰开窍法的类别,本文基于祛痰方法和途径的差异,将其具体分为化痰开窍法、吐痰开窍法、.下痰开窍法三类。①化痰开窍法:是指通过内消痰浊、醒神、开窍,治疗痰迷心窍证和痰蒙五官清窍证的一类治法。基于临床运用的实际,笔者将其总结为如.下几种具体治法:清热化痰开窍法、温化寒痰开窍法、熄风化痰开窍法、消积化痰开窍法、祛瘀化痰开窍法、解郁化痰开窍法、宁心化痰开窍法、健脾化痰开窍法、补气化痰开窍法、滋阴化痰开窍法等10种具体治法。②吐痰开窍法:是指通过涌吐,将胸膈及胃脘间停滞之痰排出体外,治疗因痰实所致痰迷心窍证和痰蒙五官清窍证的治法,是最为直接且快速的祛痰方法。③下痰开窍法:是指通过通导大便,攻逐痰实,以祛痰开窍,治疗腑气不通兼痰实阻滞所致痰迷心窍证和痰蒙五官清窍证的治法。4.2.5祛痰开窍法的代表方剂笔者将祛痰开窍的代表方剂,分为化痰开窍方剂、吐痰开窍方剂、下痰开窍方剂三类:①化痰开窍方剂:有清心牛黄丸、生铁落饮、金箔镇心丸、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苏合香丸、通关散、解语丹、寿星丸与涤痰汤等。②吐痰开窍方剂:有瓜蒂散、救急稀涎散等。③下痰开窍方剂:有滚痰丸、三化汤等。4.3临床运用从总体而言,祛痰开窍法适于治疗痰阻所致神昏、窍闭类病证。分而言之,有以下两类:①主治痰迷心窍证为主的病证,旨在祛痰开窍以醒神。②用于痰蒙五官清窍为主的病证,旨在祛痰以通利官窍。本项研究,选择中风、癫狂、痫证、呆证、温病、急喉风、耳鸣耳聋等病证,总结祛痰开窍法的运用要点和规律。4.3.1中风痰迷心窍为中风中脏腑证的主要病机之一,故祛痰开窍法是其主要治法之一。具体治法:①补气温阳,祛痰开窍法:主治阳气不足,痰迷心窍证。②滋阴潜阳,祛痰开窍法:主治阴虚阳亢,痰迷心窍证。③熄风祛痰,醒神开窍法:主治风痰上扰,痰迷心窍证。④平肝泻火,祛痰开窍法:主治肝郁痰火,蒙蔽心窍证。⑤通腑泻下,祛痰开窍法:主治痰瘀互结,腑气不通,蒙蔽心窍证。4.3.2癫狂痰迷心窍,是癫狂的关键病机,故祛痰开窍法是癫狂的关键治法。①癫证:其一,顺气解郁,祛痰开窍法:主治痰气互结,格塞心窍证;其二,清热泻火,祛痰开窍法:主治肝郁痰火,蒙蔽心窍证;其三,健脾祛寒,祛痰开窍法:主治脾虚生痰,痰蒙心窍证。②狂证:其一,清肝镇心,祛痰开窍法:主治痰火上扰,痰迷心窍证;其二,涌吐痰实,祛痰开窍法:主治痰实阻膈,痰迷心窍证;其三,逐痰化瘀,开窍醒神法:主治痰瘀互结,阻滞心窍证;其四,扶正祛邪,祛痰开窍法:主治正虚邪实,痰迷心窍证。4.3.3痫证痫证为痰阻、窍闭所致发作性神志异常病证,祛痰开窍法是痫证的主要治法之一。具体治法:①定惊安神,祛痰开窍法:主治神志不安,痰迷心窍证。②清心泻火,祛痰开窍法:主治痰热上扰,闭阻心窍证。③熄风定痫,祛痰开窍法:主治肝风内动,痰迷心窍证。4.3.4呆证呆证,多因禀赋不足,五脏虚损,肾精亏乏;或精气虚衰,脾虚痰浊内生,痰浊蒙蔽心神;或情志失调,气机郁结,痰气互结、痰瘀互结所致。祛痰开窍是其主要治法。具体治法:①扶正化瘀,祛痰开窍法:主治正虚血瘀,痰迷心窍证。②健胃开郁,祛痰开窍法:主治痰积胸中,蒙蔽心窍证。4.3.5温病风温、暑温、湿温等病证发展过程中,因火热之邪炼液成痰,或湿热不解酿痰,可能出现痰热蒙蔽心包或上蒙五官清窍而引起的神昏、窍闭之证,可治以祛痰开窍法。具体治法:①清心泻热,祛痰开窍法:主治邪热内陷,灼液为痰,痰热闭阻心包,扰乱心神之证。②清暑泻热,祛痰开窍法:主治暑热引动肝风,痰热痰火上壅,蒙蔽心神,闭阻清窍之证。③清热化湿,祛痰开窍法:主治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心包,神昏窍闭之证。4.3.6急喉风急喉风为痰热闭阻咽喉所致喉科急症,治当清热祛痰开窍。具体治法:①内治法:其一,泻火解毒,祛痰开窍法:主治风热邪气和疫疠毒邪入侵,痰火与风热邪毒上壅,痰涎壅盛,痹阻咽喉之证;其二,祛风散邪,祛痰开窍法:主治外感风邪,引动痰涎,风痰上扰,痰涎壅盛,气道不通,闭阻咽喉之证;其三,涌吐痰涎,祛痰开窍法:是最常用于治疗急喉风的方法,适于痰阻咽喉的急症,包括探吐法、吹喉法、灌喉法、外敷法、滴鼻法。②外治法:主要是针刺法。针刺法多用于泻热之用,通过急刺泻其热、通其络,可使其“痰解”“窍通”,常用于治疗急喉风。4.3.7耳鸣耳聋突发耳鸣耳聋,证属痰火上壅,壅闭耳窍者,治以清火化痰,开闭通窍法。气顺则火白降,热清则痰自消,痰消则火无所依,则耳鸣耳聋自愈。5研究结论5.1祛痰开窍法的学术源流祛痰开窍法肇始于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及《神农本草经》等经典着作,为痰迷心窍和祛痰开窍法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魏晋隋唐时期的医家,则进一步积累了临床实践经验,并对相应方药加以总结。元代朱丹溪首创痰迷心窍论,以祛痰开窍法治疗相关病证,促进了理论发展和临床运用。明清时期的医家,多以该法为基础治疗痰迷心窍和痰蒙清窍的病证,取得显着的效果,相关医论、医话和医案日渐丰富。及至当代,祛痰开窍法在救治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喉科急症方面,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术源流的深入梳理和研究,深感祛痰开窍法具有长期的、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积淀,是具有充分理论依据和临床实用价值的重要治法。但古今未见对此进行深入发掘整理和系统研究阐明者,不利于其学术传承、发展和临床运用。本论文基于对祛痰开窍法古今医论、医话、医案、方药的梳理,按照四个历史阶段阐明了祛痰开窍法的理论与临床基础、理论传承与创新的脉络、代表医家的学术特点和学术贡献,为本论文有关祛痰开窍法的基本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5.2祛痰开窍法的基本理论本文系统阐明了祛痰开窍法的基本理论。重点指出:①祛痰开窍法,是指通过化痰、吐痰与下痰的治疗方法,祛除体内蓄积的痰浊以醒神、开窍,治疗痰迷心窍证和痰蒙五官清窍证的治疗大法。②祛痰开窍法的适用范围:痰迷心窍证和痰蒙五官清窍证。③根据祛痰方式的不同,笔者将其具体治法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化痰开窍法,主要通过内消痰浊以醒神、开窍。具体包括:清热化痰开窍法、温化寒痰开窍法、熄风化痰开窍法、消积化痰开窍法、祛瘀化痰开窍法、解郁化痰开窍法、宁心化痰开窍法、健脾化痰开窍法、补气化痰开窍法、滋阴化痰开窍法等10种。第二类,吐痰开窍法,主要通过涌吐胸膈胃脘之痰浊以醒神、开窍。第三类,下痰开窍法,主要通过通导大便,攻逐痰实以醒神、开窍。古今医家在长期的理论研讨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创制了基于三类治法的大量方剂。笔者通过比较提炼出部分古今医家多用的方剂,作为上述三类治法的代表方剂。5.3祛痰开窍法的临床运用祛痰开窍法,在中风、癫狂、痫证、呆证、温病及急喉风、耳鸣耳聋等七种病证中较为常用。中风、癫狂、痫证、呆证、温病等病,主要用于痰迷心窍证;急喉风、耳鸣耳聋等病,主要用于痰蒙五官清窍证。祛痰开窍法在上述病证中运用时,须针对具体证候病机与相关治法结合,确立以祛痰开窍为主旨的具体治法。笔者依据临床诊治实录,提炼出针对上述病证具体证候病机的若干常见治法。
杨小梅[8](2018)在《开窍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证)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开窍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风痰阻络证患者,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残疾程度(mRS)、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评分和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比较清心开窍法(以醒脑静为代表)和化痰开窍法(以刘氏菖郁汤为代表)疗效差异,探讨开窍法治疗中风风痰阻络证的作用机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风痰阻络证患者1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醒脑静组57例,刘氏菖郁汤组48例,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51例。对照组给予基于指南的西医治疗,其他三组在与对照组保持基本一致的西医治疗基础上与醒脑静、刘氏菖郁汤或醒脑静+刘氏菖郁汤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给药方案为20ml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刘氏菖郁汤每天1剂,分两次口服或鼻饲,10天为1疗程。治疗前后对患者根据NIHSS、mRS、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评定量表进行评分,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Lp-PLA2和hs-CRP。观察:(1)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内风、内火、痰湿、血瘀、气虚、阴虚)积分及NIHSS、mRS评分的影响,评价;(2)开窍法对Lp-PLA2、hs-CRP的影响,探讨不同开窍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机制。结果:1.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情况对照组总有效率36.4%;醒脑静组总有效率57.9%;刘氏菖郁汤组总有效率87.5%;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总有效率83.4%。刘氏菖郁汤组、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刘氏菖郁汤组总有效率高于醒脑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积分变化情况内风:治疗后,各组内风积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组、刘氏菖郁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大于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对内风证均有疗效,其中醒脑静组、刘氏菖郁汤组疗效优于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内火:治疗后,三个中药治疗组内火证积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组、刘氏菖郁汤组、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醒脑静组、刘氏菖郁汤组、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治疗内火证疗效优于对照组。痰湿:治疗后,三个中药治疗组内火证积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积分差值大于刘氏菖郁汤组、醒脑静组、对照组(P<0.01),刘氏菖郁汤组差值大于醒脑静组和对照组(P<0.01)。三个中药治疗组对痰湿证有效,且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疗效最优,其次为刘氏菖郁汤组,再到醒脑静组。血瘀:治疗后,对照组、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血瘀积分增加,刘氏菖郁汤组血瘀积分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氏菖郁汤组差值大于对照组和醒脑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刘氏菖郁汤组治疗血瘀证疗效优于对照组和醒脑静组。气虚:治疗后,醒脑静组气虚积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氏菖郁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大于醒脑静组(P<0.01),刘氏菖郁汤组对气虚证疗效优于醒脑静组。阴虚:治疗后,刘氏菖郁汤组、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阴虚积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刘氏菖郁汤组、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不能改善阴虚证候。3.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对照组总有效率27.3%,醒脑静组总有效率73.7%,刘氏菖郁汤组总有效率50%,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总有效率64.7%。醒脑静组、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醒脑静组总有效率高于刘氏菖郁汤组(P<0.01)。4.mRS等级改善情况治疗后,醒脑静组、刘氏菖郁汤组和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mRS等级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醒脑静组等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Lp-PLA2水平的变化治疗后,三个中药治疗组Lp-PLA2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氏菖郁汤组、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Lp-PLA2水平下降大于对照组(P<0.01)。醒脑静组、刘氏菖郁汤组、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能降低血浆Lp-PLA2水平,其中刘氏菖郁汤组、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疗效优于对照组。6.hs-CRP水平的变化治疗后,醒脑静组hs-CRP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刘氏菖郁汤组和醒脑静+刘氏菖郁汤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开窍法改善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积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化痰开窍法疗效优于清心开窍法。开窍法在改善内火、痰湿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化痰开窍法活血化瘀效果优于清心开窍法;化痰开窍法和清心开窍法联合使用,化痰疗效增强。(2)开窍法改善神经动能缺损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中清心开窍法疗效最好,其次为清心开窍法和化痰开窍法联合使用,再次为化痰开窍法。(3)开窍法能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mRS等级,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4)开窍法能降低脑梗死患者Lp-PLA2水平,其中化痰开窍法、清心开窍法和化痰开窍法联合使用疗效优于清心开窍法。清心开窍法能降低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总的来说,清心开窍法和化痰开窍法均通过改善证候积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mRS等级以提高临床疗效。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化痰力增强。开窍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Lp-PLA2、hs-CRP水平有关。
吉科杰[9](2016)在《加味涤痰开窍汤合醒脑静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痰热蒙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加味涤痰开窍汤合醒脑静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痰热蒙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33)参考相关指南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n=33)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涤痰开窍汤:南星(姜制)12g半夏12g枳实10g茯苓10g橘红6g石菖蒲10g党参12g竹茹10g远志10g川芎15g炙甘草3g,每日一剂,水煎400ml,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神志不清、吞咽困难病人置入鼻饲胃管,予50ml注射器分次从鼻胃管注入)和醒脑静注射液20ml(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一次,共七天。对治疗后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指标,胸部X线变化进行观察。结果1.肺部感染: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7%。经秩和检验统计学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间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神志障碍:对照组和治疗组间在改善患者昏迷指数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涤痰开窍汤合醒脑静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痰热蒙神证安全有效。
刘龙江[10](2016)在《李燕梅教授治疗中风失语症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中风失语症(Apoplexy Aphasia)是中风后出现的语言能力部分或完全丢失,是中风病的主症之一,也是中风病常见的后遗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言语謇涩,甚至言语不能,临床医学称之为失语证,常伴发于急性脑血管病,按语言功能的缺失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自发言语的不能,即缺乏积极主动的语言交流;听理解的障碍,主要表现在能听到语言符号,但不能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复述的不能,不能够重复表述一句话,甚至几个词;不能命名,患者能够说出一些过去熟悉的物品的用途,但不能准确说出物品的名称;阅读不能,不能朗读和阅读理解句子和文章;书写不能,包括主动书写,被动的听写,抄写和写作能力等方面。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病主要由于大脑语言功能区神经细胞被破坏或不同区域的纤维联系中断引起的[1]。也有学者认为小脑参与复杂语言的形成,并观测执行语言流利度时,大脑和小脑同时激活[2]。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对所学习的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等)运用和识别发生障碍,可涉及视、听、读写及复述等各个方面[3]。失语患者,由于不能正常进行交流,或只能以肢体语言代替,大大增加了医生对患者病情准确判断的难度,由于很多查体无法配合,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也增加了一些检查费用支出,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到了中风其它症状的治疗。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进展。也使如何快速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成为当下失语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治疗上,目前临床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康复医学上,但由于语言训练需要专业的场地和专门语言康复师,且只有大型综合医院配备专业语言康复师,目前临床上只有很小一部分失语的病人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由于治疗的周期较长,短期内效果不明显,病人依从性较差,药物治疗上,服药比较方便,但大部分药物处在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阶段,且目前多为神经递质补充剂和胆碱酯酶抑制剂和一些脑神经保护剂等,如多奈哌齐,多巴胺,苯丙胺,美金刚,丁苯酞等,在药物洗脱期[4,5,6,7,8]大多会出现症状反复和疗效下降。因疗效不稳定,临床无法大面积推广,是目前神经科大夫面临的比较棘手问题,中医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丰富治疗经验,因此对中医治疗中风失语的经验继承应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导师李燕梅教授,着名的脑病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业医30余载,学风严谨,医德高尚,精通中西,长期致力于中风失语的理论研究,在中风失语理论研究和治疗上颇有建树,本课题旨在系统而有重点地整理总结导师李燕梅教授多角度多方位辩证治疗中风失语症的宝贵经验及学术精华,探讨其学术思想。
二、涤痰开窍法治疗中风不语11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涤痰开窍法治疗中风不语112例(论文提纲范文)
(1)“芳香开窍法”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确定检索词 |
(二)资料收集 |
三、研究内容 |
(一)芳香开窍法的学术源流 |
1.芳香疗法的历史溯源 |
(1)先秦时期——芳香疗法的起源 |
(2)唐宋元时期——芳香疗法的发展 |
(3)明清时期——芳香疗法的成熟 |
2.开窍治法的历史溯源 |
(1)秦汉时期——萌芽时期 |
(2)魏晋隋唐至宋金元时期——发展时期 |
(3)明清时期——成熟时期 |
3.芳香开窍法的历史溯源 |
(1)诸证之闭证“不得不用芳香开窍之品”理论 |
(2)温热病治以“芳香开窍”理论 |
(二)芳香开窍法相关的基本理论 |
1.“窍”的概念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1)“窍”的概念 |
(1)狭义之窍 |
(2)广义之窍 |
(3)外通之窍与内通之窍 |
(2)九窍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1)目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2)鼻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3)口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4)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5)浊窍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3)心窍、脑窍、神窍的关系 |
2.“窍病”的概念、分类及病因病机 |
(1)窍病的概念 |
(2)窍病的分类 |
(1)按照病位分类 |
(2)按照病因病机分类 |
(3)窍病的病因病机 |
(1)五脏六腑阴阳失调 |
(2)其他病因病机 |
3.芳香开窍法的概念内涵 |
(1)芳香开窍法的概念 |
(2)芳香开窍法与其他常用开窍法的关系 |
(1)祛痰开窍法 |
(2)通腑开窍法 |
(3)宣肺开窍法 |
(4)辛温开窍法 |
(三)芳香开窍法常用药物探析 |
1.古代医家常用芳香开窍药探析 |
2.现代医家常用芳香开窍药探析 |
(1)麝香 |
(2)冰片 |
(3)石菖蒲 |
(4)安息香 |
(5)薄荷 |
(6)白芷 |
(7)川芎 |
(8)细辛 |
(9)苏合香 |
(10)辛夷 |
(四)历代医家应用芳香开窍法治疗窍病经验举例 |
1.耳窍病 |
2.鼻窍病 |
3.喉窍病 |
4.烂喉痧 |
5.心窍病 |
(1)热邪蒙蔽心窍 |
(2)暑湿之邪蒙蔽心窍 |
(3)麻毒时邪蒙蔽心窍 |
(4)厥证 |
6.痰蒙神窍 |
7.脑窍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 |
致谢 |
(2)桂陈宣化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文献研究 |
1.1 病名初探 |
1.2 古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现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辨证分型 |
1.5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法 |
1.6 中成药治疗 |
1.7 导师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
2 西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
2.1 缺血性中风的流行病学 |
2.2 发病机制 |
2.3 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案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中风病类型诊断 |
1.5 中风病分期标准 |
1.6 纳入标准 |
1.7 排除标准 |
1.8 剔除和脱落标准 |
1.9 研究中止标准 |
2 临床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一般资料分析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安全性评定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基本情况 |
3.2 治疗结果 |
3.3 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论扶阳理论三焦次第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 |
1.1 扶阳思想概述 |
1.2 人体阴阳本体结构与中风病 |
1.3 阳虚为本,中风病发病之根本 |
1.4 论三焦气机不畅与中风病 |
1.5 痰瘀互结,中风病发病之标实 |
1.6 桂枝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理论探讨 |
1.7 桂陈宣化汤的立方依据 |
2 桂陈宣化汤的组方分析及相关药理研究 |
2.1 组成及方解 |
2.2 药物分析 |
2.3 现代药理分析 |
3 血浆Hcy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 |
4 观察指标分析 |
5 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主要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腻苔的病因病机与治疗用药及泄泻腻苔菌群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 黄腻苔病因病机及诊治经验 |
1.1 黄腻苔的病因病机 |
1.1.1 湿热和饮热并重 |
1.1.2 痰热和食滞 |
1.1.3 阳虚、湿温和伤暑 |
1.1.4 表邪入里和湿热瘟疫 |
1.2 黄腻苔的诊治经验 |
1.2.1 肺系疾病 |
1.2.2 脑系疾病 |
1.2.3 脾胃疾病 |
1.2.4 肝系疾病 |
1.2.5 肾系疾病 |
1.3 小结 |
2 白腻苔病因病机与诊治经验 |
2.1 白腻苔的病因病机 |
2.1.1 湿蕴和痰滞 |
2.1.2 湿重于热和饮重于热 |
2.1.3 表证、肺寒和邪居中焦 |
2.1.4 湿温、暑温和疫疬 |
2.2 白腻苔的诊治经验 |
2.2.1 心脑疾病 |
2.2.2 肾系疾病 |
2.2.3 肺系疾病 |
2.2.4 脾胃疾病 |
2.2.5 湿疹与青春痘 |
2.3 白腻苔的案例举隅 |
2.4 小结 |
3 中成药治疗病证出现黄腻苔的药物配伍规律 |
3.1 舌苔文献检索 |
3.1.1 舌苔文献的来源 |
3.1.2 检索方法与结果 |
3.2 交叉表的查询 |
3.2.1 数据的整理 |
3.2.2 Access查询 |
3.3 关联数据挖掘 |
3.3.1 数据挖掘的方法 |
3.3.2 数据挖掘的步骤 |
3.4 可视化的分析 |
3.4.1 数据可视化的方法 |
3.4.2 数据可视化的步骤 |
3.5 小结 |
4 方剂治疗病证出现白腻苔的药物配伍规律 |
4.1 舌苔文献检索 |
4.1.1 舌苔文献的来源 |
4.1.2 检索方法与结果 |
4.2 交叉表的查询 |
4.2.1 数据的整理 |
4.2.2 Access查询 |
4.3 关联数据挖掘 |
4.3.1 数据挖掘的方法 |
4.3.2 数据挖掘的步骤 |
4.4 可视化的分析 |
4.4.1 数据可视化的方法 |
4.4.2 数据可视化的步骤 |
4.5 小结 |
5 黄腻苔和白腻苔舌面菌群结构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的材料 |
5.1.2 实验的方法 |
5.2 结果和分析 |
5.2.1 菌群物种的组成分析 |
5.2.2 菌群物种多样性分析 |
5.2.3 菌群物种差异性分析 |
5.3 小结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黄腻苔和白腻苔的病因病机 |
6.1.2 黄腻苔和白腻苔的治则治法 |
6.1.3 黄腻苔和白腻苔的诊治经验 |
6.1.4 黄腻苔和白腻苔的治疗用药 |
6.1.5 黄腻苔和白腻苔的菌群差异 |
6.1.6 黄腻苔和白腻苔的形成分析 |
6.2 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黄腻苔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第二代测序技术在口腔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知情通知书 |
个人简介 |
(4)卒中相关性肺炎中医证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SAP现代医学认识 |
2 SAP的传统医学认知 |
3 SAP中医证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考 |
研究一 SAP中医证型及兼证分布情况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例纳排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观察指标 |
3.2 中医证型及兼证的诊断标准 |
3.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 |
2 SAP中医证型类型及分布情况 |
2.1 SAP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2.2 SAP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和卒中类型的关系 |
3 SAP兼证分布情况 |
3.1 SAP兼证类型及分布情况 |
3.2 SAP各中医证型与兼证分布之间的关系 |
小结 |
研究二 中西医结合治疗SAP的临床观察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思路 |
3 病例选择 |
3.1 诊断标准 |
3.2 纳排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观察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SAP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2 SAP治疗主要观察指标 |
3 SAP治疗次要观察指标 |
3.1 实验室检查变化 |
3.2 其他观察指标变化 |
4 SAP中成药治疗治法治则及频次统计 |
5 SAP中医辨证治疗处方药物分析 |
5.1 处方中药使用频次统计 |
5.2 处方中药药物功效类别统计 |
6 SAP中成药成方与辨证论治组方治疗效果比较 |
6.1 基线资料分析 |
6.2 临床治愈率比较 |
小结 |
讨论 |
1 SAP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2 SAP中医证型及兼证的分布情况分析 |
2.1 SAP中医证型及兼证设立理论基础 |
2.2 SAP中医证型及兼证的分布规律 |
2.3 SAP中医证型分布与兼证之间相关性讨论 |
2.4 SAP与 CAP的证型分布差异比较 |
3 SAP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
3.1 临床治愈率比较 |
3.2 感染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比较 |
3.3 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 |
3.4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
3.5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较 |
3.6 中西医治疗优势核心指标 |
3.7 原因分析 |
4 SAP辨证论治组方与中成药成方治疗的证型匹配和临床疗效分析 |
4.1 辨证论治与中成药成方治疗的证型匹配分析 |
4.2 临床治愈率比较 |
5 SAP辨证论治组方药物分析 |
5.1 各药物功效下常用药物分析 |
5.2 药物配伍分析 |
5.3 药物总结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治进展 |
1 SAP疾病定义及流行病学资料 |
2 SAP常见危险因素及预测评分表 |
3 SAP发病机制 |
3.1 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
3.2 卒中后免疫功能障碍 |
3.3 其他 |
4 SAP诊断 |
4.1 SAP临床表现 |
4.2 SAP病原学检查 |
4.3 SAP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
4.4 SAP诊断标准 |
5 SAP病原学特点 |
6 SAP治疗与管理 |
6.1 SAP综合治疗 |
6.2 SAP抗感染治疗 |
6.3 SAP其他治疗方法 |
7 SAP预防 |
7.1 SAP综合管理预防 |
7.2 SAP的药物预防宜忌 |
8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辨证论治卒中相关性肺炎研究进展 |
1 SAP病因病机探讨 |
2 卒中相关性肺炎辨证论治实践 |
2.1 清热化痰法 |
2.2 温化阳化痰法 |
2.3 益气化痰法 |
2.4 理气化痰法 |
2.5 通腑化痰法 |
2.6 扶正固表法 |
2.7 活血化瘀法 |
2.8 化痰开窍法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西医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国内外西医研究现状 |
1.1.1 自发性脑出血概述 |
1.1.2 自发性脑出血的治疗 |
1.1.3 卒中相关性肺炎 |
1.2 中医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2.1 中医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认识 |
1.2.2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辨证论治 |
1.2.3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中医特色疗法 |
1.3 评述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中医证型分类标准 |
2.1.4 纳入标准 |
2.1.5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信息采集表制定 |
2.2.2 信息采集、整理 |
2.2.3 中医辨证分型方法 |
2.2.4 建立数据库 |
2.2.5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基础情况分析 |
2.3.2 脑出血发病及手术情况分析 |
2.3.3 痰培养病原体及耐药性 |
2.3.4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2.3.5 中医辨证分布 |
2.3.6 中药方剂使用情况及其疗效分析 |
2.3.7 比较各证型的呼吸功能及预后情况 |
2.3.8 生存分析 |
2.3.9 小结 |
2.4 讨论 |
2.4.1 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病原体及抗菌药物使用 |
2.4.2 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证型分析及比较 |
2.4.3 中医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 |
2.4.4 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 |
2.4.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的研究概况 |
一、高血压性脑出血定义及流行病学 |
二、高血压性脑出血内外科方面治疗研究进展 |
三、高血压性脑出血中血肿扩大研究进展 |
第二节 中医研究概况 |
一、出血性中风病名的发展 |
二、出血性中风病机的认识 |
三、出血性中风辨证治疗 |
四、破血逐瘀法的使用和局限性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研究简介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场所 |
二、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样本量估算 |
三、随机及盲法 |
四、干预措施 |
五、评价指标 |
六、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病例纳入情况 |
二、一般资料 |
三、三组疗效结局指标统计分析结果 |
四、安全性指标分析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一、本课题研究依据 |
二、研究结果分析 |
三、本研究的不足 |
第六节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祛痰开窍法及其运用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前言 |
1 学术源流 |
1.1 先秦两汉时期——理论奠基,学术萌芽 |
1.1.1 “心主神明”的理论及意义 |
1.1.2 人体诸窍与五脏的关系 |
1.1.3 清窍不利病证及其治法 |
1.1.4 祛痰通窍方药及其运用 |
小结 |
1.2 魏晋至隋唐时期——总结经验,创制方药 |
1.2.1 风痰热上逆蒙蔽清窍的病候 |
1.2.2 运用祛痰开窍法治疗急症 |
1.2.3 祛痰开窍类方剂与药物 |
小结 |
1.3 宋金元时期——理论提升,应用拓展 |
1.3.1 “痰迷心窍”论的提出 |
1.3.2 祛痰开窍以醒神 |
1.3.3 祛痰以通利官窍 |
小结 |
1.4 明清至近代时期——阐释理论,总结实践 |
1.4.1 祛痰开窍以醒神 |
1.4.2 祛痰以通利官窍 |
小结 |
2 基本理论 |
2.1 中医之痰及致病特点 |
2.2 祛痰开窍法的定义 |
2.3 祛痰开窍法的适用范围 |
2.3.1 痰迷心窍证 |
2.3.2 痰蒙五官清窍证 |
2.4 祛痰开窍法的类别 |
2.4.1 化痰开窍法 |
2.4.1.1 清热化痰开窍法 |
2.4.1.2 温化寒痰开窍法 |
2.4.1.3 熄风化痰开窍法 |
2.4.1.4 消积化痰开窍法 |
2.4.1.5 祛瘀化痰开窍法 |
2.4.1.6 解郁化痰开窍法 |
2.4.1.7 宁心化痰开窍法 |
2.4.1.8 健脾化痰开窍法 |
2.4.1.9 补气化痰开窍法 |
2.4.1.10 滋阴化痰开窍法 |
2.4.2 吐痰开窍法 |
2.4.3 下痰开窍法 |
2.5 祛痰开窍法的代表方剂 |
2.5.1 化痰开窍方剂 |
2.5.2 吐痰开窍方剂 |
2.5.3 下痰开窍方剂 |
3 临床运用 |
3.1 中风 |
3.1.1 补气温阳,祛痰开窍 |
3.1.2 滋阴潜阳,祛痰开窍 |
3.1.3 熄风祛痰,醒神开窍 |
3.1.4 平肝泻火,祛痰开窍 |
3.1.5 通腑泻下,祛痰开窍 |
小结 |
3.2 癫狂 |
3.2.1 癫证 |
3.2.1.1 顺气解郁,祛痰开窍 |
3.2.1.2 清热泻火,祛痰开窍 |
3.2.1.3 健脾祛寒,祛痰开窍 |
3.2.2 狂证 |
3.2.2.1 清肝镇心,祛痰开窍 |
3.2.2.2 涌吐痰实,祛痰开窍 |
3.2.2.3 逐痰化瘀,开窍醒神 |
3.2.2.4 扶正祛邪,祛痰开窍 |
3.3 痫证 |
3.3.1 定惊安神,祛痰开窍 |
3.3.2 清心泻火,祛痰开窍 |
3.3.3 熄风定痫,祛痰开窍 |
3.4 呆证 |
3.4.1 扶正化瘀,祛痰开窍 |
3.4.2 健胃开郁,祛痰开窍 |
3.5 温病 |
3.5.1 清心泻热,祛痰开窍 |
3.5.2 清暑泻肝,祛痰开窍 |
3.5.3 清热化湿,祛痰开窍 |
3.6 急喉风 |
3.6.1 内治法 |
3.6.1.1 泻火解毒,祛痰开窍 |
3.6.1.2 祛风散邪,祛痰开窍 |
3.6.1.3 涌吐痰涎,祛痰开窍 |
3.6.2 针刺法 |
3.7 耳鸣耳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8)开窍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1 中风病的概述 |
1.1.2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
1.1.3 中风病的辨证论治 |
1.2 岭南地区中风病发病及辩证论治特点 |
1.3 开窍法治疗中风的依据 |
1.3.1 开窍法的理论基础 |
1.3.2 开窍法治疗中风的源流 |
1.3.3 开窍法的现代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立论依据 |
1.4.1 导师团队前期研究 |
1.4.2 醒脑静注射液 |
1.4.3 刘氏菖郁汤来源及应用 |
1.4.4 清心开窍法和化痰开窍法联合使用依据 |
1.5 刘氏菖蒲郁金汤组方分析 |
1.5.1 组方思想 |
1.5.2 君、臣、佐、使 |
1.5.3 组方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
1.6 痰湿证与炎症的相关性 |
1.7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1.7.1 脑梗死的流行病学 |
1.7.2 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7.3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
1.8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脑梗死的关系 |
1.9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脑梗死的关系 |
第二章 开窍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证)的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病例来源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脱落标准 |
2.2.6 研究方法 |
2.2.7 观察内容 |
2.2.8 疗效判定标准 |
2.2.9 统计学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基线分析 |
2.3.2 疗效评价 |
2.3.3 安全性评价 |
2.4 讨论 |
2.4.1 岭南地区中风病辩证论治思路 |
2.4.2 本研究的病例纳入及组方依据 |
2.4.3 清心开窍法疗效评价 |
2.4.4 化痰开窍法疗效评价 |
2.4.5 清心开窍法联合化痰开窍法疗效评价 |
2.4.6 清心开窍法和化痰开窍法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的疗效比较 |
2.4.7 开窍法对脑梗死患者Lp-PLA2水平的影响 |
2.4.8 开窍法对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的影响 |
2.5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2.5.1 存在的问题 |
2.5.2 解决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9)加味涤痰开窍汤合醒脑静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痰热蒙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认识和治疗进展 |
综述二 西医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因及机制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 |
1.临床资料 |
2.治疗方法 |
3.观察、评定疗效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5.结果与分析 |
6.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10)李燕梅教授治疗中风失语症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李燕梅教授治疗中风失语临床经验研究 李燕梅教授对中风失语的认识及学术思想 |
1. 对中风失语病因病机的解读 |
1.1 五脏功能失调,神机失用 |
1.2 风热痰上攻,舌窍被阻 |
1.3 气虚血瘀,舌窍失养 |
2. 中风失语临床常见分型及治疗 |
2.1 风痰阻窍 |
2.2 痰热闭窍 |
2.3 痰瘀互结 |
2.4 肝肾不足 |
3. 李燕梅教授的治疗特色 |
3.1 “开窍解语”贯穿始终 |
3.2 早期注重平肝熄风药的使用 |
3.3 久病注重活血化瘀通络药的使用 |
3.4 相须相使,重视七情对药的使用 |
3.5 头针配伍彰显疗效 |
3.6 重视心理呵护与情志治疗 |
4. 中风失语治疗中所存在问题和展望 |
5. 经典病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中医对中风失语的认识和研究 |
1. 中风失语病名的追溯 |
2. 古代医家对中风失语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五脏病机论 |
2.2 痰湿生热 |
2.3 气虚血瘀 |
3. 现代医家对中风失语病因病机的及辨证的认识 |
3.1 肾虚髓空,五脏不和 |
3.2 风中脑府, 脑脉瘀阻 |
3.3 水亏火旺,痰火阻滞 |
3.4 辨证论治 |
3.5 分期治疗 |
4. 针灸治疗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 2:个人简历 |
四、涤痰开窍法治疗中风不语11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芳香开窍法”的理论研究[D]. 刘龙标.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桂陈宣化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研究[D]. 李晓琼.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腻苔的病因病机与治疗用药及泄泻腻苔菌群结构研究[D]. 齐城成.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卒中相关性肺炎中医证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研究[D]. 刘玥.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中西医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回顾性研究[D]. 李芷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评价[D]. 周粤湘.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祛痰开窍法及其运用的理论研究[D]. 林琪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8]开窍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证)的研究[D]. 杨小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加味涤痰开窍汤合醒脑静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痰热蒙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吉科杰. 苏州大学, 2016(01)
- [10]李燕梅教授治疗中风失语症经验研究[D]. 刘龙江.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