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寻址论文-张帆

多线寻址论文-张帆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线寻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扭曲向列,均方根电压,多线寻址,哈德曼矩阵

多线寻址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1](2007)在《STN-LCD多线寻址驱动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超扭曲向列(STN)液晶是一种常见的被动型显示器件,在移动通讯设备和仪表显示系统中被大量使用。这种液晶材料的显示效果是由像素点上的均方根(root- mean-square)电压决定的。为了支持高分辨率的显示屏,采用传统单线寻址驱动方式必须提高驱动输出电压,或是增加扫描频率才能保证液晶屏的显示亮度。本文所讨论的多线寻址(Multi-Line Addressing)驱动方案,可以同时驱动多条行扫描电极。在一帧图像扫描周期内施加多次选通脉冲,从而增加像素点上的均方根电压,获得更好的显示特性。本文在分析LCD动态驱动芯片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一种多线寻址驱动算法。为了避免串扰,多线寻址的行扫描电压分布必须基于一种正交矩阵的形式,而列电极的驱动电压是由显示数据和正交矩阵乘法运算的结果。本文优化了一种基于哈德曼矩阵的实现方案,通过用0元素替换矩阵中的特定位,可以简化算法输出状态。在4线寻址方式下,将列电极驱动电平级数从5级减少到4级,降低了电路复杂程度。基于状态机的设计对该算法进行了硬件实现,并根据动态图像的显示要求对4线寻址驱动进行验证。在每秒20帧图像的刷新率下,采用多线寻址方案的整体功耗较单线寻址驱动方式要增加0.3%,像素驱动电压分布更适合电光响应快的液晶材料。采取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基于4线寻址技术的STN-LCD控制驱动芯片。对RAM的寻址电路进行优化,可以针对不同的显示模式,动态的控制显示数据填充到RAM的位置,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基于I2C串行总线设计接口电路,使芯片易于通过级联方式进行扩展。本文基于CSMC 0.5um的工艺,使用Verilog HDL实现了内置RAM的LCD驱动芯片数字部分前端设计,使用ModelSim进行了逻辑仿真。采用全定制设计方法实现模拟电路部分,用Nanosim进行晶体管级整体仿真,结果显示该LCD驱动器的设计满足预期的功能要求。(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7-05-01)

区伟江,刘舒曼[2](2001)在《便携式LCD显示系统的多线寻址驱动电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 STN LCD多线寻址驱动方式的优点,及使用多线寻址驱动电路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现代显示》期刊2001年02期)

多线寻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 STN LCD多线寻址驱动方式的优点,及使用多线寻址驱动电路时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线寻址论文参考文献

[1].张帆.STN-LCD多线寻址驱动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7

[2].区伟江,刘舒曼.便携式LCD显示系统的多线寻址驱动电路[J].现代显示.2001

标签:;  ;  ;  ;  

多线寻址论文-张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