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之夜(散文)

山中之夜(散文)

一、山中之夜(散文)(论文文献综述)

耿欢欢[1](2021)在《刘延陵诗歌与诗论研究(1921-1937)》文中认为

陈春成[2](2019)在《尺波》文中研究说明原刊编辑荐语陈春成的小说几乎每一个都有亮点,题材的选择、语言的精到、叙事的穿插,思考的维度,历史的观察,有着90后少见的个性和成熟度。虽看过他的不少作品,但《尺波》还是让我足够惊讶,仿佛看到了博尔赫斯站在面前。小说富于幻想,是时间的交叉,是梦境的交接,是虚实的交替。"大地的另一面是梦中的世界,我们则在那个世界的梦中。"是时间的主题,也是梦境的主题;"尺波"是一本刊物,也是平衡现实和幻境的利剑。无论1950年发生的祖父剿匪事件、君主时代发生的国王铸剑事件,还是民

陈春成[3](2019)在《尺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0年初春,发生在屏南、建瓯两县交界的东峰尖剿匪战斗中的一次交火,偶然映照在上空一只游隼深褐色的眸中。方才的两声巨响将它推向天空深处,群山骤然缩小成暗绿的波纹。新兵陈蕉的面容和举枪的姿态在隼的意识中保留了片刻,直到被一抹霞光取代。一股白烟从他的枪口飘散,身边的灌木犹自簌簌摇荡(对方的一枪没击中他)。他放下枪,大口喘着气,走上前去。伏在地

贾诗瑾[4](2017)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作家作品研究》文中指出语文学科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文质兼美的教材,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然而,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作家作品数量远远少于男性作家作品,这违背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理念。当代社会,女性作家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增加教材中女性作家作品的数量势在必行。本文旨在通过统计各版本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作家作品的比例以及年代、题材、体裁等客观数据,并根据时代背景和特定环境,分析出女性作家作品偏少的原因、艺术价值和语文教育价值,以及做出增选加女性作家作品的可行性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入选的部分女性作家作品。

朱晓丽[5](2016)在《《梦十夜》第三夜与夏目漱石的中国观》文中研究说明1908年,《梦十夜》刊登于《朝日新闻》,可以说,是在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作品。全书由10个光怪陆离的梦组成,作品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每一夜的人物设定也很少,也没有过多的复杂的情节,但其意义深远,反映了夏目漱石对爱情、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深刻反思与感悟。本次论文研究探讨的是《梦十夜》中的第三夜,文中只有“孩子”与“我”两位主人公,文中的父子关系的隐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研究和探讨的焦点;其次,“孩子”像一面镜子一般,照出“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不仅是时间的概念,更有一层深刻的含义;最后,文中所提到的“文化五年”与“一百年”也是第三夜中所隐藏的又一暗示。夏目漱石曾说过,“颇具野心的我,要让100年后的人们解开这一谜团”,“孩子”的象征、“孩子”与“我”的关系、“文化五年”、“百年”都将成为本次论文研究的中心。夏目漱石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他的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作为一名生于明治维时期的日本人,夏目漱石也毫无例外地受到当时历史变革的影响,他的中国观也在日本近代化的浪潮中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因此,在研究《梦十夜》第三夜的同时,甚至于在研究夏目漱石的同时,所研究的不仅是表面所关注的日本的近代化,更深一层次的研究主题是夏目漱石的中国观。本文首先从明治时期大的背景出发,对《梦十夜》第三夜的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文中的情节提出疑问,进行分析,孩子虽然眼瞎,但能知道一切;虽然是小孩的形象,但说话的口吻与大人无异;明明是一个“梦”,但“我”知道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除此之外,文章最后的文化五年(1808年),是“我”杀死孩子的时间,夏目漱石也对这一时间点赋予了特殊含义。其次,试图以“孩子”的象征意义为出发点,同时,在明治维新的近代化道路上,盲目西化的日本急于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究竟有怎样的密切关系?为何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下,日本会选择盲目西化?最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夏目漱石同时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与近代化的冲击,其矛盾的中国观如何应运而生?在近代观与中国观中如何寻求平衡支点?是否为其以后的个人思想与日本的发展作出某种暗示与警醒?《梦十夜》第三夜以巧妙的文笔和构思反映了夏目漱石对中国文化的矛盾心理,既暗示了“百年前”日本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深厚渊源,又表明了当时夏目漱石对中国观的再思考,在对盲目西化的日本近代化社会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反映出其自身对中国文化的矛盾心理,更预示了夏目漱石对“百年后”东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以及对传统思想回归的期盼与必然。这不仅是对夏目漱石所处当时代的百年真实写照,也是对百年后社会以及个人传统思想回归的预示与警醒。

许文畅[6](2015)在《台湾《自由中国》杂志文艺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50年代的台湾文化场域受到多种思潮的冲击,局面异常复杂。其中,左翼思潮受到压制,国民党当局倡导的“反共文艺”成为文坛主流;与此同时,由胡适、雷震、聂华苓等人坚守的自由主义理念和纪弦等人倡导的现代主义思潮形成对“反共文艺”的突围和反拨态势。1949年11月20日,由雷震主办的政论性文化刊物《自由中国》于台北创刊,该刊始终以宣传民主自由理念为宗旨,致力于争取言论自由与思想自由的空间。以往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自由中国》的政论性特征,而对文艺栏的价值重视不足。《自由中国》风雨十一载,文艺栏贯穿始终,共刊出480多篇文学作品。从创刊至1952年底,文艺栏的部分作品具有些许政治色彩;自1953年聂华苓接任文艺栏主编后,她始终秉承着自由人文主义理念,以纯文学的原则来甄选作品。在其努力下,文艺栏作品淡出泛政治化语境,而且艺术性弥增。那么,在文化、政治视域下重新考辨《自由中国》文艺栏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实绩,不仅能够带领我们重返历史和文学现场,还能够在方法论上对当下的文学发展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章介绍《自由中国》及文艺栏赖以生存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其从创刊至终刊的全过程。本章主要着眼于文学史、思潮史的梳理和文学现象的呈现,接下来的三章都以本章为依据而展开论述。第二章是本论文的重点。本章详尽分析了文艺栏的多元文学样态。以聂华苓接掌文艺栏的时间为分界点,文艺栏经历了由“反共文学”向纯文学的演变。以文体分类角度观之,本文选取了颇具先验性的女性小说、异质性的怀乡书写、历史伦理小说、留学生小说,闺秀散文、学者散文和留学生散文,试验性新诗和部分戏剧作为分析蓝本。以期通过阐释文学作品的内在关联性及文学价值来呈现在历史现场中文学发展的状态。以个体作家角度观之,本文选取了聂华苓、司马桑敦、林海音、张秀亚、琦君、吴鲁芹、於梨华、余光中等作家为阐释对象,以期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考察作家的精神私史,及其对现当代文学的贡献。第三章旨在分析《自由中国》及其文艺栏中的自由主义思想。胡适和殷海光发表的文章无疑推动了台湾自由主义的发展。另外,聂华苓不但为纯文学作家提供了发声园地,更从文学层面丰富了自由人文主义的内涵。第四章梳理了《自由中国》与台港两地文艺刊物的互涉和交流状况。通过探讨与《自由中国》关系密切的《文学杂志》、《民主评论》等刊物的异同性,来扩展研究视野。《自由中国》被封后,聂华苓赓续了文艺栏的精神内涵,藉着“国际写作计划”为全世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文星》等杂志沿着《自由中国》的精神指归继续在自由之路上蹒跚行进。本文在结语部分指出,《自由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敢于与威权体制抗衡,并努力争取思想与言论的自由空间;并且《自由中国》促使我们思索自由主义应如何与中国现实土壤相接榫,思索自由主义知识者的歧路与进路等问题;尤其是文艺栏中的作品为我们返回文学现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以上种种或可为当下的文学研究提供某种参照。

曹世生[7](2014)在《屋不在大 有书则灵 ——1995-2001年的《书屋》杂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书屋》创办于1995年8月,是一份面向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文化类期刊。1995-2001年,在周实、王平两位主要编辑的努力下,《书屋》以图书评论及思想随笔为依托,汇集了国内老、中、青三代思想活跃的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思想文化领域的讨论,对社会问题发表直接、犀利的批评意见。在短短的几年间,《书屋》就形成了独特的期刊风格,成为一道引起国内外瞩目的文化景观。《书屋》能够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首先在于它是一份很有特点的刊物。《书屋》具有某种人格化的“风骨”,是知识分子办刊的典型——其灵活的、以内容为中心的栏目编排,反应了知识分子不拘一格的潇洒态度;其覆盖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的作者队伍,代表了知识分子的普遍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其集中的、思想含量厚重的刊物内容,凸显了知识分子独立客观的理性思维;其大胆敢言、兼具可读性与思想性的风格,彰显了知识分子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除了自身特点鲜明,《书屋》的发展也与其所处的内外环境密切相关。《书屋》的主编周实和编辑王平,两人人生经历相似、思想底色相近、性格特点互补,形成一种“双子星”效应,他们共同决定的刊物风格及采取的编辑策略是推动《书屋》发展的内部环境。1990年代中后期社会文化环境的特点及思想文化界的内部分裂,是《书屋》发展的时代背景。《书屋》诞生在长沙,是因为这里深受湖湘文化熏陶,1980-1990年代更是成为全国民营书业中心,这是其发展的地域因素。另外,《书屋》能够卓尔不群、办出个性,与当时主管单位的支持与宽容也是分不开的。新世纪以来,《书屋》与许多思想文化类期刊一样,面临体制束缚、经营艰难、社会影响力下降等困境。在新媒体环境下,《书屋》只有转变观念、积极进行新媒体转型,引入投资、进行商业化的品牌经营,才能走出边缘化,摆脱当前的经营困境,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

张光芒,王冬梅[8](2013)在《铁凝文学年谱》文中研究指明一九五七年九月十八日,铁凝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北京和河北在铁凝的文学道路乃至人生道路上具有地标性的非凡意义。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她在这两方天地中体验着成长的快乐与蜕变的疼痛,中心与边缘,喧嚣与宁静,复杂与单纯之间的种种张力也为她萃取了宝贵的文学素养与人生智慧。铁凝在一个充满

蒙星宇[9](2010)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文中研究指明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源头,具有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本研究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梳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发展历程,发掘与研读北美最早的网络原创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北美最早的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文网络纯文学交流群、华文网络论坛,以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代表作家作品等,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三个时期及主要特色。并通过对少君和图雅等文学个案研究,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两个总体特征:精英情结的大众写作,终极关怀的自由涂鸦。第二,从文学与网络互动的角度,归纳与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种典型写作模式:“自足写作”、“开放写作”、“网纸两栖写作”及各写作模式的主要特点,结合文本分析各模式在写作主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写作客体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带来的文学范式的种种转变,及其对纸质文学写作方式与文学观念的冲击。第三,从文学精神层面,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带来的三种新精神的表现及内涵。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诞生与发展的外驱力:“技术精神”;处于双重边际和自由语境之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既深刻又纯粹的内驱力:“游戏精神”;渗透着西方文化精神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独特的“个体精神”,并阐释这三种文学新精神在“网络时代”的先锋意义和重要启示。第四,从文学脉络、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精神等方面论证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总体特点,并从“游戏与使命”、“拿来与拿出”、“创作与批评”等方面对网络时代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范昌灼[10](2009)在《生命与自由的颂歌——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文中研究说明《翡冷翠山居闲话》是徐志摩散文中的一篇佳作、名作,发表于1925年7月4日《现代评论》第二卷第30期上。它是记写"山居"于意大利名城翡冷翠(佛罗伦萨)的冥想与思绪,洋溢着浪漫的情调。要注意的是,作者虽写"山居",却未着重、具体地描写山野的秀美风光和居于此间的生活情况,而是"闲话"

二、山中之夜(散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中之夜(散文)(论文提纲范文)

(2)尺波(论文提纲范文)

原刊编辑荐语

(4)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作家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关键词内涵解读
    四、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作家作品概观
    第一节 选文现状的数据分析
    第二节 高频入选的女性作家作品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作家性别失衡原因探析
    第一节 男尊女卑思想
        一、历史进程中的“男尊女卑”
        二、教育中的“男尊女卑”
    第二节 性别刻板印象
        一、性别刻板印象
        二、教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三、教材编写者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第三章 教材中女性作家作品的艺术及语文价值
    第一节 超脱自立的女性意识
        一、丰富的女性化视角
        二、崇高的母性地位
        三、自主的爱情与婚姻观
    第二节 真挚的爱国怀乡之情
        一、独特细腻的表达
        二、两岸相连的怀乡
    第三节 文质兼美的中文素养
        一、婉约文风的宗师
        二、精致文笔下的哲思
    第四节 饱含春风化雨的生命关怀
        一、珍爱生命
        二、直面死亡
第四章 女性作家作品入选教材的依据
    第一节 “人文性”目标的实现
        一、教育理论中的“人文性”
        二、教育活动中的“人文性”
    第二节 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失衡的心理定势
        二、成就动机和职业选择
    第三节 平等性别观念的形成
        一、从“生物决定论”到“文化决定论”
        二、偏差的性别观念教育
第五章 增选女性作家作品可行性分析及建议入选作品举例
    第一节 增选女性作家作品比重的可行性
    第二节 建议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女性作家作品
        一、西北边陲的色彩
        二、东北边疆的当代“萧红”
        三、军旅作家的柔情
        四、叶嘉莹评女性词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梦十夜》第三夜与夏目漱石的中国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第2章 夏目漱石与《梦十夜》第三夜
    2.1《梦十夜》的创作背景
    2.2《梦十夜》第三夜的主要内容
    2.3《梦十夜》第三夜“梦”的解析
第3章“孩子”的象征意义与中国文化
    3.1“孩子”的形象解读
    3.2 古典与现实交错的中国文化
        3.2.1 日本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
        3.2.2 衰败的“传统中国”
    3.3 日本的西化与中国文化
        3.3.1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3.3.2 明治维新与日本的对外扩张
第4章《梦十夜》第三夜与夏目漱石的中国观
    4.1 夏目漱石的中国观
        4.1.1 夏目漱石与中国文化
        4.1.2 两次中国之行
    4.2 夏目漱石的中国观与近代观
        4.2.1“自我本位”的“东西”方意识
        4.2.2“个人主义”的“东西”方融合
    4.3 百年后的梦醒与传统思想的回归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台湾《自由中国》杂志文艺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方法
第一章 《自由中国》杂志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台湾文艺杂志生态
        一、1950年代台湾文艺杂志纵览
        二、“反共文艺”的形成及影响
        三、“自由人文主义”的突围
    第二节 《自由中国》的创办与发展
        一、《自由中国》的筹备与创刊
        二、《自由中国》的宗旨
        三、编辑群体的离合
        四、“雷震案”与《自由中国》的终结
    第三节 政论期刊中的文艺栏
        一、政论期刊中的文化特色
        二、“文艺栏”概况
第二章“文艺栏”的多元文学样态
    第一节 从“反共文学”走向纯文学
        一、1949-1952年:“反共文学”的发展
        二、1953-1960年:纯文学的探索
    第二节“她们在写历史”:女性小说的勃发
        一、悲情女子与婚姻之殇
        二、“我是谁”:女性的职业角色
        三、女性心理症结与“逆在地化”写作
    第三节 故乡的面影:怀乡叙事中的别样书写
        一、被历史淹没的东北作家:司马桑敦
        二、“热读”与“误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第四节 闺秀散文与学者散文
        一、张秀亚:“新文艺腔”中的喁喁独语
        二、琦君:“睹物思人忆旧年”
        三、吴鲁芹:“轻裘缓带一墨客”
    第五节 新诗试验
        一、余光中:由古典向现代的转轨
        二、周策纵的“海外诗抄”
第三章 众声喧哗的话语场域
    第一节 书生论政:殷海光与《自由中国》
        一、“大江东流挡不住”: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演变
        二、殷海光与新儒家的恩怨
    第二节 自由派与同盟者:胡适在《自由中国》的角色困境
    第三节“自由人文主义”的曲折发展:聂华苓与“文艺栏”
        一、流水十一载间:主编杂忆
        二、聂华苓的“台湾人”群像
    第四节 自由民主思想对文艺栏的影响
        一、对“文化清洁运动”的批判
        二、声援《祖国周刊》
第四章 《自由中国》与台港文化场域的互动
    第一节 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自由中国》与《文学杂志》
        一、“文艺栏”与《文学杂志》的互动
        二、“留美风潮”及《自由中国》的报道
        三、《旅美小简》:留学生文学的先声
        四、反思“美援文化”
    第二节 《自由中国》与香港文学界的互动
        一、第二代“南来作家”的笔墨登场
        二、《自由中国》与《民主评论》:从“同归”到“殊途”
    第三节 《自由中国》的余绪
        一、“文艺栏”之后:放眼世界的文学心
        二、李敖与《文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自由中国》文艺栏作品目录
附录二:聂华苓发表在《自由中国》的作品目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屋不在大 有书则灵 ——1995-2001年的《书屋》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对象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创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书屋》的创刊、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199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概况
        一、知识分子地位边缘化
        二、思想文化界严重分裂
    第二节 《书屋》创刊的经过与反响
        一、创刊过程非常顺利
        二、创刊引起热烈反响
    第三节 不断调适中的发展与变迁
        一、形式与内容的调适
        二、编辑部的改组及刊物变迁
第三章 《书屋》的个性特质
    第一节 灵活多变的栏目设置
        一、栏目为内容服务
        二、栏目编排灵活多变
    第二节 精英荟萃的作者群体
        一、济济一堂——汇集老中青三代的作者群体
        二、以刊结情——编者与作者的情感和精神交流
    第三节 思想性内容凸显知识分子使命感
        一、独立而有思想的图书评介
        二、自由和普通人视角下的人物评介
        三、开放而尖锐的学术争鸣
        四、关注知识分子问题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知识分子办刊的风骨
        一、读书人的心灵家园
        二、思索者的精神领地
第四章 《书屋》崛起的内外环境
    第一节 《书屋》崛起的内部环境
        一、编辑主体的“双子星”效应
        二、兼具编辑、作家两重身份的主编
        三、《书屋》的编辑策略
    第二节 《书屋》崛起的外部环境
        一、199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知识界分裂带来的发展空间
        三、湖湘文化与出版湘军的滋养
        四、主管单位的支持与宽容
第五章 《书屋》的困境及新媒体转型对策
    第一节 《书屋》所面临的困境
        一、体制所限 保本经营
        二、品牌单一 影响不足
        三、守成老化 发展乏力
    第二节 《书屋》新媒体转型战略浅探
        一、更新观念 进军新媒体领域
        二、瞄准受众 制作分众化版本
        三、口碑传播 利用社会化营销
        四、战略延伸 经营泛期刊品牌
        五、准确定位 专做意见提供商
        六、体制创新 进行商业化运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与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叙要
第二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
    第一节 寄生期(1988-1992)
    第二节 自生期(1992—1996)
    第三节 延伸期(1997-2008)
    第四节 精英情结与大众写作:少君与《人生自白》
    第五节 终极关怀与自由涂鸦:图雅与《乱砍系列》
第三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模式及写作范式的新变
    第一节 自足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二节 开放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三节 网纸两栖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四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文学新精神
    第一节 技术精神:技术语境中的诗意栖居
    第二节 游戏精神:自娱娱人的深刻与纯粹
    第三节 个体精神:个体与欲望的审美张力
第五章 总结与余论
    第一节 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文学
    第二节 自足、开放和两栖——写作模式及影响
    第三节 技术、游戏和个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三种新精神
    第四节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年表
    附录2:北美主要华文文学网站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索引(1991-2008)
    附录3:美国华人作家少君访谈:新移民与北美华文网络文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四、山中之夜(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刘延陵诗歌与诗论研究(1921-1937)[D]. 耿欢欢.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尺波[J]. 陈春成. 长江文艺, 2019(18)
  • [3]尺波[J]. 陈春成. 芙蓉, 2019(04)
  • [4]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作家作品研究[D]. 贾诗瑾.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5]《梦十夜》第三夜与夏目漱石的中国观[D]. 朱晓丽.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03)
  • [6]台湾《自由中国》杂志文艺栏研究[D]. 许文畅. 吉林大学, 2015(07)
  • [7]屋不在大 有书则灵 ——1995-2001年的《书屋》杂志研究[D]. 曹世生.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8]铁凝文学年谱[J]. 张光芒,王冬梅. 东吴学术, 2013(02)
  • [9]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D]. 蒙星宇. 暨南大学, 2010(09)
  • [10]生命与自由的颂歌——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J]. 范昌灼. 高中生, 2009(16)

标签:;  ;  ;  ;  ;  

山中之夜(散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