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动人口子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文化,少数民族,资本,江西省。
流动人口子女论文文献综述
刘琪[1](2019)在《子女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Logit和Mlogit模型分别检验子女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创业决策以及创业类型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以子女平均受教育年限衡量的子女平均人力资本能显着促进流动人口创业;使用各学历子女所占比例反映子女人力资本结构,证实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子女所占比例越大,流动人口创业的概率越大;子女人力资本在不同创业类型中的作用机制存在异质性,相对而言其更能促进雇主型创业。政策启示在于引导流动人口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立法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姚尧[2](2019)在《非物质补偿视角中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动人口子女非物质补偿,主要是指采取非直接物质的方式对弱势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实施补偿的措施。非物质补偿能够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在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上的积累,从而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对流动人口子女实施非物质补偿也是现代社会弱势补偿理念的具体落实以及我国真正实现全面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教育实践中非物质补偿的系统性考量不足,执行力度较弱,且补偿效果不彰显。为了充分发挥非物质补偿的作用,国家应根据流动人口子女需要的多维度和责任主体的多方面的特点构建体系化的非物质补偿机制,强化相关责任主体非物质补偿的执行力度,并周期性评估流动人口子女非物质补偿的实践效果。(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期刊2019年11期)
李春茂[3](2019)在《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学习融入、人际融入、心理融入叁个维度设计指标对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现状进行测评,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的因素。研究发现,是否为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父母亲最高学历、经济收入、班主任职称、班主任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融入所做出的努力都是显着影响城市教育融入的正向因子,学校性质对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有显着的负面影响。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应相互协作,努力促进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融城。(本文来源于《兵团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娜娜[4](2019)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城市教育融入问题研究——以青岛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城市教育融入问题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流入地政府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着重从入学门槛过高、区域教育差距、民族文化差异、家庭教育支持缺位等方面,分析当前制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的关键、原发、重要、客观因素;从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深化学校主阵地作用、提升家庭教育环境、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伟豪[5](2019)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及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城市地区,寻求创业和谋生的机会。一方面带动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大大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此同时,由于不同民族文化间持续而频繁地接触,一些矛盾纠纷和冲突的发生也在所难免,这无疑给城市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城市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具体实践中,要努力探索与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增强城市各民族成员间的整合程度,促进城市社会平稳有序发展。(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郁琴芳[6](2019)在《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文明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家庭教育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动人口子女文明习惯的现状表现在:生活卫生习惯成了流动人口子女适应城市生活的最初挑战,不良的学习习惯成了流动人口子女适应城市学习的绊脚石,礼仪习惯上的"散漫"严重影响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做城市的新移民。存在的问题有:缺乏明晰的培养目标,缺少全面的内容认知,欠缺正确的培养方法,匮乏有效的监督评价。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冲突,现实生活与思想认识的错位,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偏差,以及学校指导和社会组织的缺位。对此,需要做到:榜样示范,重视并实践流动人口子女文明习惯的培养;把握关键,创新开展以文明习惯为主题的家庭教育指导;整合资源,形成文明习惯养成的社会合力。(本文来源于《少年儿童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舒惠,徐正黄[7](2019)在《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文化适应:现实困境和学校支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镇化逐渐加快的进程中,乡村文化的衰落、城市文化的藩篱、家庭文化的缺位、学校文化的漠视使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文化适应中面临困境。基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中学的办学实践分析,学校应走出二元对立,在民族文化沃土中培育"文化之根";回归教育本源,重建人全面发展的"文化生态";加强家校合育,修复原生家庭"文化自信";捍卫教育公平,创设平等融合的"文化空间",以促进教育均衡充分地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Z4期)
江涛[8](2019)在《子女数量与中国流动人口劳动供给》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中国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第一胎是否是双胞胎作为工具变量,本文发现子女数量从一孩上升到二孩对家庭劳动供给时间、从事经商商贩职业和自营劳动具有显着为正的影响;还发现家庭劳动供给时间随着夫妻各自年龄上升而下降,妻子劳动供给时间随着孩子年龄上升而上升,丈夫则相反。本文结论意义在于在劳动力日益短缺的背景下,流动人口家庭生育二孩有助于增加劳动供给。(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谢鹏鑫,岑炫霏[9](2019)在《子女随迁对女性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家庭流动成为人口流动的新趋势,在子女随迁的同时,出现大量女性流动人口"流而不工"的现象。本文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采用流入地中小学学校数量作为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从实证上研究了子女随迁对女性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子女未随迁的女性流动人口相比,子女随迁后其就业概率下降了37.4%。随迁子女数量每增加1个,女性流动人口就业水平降低23.4%。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子女随迁带来家庭消费的增加有助于推动女性流动人口就业,但是子女随迁对其就业的不利影响仍然存在,而随迁子女入园和祖父母随迁照料能够促进女性流动人口的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子女随迁对农村女性流动人口、90后和70后的群体、中低收入的流动家庭的女性流动人口就业的负向影响更加显着。本文研究结论为理解女性流动人口就业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降低子女随迁的隐形成本,促进女性流动人口的充分就业,也有利于解决当前"用工荒"等劳动力短缺问题,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身份的转变。(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19年07期)
李春茂[10](2019)在《江西省流动人口子女的城市教育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江西省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因素包括家庭收入状况、学业成绩、老师教学质量、同学歧视等。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城市教育融入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流动人口收入,缩小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改革户籍制度,允许流动人口在城市落户;变革学校,为流动人口子女增设融合课程。此外,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协调努力也非常重要。(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9年18期)
流动人口子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流动人口子女非物质补偿,主要是指采取非直接物质的方式对弱势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实施补偿的措施。非物质补偿能够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在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上的积累,从而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对流动人口子女实施非物质补偿也是现代社会弱势补偿理念的具体落实以及我国真正实现全面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教育实践中非物质补偿的系统性考量不足,执行力度较弱,且补偿效果不彰显。为了充分发挥非物质补偿的作用,国家应根据流动人口子女需要的多维度和责任主体的多方面的特点构建体系化的非物质补偿机制,强化相关责任主体非物质补偿的执行力度,并周期性评估流动人口子女非物质补偿的实践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动人口子女论文参考文献
[1].刘琪.子女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姚尧.非物质补偿视角中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教育导刊.2019
[3].李春茂.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9
[4].王娜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城市教育融入问题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
[5].张伟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及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9
[6].郁琴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文明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家庭教育的视角[J].少年儿童研究.2019
[7].舒惠,徐正黄.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文化适应:现实困境和学校支持[J].江苏教育研究.2019
[8].江涛.子女数量与中国流动人口劳动供给[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
[9].谢鹏鑫,岑炫霏.子女随迁对女性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9
[10].李春茂.江西省流动人口子女的城市教育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观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