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慧, 李福才, 赵旭, 赵震, 孙开来[1]2002年在《喉癌STK15基因表达和染色体不稳定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喉鳞状细胞癌中STK15基因表达及其与染色体不稳定的相关性 ,提取 5 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和人喉鳞状细胞癌Hep - 2细胞系的RNA ,反转录合成cDNA ,以 β -actin为内对照进行PCR扩增 ,用软件分析电泳结果 ,研究喉癌中STK15基因表达的水平 ;以Hep - 2细胞系为代表应用常规和高分辨G显带方法进行核型分析。在 5 0例喉癌中 ,癌组织STK15表达高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的有 34例 ,占 6 8% ,经统计学分析 ,肿瘤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 ,Hep - 2细胞系中STK15基因表达高于内对照 β-actin ;Hep - 2细胞系中存在显着的染色体不稳定 :染色体数目变化于 4 3~ 84条之间 ,众数为 6 9~ 74条 ,结构畸变主要表现为 13条标记染色体。本研究首次发现STK15基因在喉癌中表达增高 ,它可能通过中心体异常而引起染色体不稳定 ,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李英慧[2]2003年在《喉癌STK15基因异常与中心体扩增、染色体不稳定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言 染色体异常已被认为是肿瘤细胞的特征性改变,而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常可以引起染色体不稳定。中心体作为细胞的主要微管组织中心,在细胞周期过程中建立两极纺锤体,调节细胞有丝分裂,从而对维持染色体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肿瘤细胞中的染色体异常可能与中心体的异常密切相关。现已发现了许多肿瘤细胞中存在多种中心体异常,而中心体扩增是常见异常之一。STK15基因是一种与中心体密切相关的基因,它的异常可以引起中心体扩增,导致染色体不稳定,从而引起细胞转化。 喉癌是一种东北地区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本研究应用半定量RT-PCR和PCR-SSCP检测了50例喉癌和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ep-2中STK15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突变情况;并以Hep-2细胞系为代表,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喉癌中心体扩增情况;常规和高分辨G显带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染色体不稳定状态。以研究STK15基因异常引起中心体扩增及染色体不稳定在喉癌中的作用,从而探索其发生机理,并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ep-2、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WI-38 1.2 RT-PCR及PCR-SSCP相关试剂 1.3 鼠抗γ微管蛋白单克隆抗体、FITC偶联山羊抗鼠IgG及相关试剂 二.4 G显带及F’ISH相辅剂 2.实验方法 人二 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以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检测50例喉癌并以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w—38为对照检测Hep-2细胞系中STK15基因mRNA表达水平。 2.2 应用PCR-SSCP方法检测上述组织和细胞中STK15基因第6*外显子突变。 2.3 以 WI-38细胞为对照,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HeP-2细胞中中心体扩增情况。 2.4 应用常规和高分辨G显带对Hep-2细胞系进行核型分析,并应用FISH方法分析Hep-2细胞中20号染色体数目。 实验结果 l.50例喉癌组织中有34例K8%)存在STK15基因的高表达,HeP-2细胞中STK15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Wb-38细胞,经统计学分析,肿瘤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 2.在上述组织和细胞中均未检测到STh15基因第6*外显子的突变。 3.HeP一二细胞中发现了明显的中心体扩增:中心体数目变化范围为且一7,有中心体扩增的细胞(即中心体数目>2)为1二一23%,明显高于 i一38细胞。 4.门)HeP-2细胞核型分析显示该细胞系中存在显着的染色体不稳定:染色体数目变化于43-84条之间,众数为69-74条,结构畸变涉及易位、缺失和等臂染色体等,主要表现为13条标记染色体;K汀ISH结果显示Hep-2细胞系中有明显的20号染色体多体性。 ·2· 讨 论 一I瘤中STK15基因的异常 STK15基因已被证实是一种癌基因,它在中心体的成熟、纺锤体的建立及染色体的正常分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的高表达可引起中心体扩增,从而引起染色体不稳定和细胞转化。本研究检测了50例喉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该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34例K8%)喉癌和Hep-2细胞系中检测到了STK15基因的高表达。我们在HeP-·2细胞系发现了显着的20号染色体多体性,STK15基因就定位于20号染色体,因此该细胞系中应该存在该基因的扩增,即HeP-2细胞中基因扩增是其表达增高的原因之一。 另外,已有研究显示在多种肿瘤中STK15基因激酶活性增高,而编码序列突变常可以导致蛋白活性的改变,但目前尚无STK15基因突变的报道。本研究中我们以第6*外显子为研究对象,进行该基因的突变检测,在50例喉癌和HeP-2细胞系中均未检测到第6*外显子的突变,但这并不能排除STK15基因突变的可能。 可见STK15基因异常可能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引起其异常的机制是复杂的,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J瘤细胞中心体扩增与染色体不稳定 染色体异常是各种肿瘤共同的细胞学特征之一。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常可以引起染色体不稳定,因此肿瘤细胞染色体异常与中心体异常密切相关。中心体作为细胞的主要微管组织中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en-2为代表,检测喉癌中心体扩增情况,发现了明显的中心体扩增。 ·3· 中心体在每个细胞周期中复制一次,因此中心体的过度复制u扩增)必将导致染色体分离的紊乱。在Hep-2细胞系中我们发现了显着的染色体异常,而这些异常则是中心体扩增可能导致的结果。染色体不稳定可引起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凋亡或衰老等相关基因的异常,从而在肿瘤发生中发挥作用。 综上,我们的研究显示在喉癌的早期可能就存在着STK15基因的高表达引起中心体扩增,后者又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异常而导致染色体不稳定,这可能是喉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为进一步研究喉癌的发生机理和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赵旭[3]2004年在《喉癌p53基因突变和STK15基因过表达与中心体异常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前言 中心体是哺乳类细胞主要的微管组织中心。它通过在细胞分裂时建立双极纺锤体、在有丝分裂期执行精确的染色体分离而保持基因组稳定。中心体复制周期的异常会导致单极或多极纺锤体的形成,后者一直被认为是染色体不稳定和肿瘤发生的原因。许多类型的肿瘤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大部分细胞有中心体异常,后者也被证明出现于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且随肿瘤进展。肿瘤中心体扩增与许多遗传改变相关,包括p53基因突变和STK15基因过表达。 在几乎所有人类肿瘤中都检测到了p53基因突变。在多数肿瘤中最常见的点突变发生于外显子5~8,在人喉鳞状细胞癌(ISCC)中亦如此。然而,对LSCC内含子突变研究却很少。内含子突变可以通过引起剪接异常或关键性DNA-蛋白反应中断而影响基因调控。内含子的嘧啶富集区[the polypyrimidine(py)tract]和支点一致序列(the branch point consensus sequence)中的任何突变都将通过干扰剪接体组装效率和mRNA前体(premRNA)的剪接直接影响剪接过程。p53蛋白功能受损将导致中心体异常,此过程可能通过p53蛋白的转激活-非依赖性(transactivation-independent)方式介导STK15蛋白过表达完成。 STK15(也称BTAK,Aurora-A)是人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胸部肿瘤扩增激酶,它对染色体分离和中心体功能都至关重要。在多种肿瘤中STK15基因都出现扩增,其转录本也有高表达。STK15过表达诱导中心体数目增多,异倍体形成和细胞转化。 为探讨p53基因内含子突变及其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p53基因突变和STK15基因异常表达相关性与喉癌中心体异常的关系,本研究应用PCR-SSCP银染结合DNA测序和Western Blot,检测了55例喉鳞癌患者的新鲜或冰冻肿瘤组织及配对正常组织的p53基因外显子7、8(p53E7和p53E8)、内含子7、8(p53I7和p53I8)的突变,及p53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对相同的55例配对标本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STK15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实体瘤培养,对上述55例配对标本冰冻切片及实体瘤细胞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喉癌中心体扩增情况。本研究为探索喉癌发生机理,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 .1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 1.ZRT一PCR、PCR一SSCP及PCR产物纯化相关试剂 1.3 Westem Blot相关试剂 1 .4鼠抗,微管蛋白单克隆抗体、FITC偶联山羊抗鼠IgG及相关试剂 1.5实体瘤培养相关试剂 2.实验方法 2.1应用PCR一SSCP方法结合DNA测序检测上述55例配对组织必3基因第7、8外显子和第7、8内含子突变。 2.2应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上述55例配对组织p53蛋白表达情况。 2.3应用半定量RT一PCR方法,以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检测55例喉癌组织中STK15基因mRNA表达水平。 2.4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上述55例配对组织冰冻切片及8例实体瘤细胞中心体扩增情况。实验结果 在55例喉癌组织中有17例(30.9%)存在p53基因第7外显子突变,有21例(38.2%)存在第7内含子突变。未检测到P53基因第8外显子和第8内含子突变。经统计学分析,肿瘤组织中户3E7和户317突变率均高于正常组织。p53I7突变主要发生于户3第7内含子3’一剪接受位的支点序列和喻吮富集区。 在55例喉癌组织中有40例(72.7%)存在户3蛋白表达异常,其中17例有p53基因第7外显子突变和21例存在第7内含子突变的肿瘤组织均发生了p53蛋白表达降低或电泳带位置迁移。 55例喉癌组织中有38例(69.1%)存在STK巧基因第8、9外显子mR-NA高表达,经统计学分析,肿瘤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 38例癌组织STK巧基因出现高表达的病例中,有28例(73.7%)出现p53蛋白表达异常,有26例(68.4%)出现户3基因突变,其中14例(36.8%)为P53E7突变,14例(36.8%)为户3n突变,2例(5.3%)在户3E7和苗317均有突变。36例有苗3基因突变的病例中,有26例(72.2%)出现癌组织STK巧基因高表达。同时发生p53基因突变和STK15基因高表达的概率(47.2%),高于仅发生声3基因突变的概率(18.2%),高于仅发生STK巧基因高表达的概率(21.8%)。 55例配对组织冰冻切片及8例实体瘤细胞中心体扩增明显:中心体数目变化范围为1一6,有中心体扩增的细胞(即中心体数目>2)为13一2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讨论 一、肿瘤中p53基因及蛋白的异常 野生型卢3被称为“基因组卫士”,它通过对包括DNA损伤,微管断裂,调控点错误以及由癌基因激活产生的遗传改变进行反应,在保持基因组稳定性中起关键作用。p53蛋白位于有丝分裂期纺锤体和中心体上,并对调节中心体功能有重要作用。户3蛋白功能失调可以通过中心体异常扩增及染色体不稳定而导致肿瘤发生。 P53基因是人类肿瘤中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在包括喉癌的大多数肿瘤中都有该基因突变,且突变热点在p53基因的5一8外显子。然而,喉鳞状细胞癌的户3基因内含子突变很少有报道,且近乎未知。实际上内含子突变可以通过引起剪接异常或关键性DNA一蛋白反应中断而影响基因调控。内含子的嗜吮富集区和支点一致序列中的任何突变都将?
李英慧, 李福才, 王曦, 赵旭, 叶燕[4]2004年在《喉癌STK15基因异常与中心体扩增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研究喉癌中 STK15基因的异常及中心体扩增情况。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检测 6 2例喉鳞状细胞癌和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系 Hep- 2中 STK15基因 m RNA表达水平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上述组织及细胞中 STK15基因第 6、7外显子突变 ;以 Hep- 2细胞系为代表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中心体扩增情况。结果 在 39例 ( 6 3% )喉癌及 Hep- 2细胞系中检测到了STK15基因的高表达 ;在上述组织和细胞中均未检测到 STK15基因第 6、7外显子的突变 ;Hep- 2细胞系有明显的中心体扩增 :单个细胞中心体数目变化范围为 1~ 7,有中心体扩增的细胞数为 11%~ 2 3%。结论 在 Hep- 2细胞系中发现了 STK15基因高表达与中心体扩增 ,提示 STK15基因高表达引起中心体扩增 ,可能是导致该细胞系染色体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喉癌组织中观察到了STK15基因高表达 ,提示它可能是导致喉癌发生的多因素之一
崔红[5]2006年在《喉鳞状细胞癌与STK15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本文研究癌基因STK15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TK15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 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30例声带息肉中STK15的蛋白表达。 结果:STK15在喉鳞状细胞癌和声带息肉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5%(27/40)、33.3%(10/30),二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STK15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喉鳞状细胞癌病理学分级、原发部位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且STK15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与喉鳞癌患者的TNM分期有关(P<0.05)。 结论:STK15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喉鳞状细胞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叶燕, 李福才, 王淑云, 李婵媛, 袁海明[6]2006年在《喉癌中STK15基因扩增及表达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喉癌中STK15基因扩增、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差异PCR方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对照组织STK15基因扩增的情况;应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同批标本STK15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TK15蛋白表达。结果肿瘤组织中STK15基因扩增率为35%(14/40);STK15mRNA表达增高占67.5%(27/40);STK1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72.5%(29/40);将扩增与表达的结果与喉癌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STK15基因扩增、STK15mRNA表达增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显着相关(P<0.05);STK15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病理分级显着相关(P<0.05)。结论喉癌中STK15基因扩增、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导致中心体复制异常、染色体不稳定,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中起一定作用。
马会平, 刘剑利, 孙绍华, 郭兴, 姜亮[7]2010年在《STK15基因沉默对其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erine threonine kinase 15,STK15)(又称BTAK/Aurora A)一种中心体相关激酶,定位于人类染色体20q13.2,已被证实为一种癌基因。STK15基因与恶性肿瘤的发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过表达会引起中心体扩增、染色体不稳定及细胞的转化。它主要参与DNA合成后期(G_2)进入细胞分裂期(M)的转换,以及M期染色体分离过程的调控。前期研究工作表明,STK15基因的扩增及过表达可通过引起中心体异常导致非整倍体形成及细胞的转化,与诱导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目前研究基因功能强有力的工具之一,能够用于研究特定基因的表达抑制,有望对喉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目的探讨RNA干扰STK15基因对其表达、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构建STK15基因特异性shRNA载体,酶切,连接,测序验证;转化感受态细菌,提取质粒;转染hep-2细胞,提取RNA及蛋白;应用real-time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前后STK15 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干扰STK15基因后,其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明显下降,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转染后72小时,干扰组STK15 mRN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了57%,western blot灰度比半定量检测显示,STK15蛋白水平干扰组较对照组降低了51.7%;转染后72小时细胞的抑制率达到33.86%;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干扰后72小时,STK15干扰组G2期DNA含量细胞平均值为17.56%,而对照组为10.67%(P<0.05),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结论 STK15基因在hep-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阻断其表达可能导致hep-2细胞有丝分裂停滞,在喉癌的早期可能就存在着STK15基因的高表达引起中心体的扩增,后者又通过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常而导致染色体不稳定,这可能是喉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为进一步探讨喉癌的发生机理和生物治疗肿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赵旭, 李福才, 李英慧, 富伟能, 黄带发[8]2005年在《p53基因突变和STK15基因过表达与喉癌发生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p5 3基因突变和STK15基因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自 5 5例术前未经化疗和放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新鲜手术标本中 ,分别取配对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进行以下检测 :(1)提取DNA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银染结合DNA直接测序 ,检测喉鳞癌组织中p5 3基因第 7外显子 (p5 3E7)和第 8外显子 (p5 3E8)的突变情况 ;(2 )提取总RNA ,反转录合成cDNA ,以 β actin为内对照进行PCR扩增 ,分析STK15基因表达的水平。结果 5 5例喉癌组织中 ,17例 (30 .9% )发生p5 3E7突变 ,未发现p5 3E8突变 ;癌组织STK15基因表达与 β actin表达平均密度比值 (ADV)为 1.2 2± 0 .4 9。癌旁正常组织发生p5 3E7突变 1例 (1.8% ) ,p5 3E8突变 1例 (1.8% ) ;癌旁正常组织ADV为 0 .99± 0 .5 4。喉癌组织p5 3E7突变率显着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χ2 =8.6 6 ,P <0 .0 1)。癌组织STK15基因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t=4 .5 39,P <0 .0 1)。 17例p5 3基因突变的患者中 ,14例 (82 .4 % )癌组织STK15基因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38例癌组织STK15基因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患者中 ,14例 (36 .8% )存在p5 3E7突变。 2 5 .5 %的喉癌患者同时发生p5 3E7突变与STK15基因表达增高。结论 同时发生p5 3基因突变和STK
任月伟[9]2007年在《STK15基因在膀胱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肿瘤易感性的研究》文中指出膀胱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肿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95%为高危浅表性膀胱癌。膀胱癌像其他多数肿瘤,从正常向恶性细胞转化涉及到多个步骤。顺序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包括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周期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的改变。STK15基因是一种与中心体异常紧密相关的基因。在许多研究中都发现,STK15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生基因扩增、表达增高时,可以引起中心体数目、形态、大小和功能异常,形成多极纺锤体,导致染色体的分离异常而形成非整倍体。近年来的研究发现STK15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国内外文献主要涉及了食管癌、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喉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肝癌等的研究,国外资料有关STK15基因在膀胱癌中的研究极少,国内文献尚未有涉及膀胱癌。这一方面印证了该基因在多种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示我们应针对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膀胱癌的发病风险开展广泛研究。为了探索STK15基因在膀胱癌细胞系中及其在膀胱癌不同分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STK15基因在膀胱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探讨STK15基因Phe31Ile单核苷酸多态与膀胱癌风险是否有相关性?本文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1研究EJ、5637、T24叁种膀胱肿瘤细胞株STK15基因的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2研究膀胱癌不同分级组织中的STK15 mRNA与蛋白水平表达;分析STK15在膀胱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3研究STK15基因Phe 31 Ile单核苷酸多态与膀胱癌风险的关系。第一部分膀胱肿瘤细胞株中STK15的表达目的:本部分探讨EJ、5637、T24叁种膀胱肿瘤细胞株及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STK15基因的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析EJ、5637、T24叁种膀胱肿瘤细胞株STK15基因mRNA与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不同膀胱肿瘤细胞株中STK15基因mRNA与蛋白的表达的关系。结果:1通过RT-PCR检测,EJ、5637、T24膀胱肿瘤细胞株STK15mRNA是高表达,叁种膀胱肿瘤细胞株的STK15/GAPDH比值分别为:1.5839、1.4096、1.3148。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无表达。2通过Westernblot检测叁种膀胱肿瘤细胞株STK15蛋白同样是高表达,叁种膀胱肿瘤细胞株均出现STK15蛋白表达的阳性条带,其STK15/GAPDH比值分别为:5.13(EJ)、3.96(5637)、1.5(T24),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无表达。结论:叁种膀胱肿瘤细胞与正常膀胱组织比较STK15基因mRNA和蛋白均高表达;其表达高低依次为EJ细胞,5637细胞,T24细胞。第二部分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STK15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的关系目的:本部分探讨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STK15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STK15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揭示膀胱移行上皮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半定量分析STK15 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病理分期及组织分级的膀胱移行上皮癌标本和正常膀胱粘膜中STK15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以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表示,探讨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STK15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RT-PCR结果中,40例肿瘤组织中均有STK15 mRNA表达,IOD值为2.1874±0.3875,10例正常粘膜中STK15mRNA呈阴性表达,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经过软件分析后显示,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STK15表达的IOD值为6.6108±2.6762,正常膀胱粘膜组织STK15无表达,两组间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且STK15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P<0.01)。结论:STK15与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其不仅是膀胱癌的诊断与预后指标,而且为膀胱癌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第叁部分STK1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膀胱癌易感性的研究目的:本部分探讨STK15 Phe31 Il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膀胱癌易感性的研究。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检测了53例膀胱癌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STK15 Phe31 Ile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膀胱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结果:STK15基因31密码子等位基因T、A在膀胱癌组和对照组分布的差异有显着性(x~2=9.332 P=0.00225),其中等位基因A使患膀胱癌危险性增加了1.83倍(1.02-4.65)。对照人群STK15 Phe/Phe、Phe/Ile和Ile/Ile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6.67%,30%和13.33%.而膀胱癌病例组分别为22.64%.49.06%和28.30%,STK15基因31密码子(T-A)各基因型分布两组间差异有显着性(x~2=9.8722,P<0.01),纯合子突变Ile/Ile基因型、杂合子突变Phe/Ile基因型与野生Phe/Phe基因型相比,患膀胱癌的危险度分别提高了4.31倍和3.09倍。结论:STK15 Phe31 Ile多态可能是膀胱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李福才, 李英慧, 赵旭, 康宁, 富伟能[10]2003年在《人喉癌组织中p15、p16基因缺失和STK15基因过表达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p15、p16基因和ST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基因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自50例术前未经化疗和放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新鲜手术标本中,分别取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进行以下检测:(1)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p15基因第二外显子(p15E2)和p16基因第二外显子(p16E2)纯合缺失研究;(2)提取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β-肌动蛋白基因为内对照进行PCR扩增,分析STK15基因表达的水平。同时检测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系STK15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喉癌组织p15E2纯合缺失率为12%(6/50),p16E2纯合缺失率为14%(7/50),p15E2、p16E2共同缺失率为6%(3/50)。50例患者中34例(68%)癌组织STK15基因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全组患者癌组织STK15基因表达/β-肌动蛋白基因表达平均密度比值(ADV)为1.03±0.30,癌旁正常组织STK15基因表达/β-肌动蛋白基因表达ADV为0.89±0.22,其间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t=4.333,P<0.01)。Hep-2细胞系中STK15基因表达高于内对照β-肌动蛋白基因。结论p15E2、p16E2纯合缺失和STK15基因过表达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 喉癌STK15基因表达和染色体不稳定的研究[J]. 李英慧, 李福才, 赵旭, 赵震, 孙开来. 遗传学报. 2002
[2]. 喉癌STK15基因异常与中心体扩增、染色体不稳定的研究[D]. 李英慧. 中国医科大学. 2003
[3]. 喉癌p53基因突变和STK15基因过表达与中心体异常相关性研究[D]. 赵旭. 中国医科大学. 2004
[4]. 喉癌STK15基因异常与中心体扩增的研究[J]. 李英慧, 李福才, 王曦, 赵旭, 叶燕.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4
[5]. 喉鳞状细胞癌与STK15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D]. 崔红. 青岛大学. 2006
[6]. 喉癌中STK15基因扩增及表达的研究[J]. 叶燕, 李福才, 王淑云, 李婵媛, 袁海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6
[7]. STK15基因沉默对其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C]. 马会平, 刘剑利, 孙绍华, 郭兴, 姜亮. 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0
[8]. p53基因突变和STK15基因过表达与喉癌发生的关系[J]. 赵旭, 李福才, 李英慧, 富伟能, 黄带发. 中华肿瘤杂志. 2005
[9]. STK15基因在膀胱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肿瘤易感性的研究[D]. 任月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07
[10]. 人喉癌组织中p15、p16基因缺失和STK15基因过表达的研究[J]. 李福才, 李英慧, 赵旭, 康宁, 富伟能. 中华医学杂志. 2003
标签:肿瘤学论文;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论文; 中心体论文; 细胞系论文; 外显子论文; 喉癌论文; p53基因论文; 人类染色体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突变理论论文; 鳞状细胞癌论文; 肿瘤论文; 膀胱癌论文; 基因表达论文; pcr扩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