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典型草原蛴螬群落对放牧强度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华[1](2021)在《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草原处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气候波动性较大,同时具有脆弱性和严酷性,使得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草原的生态系统更容易发生退化。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水分补给的主要来源,蒸散发是干旱半干旱区最主要的水分损失途径,而植被恢复势必会增加耗水量和土壤水分的损失。因此,精确地估算干旱半干旱地区蒸散量和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并掌握其时空规律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不同保护与利用方式下草地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与生态效应的研究,以期为区域植被配置和草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建议与理论支持。本研究使用涡动相关观测技术获取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赛罕乌拉的草地生长期观测数据,对三种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物种组成、重要值、地上生物量、盖度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使用构建的SEBAL模型,模拟了研究区2000~2019年的蒸散发量及其变化(evapotranspiration,ET),分析了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模型法计算了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rain water utilization potential indicator,RUP);分析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生物量、丰富度、多度、盖度等对蒸散发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草地生长季蒸散发及气象因子变化变化规律。实验观测期间,蒸散发量从5月到6月呈下降趋势,从6月到8月呈上升趋势并达到峰值,8月后持续下降,生长季的蒸散发量为313.8 mm。草地碳源汇效应成波动状态,土壤的体积含水量与降雨变化呈现一致性,降雨多集中于后期。(2)利用水分亏缺来评价现有水资源是否满足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赤峰区域,通过大尺度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以赛罕乌拉所在的赤峰市为例,研究了大尺度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蒸散发高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小,而蒸散发中值与低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大。在研究时段,大多数区域处于年动态水分盈余状态。(3)研究了解了赛罕乌拉蒸散发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通过遥感和空间分析表明,在空间上,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主要集中分布在森林生态系统区域;从时间变化上,2010~2019年实际蒸散发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2000~2009年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面积呈下降趋势,中值区(300~400 mm)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分亏缺盈余方面,从2000~2006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逐渐减少,从2006到2012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呈显着增加趋势,而2012年之后到2019年,雨水资源化潜力又逐年减小,其中2016~2019年三种不同保护利用方式的草地均处于年动态水分亏缺状态,表明气象要素对蒸散发有显着影响。(4)揭示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实际蒸散发与草地主要生长状况指标的相关关系。对赛罕乌拉2000~2019年的蒸散发研究表明,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与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围封草场的相关性较强,放牧草场的相关性较弱。围封草场和打草场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较广,与蒸散发的相关性也呈正相关关系,而放牧场的多样性指数与蒸散发呈负相关关系。放牧草场和围封草场的蒸散发随着总盖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打草场的蒸散发与总盖度的相关性较弱(5)研究发现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生态效应变化。通过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效应、结构效应、质量效应、功能效应、风沙防护效应等综合研究表明,围封恢复草场的生态效应为正向效应,打草场的生态效应为负向效应,放牧草场的生态效应为零效应,表明退化草地围封恢复措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打草场常年打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围栏恢复是实现退化草原植被向顶极群落恢复演替的有效措施。(6)研究发现,草地围封模式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退化草地的恢复。在降水量低于350 mm的干旱半干旱区,建议以围封保护恢复为主,同时控制草地围封保护和刹割时间,在保护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在对需要进行人工补种的严重退化草地,首先,应以草本植物修复为主。其次,选择合适的耐寒、耐旱的本地物种,同时优化草本植物的种植密度,降低草地的耗水,减缓干旱胁迫,提高农牧交错区的草地保护与恢复成效。在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提升社会与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修复效益最大化。
杨晨晨[2](2021)在《不同放牧强度对锡林郭勒草甸草原群落及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锡林郭勒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设置4种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实验,分别为禁牧处理、轻度放牧处理、中度放牧处理、重度放牧处理。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群落、土壤物理性质及优势种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以确定合理的放牧强度,为锡林郭勒草甸草原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有:(1)三年放牧试验间植物群落的高度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密度和盖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中度放牧下群落密度最高,较禁牧对照增幅均超过了10%,轻度放牧下群落盖度最高。(2)中度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物种数最多,均较禁牧对照增加了3种及以上;重度放牧下植物群落科数最少,都为10种。放牧强度增强,植物群落中禾本科牧草的重要值比例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莎草科、菊科及杂类草重要值比例增加;中度放牧增加了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优势度及均匀度。(3)植物群落地上总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加呈抛物线式的变化,轻度或中度放牧下植物群落地上总生物量最高;植物群落地下总生物量有随放牧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同年间随放牧强度增强,植物群落地下总生物量呈“N”字型变化曲线。(4)土壤容重整体上有随放牧年限的增加而增大的变化,对放牧干扰的响应主要表现在0~20cm的浅土层,放牧使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含水率呈现与之相反的规律。(5)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Leymus chinensis)、西伯利亚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三种植物个体性状之间存在权衡关系,各功能性状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重度放牧会使植株趋向矮小化,重度放牧下三种植物的株高较禁牧对照均显着下降(P<0.05)。(6)在锡林郭勒草甸草原,介于轻度与中度放牧之间[即1.48羊单位/(hm2·生长季)~2.46羊单位/(hm2·生长季)]是合理的放牧强度。
陈金[3](2021)在《内蒙古察哈尔火山群草原植被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察哈尔火山群(包括黄花沟火山群和乌兰哈达火山群)是蒙古高原南缘全新世唯一有过喷发的火山群,因其火山类型多样、地貌标志清晰、锥体保存尚好、火口基本完整,被誉为研究第四纪地壳深部结构的天然火山“博物馆”,也是探索火山区生物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理想模型。本文选取内蒙古察哈尔火山群为研究区域,广泛收集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形状,并借助扩增子测序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交叉多学科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火山区植物群落和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结构性状,阐明了土壤微生物对多因子火山环境扰动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玛珥式火山区植物群落以蓼属、蒲公英属和委陵菜属为优势植物,而高山(寒)草甸草原的原生植物群落以禾本科和豆科为优势植物。草甸草原区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显着高于玛珥式火山区(P<0.05),且具有更多数量的节点(114 vs.74)、边(349 vs.291)和模块(10 vs.8)。玛珥式火山区环境中,富集钠、钙重吸收代谢相关的微生物以及地衣腐生菌。主坐标分析(PCo A)显示,细菌群落的总变异量明显大于真菌群落(77.19%vs.46.07%)。土壤与植被双因子交互作用影响细菌和真菌核心微生物群之间的协作关系,其贡献率大于单因子。2)斯通博利式火山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低于典型草原区,小叶锦鸡儿、草木樨状黄耆和黄芩表现出火山区的适宜性。与斯通博利式火山区相比,典型草原区具有更高的细菌和真菌核心微生物有效富集比(分别为66%vs.34%和59%vs.41%),并且具有更高度模块化的网络(M:0.626 vs.0.296)、更简单的网络连接(avg K:4.374 vs.8.795;avg CC:0.337 vs.0.467)以及更强烈的种间竞争关系(P/N:1.89 vs.3.06)。火山区的细菌代谢活动显着改善,并富集了大量的丛枝菌根真菌;共检测出7个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关键类群(包括6个细菌和1个真菌)。土壤速效磷(S_AP)和碳氮比(S_C/N)分别是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构方程模型(SEM)显示,同一关键类群的功能因生境而别、且与不同环境变量间的关系不同。3)晚更新世火山以禾本科、葱属和猪毛菜属等为优势植物,全新世火山以葱属、蒿属、益母草属植物等为优势。全新世火山植物物种丰度、植被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着低于晚更新世火山区(P<0.05)。晚更新世火山土壤的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显着高于全新世火山区(P<0.05),但全新世火山土壤具有更复杂的微生物网络结构。第四纪火山土壤富含与土壤碳、氮和磷的代谢密切相关的微生物类群(Nitrososphaera、Microvirga和Cladosporium等),是生物指示物种和通才簇,其中细菌群落具有更多的生物指示物种(17 vs.16)。火山土壤碳、氮和磷的改变驱动植被多样性变化及调控微生物的多功能性。4)降落堆和溅落堆的植被多样性没有显着差异(P>0.05),细叶葱、展枝唐松草和反枝苋主要分布于降落堆中,而蒲公英、牻牛儿苗、独行菜和繁缕分布于溅落堆中。降落堆中主要植物的株高、冠幅、单株鲜重以及地上生物量均显着高于溅落堆(P<0.05)。降落堆的微生物丰富度显着高于溅落堆(P<0.05),并富集丛枝菌根真菌是土壤真菌群落网络中的关键类群。溅落堆富含糖类和氨基酸代谢的微生物(P<0.05),且具有更复杂的种间关系。12个真菌核心群(降落堆和溅落堆分别含10个和2个)是微生物共现网络中的关键类群。地上植物生物量和土壤水分显着影响这两种火山锥体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而α多样性是微生物多功能性的最大积极贡献者(λ=0.786,P<0.001)。综上,察哈尔火山群的不同发育类型及年代序列的火山与周边草原区的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存在显着差异,火山活动改变了土壤基质驱动植物多样性变化和调控微生物的多功能性。本文研究为深入探索第四纪火山群的生物群落演变规律及火山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
贾媛媛[4](2021)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大针茅适应放牧的比较转录组学研究》文中提出适应是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在特定条件下,生物都有形成有效和独特适应策略的潜力。长期放牧可导致多种草原植物在形态、生理及生化等性状上进行权衡,形成可塑性适应对策,实现在持续放牧胁迫下的生存繁衍。大针茅是内蒙古典型草原的优势种之一,在草原植物放牧响应机制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以长期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大针茅为研究对象,在确定它们形态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转录组比较分析,定量了不同牧压下该植物形成的基因表达可塑性,掌握了其响应放牧的细胞过程和代谢通路信息,探讨了卡尔文循环和光呼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差异化表达模式。本研究从较新视角剖析了大针茅在不同放牧处理下的适应规律,将极大促进该植物放牧适应机制的研究,并为筛选优良牧草、开展合理的草地保护与利用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为受损草原生态系统的改善和恢复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在长期不同放牧强度下,大针茅的营养枝高度、生殖枝高度、丛幅、叶长、叶面积、叶饱和鲜重、比叶面积和叶片干物质含量均有不同变化趋势,整体呈现出较未放牧样地植株下降的趋势,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显着性升高。(2)对不同放牧处理下的大针茅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约10 Gb的测序数据,构建了含有33,241条基因序列的该物种转录组数据集,为开展其放牧适应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3)在不同放牧处理下,共识别到2,357条差异表达基因(DEGs)(FDR≤0.001,|log2(fold-change)|>1)。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显着分布在光合作用、光合生物体碳固定、碳代谢、光合作用-天线蛋白、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等KEGG代谢通路和叶绿体、线粒体及光和热刺激响应等GO条目中。(4)在卡尔文循环(CBC)中,共鉴定到114条基因编码其中的11个酶。其中的38条为DEGs,表现出在不同牧压下的可塑性变化特征。对于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ases)和转酮醇酶(Tkases)等酶的DEGs,其表达量从中度放牧(MG)到重度放牧(HG)显着上调;醛缩酶(ALDases)和景天庚酮糖磷酸酯酶(SBPases)的DEGs从无牧(CK)到轻度放牧(LG)显着下调,在轻度放牧(LG)到中度放牧(MG)表达相对稳定,又在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HG)发生上调。(5)共有121条基因编码光呼吸通路中的12个酶,其中38条为DEGs;编码2-磷酸甘油磷酸脂酶(PGLPase)、乙醇酸氧化酶(GOXases)、甘氨酸脱羧酶(GDCases)(CL95.Contig34,CL95.Contig47)和谷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GGTases)等酶的DEGs,表达量在LG下调,MG和HG上调;GOXases(CL14974.Contig19,Unigene9650)和丝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SGTases)(CL593.Contig32)表达量在MG上调,HG下调。(6)对上述基因表达可塑性进行验证发现,在放牧试验样地连续两年(2018年和2019年)采集的大针茅样本中,9个卡尔文循环和光呼吸代谢通路关键基因的qRT-PCR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年际间存在一定差异。
岳闯[5](2021)在《典型草原啮齿动物群落及其优势种对放牧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全球物种分布、种群动态、生物多样性变化、生态系统功能等产生着重要影响,典型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草地生态系统,啮齿动物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鼠类活动对草原环境的影响较大,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对草原生产力和系统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采食和挖掘行为对植被、土壤和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分析典型草原放牧干扰与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草地植物群落和啮齿动物群落的变化趋势及其优势种动态特征,能够明确啮齿动物群落及其优势种对放牧和气候变化响应的过程与机制,通过控制实验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啮齿动物与放牧和气候变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揭示啮齿动物种群增长自然制约因素及其主导因素,并对啮齿动物种数量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应的调控策略做出判断和决策,最终界定“鼠-畜-草”平衡条件下的放牧方式,对于科学指导草地资源和生态保护以及草牧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于2012-2019年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典型草原开展放牧控制实验,使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了过度放牧、连续放牧、季节轮牧、按月轮牧4种不同放牧区和禁牧区(对照区),应用标志重捕法对各放牧区中啮齿动物物种组成、捕获量比例、种群密度年度变化,同时使用样方法对各放牧区中的植物特征指标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对植物群落、啮齿动物群落的影响,采用冗余分析(RDA)分析不同放牧方式下啮齿动物群落的作用途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优势鼠种对放牧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并在啮齿动物群落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气象因子对啮齿动物数量的贡献率,在滞后效应的基础上运BP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和预测。得到了以下结论:1、不同放牧方式、不同年份间植物群落特征和植物多样性指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着差异。2、不同放牧方式、不同年份间啮齿动物群落数量和多样性指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着差异。3、冗余分析(RDA)表明:在按月轮牧区,2012-2019年平均温度对啮齿动物群落总捕获率、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有极显着影响(P=0.002),在季节轮牧区,2012-2019年最高温度对啮齿动物群落总捕获率、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有显着影响(P=0.016),在连续放牧区,2012-2019年月降雨量对啮齿动物群落总捕获率、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有显着影响(P=0.012),在过度放牧区,2012-2019年植物高度对啮齿动物群落总捕获率、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有极显着差异(P=0.004),在禁牧区,2012-2019年风速对啮齿动物总捕获率、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有极显着影响(P=0.002)。4、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表明:在按月轮牧区,2012-2019年平均温度对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总效应影响最大;在季节轮牧区,2012-2019年月降雨量对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总效应影响最大;在连续放牧区,2012-20019年风速对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总效应影响最大;在过度放牧区,2012-2019年风速对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总效应影响最大;禁牧区,植物生物量对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总效应影响最大。5、降维分析可以拟合精度较高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表明典型草原啮齿动物群落组成数量对气候变化存在4-5个月的滞后时间。
李岚[6](2021)在《滩羊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放牧是草原的主要管理方式之一,以往的研究较为关注放牧对草原的整体作用,而对放牧家畜的采食、排泄物和践踏单独或两两结合对草原的作用研究较少,制约着我们对放牧效应及其机理的认识。氮沉降是全球生态过程,它与放牧对草原的耦合作用有待定量试验研究。为此,在兰州大学环县草地农业试验站,利用长期划区轮牧试验样地,研究典型草原放牧滩羊的采食、排泄物和践踏对植被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及放牧强度和氮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分析草原多功能性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放牧绵羊的采食对土壤、牧草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家畜采食量与土壤有机碳(OC)和全磷(TP)含量显着负相关,与植物群落C和氮(TN)含量显着正相关,与土壤TN含量、群落TP含量、土壤和群落C:N:P计量比无显着相关性。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随采食量增多上升。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随采食量增加呈“驼峰”曲线变化,当干物质采食量为1.66 kg head-1 d-1,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达到峰值,对应的放牧强度为4.60sheep ha-1。随着年降水增加,家畜采食加剧典型草原N限制。2放牧绵羊的排泄物对土壤、牧草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2016年和2017年,家畜排泄物增加土壤和土壤微生物C、N和P含量,尿和粪混合排泄物较两者单独作用提高土壤TP含量,降低土壤TN含量。尿对土壤C:N无影响,而粪和混合排泄物增加土壤C:N。尿或粪提高土壤的C:P和N:P,放牧强度8.7 sheep ha-1的混合排泄物(尿1.5 L m-2和粪14.2 g m-2混合)显着降低土壤C:P和N:P,显着提高植物群落P含量。粪或尿均增加群落N含量,其中在尿1.0 L m-2达到峰值。家畜排泄物对群落C含量、C:N、C:P和N:P无显着影响,尿和粪混合排泄物较两者单独作用降低群落C:P和N:P,加剧N限制。家畜排泄物提升地上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指数,分别在放牧强度8.7 sheep ha-1的混合排泄物和粪9.4 g m-2最大。随着年际间降水增多,排泄物对典型草原的P限制增强。放牧家畜排泄物的遗留效应(Legacy effect)。排泄物处理停止两年后(2019年),排泄物对土壤和土壤微生物C、N和P含量的增加仍有遗留效应,继续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指数,放牧强度5.3 sheep ha-1的混合排泄物(尿1.0 L m-2和粪9.4 g m-2混合)的遗留效应最大。3模拟放牧绵羊的践踏对土壤、牧草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2016年,践踏对土壤C:P无显着影响;2017年,较高的践踏强度120 footsteps m-2提高土壤C:P。植物群落C、N和P含量随践踏增强均呈“驼峰”曲线变化,践踏强度分别为40,80和80 footsteps m-2时达到峰值,分别高于对照15.8%,14.0%和27.6%。2016年,践踏显着减少群落N:P,但提高地上生物量,而2017年反之。践踏降低群落C:N和C:P,对土壤C:N和N:P作用不显着。践踏降低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指数。年际降水增加放大了践踏引起的典型草原P限制。放牧家畜践踏的遗留效应。践踏停止两年后,对土壤OC和TP含量、植物群落N和P含量仍然增加,在40或80 footsteps m-2的遗留效应最大。践踏对群落C:N、C:P、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负的遗留效应。根据遗留效应,放牧强度2.7-5.3 sheep ha-1较为适宜,对应的践踏强度为40-80 footsteps m-2。4放牧对土壤、牧草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综合作用滩羊暖季放牧,放牧家畜对草原作用的3个途径中,采食对土壤TN含量、C:N和N:P、植物群落C、P含量和C:P、物种丰富度的贡献率最高;排泄物对土壤TP含量、C:P和群落N:P的影响最大;践踏是土壤OC含量、群落N含量和C:N、地上生物量、香农-威纳指数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的主要影响因子。采食对土壤和植被功能的负作用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指数,粪、尿的正负效应相互抵消导致排泄物对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指数影响较弱。践踏促进草原土壤和植被C、N和P固存,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指数。土壤OC、TP、C:N和C:P随放牧强度增加呈“马鞍”曲线变化,均在放牧强度2.7或5.3 sheep ha-1时达到极值。2016年,土壤TN和N:P随放牧强度增加则呈“驼峰”曲线变化,在放牧强度2.7 sheep ha-1时最大;2017年,放牧降低土壤TN和N:P。放牧显着增加植物群落N和P含量,降低C:N和C:P。2016年,放牧增加群落N:P,2017年相反。放牧降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降水较多年份,放牧对典型草原的N限制作用加剧。5氮添加和放牧对土壤、牧草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除土壤OC、C:N外,放牧和氮添加对土壤和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交互作用显着。2017年,放牧强度2.7 sheep ha-1时,氮添加降低土壤TN含量,放牧强度8.7 sheep ha-1时则相反。氮添加均增加土壤TP和植物群落N含量,降低群落P含量和C:N,对土壤OC、C:N、C:P和N:P的影响不显着。氮添加在2.7和8.7 sheep ha-1放牧强度显着提高植物群落C含量、C:P和N:P,而在5.3 sheep ha-1反之。4个氮添加水平下,土壤TN和TP含量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均呈“马鞍”曲线变化,均在放牧强度2.7和5.3 sheep ha-1时达到极值。放牧降低植物群落C、C:N和C:P,提高群落N和P,对土壤OC,C:N,C:P和N:P影响不显着。2016年,放牧强度8.7 sheep ha-1减少群落N:P;2017年,群落N:P随放牧强度增加呈“驼峰”曲线变化,在放牧强度2.7 sheep ha-1时最高。氮添加对地上生物量和香农-威纳指数的负作用随着放牧增强而升高。2016年,放牧强度2.7和5.3 sheep ha-1削弱了氮添加10 g N m-2yr-1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的正效应;2017年,放牧强度2.7和5.3 sheep ha-1降低高氮添加水平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的正效应。在湿润年份,氮添加加剧了放牧引起的典型草原P限制。综上,放牧滩羊的采食、排泄物和践踏通过调控植物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存在拮抗和协同的作用,同时受放牧强度和降水影响。家畜排泄物和践踏均对典型草原的多功能性有正向的遗留效应。低氮添加水平可削弱放牧对典型草原多功能性的负作用。
杨素文[7](2021)在《荒漠区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对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荒漠生态系统水热条件极不平衡,一旦受到破坏就会迅速退化甚至崩溃。近年来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为干扰的日益严重,阿拉善荒漠生态系统已经到了极其脆弱的状态。啮齿动物作为荒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者,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动物影响的合适对象。为探究局域群落(生境斑块中啮齿动物群落)和集合群落(研究区内各个局域群落的合集)尺度上啮齿动物群落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响应机制,2014–2020年在位于阿拉善盟阿左旗孪南部的内蒙古农业大学荒漠生态定位研究基地野外实验样地进行数据采集。实验样区被分割为禁牧生境、轮牧生境、过牧生境以及开垦生境4种不同的生境斑块,每种斑块分别设置3个固定样地。采用标志重捕法对该研究区啮齿动物群落分生境进行调查,同时对气候(温度、降雨、被雪厚度等指标)、土壤以及植物群落等因子进行调查。分析了啮齿动物群落总个体数、α多样性、β多样性的季节格局、年度波动以及不同干扰生境间的差异性,进而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群落以及不同干扰生境局域群落对集合群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存在明显的演替现象。2014–2019年物集合群落主要优势鼠种为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次要优势鼠种为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2020年三趾跳鼠数量最高,成为群落主要优势鼠种。(2)4种斑块生境中,除开垦区优势鼠种始终为子午沙鼠,其余生境中啮齿动物群落优势种均存在明显的演替现象。禁牧生境和轮牧生境中啮齿动物局域群落优势种均为三趾跳鼠或者子午沙鼠,且两种啮齿动物在年分间存在替代现象。而在过牧生境局域群落中,五趾跳鼠和子午沙鼠的优势地位在年份间出现不规律交替现象。(3)啮齿动物局域群落与集合群落的α多样性在季节格局上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且总体上受人为干扰的影响大于年际效应。(4)在生境梯度上,局域群落Jaccard多样性指数随着受干扰程度差异增大而逐渐减小。集合群落尺度上空间物种转换(βSIM)和物种嵌套(βSNE)现象始终同时存在,且秋季最高;除2016年外,其余年份空间物种转换一直占据主导地位。(5)降雨通过影响生境植被郁闭度和草地地上生产力来对局域群落特征产生间接影响;而平均温度直接影响局域群落特征,同时可以通过影响植被地上生产力来间接地对啮齿动物群落产生影响。(6)降雨量和温度对啮齿动物集合群落总个体数、α多样性以及β多样性均存在显着的直接效应,同时可以通过植被地上生产力间接地对集合群落总捕获个体数和α多样性产生影响;而温度对集合群落的直接影响较大,降雨量则更倾向于间接地通过植被地上生物量来影响啮齿动物集合群落。(7)局域群落β多样性对集合群落的β多样性呈极显着的负效应影响,而总个体数间呈极显着正效应;禁牧区局域群落α多样性对集合群落α多样性以及总个体数有显着影响;轮牧区局域群落α及β多样性均对集合群落β多样性存在极显着正效应;开垦区局域群落特征均对集合群落总个体数呈显着正效应,而且α多样性和总个体数对集合群落α多样性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局域群落及集合群落的影响机制存在复杂的途径。由于水热条件的作用机理不同,所以影响路径也不尽相同。其中,降雨量主要通过影响生境植被特征来间接对啮齿动物群落形成影响,而温度对啮齿动物群落的影响更加直接。集合群落是局域群落通过物种迁移以及生境过滤作用的耦合产物,导致局域群落和区域过程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群落总个体数量以及多样性等多个指标表现出来。
王亚东[8](2021)在《放牧家畜类型和强度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草地生态系统是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重要生态功能。节肢动物(Arthropoda)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种类最为丰富的一个类群,参与系统凋落物分解和碳氮循环等生态过程。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放牧。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而对地表节肢动物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乏不同强度和不同类型家畜放牧对地表节肢动物影响机制的系统研究。放牧家畜主要通过采食、践踏和粪尿归还直接或间接影响节肢动物群落,包括地表节肢动物间的捕食、竞争和共生等关系。我们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依托已经建立的不同放牧强度(禁牧、轻牧、中牧、重牧绵羊)和放牧家畜(禁牧、绵羊、牛、山羊适牧)试验研究平台,开展了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研究。通过陷阱法,收集草地内地表节肢动物并将大多数物种鉴定至科水平,统计多度、类群数和生物量并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并分析了地表节肢动物与草地放牧管理以及降水等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果:1.本研究中,不同放牧强度草地(不同家畜放牧草地)共捕获地表节肢动物16338只(15571只),所有节肢动物隶属10目73科,共83个类群,优势类群都为蝗总科(Acridoidea)和步甲科(Carabidae)。2.与禁牧相比,轻度放牧可提高草地地表节肢动物丰富度,但随放牧强度的增大促进效果减弱;其他放牧强度和适度放牧不同家畜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多度、类群数、生物量和多样性无显着影响。3.重度放牧降低了春夏两季地表节肢动物生物量,其中捕食性地表节肢动物减少最为明显。放牧绵羊和牛提高了杂食性地表节肢动物的类群数,而放山羊降低了杂食性地表节肢动物多度。放牧会减少植食性地表节肢动物的多度。与禁牧草地相比,不同放牧家畜草地中寄生性昆虫生物量较高。4.夏季地表节肢动物数量大、种类多,生物量高,而其中蝗虫则在秋季多度和生物量最大。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随年份与季节变化影响较大,但受放牧影响较小。放牧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影响较小,但对不同功能群地表节肢动物影响较大。地表节肢动物年份和季节变化主要到天气条件主导。夏季地表节肢动物各功能群多度和生物量均处于较高水平,秋季蝗虫为主的植食性功能群多度及生物量最高。我们的结果意味着,考虑不同功能群地表节肢动物对放牧的响应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在制定可持续天然草原放牧方式时具有参考意义。
白乌云[9](2021)在《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羊草是欧亚草原东部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原优势种之一,分布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在对异质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发生了丰富的种内变异。羊草具有混合繁殖策略,快速的根茎克隆繁殖是其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和生存空间,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种的关键。然而就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种内变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以野外原位观测为主的种内变异研究无法区分遗传变异和表型可塑性对种内变异的相对贡献。本文以不同地理来源66份羊草材料为试验材料,采用非破坏性研究方法,在同质园栽培条件下研究羊草种内变异,将可塑性的影响排除在外,并通过分析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母环境效应影响,试图揭示羊草对地理和气候因子的大尺度长期适应机制。主要发现如下:(1)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羊草性状的种内变异总体表现为: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表型性状。表型性状中,叶长变异最小,茎长变异最大;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中,单向最大扩展距离的变异最小,扩展面积的变异最大;根茎子株相关性状中,克隆生长率的变异最小,母株根茎克隆增加倍数的变异最大。羊草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总体表现为:表型(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质量性状。内蒙古中部地区羊草遗传多样性相对最高,综合值较高的优良羊草种质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中部地区。(2)羊草种内变异是对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原生境气候对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顺序为:表型(单株产量)(29)根茎繁殖(29)母株抽穗率(29)母株分蘖。气温+降水量综合因子是导致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最重要气候因子;其次为平均气温和低温因子,尤其是低温和温差对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不可忽略,低温和较大日温差显着抑制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纬度是影响羊草性状种内分化的最重要地理因子。纬度增加显着抑制羊草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随纬度增加、经度减小和海拔升高,羊草呈叶片小型化、植株矮小化和根茎克隆繁殖力减弱趋势。(3)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通过调节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关系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力茎长、株高、叶宽和叶片大小是显着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重要地上部性状,表现为羊草茎长越长、植株越高大、叶片越宽大,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也相应越强。原生境地理和气候除了直接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以外,通过影响营养生长,并通过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之间的正反馈调节关系间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4)临近休眠前的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最重要时期,且这一关键时期的克隆生长受原生境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秋末果后营养期,羊草输出大量根茎子株,并加快根茎扩展速度,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羊草这一克隆生长关键时期的表现受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显着影响,表现为来自低纬度、气温较高、降水量相对充沛、温差变化较小生境的羊草,在生长季后期输出更多的根茎子株,克隆生长率更高,根茎扩展更快,可见生长季末期输出大量冬性枝条和根茎加速向外扩展是羊草长期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进化结果。(5)植物内源激素参与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羊草根茎不同部位中检测出IAA-Asp等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8种,18个比较组中的8个比较组中5类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存在显着差异。12-OH-JA-Ile、CH3O-IAA和IAA-Asp在根茎节中的含量显着高于根茎节间和根茎水平芽,根茎节中SA随根茎克隆繁殖力增强而呈下降趋势。根茎节是羊草根茎克隆生长最重要的部位,其植物激素调控下的分化活性和分化选择决定羊草种群生存发展策略。
程建伟[10](2021)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粪食性金龟影响畜粪分解机制及生态系统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对天然草原动物产品需求的增长,载畜水平提升导致的大量畜粪归还改变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引发了一系列显着的生态系统效应。厘清畜粪分解的调控因素对于认识草原放牧生态系统动态机制和发展生态健康的草原利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畜粪质量、气候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群落对畜粪分解的影响,而土壤动物在畜粪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粪食性金龟在粪块中的取食和活动,改变粪块的理化性质,影响粪块下土壤微食物网的结构,是粪分解中重要的节肢动物类群。然而不同功能群粪食性金龟对畜粪分解及其关联的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我们在内蒙古温带半干旱草原区设置了牛粪和马粪原位分解隔离试验,通过测定五种粪食性金龟处理(1-无粪、无粪食性金龟(对照);2-粪、无粪食性金龟;3-粪+粪居型粪食性金龟;4-粪+掘洞型粪食性金龟;5-粪+粪居型和掘洞型粪食性金龟)下畜粪质量及其养分含量变化、微生物呼吸、以及畜粪下方土壤微食物网群落组成的变化,检测掘洞型(小驼嗡蜣螂Onthophagus gibbulus)和粪居型(泥蜉金龟Aphodius sordecens)粪食性金龟个体及组合对粪块分解、养分释放及土壤微食物网群落组成的影响,并分析大气降水、畜粪类型及土壤动物等多因素交互对粪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1.畜粪类型(D)和粪食性金龟处理(B)对畜粪物质量损失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如,掘洞型粪食性金龟的存在(在T2和T3)对牛粪干湿物质量损失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马粪干湿物质量损失不明显;与无金龟添加的纯畜粪处理(T0)相比,掘洞型金龟添加处理(T2)显着提高了牛粪干物质量损失,而粪居型金龟添加处理(T1)对牛粪和马粪干物质量损失均没有显着的影响。但无论何种畜粪类型,两种不同功能群粪食性金龟同时存在时(T3),畜粪碳和氮释放最快;这种不同功能群粪食性金龟对畜粪养分释放的协同促进作用与其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和N矿化的协同促进作用一致。2.降水增加促进畜粪分解,并且对马粪分解(干物质量损失量)的促进作用强于牛粪,这与马粪具有相对较高的C/N比和孔隙率以及较低的硬度有关。在畜粪分解初期,土壤动物的存在显着地降低了畜粪的微生物呼吸,而降水增加显着地提高了马粪隔离系统(粪+土壤)的微生物呼吸。粪的碳、氮含量损失在分解初期主要受土壤动物和畜粪类型控制,而在分解后期受降水调节的微生物呼吸控制。3.地表添加畜粪和粪食性金龟改变了表层土壤(0-5cm)的理化性状(有机碳、速效氮和p H)和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但对土壤细菌多样性没有显着的影响;相反,添加粪食性金龟显着增加了亚表层土壤(5-15cm)的细菌多样性,而没有增加真菌多样性。4.粪食性金龟的存在显着增加土壤表层(0-5 cm)线虫群落的多度;掘洞型粪食性金龟的存在显着提高了亚表层土壤(5-15cm)线虫的多度。添加粪食性金龟对线虫多度的影响随线虫功能群而异同,增加食细菌性和植物寄生性线虫的多度,而减少食真菌性线虫的多度;这些影响在土壤0-5cm层最为明显。5.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在表层土壤(0-5cm)比亚表层土壤(5-15cm)更为复杂,表明土壤生物功能类群之间的捕食作用或食物网的矿化作用在土壤表层更活跃。综上所述,草原土壤动物活动改变粪块的理化性质和微食物网群落的结构影响土壤微食物网中不同营养级间的互作,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本研究加深了草原生态系统畜粪分解中不同功能群节肢动物(粪食性金龟)作用及其机制的认识,同时对于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的草牧业管理体系具有参考价值。
二、内蒙古典型草原蛴螬群落对放牧强度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典型草原蛴螬群落对放牧强度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蒸散发估算方法 |
1.2.2 草地蒸散发的影响机制 |
1.2.3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效应 |
1.3 研究内容 |
1.3.1 草地蒸散发及生长季的变化特征 |
1.3.2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
1.3.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
1.3.4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
1.4 本论文关注的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特点 |
2.1.2 植被与土壤 |
2.1.3 气候特征 |
2.2 观测与仪器 |
2.2.1 草甸草原的通量观测 |
2.2.2 草地生物多样性观测 |
2.3 其他地面数据 |
2.3.1 气象数据 |
2.3.2 遥感数据 |
2.3.3 土地利用数据 |
2.4 湍流资料质量控制 |
2.5 研究方法 |
2.5.1 草地湍流通量观测 |
2.5.2 生物多样性计算 |
2.5.3 基于SEBAL模型的实际蒸散发模拟 |
2.5.4 雨水资源化潜力 |
第三章 草地生长季气象因子及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
3.1 草地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 |
3.1.1 土壤湿度与降雨变化特征 |
3.1.2 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
3.1.3 空气温湿度变化特征 |
3.1.4 风速和风向变化特征 |
3.2 草地下垫面辐射与能量平衡 |
3.2.1 草地下垫面小气候平均日变化 |
3.2.2 草地下垫面辐射平衡与能量闭合 |
3.2.3 草地下垫面净辐射与可能蒸散量 |
3.3 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
3.4 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
4.1 区域植被类型及变化 |
4.2 区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
4.3 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4.4 降水与气温对区域蒸散发和雨水资源化潜力影响 |
4.5 区域植被的合理保护与修复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
5.1 植被类型变化 |
5.2 实际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5.2.1 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
5.2.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5.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和蒸降差的变化 |
5.3.1 蒸散发的变化 |
5.3.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变化 |
5.3.3 蒸降差的变化 |
5.4 群落特征对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场蒸散发的影响 |
5.4.1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多样性对蒸散发的影响 |
5.4.2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均匀度对蒸散发的影响 |
5.4.3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盖度对蒸散发影响 |
5.4.4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生物量对蒸散发的影响 |
5.5 草地的保护与利用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
6.1 多样性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群落功能群多样性变化 |
6.2 结构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群落功能群组成变化 |
6.3 质量效应---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质量变化 |
6.4 功能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功能变化 |
6.5 防风固沙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防风固沙功能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不同放牧强度对锡林郭勒草甸草原群落及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
1.2.2 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 |
1.2.3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4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及植被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植物群落调查及取样方法 |
2.2.3 植物功能性状测定方法 |
2.3 指标计算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 |
3.1.1 植物群落高度的变化 |
3.1.2 植物群落密度的变化 |
3.1.3 植物群落盖度的变化 |
3.2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2.1 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 |
3.2.2 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 |
3.3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3.3.1 植物群落地上总生物量的变化 |
3.3.2 植物群落优势种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
3.3.3 植物群落地下总生物量的变化 |
3.3.4 植物群落根冠比的变化 |
3.4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4.1 土壤容重的变化 |
3.4.2 土壤含水率的变化 |
3.5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优势种功能性状的影响 |
3.5.1 羊草功能性状的变化 |
3.5.2 西伯利亚羽茅功能性状的变化 |
3.5.3 糙隐子草功能性状的变化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4.2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4.3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4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优势种功能性状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内蒙古察哈尔火山群草原植被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草地生态系统 |
1.2.2 火山生态系统 |
1.2.3 生物多样性 |
1.2.4 生态因子 |
1.2.5 土壤微生物组 |
1.2.6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察哈尔火山群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特征 |
2.1.3 气候 |
2.1.4 植被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黄花沟火山群样点设计 |
2.2.2 乌兰哈达火山群样点设计 |
2.2.3 植被调查 |
2.2.4 土壤调查 |
2.2.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玛珥式火山区与高山(寒)草甸草原生物群落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 |
3.2.2 植被采集和土壤取样 |
3.2.3 DNA提取、PCR扩增和Illumina测序 |
3.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高山(寒)草甸草原与玛珥式火山的植被差异 |
3.3.2 高山(寒)草甸草原与玛珥式火山的微生物多样性 |
3.3.3 微生物分类群和种系型的分布 |
3.3.4 玛珥式火山和高山(寒)草甸草原的核心微生物群分子生态网络 |
3.3.5 玛珥式火山和高山(寒)草甸草原的功能组成特性差异 |
3.3.6 玛珥式火山和高山(寒)草甸草原的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关系 |
3.4 讨论 |
3.4.1 玛珥式火山扰动影响生物群落结构 |
3.4.2 微生物群落对玛珥式火山扰动的响应 |
3.4.3 玛珥式火山扰动影响微生物群落功能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与典型草原生物群落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地说明 |
4.2.2 样品采集 |
4.2.3 土壤理化参数 |
4.2.4 土壤微生物群落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的植物群落组成 |
4.3.2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
4.3.3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的微生物群落潜在功能 |
4.3.4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的微生物共现网络 |
4.3.5 土壤核心微生物群的关键潜在驱动因素 |
4.3.6 关键潜在驱动因素和关键类群之间的联系 |
4.4 讨论 |
4.4.1 斯通博利式火山活动的扰动距离 |
4.4.2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与典型草原区的群落差异 |
4.4.3 影响两种类型样地的关键潜在驱动因素 |
4.4.4 关键潜在驱动因素与关键类群之间的内在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发育阶段第四纪火山土壤的生物群落差异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区描述和样地选择 |
5.2.2 土壤取样及理化性质 |
5.2.3 Illumina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植物群落多样性 |
5.3.2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
5.3.3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 |
5.3.4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预测 |
5.3.5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微生物群落网络模式 |
5.3.6 植物因子、土壤因子与核心微生物群的关系 |
5.3.7 土壤碳、氮、磷对微生物群落和植被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全新世火山与晚更新世火山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差异 |
5.4.2 不同时期火山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的潜在原因 |
5.5 小结 |
第六章 火山锥体类型对生物群落的差异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域和样地描述 |
6.2.2 土壤取样、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 |
6.2.3 土壤DNA提取、PCR分析和高通量测序 |
6.2.4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降落堆和溅落堆的植被组成 |
6.3.2 高通量测序下的微生物概况 |
6.3.3 降落堆和溅落堆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系统发育关系 |
6.3.4 降落堆和溅落堆的微生物群落功能组成概况 |
6.3.5 降落堆和溅落堆的细菌和真菌共现关系 |
6.3.6 植物因子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内在关联 |
6.3.7 关键环境参数影响微生物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可能机制 |
6.4 讨论 |
6.4.1 不同类型火山锥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多样性与功能 |
6.4.2 不同类型火山锥中真菌和细菌群落的响应差异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不足与展望 |
7.2.1 创新 |
7.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课题来源 |
(4)内蒙古典型草原大针茅适应放牧的比较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一、绪论 |
1.1 我国草地资源利用现状 |
1.2 放牧对草原植物的影响 |
1.2.1 放牧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
1.2.2 放牧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
1.2.3 植物对放牧的适应对策 |
1.3 表型可塑性研究进展 |
1.3.1 表型可塑性的定义与分类 |
1.3.2 植物表型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
1.4 大针茅研究进展 |
1.5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放牧试验样地设置 |
2.3 研究材料 |
2.3.1 植物材料 |
2.3.2 用于差异表达基因比较分析的序列 |
2.3.3 用于qRT-PCR实验的植物材料 |
2.3.4 试剂与药品 |
2.3.5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大针茅表型性状测定及分析 |
2.4.1 功能性状取样及测定 |
2.4.2 统计分析 |
2.5 不同放牧强度下大针茅的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2.5.1 RNA的提取 |
2.5.2 转录组测序 |
2.5.3 基因表达定量 |
2.5.4 Unigene功能注释 |
2.6 不同放牧强度下差异表达基因的识别 |
2.6.1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筛选及富集分析 |
2.6.2 DEGs的聚类分析 |
2.6.3 DEGs的功能富集分析 |
2.7 不同放牧强度下大针茅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可塑性 |
2.7.1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2.7.2 转录组数据的qRT-PCR的验证 |
三、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放牧处理下大针茅的功能性状测定 |
3.1.1 不同放牧处理下大针茅的形态特征 |
3.1.2 大针茅响应放牧的功能性状可塑性敏感度 |
3.2 不同放牧强度下大针茅的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3.2.1 转录组测序样本RNA提取及质量检测结果 |
3.2.2 转录组测序和组装评估 |
3.2.3 组装质量评估结果 |
3.2.4 基因表达定量 |
3.2.5 Unigene的功能注释结果 |
3.3 不同放牧强度下差异表达基因的识别 |
3.3.1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3.3.2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
3.3.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3.4 不同放牧强度下大针茅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可塑性 |
3.4.1 与卡尔文-本森循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3.4.2 与光呼吸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3.4.3 qRT-PCR引物的扩增 |
3.4.4 验证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
四、讨论 |
4.1 放牧对大针茅表型性状的影响 |
4.2 不同放牧处理下大针茅转录组数据集的构建及差异表达分析 |
4.2.1 不同放牧处理下大针茅转录组数据集的构建 |
4.2.2 不同放牧强度下大针茅光合相关基因可塑性变化 |
4.3 不同放牧强度下大针茅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可塑性 |
4.3.1 不同放牧强度下大针茅光合相关基因可塑性变化 |
4.3.2 不同放牧强度下大针茅卡尔文-本森循环相关基因的表达可塑性变化 |
4.3.3 不同放牧强度下大针茅光呼吸相关基因的表达可塑性变化 |
五、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5)典型草原啮齿动物群落及其优势种对放牧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不同放牧方式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1.2 不同放牧方式对啮齿动物群落及其优势种群的影响 |
1.3 啮齿动物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
1.4 SEM模型概述 |
1.5 BP神经网络概述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采集方法 |
2.2.2 数据分析方法 |
2.3 SEM模型构建 |
2.4 BP神经网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放牧方式下植物群落组成 |
3.1.1 不同放牧方式对不同季节植物种群特征的影响 |
3.1.2 不同放牧方式对不同季节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1.3 小结 |
3.2 放牧方式对啮齿动物的影响 |
3.2.1 不同放牧方式下啮齿动物群落结构 |
3.2.2 不同放牧方式下优势鼠种的确定 |
3.2.3 不同放牧方式下啮齿动物群落组成数量动态 |
3.2.4 不同放牧方式对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不同放牧方式对啮齿动物群落的作用途径 |
3.3.1 按月轮牧区啮齿动物群落的作用途径 |
3.3.2 季节轮牧区啮齿动物群落的作用途径 |
3.3.3 连续放牧区啮齿动物群落的作用途径 |
3.3.4 过度放牧区啮齿动物群落的作用途径 |
3.3.5 禁牧区啮齿动物群落的作用途径 |
3.3.6 小结 |
3.4 不同放牧方式对优势鼠种作用机理 |
3.4.1 按月轮牧区优势鼠种SEM模型 |
3.4.2 季节轮牧区优势鼠种SEM模型 |
3.4.3 连续放牧区优势鼠种SEM模型 |
3.4.4 过牧区优势鼠种SEM模型 |
3.4.5 禁牧区优势鼠种SEM模型 |
3.4.6 小结 |
3.5 基于降维和BP神经网络的啮齿动物群落模拟和预测模型 |
3.5.1 气象因子贡献率 |
3.5.2 BP神经网络模拟和预测模型 |
3.5.3 贡献率为0.85 时BP神经网络模型 |
3.5.4 贡献率为0.90 时BP神经网络模型 |
3.5.5 贡献率为0.95 时BP神经网络模型 |
3.5.6 贡献率为0.99 时BP神经网络模型 |
3.5.7 非降维气象因子BP神经网络模型 |
3.5.8 小结 |
4 讨论 |
4.1 啮齿动物群落对气候变化和放牧干扰的响应 |
4.2 啮齿动物优势种对气候变化和放牧干扰的的响应 |
5 结论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滩羊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1.2.2 草原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家畜采食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植物及土壤样品收集 |
2.2.4 植物及土壤样品测定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对家畜采食的响应 |
2.3.2 植物群落对家畜采食的响应 |
2.3.3 草原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家畜采食的响应 |
2.3.4 家畜采食量与放牧强度、C:N:P化学计量特征、植物群落特征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的关系 |
2.3.5 家畜采食调控土壤或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
2.4 讨论 |
2.4.1 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家畜采食的响应 |
2.4.2 植物群落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家畜采食的响应 |
2.4.3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家畜采食的响应 |
2.5 小结 |
第三章 家畜排泄物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植物及土壤样品的收集 |
3.2.3 植物及土壤样品的测定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对家畜排泄物的响应 |
3.3.2 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家畜排泄物的响应 |
3.3.3 家畜排泄物调控土壤或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植物群落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家畜排泄物的响应 |
3.4.2 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家畜排泄物的响应 |
3.4.3 家畜排泄物对植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遗留效应 |
3.4.4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家畜排泄物的响应 |
3.5 小结 |
第四章 模拟家畜践踏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模拟滩羊践踏试验 |
4.2.2 指标测定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对模拟家畜践踏强度的响应 |
4.3.2 植物群落对模拟家畜践踏强度的响应 |
4.3.3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对模拟家畜践踏强度的响应 |
4.3.4 模拟家畜践踏调控土壤或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土壤物理性质和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模拟家畜践踏强度的响应 |
4.4.2 植被群落特征和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模拟家畜践踏强度的响应 |
4.4.3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模拟家畜践踏强度的响应 |
4.5 小结 |
第五章 家畜采食、排泄物和践踏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贡献率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4.1 家畜采食、排泄物和践踏对土壤系统的贡献 |
5.4.2 家畜采食、排泄物和践踏对植物系统的贡献 |
5.4.3 家畜采食、排泄物和践踏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贡献 |
5.5 小结 |
第六章 滩羊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设计 |
6.2.2 植物及土壤样品收集 |
6.2.3 植物及土壤样品测定 |
6.2.4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土壤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
6.3.2 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
6.3.3 放牧强度调控土壤或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
6.4 讨论 |
6.4.1 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
6.4.2 植物群落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
6.4.3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
6.5 小结 |
第七章 放牧和氮添加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设计 |
7.2.2 植物及土壤样品收集 |
7.2.3 植物及土壤样品测定 |
7.2.4 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土壤对放牧强度和氮添加的响应 |
7.3.2 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放牧强度和氮添加的响应 |
7.3.3 放牧强度调控土壤或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
7.3.4 土壤含水量影响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对放牧强度和氮添加的响应 |
7.3.5 放牧、氮添加和降水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
7.4 讨论 |
7.4.1 土壤对放牧强度和氮添加的响应 |
7.4.2 植物对放牧强度和氮添加的响应 |
7.4.3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放牧强度和氮添加水平的响应受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荒漠区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对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啮齿动物研群落究进展 |
1.2.1 国内啮齿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
1.2.2 国外啮齿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
1.3 集合群落研究进展 |
1.4 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影响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 野外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2.2.1 数据采集方法 |
2.2.2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啮齿动物集合群落结构 |
3.1.1 集合群落物种组成 |
3.1.2 集合群落不同斑块间个体扩散 |
3.1.3 集合群落总捕获率季节格局及年度波动 |
3.1.4 小结 |
3.2 啮齿动物局域群落结构 |
3.2.1 不同干扰生境局域群落物种组成 |
3.2.2 局域群落啮齿动物总捕获率及物种丰盛度 |
3.2.3 啮齿动物群落总捕获率年际波动特征 |
3.2.4 小结 |
3.3 啮齿动物群落α多样性 |
3.3.1 群落α多样性季节格局 |
3.3.2 群落α多样性年际波动及群落间差异 |
3.3.3 小结 |
3.4 啮齿动物群落β多样性 |
3.4.1 不同干扰生境斑块局域群落间β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
3.4.2 啮齿动物局域群落β多样性年度及季节格局 |
3.4.3 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 |
3.4.4 小结 |
3.5 环境因子差异性分析 |
3.5.1 生境植物指标变异性研究 |
3.5.2 植物群落生物量 |
3.5.3 生境隐蔽性 |
3.5.4 植物群落α多样性 |
3.5.5 土壤硬度 |
3.5.6 土壤含水率 |
3.5.7 气象数据统计分析 |
3.6 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对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
3.6.1 局域群落对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
3.6.2 集合群落对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
3.6.3 啮齿动物局域群落对集合群落的影响机制研究 |
3.6.4 小结 |
4 讨论 |
4.1 人为干扰对集合群落及局域群落的影响 |
4.2 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群落总个体数的影响 |
4.3 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
4.4 局域群落对集合群落的影响机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放牧家畜类型和强度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地表节肢动物与草地生态系统 |
1.2 放牧管理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1.3 放牧管理对地表节肢动物的影响及作用途径 |
1.4 科学问题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实验设计 |
2.3 地表节肢动物采集与鉴定 |
2.4 植被和土壤取样与理化性质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5.1 数据处理 |
2.5.2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放牧方式对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 |
3.2 不同放牧强度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功能群的影响 |
3.2.1 放牧强度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2.2 放牧强度对地表节肢动物功能群的影响 |
3.2.3 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3 不同放牧家畜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功能群的影响 |
3.3.1 放牧家畜类型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3.2 放牧家畜类型对地表节肢动物功能群的影响 |
3.3.3 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 |
4.1 地表节肢动物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
4.1.1 放牧强度与地表节肢动物多度、类群数和生物量 |
4.1.2 放牧强度与地表节肢动物功能群 |
4.1.3 放牧强度与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 |
4.2 地表节肢动物对不同放牧家畜的响应 |
4.2.1 放牧家畜与地表节肢动物多度、类群数和生物量 |
4.2.2 放牧家畜与地表节肢动物功能群 |
4.2.3 放牧家畜与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羊草概述 |
1.2 羊草克隆繁殖策略 |
1.2.1 羊草繁殖策略 |
1.2.2 羊草根茎克隆可塑性 |
1.3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及影响因素 |
1.3.1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 |
1.3.2 植物种内变异的影响因素 |
1.3.3 植物种内变异机制 |
1.4 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4.1 气温升高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4.2 降水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4.3 气候变化驱动因子联合作用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7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地概况 |
2.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及其地理分布 |
2.3.1.1 羊草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
2.3.1.2 基于数量性状的羊草材料聚类分析 |
2.3.2 羊草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
2.4 讨论 |
2.4.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 |
2.4.2 羊草性状遗传多样性较高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原生境气候、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种内分化和分布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地概况 |
3.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2 G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3 B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4 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5 距离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原生境气候驱动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
3.4.2 原生境地理影响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
3.4.3 加强适应性管理,降低气候暖干化对羊草草原的影响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地上部性状对根茎克隆繁殖力的影响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地概况 |
4.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曲线拟合分析 |
4.3.2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
4.4 讨论 |
4.4.1 羊草营养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
4.4.2 羊草分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
4.4.3 羊草有性繁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一定权衡 |
4.4.4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调控机制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时间动态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地概况 |
5.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的时间动态 |
5.3.2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时间动态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秋末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 |
5.4.2 秋末果后营养期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关键时期 |
5.5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相关代谢组学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试验材料的典型性验证 |
6.3.2 代谢物检测结果 |
6.3.3 代谢物分类及功能注释 |
6.3.4 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4.1 IAA结合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
6.4.2 JA代谢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
6.4.3 植物内源激素互作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 |
6.5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内蒙古典型草原粪食性金龟影响畜粪分解机制及生态系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畜粪分解及其影响因素 |
1.2.1 土壤生物群落对粪分解的影响 |
1.2.2 气候和环境条件对粪分解的影响 |
1.2.3 畜粪质量对粪分解的影响 |
1.2.4 多因子交互对粪分解的影响 |
1.3 畜粪分解对植被、土壤特征的影响 |
1.3.1 草地植被群落特征 |
1.3.2 草地土壤特征 |
1.4 畜粪分解对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 |
1.5 本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1.8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粪居型和掘洞型粪食性金龟对牛粪和马粪分解的协同促进作用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设计 |
2.1.2 粪和土壤取样和分析 |
2.1.3 原位土壤CO_2通量测定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畜粪干湿物质量损失和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2.2.2 CO_2的通量 |
2.2.3 土壤特征 |
2.2.4 影响畜粪分解的因素 |
2.3 讨论 |
2.3.1 粪食性金龟物种和畜粪类型对畜粪干湿物质量损失的交互作用 |
2.3.2 两种不同功能群粪食性金龟物种对粪碳和氮含量释放的协同促进 |
2.3.3 粪食性金龟与畜粪分解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土壤动物与降水变化对马粪和牛粪分解率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设计 |
3.1.2 粪和土壤样品的取样与分析 |
3.1.3 CO_2通量的原位测定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畜粪质量损失和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2.2 CO_2通量 |
3.2.3 土壤特征 |
3.2.4 影响畜粪分解的因素 |
3.3 讨论 |
3.3.1 畜粪类型影响降水对畜粪分解速率的作用 |
3.3.2 土壤动物和降水量对不同分解阶段畜粪C、N含量动态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粪居型和掘洞型粪食性金龟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设计 |
4.1.2 粪、植物和土壤取样和分析 |
4.1.3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
4.1.4 土壤线虫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
4.1.5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
4.1.6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粪食性金龟对畜粪干物质量和碳、氮含量的影响 |
4.2.2 粪食性金龟对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 |
4.2.3 粪食性金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2.4 粪食性金龟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
4.2.5 粪食性金龟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不同粪食性金龟添加处理的响应 |
4.3.2 土壤线虫对不同粪食性金龟添加处理的响应 |
4.3.3 粪分解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5.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内蒙古典型草原蛴螬群落对放牧强度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D]. 张小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不同放牧强度对锡林郭勒草甸草原群落及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D]. 杨晨晨. 内蒙古大学, 2021
- [3]内蒙古察哈尔火山群草原植被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D]. 陈金. 内蒙古大学, 2021
- [4]内蒙古典型草原大针茅适应放牧的比较转录组学研究[D]. 贾媛媛. 内蒙古大学, 2021
- [5]典型草原啮齿动物群落及其优势种对放牧和气候变化的响应[D]. 岳闯.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6]滩羊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D]. 李岚. 兰州大学, 2021(09)
- [7]荒漠区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对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D]. 杨素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8]放牧家畜类型和强度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D]. 王亚东.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9]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D]. 白乌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10]内蒙古典型草原粪食性金龟影响畜粪分解机制及生态系统效应研究[D]. 程建伟. 内蒙古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