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型浮游生物论文_韩郁烨,郭萃,段雪萍,管旭冉,姜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微型浮游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浮游生物,高通,量测,大亚湾,细菌,辽东湾,生物量。

微微型浮游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韩郁烨,郭萃,段雪萍,管旭冉,姜勇[1](2019)在《北欧海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北欧海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本研究于2017年6月采集北欧海一个典型断面的表层海水,利用标靶(18SrRNA基因V4区)扩增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水体中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并探讨了群落结构、优势类群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主导类群为囊泡虫类(54.61%),主要由甲藻纲(18.42%)和海洋囊泡虫新类群I (23.01%)组成;后鞭毛类占21.55%,其中真菌在各站中都有较高的相对丰度,为18.86%;此外,不等鞭毛类中的硅鞭藻和囊泡虫类中的甲藻在温度较低的站位中分布较多,而海洋囊泡虫新类群I则在温度较高的站位中分布较多。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有重要的影响。北欧海的水文特征复杂,寒暖流在此交汇,造成了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6期)

吴月,曹叔楠,何剑锋,何培民,罗光富[2](2019)在《北极楚科奇海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2012年夏季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对楚科奇海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纲水平上,该海域的优势类群包括青绿藻clade Ⅱ(37.5%)、金藻纲(36.4%)、沟鞭藻纲(8.9%)、银耳纲(7.1%)、中鼓藻纲(2.4%)和旋毛纲(1.1%);其中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占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85.2%,显示该群落处于快速生长期。与环境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对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有着重要影响。中鼓藻纲与硝酸盐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盐度和亚硝酸盐呈显着正相关(P<0.05);青绿藻clade Ⅱ则与硝酸盐呈显着负相关(P<0.05)。这表明,北冰洋的氮限制和海冰快速融化等过程均会影响其中的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有待未来进一步关注。(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白美娜,江涛,陈飞羽,王朝晖,江天久[3](2019)在《大亚湾大鹏澳牡蛎养殖临近海域自养微微型浮游生物种群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3年5月到2014年6月,在大亚湾大鹏澳牡蛎区及邻近海域开展了为期14个月的采样调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表层水体中微微型浮游植物(0.7—2.7μm)光合色素进行测定,并应用色素化学分类软件CHEMTAX对自养微微型浮游生物(aototrophicpicoplankton,APP)功能类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APP中共检出了15种光合色素,其中青绿藻素(Pras)和玉米黄素(Zea)是微微型色素中浓度最高的2种特征色素,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ras主要出现在低温季节(牡蛎养殖期),而Zea主要出现在高温季节(非牡蛎养殖期)。CHEMTAX分析表明,大鹏澳海域APP最主要的类群是硅藻、蓝藻和青绿藻,而甲藻、隐藻、定鞭金藻、绿藻和金藻生物量较低。温度和营养盐浓度是影响大鹏澳海域APP的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青绿藻主要出现在低温季节(主要在冬季牡蛎养殖期间),且其生物量与溶解无机氮呈显着正相关;而蓝藻则主要出现在高温季节,与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另外,贝类养殖也是能够影响APP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大鹏澳海域牡蛎养殖期间,青绿藻生物量在养殖区明显高于非养殖海域。(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1期)

吴月[4](2018)在《南北极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在海洋生物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海洋生态系统微食物环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且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多样性,更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增加,南北极气温也出现快速升高的现象,这样不断变化的环境会使得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也会随之发生很大的改变,此外南北极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对于极地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研究相对世界其它海洋少。为了正确认识极地海域的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了解极地海域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变化特征以及南北极海域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分布的差异及环境相关性,本文利用454高通量测序的第二代分子测序技术,对2012年夏季楚科奇海、南极半岛北端海域的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南极半岛北端海域获得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6个超群组:不等鞭毛类、囊泡虫、海洋定鞭金藻、有孔虫、海洋绿藻、变形虫界,其中不等鞭毛类、海洋定鞭金藻和囊泡虫类是该区域主要的优势超群,但在不同的样品中群落分布差异显着。优势类群(平均相对丰度>1%)又分为以下14个纲:双并鞭虫目、硅藻纲、中鼓藻纲、硅鞭藻纲、海金藻纲、旋毛纲、甲藻纲、纤毛虫纲、青绿藻clade II、青绿藻纲、定鞭藻纲、丝足虫纲、Discosea、隐藻纲。各个纲在群落分布差异巨大,其中沟鞭藻纲和海洋定鞭藻纲为该海域优势纲,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13.45%和13.87%。营养盐尤其是铵盐和磷酸盐以及盐度对南极半岛北端海域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起重要作用。(2)对楚科奇海海域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研究发现:相对丰度大于1%的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有6个纲,分别为金藻纲、沟鞭藻纲、中鼓藻纲、青绿藻clade II、旋毛纲和银耳纲,其中自养型微微型浮游植物约占85.2%%,具有绝对优势。硝酸盐对于楚科奇海海域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有重要作用。异养型的旋毛纲以自养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为食,在群落分布上会受到金藻纲、青绿藻clade II纲和中鼓藻纲一定的影响。(3)对比南北极的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发现在两个海域的群落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相同点:海洋不等鞭毛类均为两个海域的优势类群,且相对丰度都很大,南极半岛北端海域平均相对丰度为40.02%,北极楚科奇海为38.90%;但属于海洋不等鞭毛类的纲在分布上差别很大:南极半岛北端海域发现海洋不等鞭毛类有双并鞭虫目(平均相对丰度2.9%)、硅藻纲(9.21%)、硅鞭藻纲(8.98%)、海金藻纲(4.46%)、金藻纲(0.23%)、中鼓藻纲(2.02),海洋不等鞭毛类的纲平均相对丰度在南极半岛北端海域均小于10%;而在北极楚科奇海主要为金藻纲(36.40%)、中鼓藻纲(2.42%),双并鞭虫目、硅藻纲、硅鞭藻纲、海金藻纲的相对丰度均小于0.02%;海洋绿藻作为楚科奇海的第二大优势类群,但在南极半岛北端海域分布较少(平均相对丰度5.45%);海洋定鞭金藻在南极半岛北端海域是优势类群,分布广泛,但在楚科奇海海洋定鞭金藻只占0.01%;有孔虫在两海域均有发现,但相对丰度都不大,南极半岛北端海域有孔虫相对丰度为1.37%,而北极楚科奇海为0.98%;囊泡虫在北极楚科奇海相对丰度为8.98%,远小于南极半岛北端海域(25.99%);真菌广泛分布在楚科奇海,是该海域的第四大优势类群,但在南极半岛北端海域并未发现真菌的存在;变形虫界在楚科奇海只占据0.05%,在南极半岛北端海域相对丰度大于1%。(4)南极半岛北端海域(平均香农指数为4.72,平均辛普森指数为0.07)的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多样性高于楚科奇海(平均香农指数为3.09,平均辛普森指数为0.19)。(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8-06-30)

赵燕楚,赵丽,张武昌,刘素美,蒋增杰[5](2018)在《桑沟湾微微型浮游生物丰度和生物量分布的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3年4月、7月、10~月和2014年1月,分四个季节在桑沟湾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桑沟湾微微型浮游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统计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四个季节中桑沟湾聚球藻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0.04×10~3~408.59×10~3个/mL、0.01~10~2.15 mg/m3,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0.21×10~3~99.64×10~3个/mL、0.31~149.46 mg/m3,异养细菌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34×10~5~50.16×10~5个/mL、6.68~10~0.32 mg/m3。四个季节中,夏季桑沟湾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高于其他季节。异养细菌对微微型浮游生物总生物量的四季平均贡献为62.11%,高于自养微微型浮游生物;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占自养微微型浮游生物总生物量比例最高,平均可达86.85%。统计分析显示温度、叶绿素a和营养盐浓度是影响桑沟湾微微型浮游生物丰度和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上述结果为桑沟湾生态环境的检测和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刘强[6](2018)在《舟山近海海域微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关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主要参与大气产生、微食物网、有机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多样性和丰度分布情况极其复杂,是海洋生态系统生物量和初级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微型浮游生物(Picoplankton)是指粒径介于0.22~2-3μm的浮游生物,主要包括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浮游细菌和病毒,其具有丰度高、体型小、易被忽略等特点。研究不同海洋生境下微微型浮游生物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微生物与环境和/或生物因素之间的关联,也可以探究微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规律,为海洋微微型浮游生物优势类群和稀有类群的全球分布模式提供数据补充,全面把握其生态学地位。本文主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流式细胞仪计数方法,对舟山渔场海域不同季度微微型真核生物以及夏季舟山群岛不同功能区划海域浮游细菌的丰度分布特征及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RDA/CCA(RDA,Redundancy analysis;CCA,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es)分析了微微型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根据流式细胞仪计数结果,微微型真核生物最高平均丰度出现在秋季(8.58×10~5cells/m L),春夏冬叁组平均丰度差异较小(1.46–2.21×10~5cells/mL)。舟山渔场夏季、春季、秋季和冬季的平均碳生物量为:11.32、1.93、2.30和2.66 mg C/m~3。通过目标海域4个季度24个微微型真核生物样品的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完成了对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季节性变化分析,总计得到个856291条优质序列,包括257个OTU,分属于40个门,68个科,99个目,126个科,140个属。各季度优势种各有差异,Cryptomonadales_uncultured和Intramacronucleata在全年出现的频率较高。本研究借助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找到了各个季度组中的优势鉴别类群,借助Network网络分析观察到各季度的共现性物种。相对于传统研究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确可以发现更多的海洋微生物种类。各季度微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关联分析显示,温度和NO_3~-对夏季的样品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影响。对于春季全部样品和DS5(DS5,冬季5号样品),NO_2~-和盐度对其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影响,PO_4~(3-)对其有负相关影响。PO_4~(3-)和PH对秋季样品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影响,对夏季样品具有负相关影响。关于不同功能区划海域夏季浮游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结果。流式细胞仪计数结果显示各海域浮游异氧细菌丰度情况从高到低进行的综合排序结果为:GQ>ZJJ>DJ>TH>LH>DS>SJM>JT(GQ,枸杞海域;ZJJ,朱家尖海域;DJ,东极海域;TH,桃花海域;LH,六横海域;DS,岱山海域;SJM,沈家门海域;JT,金塘海域),由丰度指数(Chao1、ACE)对浮游细菌丰度情况进行排序为:LH>JT>DS>SJM>DJ>ZJJ>GQ>TH。舟山群岛各海域的Synechococcus和heterotrophic bacteria的丰度均值略高于长江口等临近海域,约10~6cells/mL,具有较高的生物固碳能力。大黄鱼养殖区(DJ)、贻贝养殖区(GQ)、旅游区(TH)的绝对优势菌群为黄杆菌纲,盐田区(DS)、工业用海区(JT)、排污区(LH)、港口航运区(SJM)的绝对优势菌群为γ-变形菌,捕捞区(ZJJ)的绝对优势菌群为蓝细菌。本研究验证了α-变形菌在近岸海域特别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有机颗粒浓度较高的海域中分布广泛,γ-变形菌与海洋降硫过程具有重要关联,δ-变形菌的丰度或许与石油烃类污染有显着性关联,黄杆菌在赤潮期间反应迅速。利用PICRUSt(v1.0.0通道)对各功能区划海域的细菌功能进行预测,整体来看,各目标海域中细菌的功能多样性较高且差异相对明显。(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大学》期刊2018-05-01)

姜歆,柯志新,向晨晖,李佳俊,谭烨辉[7](2018)在《大亚湾夏季和冬季超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及环境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流式细胞法,于2015年夏季(7月)和冬季(12月)对大亚湾超微型浮游生物(聚球藻、超微型真核藻类和异养细菌)的时空变化及环境调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夏季聚球藻、超微型真核藻类和异养细菌的丰度分别为(44.56±46.26)×10~3 cells·m L~(–1)、(3.00±4.50)×10~3 cells·m L~(–1)和(12.31±7.54)×10~5 cells·m L~(–1),冬季的丰度分别为(12.48±3.96)×10~3 cells·m L~(–1)、(0.78±0.71)×10~3 cells·m L~(–1)和(3.83±1.39)×10~5 cells·m L~(–1)。超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呈现为夏季高于冬季,受到温度、溶解无机氮组成和透明度的影响。夏季表层丰度明显高于底层,但冬季表底层无明显差异。在水平分布上,夏季湾内高营养盐基本对应高丰度,但石化区附近(S3站)营养盐高丰度却较低,范和港(S1站)低营养盐丰度却较高;湾口和湾外区主要受到外海水的影响,超微型浮游生物的3个类群丰度均较低。在沿岸流、海水垂直混合、外源营养盐输入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下,冬季湾中部和大鹏澳附近的聚球藻丰度较高,超微型真核藻类在湾口和范和港丰度较高,异养细菌在湾内和湾西部丰度较高。两个季节超微型真核藻类和异养细菌呈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沈丽新,王思鹏,梁春玲,张化俊,王凯[8](2018)在《叁门湾微型浮游生物丰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粒径小于20μm的微型浮游生物能迅速响应海洋环境变化,因而在海洋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应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了叁门湾表层与底层海水中微型浮游生物(包括细菌、聚球藻、微型真核生物以及病毒)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微型浮游生物丰度与水体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叁门湾海域微型浮游生物丰度范围:细菌,6.98×10~5~9.84×10!6 cells/mL;聚球藻,1.10×10~3~3.71×10~4 cells/mL;微型真核生物,1.04×10~3~3.75×10~4 cells/mL;病毒,1.01×10~6~3.47×10~7 mL~(-1)。夏、秋两季表层微型浮游生物丰度均高于底层;秋季细菌、聚球藻和病毒丰度低于夏季,但微型真核生物丰度高于夏季;温度是造成微型浮游生物丰度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微型浮游生物丰度的水平分布在夏季无显着规律,但秋季表底层均由内湾向外湾递减。秋季,除底层的细菌外,微型浮游生物丰度水平分布与pH和盐度呈显着负相关,同时与亚硝氮、硝氮、铵氮、叶绿素a呈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乔玲,于杰,李迎,甄毓,米铁柱[9](2018)在《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的荣成扇贝养殖区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011年7月荣成八河扇贝养殖区和楮岛扇贝养殖区中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组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上,2个样品中共检测到22个纲,其中海金藻、硅藻、绿藻、甲藻和隐藻是主要类群,多形微眼藻和抑食金球藻的18SrDNA相对丰度较高;在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上,2个样品中共检测到16个门,在八河扇贝养殖区18SrDNA相对丰度较高的浮游动物是软体动物、有孔虫和纤毛虫,而在楮岛扇贝养殖区则是环节动物的18SrDNA相对丰度较高。结果表明,荣成扇贝养殖区有暴发褐潮的可能,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于旭光[10](2017)在《辽东湾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及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自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分4个季节调查了辽东湾海域的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结果表明:夏季辽东湾的聚球藻(Synechococcus)丰度最高,平均丰度为1.89×104 cell/mL。秋季次之,冬季居第叁位,春季最低。夏季比其他3个季节的聚球藻丰度要高一个数量级。夏季辽东湾的微微型真核藻类(Picoeukaryote)丰度最高,平均丰度为3.79×103cell/mL,秋季次之,冬季与春季相差不大。夏季比其他3个季节的微微型真核藻类丰度要高一个数量级。(本文来源于《海洋开发与管理》期刊2017年07期)

微微型浮游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托2012年夏季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对楚科奇海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纲水平上,该海域的优势类群包括青绿藻clade Ⅱ(37.5%)、金藻纲(36.4%)、沟鞭藻纲(8.9%)、银耳纲(7.1%)、中鼓藻纲(2.4%)和旋毛纲(1.1%);其中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占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85.2%,显示该群落处于快速生长期。与环境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对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有着重要影响。中鼓藻纲与硝酸盐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盐度和亚硝酸盐呈显着正相关(P<0.05);青绿藻clade Ⅱ则与硝酸盐呈显着负相关(P<0.05)。这表明,北冰洋的氮限制和海冰快速融化等过程均会影响其中的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有待未来进一步关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微型浮游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韩郁烨,郭萃,段雪萍,管旭冉,姜勇.北欧海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海洋与湖沼.2019

[2].吴月,曹叔楠,何剑锋,何培民,罗光富.北极楚科奇海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相关性分析[J].极地研究.2019

[3].白美娜,江涛,陈飞羽,王朝晖,江天久.大亚湾大鹏澳牡蛎养殖临近海域自养微微型浮游生物种群分布特征[J].海洋与湖沼.2019

[4].吴月.南北极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相关性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8

[5].赵燕楚,赵丽,张武昌,刘素美,蒋增杰.桑沟湾微微型浮游生物丰度和生物量分布的季节变化[J].海洋科学.2018

[6].刘强.舟山近海海域微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关联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8

[7].姜歆,柯志新,向晨晖,李佳俊,谭烨辉.大亚湾夏季和冬季超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及环境调控[J].生态科学.2018

[8].沈丽新,王思鹏,梁春玲,张化俊,王凯.叁门湾微型浮游生物丰度的时空变化特征[J].海洋学报.2018

[9].乔玲,于杰,李迎,甄毓,米铁柱.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的荣成扇贝养殖区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于旭光.辽东湾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及季节变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

论文知识图

南极长城湾海域中提取的微微型真核浮...南极长城湾海域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基...南极长城湾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18SrDN...南极长城湾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18SrDN...微微型浮游生物生物量(mgC/m3)垂...6C7站微微型浮游生物丰度的昼夜...

标签:;  ;  ;  ;  ;  ;  ;  

微微型浮游生物论文_韩郁烨,郭萃,段雪萍,管旭冉,姜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