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理论论文_明宇,邱阳,卢涛,张志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震设计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钢结构,人行天桥,方法,承载力,塑性,适用性。

抗震设计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明宇,邱阳,卢涛,张志伟[1](2019)在《中承式刚架拱人行天桥基于反应谱理论的抗震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座中承式刚架拱人行天桥为例,结合现行《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采用振型反应谱理论对各种抗震设防烈度下的地震作用进行了计算,并结合规范对该天桥进行了相关的抗震分析和抗震验算,为类似结构类型的人行天桥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些借鉴。(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9年04期)

毋剑平,焦赞,罗开海[2](2018)在《基于冗余度理论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建筑抗震冗余度的基本内涵,从建筑结构布局和构件截面的承载力设计两个方面对基于冗余度理论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本文研究的基于冗余度理论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是对现行规范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参考使用。(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8年02期)

邹顺,折孝明,王付[3](2018)在《PC连续刚构桥基于反应谱理论的抗震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验证某PC连续刚构桥抗震设计可行性,通过反应谱法,借助MIDAS和UCFYBER有限元软件,对该桥初步设计方案进行验证。结果显示,E1地震作用下主桥桥墩和桩基均能满足抗震需求;E2地震作用下,主桥桥墩部分桩基出现拉拔力,且能力需求比小于1,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抗震目标需求。提出4种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其中双肢薄壁墩方案的拉拔力降低率最大,优化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8年03期)

钱国桢[4](2018)在《为纪念金问鲁设计大师逝世二十周年而作金问鲁大师带我进入工程抗震之门——兼谈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理论和应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在金问鲁大师引路和指导下,作者如何进入工程抗震这个领域.论述了当前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理论和应用中的问题.先从最基本的抗震运动方程开始,谈到了反应谱CQC方法、时程分析法等的适用性问题,还简述了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包括弹塑性分析、计算模型、网格划分、高频次生振动、大跨度结构等.最终目的是说明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空间结构》期刊2018年01期)

李建中,管仲国[5](2017)在《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发展:从结构抗震减震到震后可恢复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总结桥梁抗震理论与技术的现状和成果,探究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简要回顾了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国内外相关规范基于强度的桥梁延性体系设计方法,进一步论述并总结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的框架与进展,详细讨论了基于位移的性能设计方法和全概率结构抗震性能设计与评估方法。系统介绍了常用的桥梁减震、耗能装置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分析模型以及应用状况等,分析近年来桥梁减震、耗能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指出桥梁减震、耗能技术正由单一的结构减震目标向面向结构性能控制转变,包括减震措施在非地震状态下的性能控制、以及考虑震后结构功能恢复的全寿命期性能控制等。介绍了目前结构抗震研究的新热点——基于震后可恢复性的新型结构抗震体系,详细分析基于摇摆基础和预应力节段拼装桥墩自恢复体系的作用机制和工作原理,讨论自恢复体系在震后结构性能恢复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展望桥梁抗震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基于震后桥梁使用功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具有自复位、低损伤特性的新型桥梁结构体系将是桥梁抗震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钱国桢,孙宗光[6](2017)在《工程抗震设计中的一些力学理论问题及应用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的抗震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力学问题。首先在于结构荷载的不确定性,它不但因为地震的不确定,而且还因为地震和结构互相作用的不确定性,它不但与时间有关而且还与结构受荷过程中自身的变化有关。从计算方法假定的适用范围的角度,简单地论述了现有抗震设计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各种抗震设计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有关抗震设计方法的几点建议。供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参考。(本文来源于《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期刊2017-10-20)

程金先[7](2017)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一旦发生就会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建筑结构的破坏自然也是如此。因而建筑设计单位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对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综合性评估,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筑物结构的抗震等级。本文立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特点就当前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具体的实例来阐述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7年12期)

胡焕国[8](2016)在《基于性态的侧向受荷桩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侧向受荷桩被广泛地应用于边(滑)坡、基坑、地下工程、港口等工程中,抗震性能表现良好,然而目前对侧向受荷桩的抗震设计理论并不成熟,仍处于地震灾后描述总结、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中。因此,有必要对侧向受荷桩抗震设计理论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桩-土耦合的动力方程、桩的弹-塑本构关系、地震响应特性、结构设计参数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构抗震设计体系的建立以及抗震设计的优化。通过对桩-土接触关系适当的假设,利用温克勒弹性地基梁的工作原理,推导了桩-土耦合的动力方程,并求得了解析解。在侧向受荷桩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建立时,假设其满足平面应力状态、各向同性硬化和米泽斯屈服准则,推导了弹-塑性本构关系。利用ANSYS和LS-DYNA研究了其地震响应特性,并根据时程响应特性,分析了结构从弹性状态到塑性破坏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结构设计参数对侧向受荷桩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弹塑性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基于位移和弹-塑性性态的侧向受荷桩抗震设计体系,进而确定了设防目标。最后,根据制订的抗震设计体系,对侧向受荷桩进行了抗震设计优化。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基于侧向受荷桩性态(位移和等效应力)的抗震设计理论,不仅保证了生命的安全,同样也能保证结构本身的经济适用,为侧向受荷桩在抗震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6-05-01)

刘金涛,王艳杰,陈鸽[9](2016)在《基于性能的钢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地震灾害的频发,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越来越成为工程抗震领域的新趋势。本文根据钢结构的主要特点,综合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系统地分析了钢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6年02期)

王保印[10](2016)在《钢结构弹塑性动力学及抗震设计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结构由于自重轻、模块化拼装施工、弹性好等特点,在高层建筑、道路桥梁、活动场馆、机场车站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弹性和塑性是钢结构重要力学性能,对其使用功能和抗震设计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钢结构的力学特点出发,对钢结构的弹性和塑性性能按照动力学原理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住宅设施》期刊2016年03期)

抗震设计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建筑抗震冗余度的基本内涵,从建筑结构布局和构件截面的承载力设计两个方面对基于冗余度理论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本文研究的基于冗余度理论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是对现行规范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参考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震设计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明宇,邱阳,卢涛,张志伟.中承式刚架拱人行天桥基于反应谱理论的抗震设计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

[2].毋剑平,焦赞,罗开海.基于冗余度理论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8

[3].邹顺,折孝明,王付.PC连续刚构桥基于反应谱理论的抗震设计研究[J].公路.2018

[4].钱国桢.为纪念金问鲁设计大师逝世二十周年而作金问鲁大师带我进入工程抗震之门——兼谈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理论和应用问题[J].空间结构.2018

[5].李建中,管仲国.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发展:从结构抗震减震到震后可恢复设计[J].中国公路学报.2017

[6].钱国桢,孙宗光.工程抗震设计中的一些力学理论问题及应用现状[C].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17

[7].程金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J].城市地理.2017

[8].胡焕国.基于性态的侧向受荷桩抗震设计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

[9].刘金涛,王艳杰,陈鸽.基于性能的钢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J].四川建材.2016

[10].王保印.钢结构弹塑性动力学及抗震设计理论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6

论文知识图

地震烈度超越概率图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发展欧洲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及计算分析...基于性能设计流程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文[15]建议的R-μ-T

标签:;  ;  ;  ;  ;  ;  ;  

抗震设计理论论文_明宇,邱阳,卢涛,张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