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温阳益心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充血性心衰,温阳益心法,心脏超声指标,和肽素
温阳益心法论文文献综述
景雅婷,王凤荣,刘月[1](2019)在《温阳益心法联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温阳益心法联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遴选202例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者基于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温阳益心法治疗,评估两组心功能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的心脏超声图指标和血清和肽素和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总有效率(97.03%)显着高于对照组(87.13%);治疗后,两组关于心悸、气喘、胸痛、四肢浮肿、咳嗽咳痰及小便短小的中医症状积分显着降低(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0.10%)显着高于对照组(71.29%);治疗后,两组心脏超声指标中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值显着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及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显着增加(P<0.05),观察组除LVESD以外其他指标变化幅度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和肽素和NT-proBNP水平显着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益心法联合西药治疗CHF疗效显着,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减轻其相关心衰症状,调节和肽素和NT-proBNP水平,利于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李金霞,张华敏,曹洪欣[2](2019)在《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32例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温阳益心法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资料收集、电话回访的方式,对2010年5月至2018年5月连续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温阳益心法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临床症状评分、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血压、血脂、血糖及安全性进行评定。结果 32例患者平均接受温阳益心法治疗(15. 97±10. 17)个月。治疗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总积分减少(13. 17±15. 81)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2例患者共100处狭窄,治疗后56. 58%的中度以上狭窄减少或消失,狭窄度减少(16. 45±31. 25)%,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心前痛、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P <0. 01),症状总有效率84. 38%,心电图改善率73. 33%,硝酸甘油停减率94. 74%。治疗后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P <0. 05),期间未见肝肾功能损伤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温阳益心法可有效减轻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程度,特别是中重度狭窄,同时显着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李光成[3](2016)在《温阳益心法治疗3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西药治疗,研究组温阳益心法治疗。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显着,安全性高,进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6年36期)
刘艳丽[4](2014)在《应用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应用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9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阳益心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7.39%(31/46),两组间相比较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采用温阳益心法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4年08期)
曹洪欣[5](2013)在《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验案3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冠心病发病机理,从干预冠心病预后的关键环节入手,总结出以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该法传承了张仲景"阳微阴弦"理论,以参桂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体现了"温心不在温而在通,通滞以复脉宁神"的标本兼治特点,不仅对缓解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疗效显着,而且对冠状动脉狭窄也疗效确切。并以典型案例说明温阳益心法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3年10期)
李春杰,谷素洁,曹洪欣,段颖[6](2011)在《温阳益心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中药温心汤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解放军第211医院中医科、干部病房住院治疗的ACS 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服复方中药温心汤,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心功能、EF值的变化及住院期间、出院1个月内的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再发心梗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效率、心电图变化及心功能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中药温心汤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保守治疗患者,不仅能减少心绞痛发作及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可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是比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栾杰男,曹洪欣,巩琪[7](2007)在《温阳益心法与心肌缺血预适应“第二窗口”保护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温阳益心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心肌缺血预适应(IP)保护机制而实现。方法:建立IR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NBT染色、称重法检测心肌梗死范围,光镜观察病理心肌损伤程度。结果:中药组I、P组与IR组心肌梗死范围、心肌损伤程度差异有显着性,中药组与IP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温阳益心中药和IP可以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且功效具有相近性,其保护作用可能为通过IP保护机制而实现。(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10期)
唐丹丽,曹洪欣,张华敏[8](2007)在《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S的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温阳益心复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及腹腔注射维生素D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制模成功后给予相应的药物6周,分别测定各组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RP和IL-6均明显升高(P<0.001),温阳益心复方高剂量组血清CRP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结论温阳益心法可能通过抗炎机制,发挥抑制AS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07年07期)
唐丹丽,曹洪欣,张华敏[9](2007)在《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MCP-1、NF-κB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理改变以动脉内脂质沉积、粥样斑块形成及伴随的炎症反应为特征,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AS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近年来大量的证据表明AS是一种炎性疾病。现已证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促(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02期)
栾杰男,曹洪欣,巩琪[10](2006)在《温阳益心法与心肌缺血预适应“第二窗口”保护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温阳益心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心肌缺血预适应(IP)保护机制而实现。方法:建立IR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NBT染色、称重法检测心肌梗死范围,光镜观察病理心肌损伤程度。结果:中药组I、P组与IR组心肌梗死范围、心肌损伤程度差异有显着性,中药组与IP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温阳益心中药和IP可以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且功效具有相近性;其保护作用可能为通过IP保护机制而实现。(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06年11期)
温阳益心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温阳益心法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资料收集、电话回访的方式,对2010年5月至2018年5月连续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温阳益心法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临床症状评分、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血压、血脂、血糖及安全性进行评定。结果 32例患者平均接受温阳益心法治疗(15. 97±10. 17)个月。治疗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总积分减少(13. 17±15. 81)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2例患者共100处狭窄,治疗后56. 58%的中度以上狭窄减少或消失,狭窄度减少(16. 45±31. 25)%,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心前痛、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P <0. 01),症状总有效率84. 38%,心电图改善率73. 33%,硝酸甘油停减率94. 74%。治疗后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P <0. 05),期间未见肝肾功能损伤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温阳益心法可有效减轻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程度,特别是中重度狭窄,同时显着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阳益心法论文参考文献
[1].景雅婷,王凤荣,刘月.温阳益心法联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J].河北医学.2019
[2].李金霞,张华敏,曹洪欣.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32例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J].中医杂志.2019
[3].李光成.温阳益心法治疗3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
[4].刘艳丽.应用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
[5].曹洪欣.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验案3则[J].中医杂志.2013
[6].李春杰,谷素洁,曹洪欣,段颖.温阳益心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1
[7].栾杰男,曹洪欣,巩琪.温阳益心法与心肌缺血预适应“第二窗口”保护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
[8].唐丹丽,曹洪欣,张华敏.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
[9].唐丹丽,曹洪欣,张华敏.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MCP-1、NF-κB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
[10].栾杰男,曹洪欣,巩琪.温阳益心法与心肌缺血预适应“第二窗口”保护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