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温敏核不育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不育系,糯稻,基因,标记,粳稻,杂种。
光温敏核不育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许阳东,杨建昌[1](2019)在《开花期高温胁迫下茉莉酸甲酯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开花结实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以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技术核心的两系杂交水稻,是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频发,使得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开颖率低和杂交制种的受精率低,导致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严重下降。因此,探讨缓解高温胁迫伤害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技术途径及其调控原理,对于提高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有重要的意义。茉莉酸甲酯(Me JA)作为一种与抗逆性密切相关的化学调节及信号传导物质,参与多种逆境响应。但Me JA是否可以缓解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高温危害?鲜有研究报道。【材料与方法】以生产上应用的2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和深08S及恢复系扬稻6号为材料,在开花期设置3个处理:常温+喷清水(对照);高温+喷清水;高温+喷Me JA,研究了高温胁迫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开花及其杂交结实的影响,以及喷施MeJA对开花结实的调节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结果与分析】与对照相比,高温+喷清水处理显着降低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颖花开颖率,光温敏核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的结实率和产量。与高温+喷清水处理相比,高温+喷MeJA处理显着提高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开颖率,光温敏核不育系杂交制种的结实率和产量。高温+喷清水处理较对照显着降低了颖花开颖角度、浆片鲜重、浆片中可溶性糖、茉莉酸、MeJA、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含量,增加了叶片和浆片中丙二醛、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高温+喷MeJA处理较高温+喷清水处理显着增加了颖花开颖角度、浆片鲜重、浆片中可溶性糖、茉莉酸、MeJA、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含量,增强了叶片和浆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叶片和浆片中丙二醛、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上述生理性状与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颖花开颖率、光温敏核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的结实率及产量呈显着相关。【结论】MeJA对调节水稻在高温下的开花有重要作用;喷施Me JA可以减轻高温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开颖和杂交制种结实的伤害;MeJA通过增加浆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活性氧水平等方式来促进浆片吸水膨大,促进颖花开放,进而提高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高温下的开颖率及其杂交制种的结实率和产量。(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刘金波,迟铭,杨波,李健,徐波[2](2019)在《水稻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其遗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发现拓宽了两系核不育系种质资源,可促进杂交水稻的发展。本研究介绍了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遗传及其QTL定位,并阐述了其育种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9期)
李伟荣,何章飞,黄春毓,何国松,王琛[3](2019)在《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乾S的选育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乾S是以两系不育系深08S为母本与自育不育中间材料L80S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表现株叶形态好、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米质较优等特点,2016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已配制出乾两优2号、乾两优3号、乾两优6号、乾两优7号、乾两优8号和乾两优9号等6个杂交组合通过了国家或广西区品种审定。(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9年05期)
黄春毓,李伟荣,何国松,农生,王琛[4](2019)在《籼型紫色糯稻温敏核不育系坤S的选育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坤S是以Y58S为母本、广西武鸣农家紫色糯稻品种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紫色糯稻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不育期长、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株叶型好、可繁性好和种皮紫色等特点,2016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技术鉴定。所配杂交组合坤两优1号、坤两优3号和坤两优22于2018年通过广西区品种审定,其中,坤两优1号于2018年还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9年04期)
陈喜红,温权州,甘丹阳,许守桐,邓婕红[5](2019)在《水稻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不育基因的SSR标记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获得目标性状的个体从而提高育种效率.以HD9802S/(HD9802S/R287) BC1群体为材料,利用BC1群体中随机选择的32个高度不育单株和32个高度可育单株,以及涵盖水稻12条染色体的22个SSR标记,通过连锁分析进行染色体定位,将温敏核不育基因(HDtms)定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利用软件QTL Ici Mapping 3. 0进行染色体分群,HDtms被划分到第2号染色体上.在第2号染色体上覆盖筛选得到10个SSR标记,以回交群体中428个单株为材料绘制连锁图谱,图谱全长112. 21 cM,平均图距为11. 21 cM,HDtms在标记RM5897与RM12783之间.在此区间内筛选到与HDtms连锁紧密的SSR标记.其中RM12747是得到筛选率最高的分子标记,为90. 135%,且在HD9802S与R287间具有多态性.说明对温敏不育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初步使用该分子标记.(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林艳,刘华清,付艳萍,吴明基[6](2019)在《利用TALEN技术编辑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PMS3》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TALEN技术定向突变水稻pms3的原始突变区域,创制不同类型osa-smR5864小RNA编码序列突变体,鉴定不同突变体的雄性育性光温反应变化规律,为基于定向编辑水稻PMS3基因的方法培育水稻两系不育系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基因编辑载体TALEN-PMS3,转化日本晴和明恢86,通过测序鉴定pms3突变体,利用福州夏季自然长日高温鉴定T2代pms3突变体的雄性育性及自交结实率。【结果】转化获得25个转基因T0代克隆,其中日本晴有4个克隆产生了突变,明恢86有5个克隆产生了突变,突变率分别为40.0%和33.3%。在T1代非转基因材料中,日本晴背景中有3种纯合突变类型,明恢86中有5种纯合突变类型。在福州夏季自然长日高温条件下,T2代pms3突变体能够产生正常可育的花粉,自交结实率正常,并未表现出类似培矮64S的光温敏雄性不育特征。【结论】本研究通过基因编辑获得的多种类型水稻pms3突变体并不能产生光温敏雄性核不育表型,说明了pms3位点调控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性分子机制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于亚辉,李振宇,陈广红,隋国民,徐正进[7](2019)在《光温条件对北方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LY156S育性转换的影响及其育性鉴定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育系应用区域气象条件的分析,选择不同光温条件处理北方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LY156S,研究光温变化对其育性转换的影响及育性鉴定方法。结果表明,在不育系制种区域辽宁盘锦,2011—2017年的7—8月日平均温度大于23℃,最低温度为20℃,低于23℃的天数较少,适合临界温度为21℃左右的两系不育系制种;在不育系繁殖地区海南叁亚,2011—2017年冬季低于20℃天数较少,且比较分散,较适合两系不育系繁种。在长日照14.5h低温处理下,不育系的抽穗期滞后,22和21℃处理下育性没有恢复,但20和19℃处理花粉不育度降低到82.36%和78.45%,育性发生了转换。在日照长度为11.5和12.5 h条件下,22和24℃处理的育性均得到恢复;在日照长度为13.5 h条件下22和24℃处理的花粉不育度仍都大于99.5%,育性没有恢复。为提高北方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应用的安全性,北方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鉴定在《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鉴定规程》(NY/T 1215—2006)的基础上,可将14.5 h长日照条件下的处理温度降至21℃,11.5、12.5和13.5 h等短日照条件下的处理温度降低至22℃,以提高不育系的育性鉴定准确性与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9年02期)
张勤[8](2019)在《玉米光温敏雄性不育系CB1208-82的鉴定及不育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温敏不育系材料进行杂交制种是实现杂种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玉米自交系“CB1208-82”是浙江大学新发现的雄性不育系,不育条件下败育彻底,雄穗仅留枝梗,没有小穗和小花。为了明确不育系“CB1208-82”的遗传特性及不育机制,本试验通过在海南叁亚、浙江杭州两地分期播种与生长箱处理相结合鉴定了其育性转变敏感时期和临界条件,并对F1、F2代育性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其遗传特性;试验测定了不育株/可育株在雄穗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育性转变敏感期的氨基酸(AA)含量,并对育性转变敏感期的叶片和幼穗进行了蛋白组学分析。结果表明:1.不育系“CB1208-82”属于光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其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育性转变敏感期为雄穗小穗分化期,该不育系在低温、低光照强度条件下表现为彻底败育,不育性表现稳定,在高温、高光照强度条件下表现为正常可育,育性转变临界条件为日均温23.0 ℃左右、光照强度13000 Lux左右,温度与光照强度之间有互补作用:2.不育株叶片中的杭氧化酶活性总是低于同期可育株,并且不育株叶片中的MDA和H2O2含量、O2-产生速率高于同期可育株。说明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低、活性氧积累多可能是引起雄性不育的原因之一。不育株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AA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低于同时期的可育株,特别是在雄穗发育初期可溶性糖含量显着低于可育株,说明光台效率低及营养物质缺乏可能会导致雄穗发育异常:3.蛋白组学研究表明,与可育株相比,不育株叶片中参与糖代谢过程、蛋白质折迭、羟脂素生物合成过程、光合作用、淀粉生物合成过程、叶绿体组织等生物过程的蛋白质显着下调;与可育株幼穗相比,不育株幼穗中参与翻译、蛋白质折迭、胞内运输、细胞蛋白质分解过程、蛋白质重折迭、热反应、细胞氧化还原平衡、GTP生物合成过程、UTP生物合成过程、丙酮酸乙酰辅酶A合成过程、RNA聚合酶II启动子的转录起始、缺氧反应、核小体装配、含磷化合物代谢过程、CTP生物合成过程的蛋白质显着下调。叶片与幼穗中这些差异蛋白的下调及与其有关的代谢过程的变化可能与植株不育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3-01)
舒冰,王莹莹,段洪波,李志新,徐明建[9](2019)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荆11-2S的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荆118S作母本、粤光S作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荆11-2S,该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株型理想、配合力强、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的特性。对荆11-2S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配组表现及繁殖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本文来源于《中国种业》期刊2019年02期)
夏明元,李进波,万丙良,杜雪树,殷得所[10](2018)在《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E农1S海南高产繁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E农1S的光温反应特性,繁种所需气温条件,总结了E农1S在海南繁种的适宜播种期、培育高产群体结构,加强大田管理措施等技术要点。(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S2期)
光温敏核不育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发现拓宽了两系核不育系种质资源,可促进杂交水稻的发展。本研究介绍了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遗传及其QTL定位,并阐述了其育种利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温敏核不育系论文参考文献
[1].陈静,许阳东,杨建昌.开花期高温胁迫下茉莉酸甲酯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开花结实的调节作用[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刘金波,迟铭,杨波,李健,徐波.水稻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其遗传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9
[3].李伟荣,何章飞,黄春毓,何国松,王琛.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乾S的选育与应用[J].杂交水稻.2019
[4].黄春毓,李伟荣,何国松,农生,王琛.籼型紫色糯稻温敏核不育系坤S的选育与应用[J].杂交水稻.2019
[5].陈喜红,温权州,甘丹阳,许守桐,邓婕红.水稻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不育基因的SSR标记定位[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林艳,刘华清,付艳萍,吴明基.利用TALEN技术编辑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PMS3[J].福建农业学报.2019
[7].于亚辉,李振宇,陈广红,隋国民,徐正进.光温条件对北方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LY156S育性转换的影响及其育性鉴定技术探讨[J].杂交水稻.2019
[8].张勤.玉米光温敏雄性不育系CB1208-82的鉴定及不育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9
[9].舒冰,王莹莹,段洪波,李志新,徐明建.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荆11-2S的选育[J].中国种业.2019
[10].夏明元,李进波,万丙良,杜雪树,殷得所.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E农1S海南高产繁种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