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理论研究及在黑龙江省应用的实证分析

旅游扶贫理论研究及在黑龙江省应用的实证分析

刘宝巍[1]2004年在《旅游扶贫理论研究及在黑龙江省应用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简称“叁农”)问题作为影响中国政局稳定和困扰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农村现有4000多万的绝对贫困人口(按625元的贫困线标准),这些人口分布在全国1/3的农村地区。如何解决这部分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直接关系到“叁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传统的扶贫开发内容均局限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而我国农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农业领域的农民增收的空间已经非常狭窄,通过发展传统农林牧业减缓或消除贫困的效果已不再明显。贫困地区是旅游资源最具潜力的区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119处,省、市、级的风景名胜区约400多处,其中多数位于老、少、边、山、穷地区。旅游与反贫困的直接相连是国际上近几年的新议题。其中,以20世纪80年代英国国际发展局提出的“Pro-Poor Tourism”(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简称PPT)为代表,在我国则被称为旅游扶贫。主要指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通过对旅游资源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产业,并以此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有学者关注旅游扶贫的理论研究以来,其研究范围多集中于西部贫困地区。近年来旅游的扶贫效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地区的实践所印证,但相关研究却寥寥。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贫困县占全省县城总数的近1/3。黑龙江省又是旅游大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世界上最具有观赏价值的叁大类旅游资源—森林、冰雪、海洋,黑龙江省拥有两类。条件具备的地区开发旅游,发挥旅游业的产业带动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这种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本文在全面分析黑龙江省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吕家围子村旅游业发展的全面调查和分析,并结合我省旅游业发展具体背景,总结出我省旅游扶贫的系统理论:提出了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主张,阐明了旅游扶贫开发的基本前提条件,构建了多种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探讨了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的具体对策。

刘丽萍[2]2011年在《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贫困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国有林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自开发建设以来不仅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推行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国有林区林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80年代末起,国有林区陷入“两危”境地,森工企业严重亏损、职工收入低、社会基础设施落后成为我国国有林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国有林区的贫困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也会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其贫困问题在我国国有林区中具有代表性,本文的研究旨在解决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贫困问题,同时,为我国其他国有林区的反贫困提供借鉴。首先,通过对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的林业产业产值、林业产业产值增长率、林业产业结构、职工工资的发展现状分析,说明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存在林业产业发展落后、职工收入过低等问题。然后建立一套国有林区贫困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森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叁方面评价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贫困问题。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的贫困评价包括宏观区域贫困评价和微观区域贫困评价两个部分。宏观区域贫困评价包括:1999-2009年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按时间序列的贫困评价及其与全国国有林区平均贫困水平的比较;及1999-2009年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与吉林、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贫困水平的比较。宏观区域贫困评价结果表明:尽管1999-2009年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的绝对贫困状况有所缓解,但其一直是我国国有林区中的贫困林区,并且在四大国有林区中也是比较贫困的。微观区域贫困评价选取2009年数据为样本,对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辖属的40个林业局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做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40个林业局被分成五类,分别归属于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中的重度贫困型、中度贫困型、轻度贫困型、脱贫型和富裕型。对各林业局的贫困程度的全面掌握,是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反贫困研究的基础和依据。由于各林业局在贫困程度、贫困原因上存在明显差异,林业局贫困往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无论是某个林业局靠单一的模式脱贫、还是以单一模式解决某个甚至几个林业局的贫困问题都是不现实的。为了使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摆脱贫困,并最终实现“民富、企强、林兴”的总体目标,本文提出了林产加工产业集群模式、林产品加工模式、畜牧养殖业模式、北药产业模式、森林旅游模式、生态移民模式、风电产业模式等7种反贫困模式。并根据每个林业局的现实基础,将7种反贫困模式在40个林业局之间进行适配。为了保证反贫困模式能够取得预期效果,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给出建议,宏观层面的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对林区的财政支付、改善林区投资环境、发展林区教育等方面的措施;微观层面建议主要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建立“生态移民”补偿制度、建立有效的风能价格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措施。只有宏观和微观建议相互协调、配合实施,反贫困模式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各林业局的贫困状况才能得到改观。只有各个林业局的贫困状况得到改善,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的贫困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王颖[3]2006年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偏枯的“叁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9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成为困扰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是以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其区位偏僻,封闭性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众多,如何解决这部分人口脱贫致富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叁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传统的扶贫开发内容主要局限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而我国农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农业领域的农民增收的空间已经非常狭窄了,通过发展传统农业、牧业、林业减缓或消除贫困的效果已不再明显。大量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布与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是高度重迭的,贫困地区是旅游资源最具潜力的区域,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资源品质较高,因此将旅游开发与反贫困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对国际旅游学界近年来关注的新课题——PPT(Pro-Poor 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的分析,结合相关理论的阐述,在内涵与外延上把握PPT战略的要义,即无论何种旅游方式,只要对穷人有利(这种利益可以是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或环境利益),都可认为是PPT,PPT战略致力于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开发上,它强调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增强贫困地区自身发展的能力,最终进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而使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论文进一步在产业经济学的框架下研究旅游产业对就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农村贫困地区减贫方面凸现其重要作用。当然,“旅游扶贫”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本文在后者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社区居民与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把扶贫的行动纳入到旅游开发的系统运作之中。文章深入剖析PPT战略中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与选择,指出目前政府主导型旅游扶贫的必要性,构建中国PPT战略重要性,对我国旅游扶贫提出相应的模式选择、保障体系与动力系统,同时客观地指出PPT战略不是孤立的,

梁彦[4]2014年在《黑龙江省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县域的发展与治理一直被中国有成就的政治家作为治国安邦最根本的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县域经济的功能不断完善,地位也逐渐提高,当前县域是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城乡联动的关节点,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仍处在较低的水平,县域经济仍是我国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难点。因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的战略举措[1]。黑龙江省贫困县大多分布在松嫩平原和叁江平原地带,这一地带或为自然灾害的频发区或为盐碱地,由于生产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使贫困县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全省经济的发展水平。2012黑龙江省人均生产总值为35711元,黑龙江省28个贫困县的人均生产总值为16334元,相当于黑龙江省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的水平。所以,黑龙江省贫困县经济发展如何,关系到全省经济发展全局,关系到贫困县致富奔小康的速度。本文以县域经济的理论为研究前提和基础,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立足黑龙江省28个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对黑龙江省贫困县经济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论文从现状和实证分析两方面着手分析黑龙江省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首先从总体状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四个方面分析黑龙江省贫困县的发展现状,挖掘出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济整体水平很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口密度大且素质低下。实证分析是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从11个经济指标中找出3个公因子,根据3个公因子的贡献率得出贫困县的综合得分,并根据综合得分从产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28个贫困县的发展模式,最后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方向提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袁双文[5]2015年在《湖北省幕阜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外公开发布,纲要明确指出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时期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接着,2012年3月2号,湖北省颁布了《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在省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以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和幕阜山区这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湖北省新一轮的扶贫攻坚主战场。这两个纲要的相继出台表明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新时期下各级政府扶贫攻坚的主要方向和工作重点,同时也意味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新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利用好政策优势实现本地区的脱贫致富是所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本文正是以湖北省幕阜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片区)为研究对象,从旅游扶贫的角度对我省幕阜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主要运用了SWOT分析法以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科学方法对我省幕阜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我省幕阜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构想及对策,以供政府参考决策。本文内容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评述了国内外有关旅游扶贫的研究动态,并对一些重要关键词作了界定。第叁部分:分析了片区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并且分别运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科学评价。第四部分:运用了SWOT分析法,客观分析了片区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第五部分:在前面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片区实施旅游发展战略的指导思路、目标、布局和模式及对策,提出了片区旅游发展的战略构想。第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赵铭[6]2015年在《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为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的“叁农”问题,我国农村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探索与创新经济经济增长方式,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发展的产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可行的方式提升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我国各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时,发展重点放在了如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满足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而忽略了乡村旅游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导致了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的现象,重乡村旅游数量的增长、轻质量的发展。因此,必须以系统性、全面性与动态性的角度去考虑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黑龙江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具有浓厚与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黑龙江省结合自身农业资源的优势,在旅游景区附近以及城市边缘地区发展乡村旅游,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大部分农村地区难以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在营销手段、产品升级、人才引进与培养、发展规划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由此,本文对乡村旅游动力系统进行理论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资料获得的一手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期对黑龙江及其他地区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具有一定可借鉴的实用价值。乡村旅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发展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发展对策。因此,本文综合运用科学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以及定量研究方法,并以黑龙江省为例研究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在明确本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后,本研究的切入点来源于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本文首先构建了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并对其需求、供给、支持与中介等四个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明辨析了四个子系统之间的内部关系,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的特征与功能;其次,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由4个维度、8准则层及17个具体指标构成的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再次,对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的四个子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各子系统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对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分别从需求、供给、支持与中介四个子系统提出乡村旅游动力系统完善与优化的对策。

黄妍妍[7]2016年在《生态文明视阈下黑龙江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运行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至此,中国进入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期并把“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4月1日起,国家对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国有林区的发展到了十字路口,林业发展方式也从原来的“重采伐”到“养生态”的根本转变。全面停伐政策的实施在对生态文明建设发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林区林产工业、居民生计等一定时期内带来严重冲击。国有林区小城镇不但是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推进现代林业事业发展,将林业作为肩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使命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林业缓解国计民生需求等过程中绕不开的一项关键议题。本论文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期用生态文明全新视角找到影响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关键因素和作用机理,从而为国有林区小城镇后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首先,基于对国内外有关小城镇建设理论研究成果的广泛查阅、收集,总结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和建设实践最新进展,总结出若干个小城镇建设类型,奠定本研究的理论依据。通过对黑龙江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实地调研、探查,搜集了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的相关基础数据,并依据调研数据深入分析黑龙江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运行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目标即经济健康发展、技术创新进步、社会和谐美好、生态环境友好、政府廉洁高效,可以看出,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需要用系统论的理论进行研究。通过上述分析,应该先构建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复合生态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生态经济系统、绿色科技系统、生态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生态政治系统。在此基础上,定性地分析了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的运行机理及作用路径。第叁,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运行机理模型,包括小城镇建设系统运行效果评价模型、内部协同效应模型、发展趋势分析模型。从生态经济、绿色科技、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政治5个维度构建了13个标准层4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加权线性法、变异系数法、贝塔朗菲方程、灰色综合关联模型、二元回归模型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国有林区的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结果显示,从2008至2014年,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系统总体运行效果不理想,各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之间互动耦合度差,存在竞争关系,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第四,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目标的角度出发,在对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小城镇进行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城镇建设基本发展思路和“二叁四五”的发展模式。针对小城镇评价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低碳的生态经济系统、高效的绿色科技系统、和谐的生态社会系统、集约的生态环境系统、民主的生态政治系统“五位一体”新型国有林区小城镇的应对策略,为国有林区制定实施小城镇建设后续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李京华[8]2016年在《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国有林区是我国木材生产储备和生态建设重要战略基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国有林区建设停滞不前,职工生活困难。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和国有林区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由于历史积弊已久,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农村地区,国家扶贫政策在也主要在农村地区实施,尚未完全覆盖至国有林区这一“不城不乡,非工非农”的特殊区域。基于上述背景,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贫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怎么发生的?在哪个阶段出现?具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的机制是什么?二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如何?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特殊区域的贫困问题?根据福利经济学理论,贫困会影响整体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以此为主线,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从森林资源利用和变化的角度,梳理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探究贫困发生的阶段及特点。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减少出现的,贫困状况表现在林业产值水平及增长速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岗职工工资水平较低、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方面,贫困具有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个人生产资料稀缺、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多、人力资本水平低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贫困发生机制。宏观方面,可采森林资源量减少引起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经济危机,产权制度安排造成国有林区企业社会负担沉重、企业生产效率较低、个人生产资料稀缺,自然区位劣势导致的接续产业发展不足、林地生产力低,国家投入和支持不足等是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微观方面,个人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弱势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的发生。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表现在区域整体贫困落后和微观个体贫困两个方面,利用贫困测度理论和方法从区域贫困和人口贫困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建立了包含经济、社会、生态叁个方面共22个指标的综合贫困指标体系,选取27个林业局2004年—2014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方法进行贫困综合评价,提取出产业结构与资源量、森林资源潜力、就业与发展等8个公因子。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和资源量因子、森林资源生态潜力因子是综合贫困的两个最重要公因子,贡献率达到40%。(2)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五岔沟贫困度最高,为0.784,红花尔基贫困度最低,为-0.527。对各地区综合贫困度进行聚类分析,五岔沟、白狼、免渡河为重度贫困地区,南木、乌奴耳为中度贫困地区,甘河、巴林等5个地区为轻度贫困地区,毕拉河、满归等15个地区为脱贫地区,红花尔基、莫尔道嘎为较富裕地区。(3)各区域每个公因子的得分不同。在2004—2009年、2010年—2014年两个阶段内,贫困度及相对排名位置也有所变化。微观个体的贫困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贫困更表现在教育、健康、生活等多个方面。利用内蒙古国有林区607户有效家庭调研样本数据,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角度对人口贫困进行实证分析。(1)国有林区人口属于城镇人口,以年人均收入7644元为相对贫困线,利用FGT指数测算贫困发生的广度和程度。结果表明,内蒙古国有林区收入贫困发生率为8.07%,贫困缺口率为19.63%,平方贫困距指数为0.64%,综合贫困指数为0.79%。(2)建立包含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叁个维度共8指标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有3个及3个以上指标贫困的家庭为多维贫困户。从单维贫困来看,卫生贫困发生率最高,为50.9%,其次为饮用水46.13%、燃料43.49%、住房33.11%。多维贫困发生率为43.16%,平均被剥夺指数为30.17%。(3)以是否贫困为因变量,选取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在社区等家庭特征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对贫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是否有领导干部、是否兼业、户主年龄都对家庭收入有显着影响,但仅在岗职工人数一项对收入贫困有显着影响,家庭中每增加1名在岗职工,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降低1.8989。家庭中是否有领导干部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最大,若有领导干部,则家庭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降低1.4160,其次所在社区、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也对家庭多维贫困有显着影响。政府、国有林区、个人叁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反贫困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各层级目标不同,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等问题。在气候变化、经济新常态等背景下,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还面临着资金困难和就业压力的挑战,应将国有林区反贫困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从以救济性政策为主向以救济政策为基础、开发政策为主转变,从收入贫困救助转向多方位救助。因反贫困具有的巨大外部性、市场的逐利性和国有林区自身发展的弱质性,单独依靠某一方都不能实现全面反贫困和可持续发展。在继续以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主要任务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政府—市场双导向、国有林区参与的反贫困机制。政府主要在公共服务产品提供机制的完善与改革,反贫困制度与政策法规的制定,贫困标准的认定、测度与反贫困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职能。市场在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增长极、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经济成分和主体多元化。国有林区通过为反贫困提供具体信息,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借助产业的布局调整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提高自主脱贫的能力,积极参与反贫困。并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国有林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政策建议。

孟雪靖[9]2007年在《农村水污染经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引入注目的发展,但是,农村自然生态系统也付出了代价,农村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村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研究的热点问题。农村水污染问题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结合体,经济问题的产生既有经济基础又有文化基础。因此,从经济、文化角度研究农村水污染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农村水污染的现状以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以农村水污染问题的经济性、社会性以及可控性等性质和实质为着眼点,从农村经济增长、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环境意识以及宏观政策等侧面,多角度地研究农村水污染问题。在借鉴国外水污染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水污染治理的对策与措施,并且以黑龙江省农村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是农村水污染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内容与思路以及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第二章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及原因分析。重新界定了农村水污染的污染源。将城市排污列入农村水污染的点源污染源范畴;将集约化养殖业定义为点源污染源,而家庭养殖业归入非点源污染源。在对农村水污染成为水污染主要影响因素的基本判断下,从市场、政策、环境意识、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归纳了农村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从环境问题的非合作博弈的角度对地方政府与厂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厂商与居民之间的环境保护与污染行为的选择进行了博弈分析。第叁部分:包括第叁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着重从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失衡以及环境意识等叁个角度研究了农村水污染问题。在研究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水环境的负效应时,从农村经济增长、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叁个侧面研究了农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以及生活污染源对农村水环境的影响。运用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较为系统地、详细地利用“杜能圈”、“逆杜能圈”理论诠释了农村水污染的问题。在研究政策失衡对农村水环境的负效应时,结合“贫困返潮”、“污染回潮”、“污染转移”等现象分析了扶贫政策、环境政策和农业政策无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大目标,对农村水环境产生负效应。在研究环境意识对农村水环境的影响时,指出教育和环境教育对农村水环境具有正效应,并且对农村开展环境教育的群体进行划分,即农村女性、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成年人。第四部分:第六章农村水污染治理资金问题分析。充足的资金投入是保证水污染治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分析了中国水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水污染治理资金的良性循环。水污染治理资金的良性循环可以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从而有利于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第五部分: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在对国外水污染治理对策的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指导原则、对策、具体措施和配套措施。认为依托项目推进和注重配套措施的应用有利于农村水污染治理。第六部分:第九章。这一部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黑龙江省农村作为案例分析。结合黑龙江省农村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黑龙江省农村水污染的治理措施。认为黑龙江省农村水污染治理必须与生态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松花江水污染防治规划相结合。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农村水污染问题的研究视角、丰富了农村水污染问题研究的内容。本文提出的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指导原则、对策、具体措施与配套措施必将对中国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徐向国[10]2006年在《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与测度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建国以来,在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一大批资源型城市伴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而相继兴起,有1/4的资源型城市集中在东北地区,而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所占比重较大,数量居全国之首,在十叁个市(地)级城市中有七个资源型城市,土地面积占全省的44.8%,经济总量为全省的40%,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主要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发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并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资源型城市如果单纯依靠比较优势,缺乏竞争优势,替代产业就难以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转型模式,立足比较优势,才能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查阅了国内外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自然资源、人口、国民经济的现状与特点,充分研究了国际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并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等条件与国际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所处各种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中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及转型进程要涉及的几种阶段。在这基础上首先提出了衡量一个资源型城市转型所处的阶段及成功的指标体系,并以伊春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出了评价标准和方法。通过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及测度体系的研究,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特别是资源型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同时,使决策者能够及时了解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城市的领导者进行城市转型决策提供方法上的支持。 基于以上目标,本论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取得了以下初步的研究成果: (1)根据对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形成规律和黑龙江省省情的分析,通过对国际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存在的差距,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总体规划和对策。 (2)通过对城市化进程、经济市场化进程、现代化进程的综合研究,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与它们的关系,首次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的阶段划分,分析了每个阶段的特点,并提出了转型最佳期的模型曲线图。 (3)通过对转型进程各阶段的研究,考虑到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测度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并首次采取专家打分和评议的办法确定了具体的测度指标,分析了每个指标的含义和重要性,形成了框架结构图。 (4)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以伊春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与量化研究,形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的衡量标准。

参考文献:

[1]. 旅游扶贫理论研究及在黑龙江省应用的实证分析[D]. 刘宝巍. 东北农业大学. 2004

[2]. 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贫困评价研究[D]. 刘丽萍. 东北林业大学. 2011

[3].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 王颖.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

[4]. 黑龙江省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梁彦. 东北农业大学. 2014

[5]. 湖北省幕阜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 袁双文. 武汉轻工大学. 2015

[6]. 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 赵铭. 东北农业大学. 2015

[7]. 生态文明视阈下黑龙江国有林区小城镇建设运行机理研究[D]. 黄妍妍. 东北林业大学. 2016

[8].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D]. 李京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9]. 农村水污染经济问题研究[D]. 孟雪靖. 东北林业大学. 2007

[10].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与测度体系的研究[D]. 徐向国. 东北林业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旅游扶贫理论研究及在黑龙江省应用的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