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批评论文_陈露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殖民批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批评,文化,生态,伊斯坦布尔,马里奥,身份,理论。

后殖民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陈露[1](2019)在《后殖民批评视域下的《阿飞正传》主题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阿飞正传》拍摄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导演王家卫在其中运用大量隐喻意象,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香港青年的"困惑"与"追寻"表现了港人在全球后殖民浪潮中的生存状态与抗争策略。同时,电影中大量应用的传统文化元素也体现了王家卫作为电影工作者面对国际后殖民大环境以想象方式重塑中国文化所采取的积极策略。(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訾月琳[2](2019)在《后殖民批评视域下的《绿房子》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绿房子》是巴尔加斯·略萨文学生涯早期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之一,集中反映了 1920-1960年间秘鲁国内新旧观念的碰撞、社会风貌的变迁和中下阶层人民的生活境遇。本文站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立场,借助萨义德、霍米·巴巴、斯图亚特·霍尔等人的理论,通过分析《绿房子》如何塑造以印第安人为主的下层阶层的普遍形象、如何表现处于弱势地位的印第安语言和文化,研究略萨对于殖民话语的质疑,对“文明-野蛮”二元对立的消解和再现印第安文化的策略。小说不仅揭示了印第安人及其文化被压迫、被边缘化的艰难处境,为呼吁社会关注和解决印第安人问题做出了贡献,也对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提出质疑,并以多种方式对殖民话语进行解构。本文绪论部分整合了目前有关《绿房子》的国内外研究着作和论文的主要观点、成果、不足和空白之处,简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立场。正文部分分为叁章:第一章以“解构'野蛮人'形象”为题,从小说对印第安人的普遍形象的塑造、生活习惯、性态度和心理状态的描写入手,分析略萨对于白人中心主义的质疑、对“文明-野蛮”二元对立的消解。小说向读者揭示了这样的事实:真正的“野蛮人”恰恰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殖民者,他们的侵略行径,不仅无节制地攫取雨林的资源,也剥夺了无数印第安人的生命;而小说中的印第安人形象不再被诠释为野蛮和落后的,他们与丛林相互适应、相互依存,他们对大自然的尊重、优秀的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对美的追求都使殖民话语对他们的贬低不攻自破。小说批判了权力话语对弱势民族的丑化,使得殖民行为的合理性不复存在。第二章以“反抗'语言殖民”'为题,指出在语言殖民的过程中,“模拟人”、“半开化者”采取重新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是自发疏离主权话语的方式来维护民族文化精神、反抗强加其思想中的殖民话语体系。与此同时,弱势文化的语言也在与西班牙语的接触过程中逐渐对其产生影响,使本民族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进入支配话语体系,从而污染殖民者文化的“纯洁性”,搅扰殖民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第叁章以“重构文化身份”为题,分析小说对处于混杂文化中的印第安文化的再现和印第安人文化身份的重构。在包容各种文化差异的拉丁美洲文化中,文化的混杂性本身就构成了对权威话语的挑战;在这些混杂的空间中,印第安文化已经和西方文化一样,成为一种“在场”,而不是可以回归的本源。在承认历史的连续性和断裂性的基础上,小说通过寻找“印第安在场”,表现拉美人充满差异和多样性的文化身份,为印第安文化打破沉默、发出声音寻找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30)

周艳艳[3](2019)在《从后殖民批评角度分析《伊斯坦布尔孤儿》中的昆德拉咖啡馆》一文中研究指出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将土耳其表述为"最无所适从的国家"①,因为它处于亚欧大陆的中间,土耳其上层人士把国家定位在西方社会的范畴里,进行彻底的西化,但西方国家拒绝接受这样的定位,土耳其本身就处于这样"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中。埃利芙·沙法克因其东西方交杂的文化身份,故而将后殖民的视角带入了《伊斯坦布尔孤儿》这部小说,叙说土耳其社会在西化过程中的冲突矛盾。文章试图以后殖民批评的方法,通过分析小说中最能体现矛盾冲突的"昆德拉咖啡馆"来解构土耳其社会在这一过程中的身份迷失。(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15期)

杜志卿,张燕[4](2019)在《图图奥拉的后殖民批评意识——重读《棕榈酒酒徒》和《我在鬼林中的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图图奥拉所受的教育有限,一直以来评论界都将他视为一位无自觉批判意识的作家。通过阅读其长篇代表作《棕榈酒酒徒》和《我在鬼林中的生活》,笔者发现,图氏在作品中表现出清晰的后殖民批评意识。一方面,在这两部小说中,图氏对传统的约鲁巴神话故事如"完美绅士"的情节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写,凸显了殖民压迫和殖民剥削的场景,表达了非洲同胞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真切的异化感,赋予那些古老神话故事后殖民批评内涵;另一方面,通过对数字、技术、时间等西方文化意象以及语言的创造性误用,图氏颠覆了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权威,将非洲的本土文化重新置于中心地位。(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邵敏[5](2018)在《殖民——后殖民批评视角下琴凯德的《一个小地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个小地方》中,雅买加·琴凯德从景观描写切入,追溯安提瓜的历史,揭示它在后殖民影响下的现状。文章借助后殖民主义的相关理论,从经济、政治、文化叁个角度分析安提瓜国家身份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从语言、文化角度分析安提瓜人的"他者"身份及原因,指出琴凯德通过反思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和后殖民的潜在影响来探讨国家和民族获得完整身份的可能性和途径。(本文来源于《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期刊2018年04期)

曾铸锋[6](2018)在《圣胡安后殖民批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理论异彩纷呈的二十世纪,菲律宾裔美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后殖民批评家圣胡安凭借其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后殖民理论领域内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并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他的理论和批评视角非常独特而且又是极具冲击力的。他不是流派开创型的人物,而是那种善于分析他人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格的批判性学者。圣胡安通过对葛兰西庶民问题的研究,将视角延伸到了意大利历史上的农民问题,将意大利农民话语作为一种在权威文本的威胁之下陷入沉默的人重新发出声音的一种方式,探讨了突破庶民话语困境的方法。圣胡安也探讨了西方“文化多元主义”理念的问题,将“文化多元主义”称为“多元文化的虚构性”,将其看作后冷战时期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战略性原则。圣胡安认为“文化多元主义”是新形式的压迫和异化的表现,典型后殖民理论称赞的多样化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一个部分。圣胡安还别出心裁将抵抗文化多元主义联系到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提出“文化多元主义”的想象的结构类似于各种商品被一般等价物所衡量和宰制的形式。20世纪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有色人种争取自由解放的编年史,被压迫、被排斥、被剥削者站起来反抗的历史。圣胡安高度赞扬了被典型后殖民理论贬低的为争取自由的民族解放运动,提出要用一种情景化的“民族——大众”文化来代替“后殖民主义”基础主义。总之,圣胡安的文化理论虽不乏可待商榷之处,但其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圣胡安的思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结果,是他在充分分析和研究殖民、后殖民和帝国世界形势,并充分借鉴相关理论成果,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与思考的马克思主义后殖民理论。这为后殖民理论思考和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考空间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后殖民理论范式。(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6-01)

周蔷[7](2018)在《后殖民批评视野下恩古吉与沃尔科特戏剧作品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恩古吉·瓦·提安哥和德里克·沃尔科特这两个名字也许比较陌生,而实际上他们却在世界戏剧创作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前者为1973年亚非荷花奖的得主,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是继阿契贝之后影响力最大的非洲黑人作家。后者除在1992年将诺贝尔文学奖收入囊中之外,还获得过奥比奖最佳外国戏剧奖(《猴山上的梦》)、英国的国际作家奖、史密斯文学奖、美国的麦克阿瑟基金会奖等多项大奖,文学成就令人瞩目。尽管身处不同的国度,恩古吉和沃尔科特却因为自己的黑人身份和人生经历产生了强烈的反殖民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融入了文学创作中。恩古吉认为写作永远是他将自身与出生成长之处联系在一起的方式,其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后殖民时期肯尼亚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剧作家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担忧;沃尔科特则热衷于“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问题”、“自我同一性”和“种族主义”等文学主题,希望在多元混合的文化背景中为自己和同处后殖民时代的黑人同胞们指明民族身份的认同之路。至今为止,还未有学者就恩古吉和沃尔科特戏剧的异同点进行过对比严究。鉴于两位剧作家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造诣,本文以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为指导,从文化身份、他者、混杂性叁个方面对他们的代表作《我想结婚就结婚》和《猴山上的梦》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论述。通过深入研究处于社会边缘的黑人群体在身份寻求和确认过程中的异同,揭示其在寻找自我价值的道路所面临的文化身份困境、所产生的身份认同危机以及由文化缺失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与此同时,本文接着从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混杂性的异同点来解读解读恩古吉和沃尔科特作品中东西文化的“混杂性”。两部戏剧中不同的文化背景给剧中人物带来了不同的境遇。非洲的黑人在欧洲帝国主义扩张时期被殖民者侵略,他们了解自己传统的吉库尤文化,并对是否接受白人文化进行了深入思考,他们可以更好地捍卫自己的文化。而非洲加勒比海地区的黑人则是被白人殖民者一起带到新的家园。因此,他们常常处于迷失的状态,无意识地成为了“他者”。研究表明,白人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织虽造成恩古吉和沃尔科特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各有侧重,但却催生出了他们颇为相似的反殖民意识和民族自救意识。毫无疑问,这两位杰出戏剧家的创作既是对黑人文化身份的深入思考,也是唤起人们客观认识文化多样性、混杂性的艺术实践,直接推动了后殖民主义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杨一[8](2018)在《文化危机时代的文学抉择——从《霍桑探案》看后殖民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历经数十年不衰并渐成显学。虽然后殖民批评的主要"战场"在西方,最初讨论的对象也并非中国。但在华语文化圈,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借后殖民批评,对中国文学文化进行重建和再认识。从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出发,尝试为后殖民批评在中国的兴起寻找不同的原因。并以民国作家、中国侦探小说之父程小青的《霍桑探案》为例,阐释伴随着这股思潮产生的某些偏离与误读。(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朱莹,黄健[9](2018)在《后殖民批评理论对中国形象研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概述后殖民批评的主要理论特征,认识其内在矛盾和局限,期望更深入地把握该文化研究策略的意义与价值,对文学叙事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给予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8年08期)

江玉琴[10](2018)在《论后殖民生态批评——后殖民批评困境突围与生态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后殖民生态批评的讨论聚焦在其起源、概念和构建原则的梳理上,忽视了其中后殖民理论转向生态批评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趋势。后殖民批评的生态转向既反映了21世纪后殖民批评的发展困境与现状,也是由后殖民批评本身所具有的跨学科特性所决定的。后殖民批评的生态转向标志为叁个方面:后殖民理论关键词条中对生态环境术语的引介、后殖民理论中对生态帝国主义批判的强调以及后殖民环境建构。后殖民批评的生态策略,在于提出了全球主义话语下后殖民批评与生态批评的对话,更强调了以历史视角重新审视全球环境问题,理解环境政治与环境正义,同时以人类环境整体视角审视后殖民文学地方意识。(本文来源于《鄱阳湖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后殖民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绿房子》是巴尔加斯·略萨文学生涯早期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之一,集中反映了 1920-1960年间秘鲁国内新旧观念的碰撞、社会风貌的变迁和中下阶层人民的生活境遇。本文站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立场,借助萨义德、霍米·巴巴、斯图亚特·霍尔等人的理论,通过分析《绿房子》如何塑造以印第安人为主的下层阶层的普遍形象、如何表现处于弱势地位的印第安语言和文化,研究略萨对于殖民话语的质疑,对“文明-野蛮”二元对立的消解和再现印第安文化的策略。小说不仅揭示了印第安人及其文化被压迫、被边缘化的艰难处境,为呼吁社会关注和解决印第安人问题做出了贡献,也对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提出质疑,并以多种方式对殖民话语进行解构。本文绪论部分整合了目前有关《绿房子》的国内外研究着作和论文的主要观点、成果、不足和空白之处,简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立场。正文部分分为叁章:第一章以“解构'野蛮人'形象”为题,从小说对印第安人的普遍形象的塑造、生活习惯、性态度和心理状态的描写入手,分析略萨对于白人中心主义的质疑、对“文明-野蛮”二元对立的消解。小说向读者揭示了这样的事实:真正的“野蛮人”恰恰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殖民者,他们的侵略行径,不仅无节制地攫取雨林的资源,也剥夺了无数印第安人的生命;而小说中的印第安人形象不再被诠释为野蛮和落后的,他们与丛林相互适应、相互依存,他们对大自然的尊重、优秀的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对美的追求都使殖民话语对他们的贬低不攻自破。小说批判了权力话语对弱势民族的丑化,使得殖民行为的合理性不复存在。第二章以“反抗'语言殖民”'为题,指出在语言殖民的过程中,“模拟人”、“半开化者”采取重新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是自发疏离主权话语的方式来维护民族文化精神、反抗强加其思想中的殖民话语体系。与此同时,弱势文化的语言也在与西班牙语的接触过程中逐渐对其产生影响,使本民族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进入支配话语体系,从而污染殖民者文化的“纯洁性”,搅扰殖民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第叁章以“重构文化身份”为题,分析小说对处于混杂文化中的印第安文化的再现和印第安人文化身份的重构。在包容各种文化差异的拉丁美洲文化中,文化的混杂性本身就构成了对权威话语的挑战;在这些混杂的空间中,印第安文化已经和西方文化一样,成为一种“在场”,而不是可以回归的本源。在承认历史的连续性和断裂性的基础上,小说通过寻找“印第安在场”,表现拉美人充满差异和多样性的文化身份,为印第安文化打破沉默、发出声音寻找新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殖民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1].陈露.后殖民批评视域下的《阿飞正传》主题思想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訾月琳.后殖民批评视域下的《绿房子》解读[D].山东大学.2019

[3].周艳艳.从后殖民批评角度分析《伊斯坦布尔孤儿》中的昆德拉咖啡馆[J].戏剧之家.2019

[4].杜志卿,张燕.图图奥拉的后殖民批评意识——重读《棕榈酒酒徒》和《我在鬼林中的生活》[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邵敏.殖民——后殖民批评视角下琴凯德的《一个小地方》[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

[6].曾铸锋.圣胡安后殖民批评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8

[7].周蔷.后殖民批评视野下恩古吉与沃尔科特戏剧作品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8

[8].杨一.文化危机时代的文学抉择——从《霍桑探案》看后殖民批评[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朱莹,黄健.后殖民批评理论对中国形象研究的启示[J].芒种.2018

[10].江玉琴.论后殖民生态批评——后殖民批评困境突围与生态策略[J].鄱阳湖学刊.2018

论文知识图

萨义德的《东方学》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

标签:;  ;  ;  ;  ;  ;  ;  

后殖民批评论文_陈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