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流域论文_高超,高世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小流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域,洪水,淳安县,生态,小流域,河流,东北地区。

中小流域论文文献综述

高超,高世斌[1](2019)在《辽宁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对辽宁省暴雨洪水多站点、长系列等资料的分析,首先划定了辽宁省的水文分区,论述了辽宁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成因、时空特征及规律,为辽宁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设计及防治暴雨洪水灾害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11期)

王玉德[2](2019)在《改进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中小流域适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模型在辽西干旱半干旱区普遍适用性低问题,引入改进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以辽西两个典型中小河流为实例,定量分析改进前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区域洪水模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水源划分上进行了改进,更符合辽宁西部产汇流机制,相比于传统模型,在洪峰和峰现时间误差上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两个流域场次洪水合格率相比于改进前分别提高36. 3%和40. 0%。(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9年09期)

杨兴,赵玲玲,陈子燊[3](2019)在《中小流域洪峰流量与水位联合分布的设计洪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库岸堤坝防洪设计中洪峰流量与相应洪峰水位的联合分布研究的不足,采用Archimedean Gumbel-Hougaard Copula函数和Kendall分布函数分析洪峰流量和洪峰水位联合分布的重现期水平。以罗坝水流域结龙湾水文站1958~2013年的洪峰流量和相应洪峰水位为例,计算了二者联合分布下的"或"重现期、"且"重现期和Kendall重现期及其最可能的设计值。结果表明,洪峰流量和洪峰水位的遭遇条件概率显示存在多种防洪设计标准;对比"或"联合重现期和"且"重现期,Kendall重现期更准确地反映了洪峰流量和洪峰水位组合的风险率;以出现最大概率原理推算的不同洪峰流量和水位遭遇概率组合的Kendall重现期设计值为多种防洪标准选择与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许翼,曹小磊,袁英兰,张华,张帆[4](2019)在《东北地区中小流域污染综合防控策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正在经历城镇化发展过程,形成了中小流域不同河段的自然形态和污染特征。文章以白塔堡河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重点污染源及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诊断农村段、城镇段和城市段河道所存在的问题。结果认为,退耕封育和物理隔离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是农村河段短期内实现生态保护目标的重要方式。城镇河段的治理重点在于消除住宅小区的生活污水直排现象,严格控制非法排污口可明显河道水质。城市河段必须确保污水厂正常运行并尽量实现雨污分流,同时应强化生态修复以丰富生物多样性并构建优美的水景观。(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魏炳乾,杨坡,罗小康,赵宾华,左娟莉[5](2019)在《无资料中小流域山洪灾害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资料中小流域的沿河村落开展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对该区域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根据当地暴雨资料分别推求了100年一遇、20年一遇及5年一遇的设计洪水,再结合实测的控制断面及河道比降,利用能量方程逐断面计算了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位,然后通过对比沿河居民宅基高程与设计洪水位的相对大小确定了沿河村落的防洪能力,并依此划分了危险性等级,最后根据成灾流量反推法计算了不同土壤含水量下的临界雨量值。结果表明,(1)本次分析评价的所有沿河村落中,防洪能力低于5年一遇的极高危险区3个,介于5年一遇至20年一遇的高危险区5个,介于20年一遇至100年一遇的危险区9个,其主要分布于集水面积较大、洪水位较高的主流沿岸地区。(2)土壤含水量对临界雨量的计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即土壤含水量越大,临界雨量值越小,反之则临界雨量越大。(3)支沟地区河道比降大,流速快,洪峰较为尖瘦,计算的立即转移雨量与准备转移雨量差值较大;主流地区比降小,洪峰较为低胖,计算的临界雨量差值较小,故临界雨量值还与防灾对象所处的流域位置有关。(4)当降雨量达到某一成灾村落的立即转移雨量时,则该村落将发生山洪灾害;当达到准备转移雨量时,则可知距洪水淹没村庄时还需多长时间,以便为沿河居民的防洪撤离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景晓菊,闫伟伟,颜雪丽[6](2019)在《浅析无资料中小流域梯级水库下游设计洪水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水量平衡原则采用同频率地区组成法推导出梯级水库、区间及控制断面各分区洪量组合方式;针对无资料中小流域,采用瞬时单位线法、推理公式法计算入库设计洪水,调洪演算、下泄洪水演进、地区洪水迭加推求下游控制断面设计洪水,以雷溪河设计洪水计算为例,经合理性分析该方法较实用,可定量分析梯级水库对下游控制性水文设计值的影响,为无资料中小流域梯级水库下游设计洪水计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9年06期)

郑秀倩[7](2019)在《绘就水乡新画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前这里每年都被淹嘞,现在好了,不会淹了,还能在河边绿道上走走。你看这堰坝,还能带娃去玩玩水,挺好的。”来到浙江省建德市寿昌江畔,首先听到的是当地群众的称赞声;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河岸绿化、大气又独特的生态堰坝,以及曲径通幽的林间绿道。寿昌(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报》期刊2019-05-22)

郝子垚[8](2019)在《北方缺水型中小流域生态水系建设技术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和资源开发模式,导致水资源条件先天不足的北方地区,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近十几年我国对水生态文明建设愈发重视,但对于北方缺水地区中小流域而言由于我国流域治理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前期缺乏系统性的水环境治理方式对支流沟叉的忽视,以及该类流域本身水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尚未形成适合于此类流域的治理模式。生态水系建设以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物理、化学和生物结构完整性为目标,通过系统规划治理,综合改善水系水文、水动力、水质及水生态状况。理论支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开展生态水系建设技术模式研究,对于指导北方缺水型中小流域系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方法和实例应用两个角度对北方缺水型中小流域生态水系建设技术模式进行探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水系本质内涵、生态水系建设根本目标及功能属性出发,将生态水系界定为以流域水系整体为单元的,物化生结构完整,生态过程稳定,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功能发挥水平能持续满足系统内良性共生的生态要素平衡需求、合理合规的社会服务需求的所有形式水体的总称。(2)以北方缺水型中小流域治理需求和生态水系建设目标为导向,依据不同水生态环境保护阶段需求类型变化,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性恢复对应的干扰限制及抗干扰水平与水生态系统结构要素的关联性,构建河段类型划分指标库,提出依据全面性、代表性、相互独立性等原则,基于指标分级分类的河段类型划分方法,确定了含17项指标在内的河段类型划分指标体系。(3)基于对河流治理管理技术的分类集成和阶段定位,依据不同阶段的治理重点,探索性提炼出了适用于不同阶段的生态水系建设技术模式,即水质改善阶段“点-线-面-管”系统性生态水系建设技术模式、功能恢复阶段“结构-功能”耦合性生态水系建设技术模式和生态回归阶段“水陆一体化”监管性生态水系建设技术模式。(4)以清潩河流域(许昌段)为例,以包括干流、所有一、二级支流及中心水系中涉及的叁级支流在内的16条河流为对象,依据客观控制节点分布情况提取出36个河段单元,依据一定原则在河段内布设77个样点。通过分析3个水期调研及资料收集数据的可支撑性,确定了19项河段类型划分指标。依据流域阶段分布情况和河段类型,结合流域规划将流域生态水系划分为3大功能空间,并近期设定生态水系建设目标。围绕生态水系建设近期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目标,筛选出10个重点河段,并对重点河段的生态水系建设技术模式进行分类设计。(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赵雪霞[9](2019)在《中小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总量控制是现有研究中污染物有效控制的主要手段。基于总量控制发展而来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对于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管理意义重大。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区依据水生态系统健康划定,更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但在实际水环境管理中不易落地实施。控制单元易于管理实施,常作为分区管理单元,但对水生态系统健康考虑不足。现有污染物纳污量计算方法中,水质模型法计算过程涉及参数多、对非点源考虑不足,实测法、产排污系数法计算结果存在较大争议;历时曲线法在缺水文资料地区的流域无法实现分区计算问题。针对现有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中存在的弊端,本文提出基于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的中小流域控制单元划分、基于历时曲线法的中小流域纳污量分区计算两种方法,并结合现有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给出适宜于清潩河流域许昌段的水质目标管理应用方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综合考虑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特征,统筹现有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技术和控制单元划分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小流域的基于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的控制单元划分方法。(2)联合历时曲线法、水质模型法以及实测法和产排污系数法,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小流域的基于历时曲线法的纳污量分区计算方法。依据水质模型法计算得到的不同控制单元污染物允许纳污量、实测法和产排污系数法现状纳污量结果占比,将基于历时曲线法计算得到的中小流域污染物纳污量分摊到不同控制单元,得到不同控制单元相对精确的污染物允许纳污量和现状纳污量。(3)以清潩河流域许昌段作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流域实际水生态环境特征,将研究区域划分为5个水生态环境功能区,12个污染控制单元。采用2012~2017年临颍高村桥出许昌境断面连续6年流量数据,绘制流量历时曲线,并结合近远期水质目标管理需求,绘制负荷历时曲线,得到研究区域污染物允许纳污量和现状纳污量;并借助水质模型法、实测法和产排污系数法污染物纳污量分区结果占比,将流域污染物纳污量分摊到不同控制单元。同时根据研究区域企业排污差异特征不明显的现状,采用等比例分配法对污染物允许纳污量进行分配,并从治理和管理两个层面给出削减对策,提供适宜于清潩河流域许昌段的水质目标管理应用方案。(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沈秋,高伟,李欣,梁益同,周月华[10](2019)在《GF-1 WFV影像的中小流域洪涝淹没水深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水深监测仍主要依赖Landsat、SPOT等国外遥感卫星的问题,提出采用国产高分一号(GF-1)卫星16m分辨率WFV影像进行洪涝淹没水深监测。通过以中小流域为研究区,采取RS和GIS结合的水深测算方法计算淹没水深:在利用RS影像提取淹没范围的基础上,运用GIS方法由水面高程和地面高程之差计算得出淹没水深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GF-1卫星作为新兴的国产遥感数据源,凭借空间分辨率高和回访周期短的优势,可帮助摆脱对国外卫星遥感数据的依赖;GF-1卫星WFV影像提取水体精度较高,能广泛应用于中小流域洪涝灾害监测;RS和GIS结合的洪涝淹没水深监测算法简单易行,可快速计算在淹没范围已知情况下的水深。相关结果可为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提供信息依据。(本文来源于《遥感信息》期刊2019年01期)

中小流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模型在辽西干旱半干旱区普遍适用性低问题,引入改进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以辽西两个典型中小河流为实例,定量分析改进前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区域洪水模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水源划分上进行了改进,更符合辽宁西部产汇流机制,相比于传统模型,在洪峰和峰现时间误差上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两个流域场次洪水合格率相比于改进前分别提高36. 3%和40. 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小流域论文参考文献

[1].高超,高世斌.辽宁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9

[2].王玉德.改进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中小流域适用性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

[3].杨兴,赵玲玲,陈子燊.中小流域洪峰流量与水位联合分布的设计洪水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9

[4].许翼,曹小磊,袁英兰,张华,张帆.东北地区中小流域污染综合防控策略探析[J].环境保护科学.2019

[5].魏炳乾,杨坡,罗小康,赵宾华,左娟莉.无资料中小流域山洪灾害分析与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19

[6].景晓菊,闫伟伟,颜雪丽.浅析无资料中小流域梯级水库下游设计洪水计算[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

[7].郑秀倩.绘就水乡新画卷[N].中国水利报.2019

[8].郝子垚.北方缺水型中小流域生态水系建设技术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9

[9].赵雪霞.中小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9

[10].沈秋,高伟,李欣,梁益同,周月华.GF-1WFV影像的中小流域洪涝淹没水深监测[J].遥感信息.2019

论文知识图

小流域分布图缓冲区分布图~2000年沼泽草甸湿地动态变化分...~2000年各小流域月平均气温变化...号小流域冰川与沼泽草甸湿地LISA图~2000年人工湿地动态变化分布图

标签:;  ;  ;  ;  ;  ;  ;  

中小流域论文_高超,高世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