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间混作论文_李海,刘景辉,杨宇,Qin,chen,Surya,N.Acharya

禾本科间混作论文_李海,刘景辉,杨宇,Qin,chen,Surya,N.Acharya

导读:本文包含了禾本科间混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禾本科,苜蓿,牧草,固氮菌,根瘤菌,根瘤,豆科。

禾本科间混作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刘景辉,杨宇,Qin,chen,Surya,N.Acharya[1](2008)在《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作的增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于2004年系统地研究了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作群体的地温、土壤含水量与含氮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对间作复合群体的形态、物质生产和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作与单作群体因无高矮搭配结构且密度相近,所以二者的地温无显着差异。0~70cm土层混作群体吸收的土壤水分和氮素均小于单作。混作群体干草比单作增产5.7%~14.1%。(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期刊2008-10-10)

王玉芬[2](2005)在《苜蓿与不同禾本科牧草间混作增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于2004年研究了不同刈割期对苜蓿与不同禾本科作物混作群体的产量、品质影响,2005年在2004年的研究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的土壤温度、水分、碱解氮、微生物数量及光照强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对间混作复合群体的形态、产量、营养品质指标和饲用价值的影响,以期揭示苜蓿与不同禾本科牧草间混作增产机理。 主要结果如下: 1.初花期、盛花期刈割对苜蓿与不同禾本科作物混作群体的产量、品质影响 盛花期刈割的干草年单产显着高于初花期刈割的年单产。初花期、盛花期刈割鲜、干草年单产以苜蓿×无芒雀麦产量最高,初花期刈割鲜、干草年单产分别为50.22t/hm~2、9.73t/hm~2,盛花期刈割的鲜、干草年单产分别为62.10t/hm~2、12.44t/hm~2。盛花期刈割粗蛋白年单产仍为苜蓿×无芒雀麦最高,但较初花期刈割减产,苜蓿×无芒雀麦初花期和盛花期刈割的粗蛋白年单产,分别为2067.32kg/hm~2、2064.13 kg/hm~2。初花期刈割粗脂肪年单产苜蓿×无芒雀麦最高,为271.02kg/hm~2、而盛花期刈割粗脂肪年单产苜蓿×无芒雀麦产量最高,达到318.79kg/hm~2,其次为苜蓿×黑麦草,达301.64 kg/hm~2,较初花期增产,但黑麦草在当年无法越冬。 2.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地温的变化 返青期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间的0~30cm土层地温日较差:间混作群体的地温明显大于单作的,单作苜蓿的大于单作无芒雀麦的。 返青期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15~20cm与20~25cm土层温度变化差值,间混作群体小于单作的,15~20cm与20~25cm土层温度变化差值同行混作为0.54℃,间作的为0.52℃,单作苜蓿的为0.57℃,单作无芒雀麦的为0.65℃。 在苜蓿返青期、分枝期、现蕾期、初花期,间混作群体0~5cm与25~30cm土层温度的差值始终大于单作群体的,0~30cm地温间混作群体的均大于单作的,返青期、分枝期、现蕾期、初花期间作群体0~30cm土层温度比苜蓿单作的分别增加0.4℃、1.7℃、0.6℃、0.7℃,而混作群体的比苜蓿单作的分别增加-0.2℃、1.0℃、0.1℃、0.7℃。 在苜蓿初花期刈割前后间混作群体地温变化明显。刈割后0~30cm土层温度均高于刈割前,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0~30cm土层温度分别比刈割前升高3℃、3.2℃,苜蓿单作、无芒雀麦单作的仅提高1℃、1.3℃。 3.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的光照强度及透光率比较 现蕾期、初花期间混作群体中下部光照强度均大于单作,且混作光照强度大于间作。现蕾期,间作底部光照强度分别比单作苜蓿和单作无芒雀麦提高了45.73%、2.02%,间作的中部光照强度比单作的分别提高了28.25%、12.25%。 4.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的土壤含水量、碱解氮含量、微生物数量变化 在苜蓿返青期、分枝期、现蕾期、初花期,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0~90cm土层含水量大于单作群体的,单作苜蓿的大于单作无芒雀麦的。返青期、分枝期混作0~90cm土层含水量分别比单作苜蓿高13.04%、3.89%;返青期、分枝期间作0~90cm土层含水量分别比单作苜蓿高16.89%、10.02%。 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返青期0~90cm碱解氮含量与越冬前的差值分别为35mg/kg、(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05-09-01)

李海[3](2005)在《苜蓿与禾本科作物间混作增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于 2003-2004 年连续 2 年系统地研究了苜蓿与不同禾本科作物间、混作群体的光照强度、地温、土壤含水量与含氮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对间、混作复合群体的形态、物质生产和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喇叭口期间作青贮玉米群体基部和中部光照强度分别较单作提高 45.8%和52.1%,透光率增加 5.3 和 6.4 个百分点。孕穗期间作饲用高粱群体基部和中部光照强度分别较单作提高 13.3%和 15.0%,透光率增加 1.3 和 1.9 个百分点。混作牧草与单作群体因无高矮搭配结构,所以二者的中部及基部的透光率及光照强度均无显着差异。在生育期间,间作青贮玉米及饲用高粱群体 0~30cm 地温均大于单作,接近它们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间作苜蓿群体因为青贮玉米的遮荫,地温低于单作和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与蒙农青饲 1 号间作的地温与单作无明显差异。因为混作群体高度和密度与单作相近,所以对地温无显着影响。0~70cm 土层,间作群体吸收的土壤水分大于单作群体,混作群体吸收的土壤水分小于单作群体。因苜蓿的固氮作用,而显着地增加了间混作土壤全氮含量。间作青贮玉米的株高较单作提高了 2.3%~20.9%,茎粗提高了 0.4%~7.0%,叶面积指数提高了 2.2%~19.6%;先后 2 次刈割,间作饲用高粱的株高较单作提高了7.1%~7.2%。先后 2 次在苜蓿初花期刈割,混作无芒雀麦的株高较单作分别提高了4.3%和 5.6%;混作苇状羊茅的株高较单作分别提高了 4.6%和 4.3%。间作青贮玉米和饲用高粱的单产分别较各自单作提高了 28.74%和 11.93%;与玉米和饲用高粱间作的苜蓿因为遮荫导致其减产,分别减产了 42.85%和 6.46%,饲用高粱因刈割缓解了对苜蓿遮荫的矛盾,而使苜蓿减产较少。混作群体干草比单播增产 5.7%~14.1%。间作青贮玉米和饲用高粱的粗蛋白含量均分别较其单作降低了 10%,但间作群体粗蛋白产量比单作提高了 16.3%,粗脂肪含量比单作提高了 8.6%。混作牧草的粗蛋白含量较单作分别降低了 14.1%~15.0%,间作群体粗蛋白产量较单作提高了 21.3%,粗脂肪含量较单作提高了 4.8%~20.4%。(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5-05-01)

钟增涛,孙晓红,沈标,沈其荣[4](2001)在《根瘤菌在禾本科与豆科作物混作中的促进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是限制作物产量最重要的营养因素,作物从土壤中获得的氮素是有限的,因此要获得作物的高产就必须提高氮肥用量,但大量施用化学氮肥不仅使生产成本增加,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来看,发挥微生物固氮作用是今后提高粮食生产重要的途径之一。本文采用盆钵实验在小麦与紫云英及水稻(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期刊2001-08-01)

禾本科间混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于2004年研究了不同刈割期对苜蓿与不同禾本科作物混作群体的产量、品质影响,2005年在2004年的研究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的土壤温度、水分、碱解氮、微生物数量及光照强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对间混作复合群体的形态、产量、营养品质指标和饲用价值的影响,以期揭示苜蓿与不同禾本科牧草间混作增产机理。 主要结果如下: 1.初花期、盛花期刈割对苜蓿与不同禾本科作物混作群体的产量、品质影响 盛花期刈割的干草年单产显着高于初花期刈割的年单产。初花期、盛花期刈割鲜、干草年单产以苜蓿×无芒雀麦产量最高,初花期刈割鲜、干草年单产分别为50.22t/hm~2、9.73t/hm~2,盛花期刈割的鲜、干草年单产分别为62.10t/hm~2、12.44t/hm~2。盛花期刈割粗蛋白年单产仍为苜蓿×无芒雀麦最高,但较初花期刈割减产,苜蓿×无芒雀麦初花期和盛花期刈割的粗蛋白年单产,分别为2067.32kg/hm~2、2064.13 kg/hm~2。初花期刈割粗脂肪年单产苜蓿×无芒雀麦最高,为271.02kg/hm~2、而盛花期刈割粗脂肪年单产苜蓿×无芒雀麦产量最高,达到318.79kg/hm~2,其次为苜蓿×黑麦草,达301.64 kg/hm~2,较初花期增产,但黑麦草在当年无法越冬。 2.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地温的变化 返青期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间的0~30cm土层地温日较差:间混作群体的地温明显大于单作的,单作苜蓿的大于单作无芒雀麦的。 返青期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15~20cm与20~25cm土层温度变化差值,间混作群体小于单作的,15~20cm与20~25cm土层温度变化差值同行混作为0.54℃,间作的为0.52℃,单作苜蓿的为0.57℃,单作无芒雀麦的为0.65℃。 在苜蓿返青期、分枝期、现蕾期、初花期,间混作群体0~5cm与25~30cm土层温度的差值始终大于单作群体的,0~30cm地温间混作群体的均大于单作的,返青期、分枝期、现蕾期、初花期间作群体0~30cm土层温度比苜蓿单作的分别增加0.4℃、1.7℃、0.6℃、0.7℃,而混作群体的比苜蓿单作的分别增加-0.2℃、1.0℃、0.1℃、0.7℃。 在苜蓿初花期刈割前后间混作群体地温变化明显。刈割后0~30cm土层温度均高于刈割前,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0~30cm土层温度分别比刈割前升高3℃、3.2℃,苜蓿单作、无芒雀麦单作的仅提高1℃、1.3℃。 3.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的光照强度及透光率比较 现蕾期、初花期间混作群体中下部光照强度均大于单作,且混作光照强度大于间作。现蕾期,间作底部光照强度分别比单作苜蓿和单作无芒雀麦提高了45.73%、2.02%,间作的中部光照强度比单作的分别提高了28.25%、12.25%。 4.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的土壤含水量、碱解氮含量、微生物数量变化 在苜蓿返青期、分枝期、现蕾期、初花期,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0~90cm土层含水量大于单作群体的,单作苜蓿的大于单作无芒雀麦的。返青期、分枝期混作0~90cm土层含水量分别比单作苜蓿高13.04%、3.89%;返青期、分枝期间作0~90cm土层含水量分别比单作苜蓿高16.89%、10.02%。 苜蓿和无芒雀麦间混作群体返青期0~90cm碱解氮含量与越冬前的差值分别为35mg/kg、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禾本科间混作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刘景辉,杨宇,Qin,chen,Surya,N.Acharya.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作的增产效应[C].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2008

[2].王玉芬.苜蓿与不同禾本科牧草间混作增产效应[D].中国农业大学.2005

[3].李海.苜蓿与禾本科作物间混作增产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

[4].钟增涛,孙晓红,沈标,沈其荣.根瘤菌在禾本科与豆科作物混作中的促进作用[C].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2001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禾本科间混作论文_李海,刘景辉,杨宇,Qin,chen,Surya,N.Acharya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