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市教育局局长杜小悌指出——家庭教育是构建学习型城市的起点(论文文献综述)
柳丽娜[1](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指出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许浙川[2](2020)在《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质量成为教育发展重要取向的当下,推进学前教育普及依然是当前中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都确定了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纵观以往学前教育普及研究多是从某一侧面进行切入或研究某一主体在其中的作用,缺乏对学前教育普及问题的整体性关照。本研究所提出的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便是以一种生态性的视角来整体分析学前教育普及的道路选择问题。在微观研究盛行的时代,适当的中宏观研究实属必要。本研究围绕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应答而展开,寻求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之道,以达到推进学前教育普及的目的。论文整体分为导言、正文(六章)和结语三大部分。导言部分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并围绕着承载力、教育资源承载力、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三个概念对以往研究做出梳理与述评。第一章是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初探。本章在对承载力历史发展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现实,提出了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并对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承压结构、现实样态、总体特征等进行了深度解构与阐述,为后续论文的展开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该章还对支撑承载力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治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进行了阐释。第二章是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历史循迹。本章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承压结构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即快速恢复期(1979-1992)、持续徘徊期(1993-2009)、优化提升期(2010至今)。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历史追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背景与经验启迪。第三章是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困境遭遇。本章以历史背景和园长的访谈资料作为基础,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现实样态作为问题分析的框架,具体呈现了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在情境弹性力方面存在区域供能低下和赋权不足的困境;在资源基础力方面存在资源区域失衡和结构失衡的困境;在管理形塑力方面存在管理缺位、信息时滞和激励阙如的困境。第四章是以静态关照的方式回应承载力的困境遭遇。静态关照的核心便是深入挖掘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静态形态,以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即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建设。指标建设过程采用了三种方法,即用文本分析法从39份政策文件中提取承载力的相关要素;用德尔菲法对所提取的要素及其指标话语表达进行专家判断并生成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量化处理生成承载力指数以展示一种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省级数据测量,我们发现我国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逐步从阶梯状分布转变为“中部塌陷”的状态,东部保持领先优势、西部强势崛起、中部发展滞后。第五章是以动态把握的方式回应承载力的困境遭遇。动态把握的核心便是系统把握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形态,即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平衡机制。同时,文章详细解析了平衡机制内部的驱动系统、承压系统和响应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明确高效运行的平衡机制应该具有螺旋上升的线路地图、激励相容的主体关系、信息通畅的系统网络和制度明晰的系统结构。第六章是基于静态关照与动态把握,以及国际经验参考的背景下生成本土的具体行动策略。本章首先扩展了研究的国际视野,选择了两个具有不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路径的西方大国(即美国和英国)作为国际经验参考。其次基于前述分析,从理念之维、制度之维、工具之维提出具体的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的本土策略。在理念层面,需要确立可持续发展与循证实践的理念;在制度层面,需要改革学前教育供给与管理制度;在工具层面,需要组建承载力数据系统和专业评价机构。结语是对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未来展望。此部分通过对前述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总结,阐述了承载力所应具有的三重向度,即内含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内置生态型思维的把握方式、内生承载力测量的评价工具,为未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合理取向。
谢娅婷[3](2019)在《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教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起家庭教育,而家长教育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因而家长教育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2016年11月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等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帮助家长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其中城市家长学校建校率达到90%,农村家长学校达到80%。全力建设家长学校,发展家长教育,是今后改善家庭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对家长教育进行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笔者读书所在地福州市为调查地点,以义务教育阶段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参与性观察法等方法对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教育问题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发现当前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教育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主要存在着活动开展数量不足、以单一的知识讲座为主要形式、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家长教育成效低于预期这四大问题,其原因主要有大众缺乏对家长教育的认知、课程开发滞后于教育实践、教师缺乏成人教学经验、举办主体未将家长教育落到实处、家长教育发展缺乏资金保障五大原因。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了五点建议。首先,通过加大活动宣传力度、建立学习共同体、增强家长教育活动自身吸引力、利用家长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意识等方面来努力帮助家长树立受教育意识。第二,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拥有相应的家长教育教学能力。第三,政府相关部门、学校、社区以及其它社会机构多元主体共同开展家长教育活动。第四,借鉴传统形式并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不断丰富家长教育的活动形式。第五,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多渠道筹措家长教育资金。
赵光磊[4](2018)在《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文中研究指明学校宣传是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典型载体,它真实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观念,也对学校的教育观念做出建构,这种建构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有主观内在的也有客观外在的。以往对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注不多,更多关注的是国家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等个体的教育观念。与后二者分别以哲学、心理学研究为主不同,研究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宣传中的教育观念,更需要社会学、历史学、文化研究、传播学、文艺学等学科的介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观念。研究聚焦的核心问题是要探究学校宣传是如何反映和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同时反思教育理论、教育研究在学校的教育观念的表达与建构中有何作用。基于《中国教育报》五年219篇长篇宣传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学校宣传呈现出的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办学理念体系、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德育观、育人观、管理观、科研观、文化观等方面。对学校的教育观念的梳理、归纳、呈现揭示出,学校有着不同于国家教育观念和教师教育观念的观念,体现出突出的学校本位特征。学校共性的教育观念可以成为学校的一般教育观念,代表着学校教育观念的平均水平。这种平均教育观念和理想教育观念的区别是它一般都会根据现实做出折中。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化学分析”中还发现,体制化的学校教育过于内卷化,它在许多方面丧失了其公共性、社会性。学校宣传完成了学校教育观念的又一次建构。学校受到现实的刺激与体制的影响,利用一切流通中的观念,遵循话语生产的特性来建构其教育观念。学校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各种影响汇聚杂合的产物。学校宣传通过有意识的征引和有意识的叙述来,一方面再一次建构了学校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再现了学校发展中教育观念的实际建构过程。宣传的创作者与媒体守门人协同完成了宣传文本,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读者需要应用相似的知识与资源来对宣传及其中的教育观念进行解码。在解码中可能会遗失一些意义,也会创生新的意义。通过文本的结构化分析、社会文本分析、文学分析的方式,可以探查到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是如何被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学校以为在言说,有些时候只是被言说。学校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是完全自主的。在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中,观念的持有者也在无形地被建构着,展现着这种被动性。对学校而言,不仅文本的生产是被动的,文本的消费也使其陷入被动。宣传文本一旦发表,就意味着可以被任意解读。教育观念事实上是被第三次建构。最后是对理论对于教育观念建构的作用的讨论。前面所揭示的教育观念体现出的学校教育公共性的缺失,使学校丧失对于教育理论的兴趣。如何将理论转产为教育观念的建设性力量?基于经验的连续,使教育理论完美地融合在行动之中,成为学校的行动中理论是一种理想。对于学院的研究者来说,或许有一种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区别于学院体制内部自循环的文献思辨研究与经验式研究,能够走进学校生活,变革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的教育观念。
戴美玲[5](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蒿楠[6](2017)在《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区域实证研究 ——基于豫中地区的调查分析》文中认为办学自主权是学校在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自主确立办学目标、规划学校发展,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在学校人事、财务以及招生事务上拥有一定自主空间的专门权力。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是当前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但长久以来,实践中公办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足、自主能力欠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不仅束缚了教育活力的释放,也影响着育人质量的提升。因此,深入调研当前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真实状况,全面探讨其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在区域视角下展开聚焦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实证研究,力图解决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其一,建构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研究的分析框架;其二,描述豫中地区中小学校的自主程度以及学校内部权力运行的现状;其三,剖析豫中地区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四,基于调查发现探讨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保障机制。鉴于此,本研究在对"办学自主权"的核心概念进行透视、分解的基础上,建构了以"权力主体"、"权力要素"、"主体间关系"与"保障机制"为要点的四维分析框架,并以此为理路,展开了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实证调查、相关问题的分析与保障机制的探讨。具体言之,本论文在三个主要模块下,共展开了八章的研究:模块一:学理阐释。模块一以研究的学理阐释为定位,具体包括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该模块首先对中小学"办学自主权"进行内涵解读与概念检视,并在政府本质与职能相关理论、学校运行与发展相关理论与治理理论的关照下,借助政治学"权力分析方法"的启发、糅合研究关注的具体问题、针对中小学的办学实践,提出了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研究的分析框架。模块二:实证调查。模块二以研究的实证调查为主线,具体包括了第四章"实证研究设计与调研工具检验"与第五章"调查发现与数据分布"。该模块首先基于研究分析框架进行实证研究的设计,进而检验并确立了以调查问卷和非结构化访谈提纲为主的调研工具,以此在豫中地区展开了实证调查。通过深入豫中地区的3个地级市市辖区、3个县级市、1个县及其下辖的乡镇地区,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3467份,访谈学校领导、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人员等共计28人,并实地走访了 8所不同特质的中小学校进行相关案例的采集。随后,本研究借助SPSS20.0软件以因素分析、描述性统计、线性回归分析、差异性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对学校自主的"五因素"进行了探索和验证,对当前豫中地区中小学校在人事、财务、招生、课程教学、发展规划等各项事务中的自主程度以及学校内部权力运行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全方位描述,就学校自主"五因素"对于办学自主权的整体认知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对不同类型学校在学校自主"五因素"及办学自主权其他相关问题上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了检验。模块三:分析与结论。模块三以问题的分析与结论的呈现为归属,具体包括了第六章"相关问题分析"、第七章"保障机制探讨"与第八章"结语"。该模块在结合学理阐释与实证调查发现的基础上,展开了对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权力主体的分析"、"权力要素的分析"与"主体间关系的分析",并以此提炼目前豫中地区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主要问题:其一,"中小学"的法人资格定位存在一定模糊性;其二,中小学校的"权力清单"尚不清晰,且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其三,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尚未切实植入中小学校的土壤;其四,学校间存在显着差异,部分学校尚不足以承担起"办"的责任;其五,以多主体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机制尚未健全。鉴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系统性思维和现实性考量、针对豫中地区的教育实践现状,提出了以推进地方性立法为引领,以学校教师的区域性招聘制度、学校经费的地方性财政投入制度与基于学校差异的"弹性化"学校管理制度等制度层面的革新为依托,以学校内在民主机制的健全、内在活力的唤醒与章程建设的完善等学校层面的"内省式"保障为落脚点的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保障机制。总体而言,本研究在建构分析理路、展开实证调查与深入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对于理论工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意义上的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未来研究的改进与深化需要在更为严密的抽样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并以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进一步挖掘深层性问题。
姜超[7](2017)在《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基于天增县的实地考察》文中认为教师交流成为焦点是一系列社会政策惯性使然,大致按照“国家改革-社会变革-教育失衡-教师交流”的逻辑链条衍生而来。当前,教师交流已成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破解传统择校难题、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的重要抓手。调研发现,该政策在不同县域的执行力度差异很大。那么,教师交流政策在县域层面是如何执行的?县域执行生态对政策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执行过程嵌入在哪些主要关系中?选择我国西南地区天增县,进行了为期88天的实地考察。以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现场考察了19所学校、访谈了4位教育局领导、12位科长、18位校长和20位教师。总结出六种教师交流模式:跨县交流、集团内交流、县管校聘交流、骨干示范交流、县内领办交流和艺体教师巡回交流;提炼出教师交流的五种类型:没交流、假交流、浅交流、强交流和深交流;划分出政策质量与执行力度匹配效果的四种可能:理想型、悲哀型、耽误型和抑错型;批判了几个常见观点:依靠行政机制能有效促进教师交流;教师交流能克服职业倦怠;教师交流不利于学校文化建设;教师交流不利于培养教师归属感;教师交流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建构出由执行结构、执行关系、执行策略和执行环境为基本构件的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机制的理论模型。(1)提炼出三种执行结构:主体结构、利益结构和交往结构。具体分析了各主体之间的责任冲突,论证了教育公共利益同其他利益之间的“主—次”关系,讨论了教师交流政策执行中话语交往的“非法性”。(2)发现了四种执行关系:生态协同关系、过程协同关系、部门协同关系和结构-功能协同关系。研究指出政治上“科长治县”不利于横向协调,经济上相对落后增加了教师对经济利益的敏感度,交流补贴带给薄弱学校教师相对不公感,社会文化上的“脸面观”影响了教师的学校选择。研究指出教师交流过程的实质不是交流“教师”而是交流“教师素质”。论证了部门协同困难的“行动—结构”二维归因,既包括相关主体的行动乏力,也包括科层体制自身的过度分化。(3)总结出四种执行策略:按兵不动、选择性过渡、刚性彻底和柔性强制,并对四种策略进行了多维比较。(4)依据“基本结构+弹性安排”的政策建议模式,提出了理论支撑机制、政策完善机制、实践动力机制、编制盘活机制和缺陷回避机制等五个方面的机制性政策建议。
叶萌[8](2017)在《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路径探析 ——以杭州市滨江区为例》文中认为社区教育是在社区范围内进行的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为推动社区教育深入发展,我国从实际出发,建设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首先,社区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于:以终身教育理论为基础理论,以终身学习理论为内生动因,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外生动因,以平民教育理论为价值追求,以生活教育理论为路径依赖。其次,分析美国社区学院教育、英国街坊文教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和体系性成人教育、北欧民众教育的社区教育实践,为建设我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提供有益借鉴。再次,以杭州市滨江区国家社区示范区建设为例,了解社区教育建设模式、进度和措施,发现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还存在内涵定位不明确、社区居民学习意识不够主动、资源整合不够有效、发展力度不够均衡和条件保障不够完善等问题。最后,针对社区教育现状,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经验,认为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路径优化在于:完善组织网络、资源网络、信息网络“三大网络”,增强服务功能;搭建以社区街道为中心、以社区学校为主导、以社区学院为核心、以社区居民自治为基础的“四大平台”,优化运行模式;实施社区数字化建设工程、社区老年教育建设工程、社区职业教育建设工程、学习型城市社区教育建设工程、新型城镇化社区教育工程“五大工程”,促进内涵发展;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经费投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评估激励机制、科研创新机制、舆论导向机制“六项机制”,落实保障措施。
李跃雪[9](2016)在《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中生辍学不仅影响个体的发展,更制约着国家与社会的进步。以往研究主要将辍学生看作一类同质群体,进行辍特征、辍学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却很少关注辍学生群体内部的异质性。只有对辍学问题进行分类研究,才能真正认识辍学行为背后的本质及机理。所以,有必要对初中生辍学行为进行类型学研究,探索辍学行为分类的可行性,在分类的基础上探讨辍学的原因及其治理策略。在进行相关文献的综述和理论基础的阐释后,本研究以初中辍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先量化后质化的顺序性混合研究方法对初中生的辍学行为进行类型学研究。基于初中生辍学行为异质性假设,研究使用量化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初中生辍学行为展开类型化分析,并得到了五种初中生辍学类别,分别命名为"同伴不良型"、"学校体验不良型"、"现实利益型"、"制度反抗型"和"家庭不良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使用质化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初中生辍学行为的发生路径进行了解释性探究。研究发现,"同伴不良型"初中生辍学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初中生辍学同伴的负面影响,如果初中生对同伴的言行表示认同,那么他就会选择辍学。"现实利益型"辍学主要是初中生及家庭出于金钱、时间、升学可能性、读书有用性这四方面的现实考量而决定辍学的。"学校体验不良型"主要是初中生在校学习体验不良,包括"上学体验"即家校距离给学生带来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体验,"在校体验"即学生在校感知到的学习压力、校园安全体验及"学习结果体验"即学业成就高低所带来的体验。"制度反抗型"辍学是初中生不满学校中的学生管理制度而辍学,主要包括对教师的学生管理策略和日常语言表达及对学校的时间制度、纪律规范的反抗。"家庭不良型"辍学主要是父母的读书观念及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的不良影响及家庭主要成员的身体健康危险和父母的婚姻变故所引起的初中生放弃上学的想法。辍学治理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通过对多个国家和地区辍学治理经验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国际社会辍学治理的办法,诸如设立专门机构治理辍学、设专门学校辅导辍学生、设单独班级转化辍学生和特别关照处境不利儿童等。国内方面主要有"工读学校"、"雨露工程"、"绿色家园"和"春雨计划"等治理学生辍学偏差行为的尝试。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应该摒弃以往"均码"式辍学治理理念,尝试以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为治理主体,进行差别化治理初中生辍学行为,以满足不同类型初中辍学生的需求。具体来看,政府应当成立辍学治理机构、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更新教育评价理念,做好各项统筹工作,为辍学治理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应当营造积极的舆论导向、广泛参与初中生教育、开发社会教育性资源,为辍学治理提供健康环境;学校要建构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文化、提供尊重学生的课程教学、引导家长参与初中生教育,为辍学治理提供关键力量;家庭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主动做好家校衔接与合作,为辍学治理做好重要保障。
韩爽[10](2015)在《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的名师工作室运行研究 ——以吉林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为个案》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个历史变迁的重要时期,并正在对全国几千万中小学教师产生着非常巨大的影响。身处其中的中小学教师何以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信念,何以在学校变革、课程改进以及教育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成为当下基础教育深化改革过程中的核心议题。在这其中,很多来自基础教育现场的实践探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促使研究者去深入探讨。名师工作室,作为一个典型样本,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模式中脱颖而出。名师工作室正是借助名师自身的宝贵资源,发挥其在区域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推动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名师感召下、在名师工作室的团队互动中,不断感知、感悟着成长过程中的阵痛与喜悦。基于此,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研究吉林省名师工作室运行问题,以对名师工作室主持者以及成员的半结构式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名师的诞生及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成员的选拔与专业发展诉求、名师工作室运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为了进一步厘清名师工作室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刻影响,本研究首先从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入手,在明确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方法论基础等相关前提性因素后,对既有研究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对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整体架构进行了系统的诠释,对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进行了简要的阐明。研究认识到,名师工作室研究应以社会共同体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及情境学习理论为自身的理论基础,不断支撑起名师工作室发挥其功能。名师的成长从其个人生活史的角度来看,主要涉及性格、职业热爱、专业发展、读书、反思以及科研等内源性因素,关键人物引领、家庭氛围塑造、学校环境影响以及特定制度安排等外生性因素。从名师跨越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师的身份转向为团队凝聚者、示范者、组织者和理念的引领者,为此需要重建职业角色、转变工作方式、更新思维方式。吉林省经过艰辛的探索逐渐构建了多个批次的名师工作室,对教师专业成长发挥了重要功能。名师工作室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学诊断型、理论学习型、实践交流型模式打造实践平台,促进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以及实践性知识的不断积淀,并带动了教学设计的多元化转变、课堂教学的动态化生成、教学反思的自主式转向、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导向、教育研究的常态化取向。在访谈过程中,无论是名师工作室主持者还是名师工作室成员,均认为名师工作室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认同、纾解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激发了教师的主体反思。然而,名师工作室也面临着许多机制性困境与主体性困境。在名师工作室运行中,定位不明、时间冲突、评估乏力、经费不足等困境制约着名师工作室的运行,进而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为此需要从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以及保障机制出发,搭建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方面协调、全方面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同时,名师工作室主持者因远离一线教学而“名存实亡”、因难以形成辐射效应而“单兵作战”、因合作意识薄弱而“迫不得已”,这些均对名师工作室运行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名师工作室主持者进行角色重建,将自身打造成愿景制造者、文化建造者、变革促进者、自觉反思者等不同角色,并生成主体介入性思维、动态生成性思维以及整体综合性思维。综合上述,名师工作室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境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在基础教育情境中的演化。名师工作室运行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一种偶然和必然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发展共同体的一种分化与再造的过程;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思想断裂与实践承继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自我建构中动态因素与静态因素相交融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并非名师工作室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而是教师自身为提升专业发展水平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名师工作室运行的实质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促进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因此名师工作室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青岛市教育局局长杜小悌指出——家庭教育是构建学习型城市的起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岛市教育局局长杜小悌指出——家庭教育是构建学习型城市的起点(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教育 |
(二) 乡村小学校 |
(三) 现代教育 |
(四) 教育现代转型 |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及学前教育是当下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议程 |
(二)普及学前教育需要学前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
(三)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研究缺少生态性的思维方式 |
二、研究问题 |
(一)理论本体问题—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为何? |
(二)客观现实问题—历史与现实中的状况如何? |
(三)实践应答问题—提升路径与具体策略是何?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承载力相关研究述评 |
(二)教育资源承载力相关研究述评 |
(三)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研究述评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德尔菲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理论摸索: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初探 |
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解读 |
(一)承载力的内涵流变 |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概念释义 |
(三)资源承载力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承压结构 |
(一)施压方—承载对象 |
(二)承载方—支撑结构 |
(三)承压结果—承载水平 |
三、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现实样态 |
(一)现实总样态—指向有质量的学位供给 |
(二)情境弹性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支撑条件 |
(三)资源基础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基础条件 |
(四)管理形塑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 |
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特征 |
(一)目标的双向寻优性 |
(二)结构的系统性 |
(三)边界的有限性与开放性 |
(四)关系的递阶性与相互性 |
五、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机制设计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历史循迹: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历史演进 |
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快速恢复期(1978—1992) |
(一)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入开启了承载主体多元化进程 |
(二)承载媒介的空间附着导致了承载力边界的闭合性 |
(三)承载标准的初步规定刻画了承载力的总体轮廓 |
(四)学前教育的福利定位造成承载水平的普遍低质量 |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持续徘徊期(1993—2009) |
(一)政府将责任推向市场造成了承载主体的结构失衡 |
(二)承载媒介的空间流动推动了承载力边界走向开放 |
(三)承载标准的逐步颁布刻画了承载力的内部结构 |
(四)学前教育的市场定位造成承载水平非公平低质量 |
三、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优化提升期(2010—至今) |
(一)政府强化责任的承担促进了承载主体趋向于稳态 |
(二)承载媒介质与量的提升标志着承载力的巨大进步 |
(三)承载标准精确化规定提升了承载力的质量要求 |
(四)学前教育的普惠定位促进承载水平的有质量均衡 |
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演进的思考 |
(一)多主体协同是主体结构趋向稳态的重要保证 |
(二)资源流动的互补功能有利于区域分异的消解 |
(三)标准精确化保证质量的同时不利于资源汇聚 |
(四)合理的学前教育定位有利于承载水平的提升 |
第三章 现实审视: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困境遭遇 |
一、情境弹性力层面的困境 |
(一)供能低下:区域可用资源的限制 |
(二)赋权不足:区域自主能力的低下 |
二、资源基础力层面的困境 |
(一)区域失衡: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 |
(二)结构失衡:教师队伍补充的滞后 |
三、管理形塑力层面的困境 |
(一)管理缺位:专业力量建设的不足 |
(二)信息时滞:政策响应对象的偏差 |
(三)激励阙如:市场资源汇聚的乏力 |
第四章 静态关照: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指标建设 |
一、指标建设对于困境突破何以必要 |
(一)探寻区域学前教育资源短板,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
(二)明确区域生境有效支撑能力,合理规划政府参与层级 |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建设的思路 |
(一)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构建的相关研究经验 |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设计原则与依据 |
(三)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核心要素提取 |
三、主成分分析法在测量中的应用—以省级面板数据为例 |
(一)2011—2017年省级承载力的测评过程 |
(二)2011—2017年省级承载力的简要分析 |
第五章 动态把握: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平衡机制 |
一、平衡机制对于困境突破何以必要 |
(一)展现承载力的运作路径,促进平衡路径的谋划 |
(二)解析承载力的动态困境,提升管理形塑的能力 |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平衡机制的分析 |
(一)承载力非平衡状态的动因—驱动系统 |
(二)非平衡压力在结构中传导—承压系统 |
(三)非平衡向平衡状态的复归—响应系统 |
三、平衡机制高效运行的总体特征 |
(一)运行的线路地图:螺旋上升 |
(二)运行的主体关系:激励相容 |
(三)运行的系统联结:信息通畅 |
(四)运行的结构支持:制度保障 |
第六章 行动生成: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举措 |
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美英经验参考 |
(一)以强化公共部门介入为特征提升承载力的美国经验 |
(二)以推动私人市场发展为特征提升承载力的英国经验 |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的本土策略构建 |
(一)理念之维:可持续发展与循证实践理念的确立 |
(二)制度之维:学前教育供给侧与管理制度的改革 |
(三)工具之维:承载力数据系统与专业机构的组建 |
结语—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三重向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述评 |
1.3.3 简要评价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家长教育 |
2.1.2 家庭教育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终身教育理论 |
2.2.2 生态系统理论 |
3 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教育的现状 |
3.1 调查设计与数据获取 |
3.2 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教育的现状 |
3.2.1 义务教育阶段家长的学历水平有所提升 |
3.2.2 家长主动学习的习惯还未养成 |
3.2.3 妇联成为家长教育的排头兵 |
3.2.4 对当前家长培训总体满意度偏低 |
3.2.5 网络家长学校发展迅猛 |
3.2.6 家长参与积极性不高 |
4 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家长教育活动开展总量不足 |
4.1.2 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
4.1.3 以单一的知识讲座为主要形式 |
4.1.4 家长教育成效低于预期 |
4.2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4.2.1 大众缺乏对家长教育的认知 |
4.2.2 课程开发滞后于教育实践 |
4.2.3 教师缺乏成人教学经验 |
4.2.4 举办主体未将推动家长教育落到实处 |
4.2.5 家长教育缺乏资金保障 |
5 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
5.1 努力帮助家长树立受教育意识 |
5.1.1 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 |
5.1.2 通过建设学习共同体来营造家长教育氛围 |
5.1.3 增强家长教育活动自身的吸引力 |
5.1.4 利用家长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意识 |
5.2 对家长教师进行相关能力培训 |
5.2.1 准确运用成人学习规律的能力 |
5.2.2 开发家长教育课程的能力 |
5.2.3 为家长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的能力 |
5.2.4 活用各种教学形式的能力 |
5.3 相关主体共同推进家长教育发展 |
5.3.1 政府相关部门加强领导与支持 |
5.3.2 中小学校要挖掘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 |
5.3.3 社区打造特色家长学校 |
5.3.4 其它社会机构踊跃参与 |
5.4 不断丰富家长教育的活动形式 |
5.4.1 借鉴传统家长教育形式 |
5.4.2 利用互联网时代家长教育新形式 |
5.5 多渠道筹措家长教育资金 |
5.5.1 政府财政安排预算 |
5.5.2 吸引社会公益资金的支持 |
5.5.3 试点开设一些家长学校收费课程 |
5.5.4 加强资金管理,办节约型家长教育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真实吗 |
(二)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系研究及其意义 |
二、相关研究之综述 |
(一)关于学校宣传的相关研究综述 |
(二)关于学校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三)关于《中国教育报》的相关研究综述 |
(四)实践教育学相关的研究综述 |
(五)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整体结构 |
(一)概念文本研究:研究内容方面的悬置与锚定 |
(二)显在的教育观念、隐在的建构形式与无意识的被建构 |
第一章 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研究概述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教育观念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
(二)集合、集体与个体: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三)宣传与作为教育观念载体的学校宣传 |
二、相关的理论基础 |
(一)思想史、观念史研究 |
(二)文化研究、教育文化研究 |
(三)语言学、文艺学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
三、研究数据与方法 |
(一)对《中国教育报》学校宣传报道的抽样过程 |
(二)对《中国教育报》长篇报道数据的基本处理 |
(三)研究的方法工具、研究过程、信效度以及伦理问题 |
第二章 共性及个性:学校宣传对其教育观念的反映 |
一、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内容分析方法 |
二、学校宣传中理念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
(一)学校办学理念中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二)学校校训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三)学校“三风”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四)学校目标陈述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五)学校办学宗旨/思想/思路所含的教育观念其初步分析 |
(六)理念板块对“教育”自身的理解及其初步分析 |
(七)理念板块基于特色教育给出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八)理念板块对教育现实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九)理念板块对若干教育范畴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十)理念板块对素质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三、学校宣传中其他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
(一)课程与教学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二)德育与育人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三)教师与管理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四)文化与环境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五)特色与研究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小结:作为平均值的一般教育观念 |
第三章 编码与解码: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建构 |
一、通过有意识地征引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教育学话语 |
(二)《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文化学术话语 |
(三)《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国家话语 |
(四)《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媒体话语 |
(五)《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中的人物征引 |
二、通过有意识地叙事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有意识的案例呈现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
(二)有意识的主体叙说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
(三)有意识地再现形成过程直言教育观念的建构过程 |
三、学校一般教育观念的演变聚成:建构的历时性 |
(一)“教育要促进生命发展”的观念 |
(二)“教育要促进师生幸福”的观念 |
(三)“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的观念 |
(四)“素质教育可以兼顾升学”的观念 |
(五)“一切教育经验都是课程”的观念 |
(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观念 |
(七)“情感德育、立体德育”的观念 |
(八)“什么老师教出什么学生”的观念 |
(九)“文化育人、科研兴校”的观念 |
(十)思想史、观念史视角下的一般教育观念 |
四、一般教育观念之间的错位纷争:建构的社会性 |
小结:学校的教育观念的编码与解码 |
第四章 被建构、被言说:社会结构下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宣传报道的结构化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学校之间的空间结构与报道之间的时间结构:意识形态建构 |
(二)版块的结构、次序和篇章比例关系:自相矛盾及其根源 |
(三)学校各版块呈现项目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混乱与同构 |
二、宣传报道的话语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校际差异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 |
(二)以严为荣:弱势学校的管理策略陈述 |
三、宣传报道的文学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表演性呈现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再建构 |
(二)形式即意义:不同的写作范式下的教育观念建构 |
小结:教育观念主体“被言说”之困境 |
第五章 讨论:在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与建构中理论何为 |
一、公共性缺失的学校教育及其对教育理论的需求 |
(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缺失及其表现 |
(二)学校教育的内卷及其对理论的兴趣 |
二、观念的连续性与情境化:学校的行动中理论 |
(一)学校的理论与行动中理论 |
(二)情境中观念的连续性与行动理论的塑成 |
三、让理论更为观念所接受:教育文化研究的设想 |
(一)作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的教育文化研究 |
(二)关于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省思: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校长篇报道名录 |
附录2 中小学校长篇宣传报道作者职业背景介绍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
二、分析路径 |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框架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
一、学生管理 |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集 |
二、研究着作 |
三、研究论文 |
四、其他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区域实证研究 ——基于豫中地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办学自主权 |
二、中小学办学自主权 |
三、保障机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 |
二、研究范式 |
三、研究采用的具体方法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五、论文结构安排 |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研究创新 |
一、研究价值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
一、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引发对于学校自主权的探讨 |
二、基于实践需求大力强调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落实 |
三、政府职能变革引起对于学校自主权的再度关注 |
第二节 境外相关研究概览 |
一、以教育分权化为主题的研究 |
二、以校本化思潮为主题的研究 |
三、强调由"赋权"转向"增能"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一、已取得的研究进展 |
二、待完善的研究空间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及其适切性的探讨 |
一、政府本质与职能的理论界说 |
二、学校运行与发展的理论视界 |
三、凸显"整合意义"的治理理论 |
第二节 分析框架的提出 |
一、政治学"权力分析方法"的启发 |
二、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调研工具检验 |
第一节 基于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三、问卷设计 |
四、访谈设计 |
五、抽样方案 |
第二节 调研工具的检验 |
一、问卷施测前的探讨与修正 |
二、问卷的初次检验与修正 |
三、问卷的二次检验与信效度分析 |
第五章 调查发现与数据分布 |
第一节 样本描述与样本检验 |
一、样本描述 |
二、样本检验 |
第二节 数据分布与结果分析 |
一、学校的自主程度现状及其他相关问题的描述性统计 |
二、学校自主"五因素"对办学自主权整体认知的回归分析 |
三、学校内部权力运行情况相关问题的描述性统计 |
四、不同样本分组在学校自主"五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
五、不同样本分组在办学自主权整体认知上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数据结论归整 |
第六章 相关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权力主体的分析 |
一、公办中小学的法律地位分析 |
二、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权力来源分析 |
三、中小学办学自主权权力主体的特殊性分析 |
第二节 权力要素的分析 |
一、人事自主权 |
二、财务自主权 |
三、招生自主权 |
四、课程教学自主权 |
五、发展规划自主权 |
第三节 主体间关系的分析 |
一、政府角色之于学校 |
二、学校角色之于政府 |
三、家长角色的意涵解读 |
四、社会组织参与学校评估监测的价值所在 |
第四节 主要问题归纳 |
一、"中小学"的法人资格定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
二、中小学校的"权力清单"尚不清晰,且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 |
三、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尚未切实地植入中小学校的土壤 |
四、学校之间存在差异,部分学校尚不足以承担起"办"的责任 |
五、以多主体参与为特征的学校内部管理民主机制尚未健全 |
第七章 保障机制探讨 |
第一节 法律层面的保障 |
一、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尚需填补《学校法》的空白 |
二、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保障亟待《学校法》的出台 |
三、推进地方性立法是当前较为可能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制度层面的保障 |
一、学校教师的区域性招聘制度保障 |
二、学校经费的地方性财政投入制度保障 |
三、基于学校差异的"弹性化"学校管理制度保障 |
第三节 学校层面的"内省式"保障 |
一、以内部民主机制的健全保障办学自主权的合理使用 |
二、以内在活力的唤醒激发秩序之下自主能力的生成 |
三、以章程建设为统领维护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外环境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对于分析框架建构与运用的基本结论 |
二、对于现状描述的基本结论 |
三、对于相关问题分析的基本结论 |
四、对于保障机制探讨的基本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一、抽样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
二、对于学校案例的研究不够深入 |
三、对已获得研究资料的运用不够充分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规模 |
二、以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进一步挖掘深层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区域实证研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校长(校级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3: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教育行政部门人员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基于天增县的实地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三、思路、步骤与方法 |
四、调研身份和时间安排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总体评价与选题审视 |
第二章 天增县概况 |
一、全县总体概况 |
二、近年教育实践概况 |
三、当前教师结构概况 |
四、天增县教师交流概况 |
第三章 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结构研究 |
一、直接主体VS间接主体——执行主体结构分析 |
(一)执行主体的构成 |
(二)主体之间的冲突 |
二、公共利益VS其它利益——执行利益结构讨论 |
(一)执行利益构成 |
(二)利益关系分析 |
三、话语霸权VS无政府主义——执行交往结构研究 |
(一)理论工具--公共行政话语理论 |
(二)正式交往中的话语正当性分析 |
(三)非正式交往中的话语正当性分析 |
第四章 教师交流政策执行关系研究 |
一、环境对执行产生了什么影响——生态协同关系分析 |
(一)生态协同的理论话语 |
(二)天增县执行生态对教师交流的影响 |
二、执行环节上有何不畅——过程协同关系分析 |
(一)过程协同的理论话语 |
(二)天增县教师交流政策执行过程 |
三、各部门如何分担执行责任——部门协同关系分析 |
(一)政策执行中的横向协同 |
(二)职称“评而不聘”现象 |
四、如何选择教师服务供给途径——结构—功能协同关系分析 |
(一)结构—功能协调的理论话语 |
(二)幸福中学的公-私伙伴协同 |
第五章 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策略研究 |
一、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策略提炼 |
(一)按兵不动策略——没交流 |
(二)选择性过渡策略——浅交流 |
(三)刚性彻底策略——强交流 |
(四)柔性强制策略——深交流 |
二、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策略比较 |
(一)语词风格比较 |
(二)策略性质比较 |
(三)比较再思 |
三、政策认知对执行策略选择的影响 |
(一)政策认知的维度 |
(二)对策略选择的影响 |
第六章 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的机制性建议 |
一、理论支撑机制:夯实教师交流政策的理论基础 |
(一)发挥社会学想象力,准确判断教师交流社会背景 |
(二)倡导深刻批判性究,准确把握教师交流政策前提 |
(三)厘清教师身份性质,引导教师交流政策工具选择 |
二、政策完善机制:提高教师交流政策文本合法性 |
(一)该不该让“少数人的对话”削弱--应该 |
(二)能不能让“少数人的对话”削弱--很难 |
(三)如何让“一些人的对话”加强--搭平台而不主导 |
(四)减少同其它有关政策的冲突 |
(五)建立健全教师交流配套制度 |
三、实践动力机制:厘清政策执行主体的责任边界 |
(一)行政人员的“服从上级性”与“自由裁量权” |
(二)学校校长的“法人代表性”与“组织外溢性” |
(三)交流教师的“组织归属感”与“职业归属感” |
四、编制盘活机制:建立教师编制银行 |
(一)建立教师编制银行的必要性 |
(二)教师编制银行的运行方式 |
(三)教师编制银行的约束条件和功能限度 |
五、缺陷回避机制:灵活运用多种教师交流手段 |
(一)行政机制--发挥刚性意志优势 |
(二)市场机制--发挥激励引导功能 |
(三)公民机制--发挥教育感染作用 |
(四)文化机制--发挥适应调节优势 |
第七章 结论、反思和展望 |
一、结论 |
二、反思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附件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 |
附件二: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各所学校之间的交通距离(单位:km) |
附件三:教育局长访谈提纲 |
附件四:教育局科长(主任)访谈提纲 |
附件五: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
附件六:学校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七:田野日志的结构说明与举例 |
后记——感恩于自己走过的路 |
(8)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路径探析 ——以杭州市滨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技术路线 |
二、社区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终身教育理论是社区教育的基础理论 |
(二)终身学习理论是社区教育的内生动因 |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社区教育的外生动因 |
(四)平民教育理论是社区教育的价值追求 |
(五)生活教育理论是社区教育的路径依据 |
三、国外典型社区教育实践 |
(一)美国的社区学院教育 |
(二)英国的街坊文教馆 |
(三)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和体系性成人教育 |
(四)北欧的社区民众教育 |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教育实践 |
(一)我国发展社区教育的目标价值 |
1.以提高社区居民素养为价值取向 |
2.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取向 |
3.以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现实追求 |
(二)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 |
1.社区教育的起始阶段(20 世纪 80-90 年代) |
2.社区教育的实验阶段(2000-2007 年) |
3.社区教育的示范阶段(2008 年至今) |
(三)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成效 |
1.加强了社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
2.深化了社区教育内涵建设 |
3.开展了学习型组织建设 |
4.迈向了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 |
五、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的个案调查——滨江区社区教育示范区 |
(一)滨江区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历程 |
(二)滨江区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概况 |
1.创新体制机制,组织保障有力 |
2.全民终身学习,覆盖人群广泛 |
3.加强内涵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
(三)滨江区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特色品牌 |
1.实施市民学校现代化,优化资源服务社会 |
2.建立“白马湖市民大讲堂”,营造全民学习大环境 |
3.开设硅谷创新论坛,促进高端人才发展 |
4.办好工地民工学校,引导农民工市民化 |
5.创建家长学校总校,推动学习型家庭建设 |
(四)滨江区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的调研分析 |
1.问卷调查对象 |
2.访谈调查对象 |
3.调研统计 |
4.调研分析 |
(五)滨江区示范区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1.社区教育的内涵定位不够明确 |
2.社区居民的学习意识不够主动 |
3.社区教育的资源整合不够有效 |
4.社区教育的发展用力不够均衡 |
5.社区教育的保障力度不够完备 |
六、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路向 |
(一)完善“三大网络”,增强服务功能 |
(二)搭建“四大平台”,优化运行模式 |
(三)实施“五大工程”,促进内涵发展 |
(四)推进“六项机制”,落实保障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项目 |
(9)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与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 |
(三) 重要观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 关于辍学特征的研究 |
(二) 关于辍学原因的研究 |
(三) 关于辍学后果的研究 |
(四) 关于辍学分类的研究 |
(五) 关于辍学防治的研究 |
(六) 对已有文献的简评 |
三、理论基础 |
(一) 生态学理论 |
(二) 心理学理论 |
(三) 行为学理论 |
(四) 社会学理论 |
(五) 经济学理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方法论 |
一、类型学研究方法论 |
二、混合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
(一) 混合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 混合研究方法的设计 |
三、量化分析 |
(一) 数据收集 |
(二) 数据分析 |
(三) 质量控制 |
四、质化分析 |
(一) 资料收集 |
(二) 被试选择 |
(三) 资料分析 |
(四) 质量控制 |
五、研究者的反思 |
(一) 关于数据的反思 |
(二) 关于样本的反思 |
(三) 关于方法的反思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化分析 |
一、初中生辍学行为类型化分析的前提 |
(一) 初中辍学生内部存在异质性差异 |
(二) 单一理论不足以解释所有辍学行为 |
(三) 来自境外学生辍学类型研究的证据 |
二、初中生辍学行为的潜在类型分析 |
(一) 萃取辍学分类潜变量 |
(二) 聚类方法和分类个数 |
(三) 聚类分析过程与结果 |
(四) 各类型的特征与差异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初中生辍学路径的解释性探究 |
一、关于被访者 |
(一) 访谈收集的被访者信息 |
(二) 二次分析收集的案例信息 |
(三) 被访者归类过程示例 |
二、不同辍学类型的发生路径 |
(一) 同伴不良型辍学的发生路径 |
(二) 现实利益型辍学的发生路径 |
(三) 学习体验不良型辍学的发生路径 |
(四) 制度反抗型辍学的发生路径 |
(五) 家庭不良型辍学的发生路径 |
(六) 研究发现与讨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初中生辍学行为治理的经验探索 |
一、初中生辍学治理的境外经验 |
(一) 设立专门机构治理辍学 |
(二) 设专门学校辅导辍学生 |
(三) 设单独班级转化辍学生 |
(四) 特别关照处境不利儿童 |
二、初中生辍学治理的本土探索 |
(一) 工读学校 |
(二) 雨露工程 |
(三) 绿色家园 |
(四) 春雨计划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初中生辍学行为差别化治理构想 |
一、差别化治理初中辍学行为的基本思路 |
(一) 内涵与理念 |
(二) 原则与目标 |
二、初中辍学行为的差别化治理策略 |
(一) 政府统筹:辍学治理的政策支持 |
(二) 社会支持:辍学治理的健康环境 |
(三) 学校变革:辍学治理的关键力量 |
(四) 家庭参与:辍学治理的重要保障 |
三、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10)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的名师工作室运行研究 ——以吉林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师专业成长正成为国际教育研究热点 |
(二)基础教育教师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 |
(三)名师工作室正成为中小学教师成长的创新焦点 |
(四)教师成长共同体始终是“我”的关注重点 |
二、先行研究评述 |
(一)名师工作室及其研究的总体状况 |
(二)当前名师工作室研究的核心观点 |
(三)当前名师工作室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创新与局限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局限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 |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
(三)情境学习理论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者身份与研究样本选取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七)研究信度、效度与伦理问题 |
第二章 发展的基石:名师与名师工作室的运行 |
一、回归原点:从个人生活史角度探索名师的特质 |
(一)“决心要做一个好老师”——职业信念 |
(二)“身教胜于言教”——人格素养 |
(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信任和尊重 |
(四)“每个孩子都是宝贝”——教育爱 |
(五)“多问、多学、多反思”——自主发展意识 |
二、聚焦成长:从个人生活史角度探索名师诞生的影响因素 |
(一)名师成长的内源性因素 |
(二)名师成长的外生性因素 |
三、跨越发展:如何从名师成长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
(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身份建构 |
(二)从名师到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身份跨越 |
四、执着破土:吉林省名师工作室运行样态 |
(一)吉林省名师工作室运行之始 |
(二)吉林省名师工作室运行之路 |
第三章 成长的守望:名师工作室运行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
一、实践载体:作为教师成长模式的名师工作室 |
(一)有聚焦的实践平台——教学诊断型模式 |
(二)开放式的实践平台——理论学习型模式 |
(三)有参与的实践平台——实践交流型模式 |
二、知识积淀:名师工作室推动教师积淀专业知识 |
(一)“教的有内容”——本体性知识 |
(二)“教的有方法”——条件性知识 |
(三)“教的有艺术”——实践性知识 |
三、技术传播: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技能 |
(一)教学设计:多元化的转变 |
(二)课堂教学:动态化的生成 |
(三)教学反思:自主式的转向 |
(四)教学评价:发展性的导向 |
(五)教育研究:常态化的取向 |
四、专业提升: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师凝聚精神 |
(一)名师工作室提升教师专业认同 |
(二)名师工作室纾解教师职业倦怠 |
(三)名师工作室激发教师主体反思 |
第四章 困境的突破:名师工作室运行中的困境与超越 |
一、机制性困境:工作室活动的现实遭遇与演变 |
(一)“非官非民的尴尬”——名师工作室定位不明 |
(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名师工作室时间冲突 |
(三)“苍白无力的窘迫”——名师工作室评估乏力 |
(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名师工作室经费不足 |
二、主体性困境:主持人身份的内在冲突与局限 |
(一)“名存实亡”——“名师”远离教学一线 |
(二)“单兵作战”——“名师”难以形成辐射 |
(三)“迫不得已”——“名师”合作意识薄弱 |
三、机制突破: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变革 |
(一)动力机制突破 |
(二)整合机制突破 |
(三)激励机制突破 |
(四)控制机制突破 |
(五)保障机制突破 |
四、主体突破: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角色转型 |
(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角色重建 |
(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思维方式转型 |
结语 |
一、名师工作室运行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一种偶然和必然的过程 |
二、名师工作室运行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分化与再造的过程 |
三、名师工作室运行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思想断裂与实践承继的过程 |
四、名师工作室运行是教师自我建构中动态因素与静态因素交融的过程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着作及论文情况 |
四、青岛市教育局局长杜小悌指出——家庭教育是构建学习型城市的起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2]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D]. 许浙川.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教育问题研究[D]. 谢娅婷.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0)
- [4]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D]. 赵光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5]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6]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区域实证研究 ——基于豫中地区的调查分析[D]. 蒿楠.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基于天增县的实地考察[D]. 姜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8]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路径探析 ——以杭州市滨江区为例[D]. 叶萌.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4)
- [9]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学研究[D]. 李跃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10]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的名师工作室运行研究 ——以吉林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为个案[D]. 韩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