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孔纳米二氧化钛论文_李明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孔纳米二氧化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纳米,溶胶,凝胶,材料,光催化,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中孔纳米二氧化钛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明[1](2016)在《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探索介孔水合氧化钛制备的新途径及其光催化活性试验;2、探索介孔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的新途径及其光催化活性试验。3、探索纯锐钛矿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的新途径及其光催化活性试验。方法:1、介孔水合氧化钛的制备:以四氯化钛为原料,将四氯化钛滴入乙二胺中生成四氯化钛-乙二胺中间体,加入去离子水,经回流、离心后洗涤、烘干而得产物。通过改变水热时间、乙二胺加入量、水加入量、四氯化钛加入量、反应温度等初步考察各因素对产物的影响。2、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具体方法与介孔水合氧化钛相似,主要区别在反应温度和反应器具的不同,即在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180℃进行水热反应,其余操作相似。3、纯锐钛矿晶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以四氯化钛为原料,将四氯化钛滴入乙腈中生成四氯化钛-乙腈中间体,然后加入纯净水,回流一定时间,产物经烘干而得。结果:1、采用四氯化钛:乙二胺1:8的摩尔比获得四氯化钛-乙二胺中间体,按四氯化钛:水的体积比为1:20加入去离子水,加热回流72 h制备出了介孔水合氧化钛粉体,所得粉体的BET比表面积为432.7 m2/g,吸附总孔体积为0.731 m3/g,介孔体积0.580 m3/g,孔径主要分布在3-4 nm之间;紫外光降解亚甲基蓝过程中显示出了优于现有介孔水合二氧化钛纳米管和商品P25的光催化活性。2、采用四氯化钛:乙二胺1:8的摩尔比制备出四氯化钛-乙二胺中间体后,按四氯化钛:水的体积比为1:20加入去离子水,180℃(在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制备出了结晶良好的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所得粉体的BET比表面积为257.6 m2/g,吸附总孔体积为0.461 m3/g,介孔体积为0.370 m3/g,孔径主要分布在3-4 nm之间;紫外光降解亚甲基蓝过程中显示出了优于商品P25的光催化活性。3、采用四氯化钛:乙腈1:10的体积比制备出四氯化钛-乙腈中间体后,按四氯化钛:水的体积比为1:8加入去离子水,在95℃回流3-9 h,经离心、烘干即可得到纯锐钛矿型纳米TiO_2;所得粉体的粒径主要分布在3~4 nm之间,比表面积达到了206.2 m2/g,对亚甲基蓝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结论:1、以四氯化钛-乙二胺中间体为原料,经回流制备出了介孔水合氧化钛;其光催化活性优于现有介孔氧化钛纳米管和商品P25。2、以四氯化钛-乙二胺中间体为原料,在180℃水热反应制备出了介孔二氧化钛;其制备过程比现有工艺简单而且其光催化活性优于现有商品P25。3、以四氯化钛-乙腈中间体为原料,制备出了具有纯锐钛矿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制备产物纯净无需水洗,制备过程比现有工艺简单。(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期刊2016-06-01)

刘少友[2](2011)在《新型铝掺杂二氧化钛介孔纳米材料的固相合成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性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采用光催化技术治理环境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的高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已成为材料科学、化学、环境和能源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TiO2光催化剂价廉易得、无毒,化学稳定性和光催化活性较高,在环境净化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TiO2禁带宽度大,光响应范围窄;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几率高,量子效率低。多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改性可以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不同的制备方法所得材料的性能不同。因此,采用恰当的TiO2光催化材料的改性方法,研究材料性能的实际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Al掺杂TiO2介孔纳米材料,考察了乙醇、模板剂、非金属S、N对固相合成Al掺杂TiO2介孔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材料晶格缺陷浓度、晶格畸变应力、微观形貌、微晶尺寸、表观酸度、掺杂元素含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固相合成Al掺杂TiO2材料的反应动力学与热力学,以及固相反应介孔形成机理;同时研究了温度变化对材料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光诱导对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验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1.首次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新型Al掺杂TiO2微介孔纳米材料。以CTAB为模板,通过Al2(SO4)3·18H20与TBOT的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得了锐钛矿型Al-TiO2微介孔纳米材料。其反应模型符合杨德尔固相反应动力学方程。其晶粒尺寸约7.0nm,比表面积为155.7m2/g,孔容为0.3579mL/g,孔径分布中心为4.6nm。Al是以+3价进入TiO2晶格并产生较多的晶体结构缺陷,同时伴有骨架外痕量铝氧化物的产生。A13+进入TiO2晶格所形成Ti-O-Al键的弯曲振动为1134cm-1。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应地受Ti/Al投料比的调控和铝氧化物含量的制约。金属氧化物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吸收峰均出现在210-370nm范围内。2.首次考察了固相反应体系中乙醇的作用。研究表明,乙醇可改变材料的微观形貌,并相应地使Al的掺杂量由3.47%提高到3.82%。乙醇使微晶生长的活化能提高,使Al-TiO2相转变温度由500提高到550℃,材料的阻抗由2.5×106Ω增大到4.5×106Ω。乙醇可使Al-TiO2微纳粉体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吸收强度降低。乙醇的添加量越多,微晶尺寸越大,孔径分布范围相对增宽,介孔孔径变小,表观酸度(pH值)增大。3.在确定模板剂、不同投料比或不同模板剂、固定投料比下,所得Al-TiO2材料的物相均为锐钛矿相。Al3+进入锐钛矿TiO6八面体晶格以同晶取代方式侧重从晶胞a-轴(平面)进入,并阻碍TiO2晶粒的生长。不同性质的模板剂对材料的微晶尺寸晶格畸变应力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但晶粒尺寸与畸变应力呈明显的负相关性。Al-TiO2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均使TiO2的吸收带边产生一些红移,但紫外区的光吸收强度均有所降低。光催化降解性能与可见光响应范围并不呈正相关性,与能带间隙也并不呈负相关性。4.正电子的平均寿命与光催化活性呈正相关,而正电子的第一组分寿命强度(I1)与第二组分寿命强度(I2)的比值I1/I2与催化活性呈明显的负相关。金属Al掺杂所产生的缺陷主要以自由体积缺陷为主,微孔洞缺陷为辅。自由体积缺陷不利于吡啶的光催化降解,而微孔洞缺陷有利于该降解反应活性的提高。微孔洞缺陷浓度越大,催化活性越强。水溶液中,温度越高,Al-TiO2材料Al3+的流失越严重;并随pH值增大,Al3+离子的流失率呈抛物线型。中性时流失率相对较小,酸性或碱性则相对增大。Al-TiO2材料对吡啶的可见光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活性比未掺杂TiO2高7~18倍。5.S掺杂对Al-TiO2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在S、Al共掺杂体中,S是以+6价阳离子形式进入TiO2晶格,Al是以同晶取代方式占据Ti的位置,其晶型为锐钛矿型。S、Al共掺杂能有效抑制TiO2晶粒的生长,晶胞最小值出现在S:Al=4:6。以吡啶为模板剂所得S-Al-TiO2-pyridine微纳材料比以CTAB为模板剂所得S-Al-TiO2-TAB纳米材料的结晶度大,晶粒尺寸、晶胞参数a与c值、及晶胞体积均相应地增大;当S/Al<5/5时,S-Al-TiO2-pyridine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在紫外区的吸收光谱值随S/Al的增大相应增强;当S/Al≥5/5时,则逐渐降低,且发生蓝移,且在可见光区的吸收能力则相应地有所减弱。对S-Al-TiO2-CTAB纳米材料来说,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涵盖了可见光区并延伸到近红外区。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决定于掺杂元素S、Al的掺杂量及其所导致的光催化剂表面酸性的变化。S-Al-TiO2材料的表观酸度(pH值)与催化降解多效唑的活性呈正相关,并通过S/A1比的变化调控晶格畸变应力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获得最大值。当S/Al=4:6时,S-Al-TiO2(4S-6Al)-pyridine材料的催化活性(0.00414mmin-1)是S-Al-TiO2(4S-6Al)-CTAB材料(0.00111mmin’)的近4倍。6.处于热力学亚稳状态的锐钛矿相S、Al共掺杂TiO2催化剂,当其微晶尺寸D≤8nm时,D与反应速率常数k呈正相关性;当D≥8nm时,D与k呈负相关性。不同的研磨温度、不同的固相反应温度以及不同的焙烧温度对S-Al-TiO2-pyridine材料的成相及表面酸度的影响十分显着。在确定的S/Al下,焙烧温度越高,材料表面的pH值越大。7.以CTAB或吡啶为模板所得N-Al-TiO2(3Al-7N)光催化剂均为介孔材料,其微观形貌分别为短棒形纳米粒子和不规则形貌的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分别为124.9和138.4m2/g。以吡啶为模板所得催化剂的微晶尺寸相应较小。但比表面积与微晶尺寸、以及晶格畸变应力对葛根素的降解并不产生明显的影响。N以阴离子N3-形式占据O的位置而进入了TiO2晶格。Al同晶取代Ti使TiO2的紫外-可见光吸光强度降低,吸光范围红移;Al与N共掺杂使TiO2的紫外吸光强度显着增大,但可见光吸收较弱;材料表面存在Ti-O、Ti-O-Al、N-Ti-O、Ti-O-N、Ti-N-O键。Al与N的掺杂量对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则起决定性作用。材料的吸附性能与葛根素的可见光降解性能呈正相关性。在20℃、2h内,N-Al-TiO2(3Al-7N)-pyridine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对葛根素的降解率达97.7%,比N-Al-TiO2(3Al-7N)-CTAB材料高5%,是未加模板剂Al-N-TiO2-no材料的8.5倍。紫外光辐照,可诱使N-Al-TiO2(3N-7A1)-CTAB光催化剂的UV-Vis光响应增强,光催化活性随辐照时间的增长呈先降后增趋势。(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1-08-01)

矫立南[3](2008)在《中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孔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学、气敏、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的利用其在这方面的性能以及将材料多孔化获得大比表面积,并在太阳能电池上得到应用,制备出具有中孔结构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化学法合成了中孔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出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采用XRD, TG-DSC, BET,透射电子电显微镜,场发射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孔径等因素的影响。使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中孔纳米TiO2。制备出了孔径范围在5-10nm间的中孔纳米TiO2,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中孔纳米TiO2合成的影响.使用水热结晶法,通过改变造孔剂的加入量和造孔剂的结构,通过改变嵌段聚合物的加入量,研究对粉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CTAB为表面活性剂,得到了孔径范围在10-40nm间的中孔纳米TiO2,采用P123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出了孔径分布在5-40nm间的中孔纳米TiO2,采用表面活性剂CTAB与P123,制备出了孔径分布在6-35nm的中孔纳米TiO2,相比单独使用CTAB与P123,采用双表面活性剂使得粉体尺寸和排列更加均匀,并且样品的孔径分布范围很宽,比表面积较大,孔径较宽,孔量较大。研究了由CTAB与P123两种表面活性剂制备出的TiO2膜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上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均孔径在38nm左右的中孔纳米TiO2对染料有较好的吸附,同时增加中孔纳米TiO2的比表面积,都会增加电池效率。(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8-01-25)

王海滨,贾娜,霍冀川[4](2006)在《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制备出比表面积高、孔径分布窄的锐钛型二氧化钛粉末,并用热重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比表面仪、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表征。以士林大红降解为模型反应,对其催化性能进行评价并与商业化产品DegussaP25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比表面积为149.5m2/g、孔径为3.92nm、晶粒尺寸为9.6nm、团聚体为100~200nm的锐钛型二氧化钛粉体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06年04期)

易华兵,彭天右,宋海波,赵德,昝菱[5](2006)在《介孔纳米二氧化钛光解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负载贵金属Pt的介孔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初步研究了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对光解水产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Pt的介孔TiO2在优化条件后,产氢效率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本文来源于《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期刊2006-07-01)

戴亚堂[6](2006)在《化学沉淀法制备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当材料的尺寸减小到超细时(﹤0.1μm ),材料的性质有了较大的变化,表现出一些新颖的特性,预示着新的应用前景。自从1992年美孚石油公司的科研人员首次研制出MCM-41介孔分子筛以来,有序介孔材料便因其优异的性能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热情。二氧化钛介孔材料因其在光催化、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催化剂载体等方面具有种种潜在的用途而备受关注,已成为材料科学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于该材料的合成研究当然是重中之重。目前已有文献报道了几种该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材料都具有高的比表面积、有序的孔结构、很窄的孔径分布,并可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孔径的调节,但几乎所有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使用高成本的溶胶-凝胶法,即由钛的有机醇盐(如:钛酸丁酯)为原料,在模板剂的作用下采用无机酸为水解催化剂,有机溶剂为介质(如:无水乙醇等)先得到溶胶再转化为凝胶体,经干燥,焙烧制得。由于该方法生成本高(原料均为有机物),制备周期长(原料有机醇盐制备较复杂,同时必须有形成溶胶—凝胶过程),难以实现工业化扩大生产。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研究现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1.改进原有的沉淀法,通过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作模板剂,改善反应的微环境,控制颗粒的产生、生长、聚集、煅烧等各个步骤,来得到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正交试验来得到小试阶段的最佳工艺参数。除了少量的有机模板剂,整个反应以水为反应介质,无机物为原料,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简化工艺,为后续的产业化目标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6-04-15)

戴亚堂,陶宁,童云,涂铭旌[7](2006)在《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沉淀法,以水溶液为反应体系,无机物(硫酸氧钛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模板剂,制备出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优选出最佳工艺。采用比表面仪、原子力显微镜(AFM)、高分辨场发射透射电镜等仪器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得到了具有较高热稳定性,比表面积为121 m2.g-1,晶粒尺寸为12nm,介孔平均孔径为10 nm,粉体粒径<100 nm等特征的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王京刚,常红[8](2005)在《中孔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溶胶-凝胶法合成中孔纳米二氧化钛,考察不同光降解反应条件下其对苯酚溶液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反应液pH在7~9,通氧速率为1 g/L,光催化剂用量为0.3~0.4g/L时,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制备的中孔二氧化钛由于其孔状结构使光催化效率明显高于P-25。(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期刊2005年04期)

张雪红,罗来涛[9](2005)在《纳米中孔二氧化钛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内外对纳米中孔TiO2材料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就中孔TiO2粉末、薄膜及掺杂等制备方法、条件进行了阐述,对影响TiO2中孔结构的因素如钛前驱物、表面活性剂种类、浓度及去除方式、pH值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本文来源于《江西科学》期刊2005年01期)

常红,王京刚[10](2004)在《中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新的溶胶 -凝胶法制备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中孔纳米TiO2 粉体 ,并通过TEM、XRD、TG DTA、FTIR等对胶体及粉体进行表征 ,研究煅烧温度及胶体老化时间等因素对材料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二氧化钛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下具有 4种不同的晶型 (无定型、锐钛矿、锐钛与金红石型共存、金红石型 ) ,所得中孔纳米TiO2 粉体具有单一均匀的网络状形态 ,孔径在 3~ 4nm间 ,升温至 5 0 0℃时保持 1h孔结构不变。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老化时间 2 4h ,煅烧温度 40 0℃。(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期刊2004年02期)

中孔纳米二氧化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全球性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采用光催化技术治理环境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的高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已成为材料科学、化学、环境和能源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TiO2光催化剂价廉易得、无毒,化学稳定性和光催化活性较高,在环境净化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TiO2禁带宽度大,光响应范围窄;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几率高,量子效率低。多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改性可以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不同的制备方法所得材料的性能不同。因此,采用恰当的TiO2光催化材料的改性方法,研究材料性能的实际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Al掺杂TiO2介孔纳米材料,考察了乙醇、模板剂、非金属S、N对固相合成Al掺杂TiO2介孔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材料晶格缺陷浓度、晶格畸变应力、微观形貌、微晶尺寸、表观酸度、掺杂元素含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固相合成Al掺杂TiO2材料的反应动力学与热力学,以及固相反应介孔形成机理;同时研究了温度变化对材料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光诱导对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验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1.首次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新型Al掺杂TiO2微介孔纳米材料。以CTAB为模板,通过Al2(SO4)3·18H20与TBOT的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得了锐钛矿型Al-TiO2微介孔纳米材料。其反应模型符合杨德尔固相反应动力学方程。其晶粒尺寸约7.0nm,比表面积为155.7m2/g,孔容为0.3579mL/g,孔径分布中心为4.6nm。Al是以+3价进入TiO2晶格并产生较多的晶体结构缺陷,同时伴有骨架外痕量铝氧化物的产生。A13+进入TiO2晶格所形成Ti-O-Al键的弯曲振动为1134cm-1。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应地受Ti/Al投料比的调控和铝氧化物含量的制约。金属氧化物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吸收峰均出现在210-370nm范围内。2.首次考察了固相反应体系中乙醇的作用。研究表明,乙醇可改变材料的微观形貌,并相应地使Al的掺杂量由3.47%提高到3.82%。乙醇使微晶生长的活化能提高,使Al-TiO2相转变温度由500提高到550℃,材料的阻抗由2.5×106Ω增大到4.5×106Ω。乙醇可使Al-TiO2微纳粉体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吸收强度降低。乙醇的添加量越多,微晶尺寸越大,孔径分布范围相对增宽,介孔孔径变小,表观酸度(pH值)增大。3.在确定模板剂、不同投料比或不同模板剂、固定投料比下,所得Al-TiO2材料的物相均为锐钛矿相。Al3+进入锐钛矿TiO6八面体晶格以同晶取代方式侧重从晶胞a-轴(平面)进入,并阻碍TiO2晶粒的生长。不同性质的模板剂对材料的微晶尺寸晶格畸变应力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但晶粒尺寸与畸变应力呈明显的负相关性。Al-TiO2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均使TiO2的吸收带边产生一些红移,但紫外区的光吸收强度均有所降低。光催化降解性能与可见光响应范围并不呈正相关性,与能带间隙也并不呈负相关性。4.正电子的平均寿命与光催化活性呈正相关,而正电子的第一组分寿命强度(I1)与第二组分寿命强度(I2)的比值I1/I2与催化活性呈明显的负相关。金属Al掺杂所产生的缺陷主要以自由体积缺陷为主,微孔洞缺陷为辅。自由体积缺陷不利于吡啶的光催化降解,而微孔洞缺陷有利于该降解反应活性的提高。微孔洞缺陷浓度越大,催化活性越强。水溶液中,温度越高,Al-TiO2材料Al3+的流失越严重;并随pH值增大,Al3+离子的流失率呈抛物线型。中性时流失率相对较小,酸性或碱性则相对增大。Al-TiO2材料对吡啶的可见光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活性比未掺杂TiO2高7~18倍。5.S掺杂对Al-TiO2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在S、Al共掺杂体中,S是以+6价阳离子形式进入TiO2晶格,Al是以同晶取代方式占据Ti的位置,其晶型为锐钛矿型。S、Al共掺杂能有效抑制TiO2晶粒的生长,晶胞最小值出现在S:Al=4:6。以吡啶为模板剂所得S-Al-TiO2-pyridine微纳材料比以CTAB为模板剂所得S-Al-TiO2-TAB纳米材料的结晶度大,晶粒尺寸、晶胞参数a与c值、及晶胞体积均相应地增大;当S/Al<5/5时,S-Al-TiO2-pyridine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在紫外区的吸收光谱值随S/Al的增大相应增强;当S/Al≥5/5时,则逐渐降低,且发生蓝移,且在可见光区的吸收能力则相应地有所减弱。对S-Al-TiO2-CTAB纳米材料来说,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涵盖了可见光区并延伸到近红外区。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决定于掺杂元素S、Al的掺杂量及其所导致的光催化剂表面酸性的变化。S-Al-TiO2材料的表观酸度(pH值)与催化降解多效唑的活性呈正相关,并通过S/A1比的变化调控晶格畸变应力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获得最大值。当S/Al=4:6时,S-Al-TiO2(4S-6Al)-pyridine材料的催化活性(0.00414mmin-1)是S-Al-TiO2(4S-6Al)-CTAB材料(0.00111mmin’)的近4倍。6.处于热力学亚稳状态的锐钛矿相S、Al共掺杂TiO2催化剂,当其微晶尺寸D≤8nm时,D与反应速率常数k呈正相关性;当D≥8nm时,D与k呈负相关性。不同的研磨温度、不同的固相反应温度以及不同的焙烧温度对S-Al-TiO2-pyridine材料的成相及表面酸度的影响十分显着。在确定的S/Al下,焙烧温度越高,材料表面的pH值越大。7.以CTAB或吡啶为模板所得N-Al-TiO2(3Al-7N)光催化剂均为介孔材料,其微观形貌分别为短棒形纳米粒子和不规则形貌的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分别为124.9和138.4m2/g。以吡啶为模板所得催化剂的微晶尺寸相应较小。但比表面积与微晶尺寸、以及晶格畸变应力对葛根素的降解并不产生明显的影响。N以阴离子N3-形式占据O的位置而进入了TiO2晶格。Al同晶取代Ti使TiO2的紫外-可见光吸光强度降低,吸光范围红移;Al与N共掺杂使TiO2的紫外吸光强度显着增大,但可见光吸收较弱;材料表面存在Ti-O、Ti-O-Al、N-Ti-O、Ti-O-N、Ti-N-O键。Al与N的掺杂量对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则起决定性作用。材料的吸附性能与葛根素的可见光降解性能呈正相关性。在20℃、2h内,N-Al-TiO2(3Al-7N)-pyridine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对葛根素的降解率达97.7%,比N-Al-TiO2(3Al-7N)-CTAB材料高5%,是未加模板剂Al-N-TiO2-no材料的8.5倍。紫外光辐照,可诱使N-Al-TiO2(3N-7A1)-CTAB光催化剂的UV-Vis光响应增强,光催化活性随辐照时间的增长呈先降后增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孔纳米二氧化钛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明.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D].遵义医学院.2016

[2].刘少友.新型铝掺杂二氧化钛介孔纳米材料的固相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1

[3].矫立南.中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08

[4].王海滨,贾娜,霍冀川.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6

[5].易华兵,彭天右,宋海波,赵德,昝菱.介孔纳米二氧化钛光解水性能研究[C].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2006

[6].戴亚堂.化学沉淀法制备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

[7].戴亚堂,陶宁,童云,涂铭旌.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与表征[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

[8].王京刚,常红.中孔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J].有色金属.2005

[9].张雪红,罗来涛.纳米中孔二氧化钛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J].江西科学.2005

[10].常红,王京刚.中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特性[J].有色金属.2004

论文知识图

中孔TiO2粉体的透射电镜照片光催化剂的用量对降解率的影响介孔二氧化钛纳米纤维的TEM图[21](a-c)二氧化钛和碳纳米管的网状结...(a)纯碳基硫电极放电示意图(b)硫...(a)硫-二氧化钛蛋黄-壳纳米结构示意...

标签:;  ;  ;  ;  ;  ;  ;  

中孔纳米二氧化钛论文_李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