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文校本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校本课程建设,阅读活动,能力提升,学生阅读
语文校本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姚丹[1](2019)在《基于阅读能力提升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展开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这会很大程度拓宽语文课程教学的范畴与维度,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课外的优质读物。这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也会让学生的阅读感受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激发,是让语文课程的综合教学目标更好的实践的方法。在结合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展开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时,教师需要形成多样化的教育思路和理念,并且让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都更加多元。不仅可以给学生推进和引进更多优质的读物,也可以以阅读为出发点创设一些好的活动形式。这会让阅读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能够让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有更大的实践空间,这也是丰富学生学习(本文来源于《情感读本》期刊2019年33期)
张宇[2](2019)在《例谈语文初中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标提出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维核心素养,具体言之即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学科不仅仅教学生们基础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还兼具"立德树人"的德育功能。国家教育部要求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科教学中,而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的组成部分,也(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期刊2019年32期)
梁勤[3](2019)在《通用技术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以我校“紫荆校园,朗读天下”系列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真实实践案例,分析通用技术理念与语文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上的共同之处,探讨以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为载体在打破学科壁垒、培养通识性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普童话》期刊2019年44期)
司昱[4](2019)在《语文教师与校本课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规划语文类校本课程,对于促进学生素养提升有很大意义,语文教师要投身校本课程建设中。(本文来源于《学苑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王一然[5](2019)在《小学语文朗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校本课程的出现是顺应时代潮流与社会发展,逐渐体现出学生的差异化与个性化。有些地方学校,自行根据国家的标准教材并结合地方学校文化特色,有教师主导牵头,带动学校的所有教职工、学生共同编写、改编的课程体系。语文的校本课程对于传承地方文化与体现学校课程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教育》期刊2019年30期)
马维瑞[6](2019)在《课程开发意识: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中之重》一文中研究指出简单说来,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为解决教育问题或提升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由校内的教育人员与校外一些教育团体或个人合力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校本课程开发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校本课程开发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校本课程开发普遍集中在音体美等科目上,形式化问题严重等。这都影响着学校特色办学的发展,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初中语文的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具体说明教师要如何增强课程开发意识,进而实现发展。(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期刊2019年10期)
胡娜云,江瑛[7](2019)在《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探究——以校本课程《我们的海子》为例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的落实》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开设是统编教材课程开设的必要补充,是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的积极尝试,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校本课程《我们的海子》正是基于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的理解而进行的有益尝试。(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省昱[8](2019)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功底的培养以及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施行,教育部和小学教师逐渐意识到践行校本课程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时间尚浅,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指导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等新兴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并设计科学合理的授课方式将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深入实施。基于此,本文就目前小学语文小本课程建设的内容以及有效推进校本课程的深入实施的策略作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81期)
张雪芬[9](2019)在《开发校本课程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响应习总书记号召,立足于现有的语文教材,自主研发校本教材《生活中的语文》,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期刊2019年17期)
曹静[10](2019)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校本课程探究是现阶段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它也是学校发展的需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将探究校本课程作为重点工作。但是,开发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也有可能会出现困难和问题。本文根据几点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方法,探究了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09期)
语文校本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课标提出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维核心素养,具体言之即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学科不仅仅教学生们基础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还兼具"立德树人"的德育功能。国家教育部要求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科教学中,而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的组成部分,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文校本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姚丹.基于阅读能力提升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研究[J].情感读本.2019
[2].张宇.例谈语文初中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实践[J].中学语文.2019
[3].梁勤.通用技术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以我校“紫荆校园,朗读天下”系列课程为例[J].科普童话.2019
[4].司昱.语文教师与校本课程[J].学苑教育.2019
[5].王一然.小学语文朗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
[6].马维瑞.课程开发意识: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中之重[J].新课程(中).2019
[7].胡娜云,江瑛.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探究——以校本课程《我们的海子》为例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的落实[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
[8].赵省昱.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9
[9].张雪芬.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
[10].曹静.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