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点论文_徐顺,孙颖,陈子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断裂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城市交通,腹地,理论,兰州市,公交,时空,空间结构。

断裂点论文文献综述

徐顺,孙颖,陈子康[1](2019)在《基于断裂点理论的徐州中心城市辐射力分析——兼与郑州、济南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用首位度、市场潜力、断裂点理论叁个指标对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徐州市进行分析,并与临近省会城市郑州、济南对淮海经济区内城市的影响进行对比。根据叁个不同方面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的结论:徐州市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有其独特优势,但其在对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位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郑州、济南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临近省会城市,其对淮海经济区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影响力主要集中在本省内的城市。(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9年18期)

靳海涛,金凤君,陈卓,王姣娥,杨宇[2](2019)在《基于换乘链断裂点时空信息的公交换乘行为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公交智能卡数据挖掘中转乘行为、通勤出行、非通勤出行识别的改进方法,将关注点从公交换乘过程信息转移到换乘链间隔期的持续时长和空间位移信息,以换乘链断裂时长和位移2个维度计算公交换乘链断裂点概率,制作工作日和非工作日断裂点时空变量联合概率分布矩阵,对比了这2种分布的差异;检验了断裂时长序列和断裂位移序列的稳定性,标识了2条曲线的突变点和拐点,用于推断转乘引起的转移距离和转乘时长的阈值参数;对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差值时长序列曲线进行移动平均滤波处理,使得曲线的突变与极值之间的关联能够解释转乘、通勤出行和非通勤出行3种行为与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之间的关联;采用北京市整个一周的地面公交和地铁系统样本数据对方法进行验证,并根据时间序列和位移序列曲线确定样本数据中常见公交换乘行为的阈值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断裂点时空信息对样本数据中的换乘行为能提供更合理的识别分类参数;持卡人在站点间转移的容忍距离约为1。6km;断裂点转乘时长与非通勤出行的断裂时长临界点为22~48min;非通勤出行和通勤出行的时长临界点约为478min,非通勤出行断裂点最大概率时长为140min;通勤出行的断裂时长接近期望值为601且标准差为44的正态分布;基于新方法得出的参数改善了公交出行活动的识别率,转乘行为、通勤出行与非通勤出行的识别率分别提高了16.1%、4.2%、6.2%。可见,换乘链断裂点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不但可作为公交换乘行为识别的依据,还可能带来更好的识别效果。(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6-29)

吴雪艳,代合治[3](2019)在《基于断裂点理论的济南商业辐射范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济南地理位置选择一级商圈大城市6个、二级商圈城市6个,在建立商业规模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城市主要商业数据进行测算,划分城市商业规模等级,运用断裂点理论计算出济南对周边城市的商业辐射范围及辐射断裂点场强。(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18期)

唐相龙,杨倩[4](2019)在《基于断裂点理论的兰州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城市研究领域已被广泛应用的断裂点理论,以兰州都市圈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对《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提出的兰州都市圈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优化.首先,利用断裂点理论得到兰州中心城区到周边8座相邻城市的断裂点位置,然后连接各断裂点确定兰州市的引力吸引范围,再分别计算周边8座城市对兰州市的空间辐射强度,并依据兰州市城市吸引范围与已规划兰州都市圈范围不重迭区域的面积大小以及形态走势,分析兰州都市圈空间向外拓展的主要发展趋势,最后,根据兰州市引力范围与都市圈空间发展趋势的趋同特征,提出了兰州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构想.(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凌波,彭正洪,吴昊[5](2019)在《基于H/T断裂点法的POI自然城市规模等级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规模等级及边界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仅凭传统的人口与经济规模统计数据通常无法精准界定,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引入灯光遥感、手机信令、道路交叉口以及基于位置的社会网络(LBSN)等新数据界定城市边界,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测度城市规模,可仍然存在数据表征性不强和缺乏分级标准两个问题,因此有学者通过H/T断裂点法来进行城市规模等级划分及边界界定。研究以反映丰富经济活动的兴趣点(POI)为数据,构建不规则叁角网格(TIN),引入H/T断裂点法分级方法,对中国大陆城市的自然城市规模进行了测度和等级划分。通过与传统社会经济数据、开放数据的对比,以POITIN城市刻画方法和H/T断裂点法生成的自然城市边界反映了相对真实的聚居规模,遵循了位序—规模的齐普夫(Zipf)分布规律,为具有长尾序列和分形结构的城市规模自然分级提供了科学方法。研究验证了该方法在自然城市规模测度和分级中具备推广性,在精度及真实数据获取性方面有较大优势,对城市边界划定和规模分级有重要的研究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际城市规划》期刊2019年03期)

毛丽佳,张明善[6](2019)在《城市断裂点公式的改进及应用——以重庆渝东南6区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断裂点是指两个城市相互影响区域的平衡点,其计算公式由Reilly的"零售引力规律"发展而得,含有叁个参数:城市间的距离和两个城市的质量。对其中的质量参数予以拓展,赋予更广泛的意义,使得该公式的应用范围更宽。并以重庆渝东南6区县为案例,依据改进后的断裂点公式,对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辐射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渝东南6区县在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和提升人口素质的基础上,应以黔江区为中心城市,实现渝东南大区域内的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刘晨[7](2018)在《基于断裂点理论确定大型客运枢纽服务范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百姓出行意愿的增强,城市中大型客运枢纽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加。大型客运枢纽作为衔接城市内外交通的平台,它的服务范围确定对枢纽周边集疏运系统建设和开展影响评价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或不适合应用于大型项目,或参数标定比较复杂不适合推广。为提高大型客运枢纽服务范围确定的实际操作性,本文以断裂点理论为基础,利用熵权法和专家评价法综合确定大型客运枢纽的吸引力,进一步计算出大型客运枢纽的服务范围,并以济南西枢纽为实例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综合运输》期刊2018年10期)

靳海涛,金凤君,陈卓,王姣娥,杨宇[8](2018)在《基于换乘链断裂点时空信息的公交换乘行为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公交智能卡数据挖掘中转乘行为、通勤出行、非通勤出行识别的改进方法,将关注点从公交换乘过程信息转移到换乘链间隔期的持续时长和空间位移信息,以换乘链断裂时长和位移2个维度计算公交换乘链断裂点概率,制作工作日和非工作日断裂点时空变量联合概率分布矩阵,对比了这2种分布的差异;检验了断裂时长序列和断裂位移序列的稳定性,标识了2条曲线的突变点和拐点,用于推断转乘引起的转移距离和转乘时长的阈值参数;对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差值时长序列曲线进行移动平均滤波处理,使得曲线的突变与极值之间的关联能够解释转乘、通勤出行和非通勤出行3种行为与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之间的关联;采用北京市整个一周的地面公交和地铁系统样本数据对方法进行验证,并根据时间序列和位移序列曲线确定样本数据中常见公交换乘行为的阈值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断裂点时空信息对样本数据中的换乘行为能提供更合理的识别分类参数;持卡人在站点间转移的容忍距离约为1.6km;断裂点转乘时长与非通勤出行的断裂时长临界点为22~48min;非通勤出行和通勤出行的时长临界点约为478min,非通勤出行断裂点最大概率时长为140min;通勤出行的断裂时长接近期望值为601且标准差为44的正态分布;基于新方法得出的参数改善了公交出行活动的识别率,转乘行为、通勤出行与非通勤出行的识别率分别提高了16.1%、4.2%、6.2%。可见,换乘链断裂点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不但可作为公交换乘行为识别的依据,还可能带来更好的识别效果。(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郭弘,冯琪,姚铭[9](2018)在《基于威尔逊——断裂点模型的天津港腹地划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港口作为经济贸易活动的枢纽,其发展对于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合理对港口腹地的范围进行划分,方便腹地港口整合港口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港口运行效率和经济利益。针对当前腹地划分方法,选取威尔逊—断裂点模型对天津港的腹地进行划分,为天津港合理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提供助推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8年06期)

孙倩芸[10](2018)在《断裂点视角下合肥都市圈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合肥都市圈”概念以来,历经十几年的探索,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17年3月21日对《合肥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2015-2013年)》作出批复,以期推动合肥都市圈的培育,深化区域整体协调,更快的融入到长叁角经济圈。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区域整体协调不断完善,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依赖日渐增加,跨行政区划的公共事务治理也与日俱增。目前,旧式的行政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诉求,而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关键所在。为此,本研究以区域地方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为视角,从分析合肥都市圈政府跨域公共事务的历史演进入手,通过分析合肥都市圈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对地方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提出可行性路径,以促使合肥都市圈在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上实现善治。地方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治理方式还是协作主体都具有多样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增加了地方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的难度。整体而言,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并以政策制度为导向,选取合肥都市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地方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对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和概念进行概述,包括公共事务、跨域公共事务、公共服务和治理相关概念的界定,治理理论、公共事务治理理论和政府合作相关理论的论述,以及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的意义等。其次,对合肥都市圈行政区划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对合肥都市圈内合肥、淮南、六安、桐城、滁州五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等基本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更加明确了合肥都市圈政府跨域公共事务合作治理的必要性。再次,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基于断裂点理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合肥都市圈各城市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当前合肥都市圈在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合肥都市圈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情况的分析,从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各类非政府组织治理能力、提升公民参与能力、建立政府跨域治理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合肥都市圈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的路径选择,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并为其他都市圈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3-01)

断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公交智能卡数据挖掘中转乘行为、通勤出行、非通勤出行识别的改进方法,将关注点从公交换乘过程信息转移到换乘链间隔期的持续时长和空间位移信息,以换乘链断裂时长和位移2个维度计算公交换乘链断裂点概率,制作工作日和非工作日断裂点时空变量联合概率分布矩阵,对比了这2种分布的差异;检验了断裂时长序列和断裂位移序列的稳定性,标识了2条曲线的突变点和拐点,用于推断转乘引起的转移距离和转乘时长的阈值参数;对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差值时长序列曲线进行移动平均滤波处理,使得曲线的突变与极值之间的关联能够解释转乘、通勤出行和非通勤出行3种行为与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之间的关联;采用北京市整个一周的地面公交和地铁系统样本数据对方法进行验证,并根据时间序列和位移序列曲线确定样本数据中常见公交换乘行为的阈值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断裂点时空信息对样本数据中的换乘行为能提供更合理的识别分类参数;持卡人在站点间转移的容忍距离约为1。6km;断裂点转乘时长与非通勤出行的断裂时长临界点为22~48min;非通勤出行和通勤出行的时长临界点约为478min,非通勤出行断裂点最大概率时长为140min;通勤出行的断裂时长接近期望值为601且标准差为44的正态分布;基于新方法得出的参数改善了公交出行活动的识别率,转乘行为、通勤出行与非通勤出行的识别率分别提高了16.1%、4.2%、6.2%。可见,换乘链断裂点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不但可作为公交换乘行为识别的依据,还可能带来更好的识别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断裂点论文参考文献

[1].徐顺,孙颖,陈子康.基于断裂点理论的徐州中心城市辐射力分析——兼与郑州、济南对比[J].时代金融.2019

[2].靳海涛,金凤君,陈卓,王姣娥,杨宇.基于换乘链断裂点时空信息的公交换乘行为识别[C].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3].吴雪艳,代合治.基于断裂点理论的济南商业辐射范围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

[4].唐相龙,杨倩.基于断裂点理论的兰州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

[5].刘凌波,彭正洪,吴昊.基于H/T断裂点法的POI自然城市规模等级测度[J].国际城市规划.2019

[6].毛丽佳,张明善.城市断裂点公式的改进及应用——以重庆渝东南6区县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9

[7].刘晨.基于断裂点理论确定大型客运枢纽服务范围研究[J].综合运输.2018

[8].靳海涛,金凤君,陈卓,王姣娥,杨宇.基于换乘链断裂点时空信息的公交换乘行为识别[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8

[9].郭弘,冯琪,姚铭.基于威尔逊——断裂点模型的天津港腹地划分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

[10].孙倩芸.断裂点视角下合肥都市圈政府跨域公共事务治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都江堰市2011年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分级...简化的力学模型“6-α”转变过程示意图:(a)(Fe,Mn)...微气泡结构FPI传感器温度和高温下应...一l走滑断裂造成的构造地貌(CostaandBa...一l一1一l低阶地模型示意图(VanDe:Woer...

标签:;  ;  ;  ;  ;  ;  ;  

断裂点论文_徐顺,孙颖,陈子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