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综合糙率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数,水流,含沙量,惯量,数学模型,神经网络,惯性。
综合糙率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任连伟,孔纲强,郝耀虎,刘汉龙[1](2019)在《基于能量桩现场试验的土体综合热导率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量桩技术兼具支撑上部荷载和浅层地热能换热器双重功能;作为一种节能减排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目前简单套用基于传统地埋管换热器获得的土体综合热导率系数,无法准确计算能量桩换热效率。依托河南理工大学某低承台3×3能量桩群桩工程应用,开展基于能量桩的土体综合热导率系数测试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加热时长、加热功率、流速及桩长等因素对土体综合热导率系数的影响规律,继而探讨能量桩在群桩中的布置形式对土体综合热导率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传统地源热泵测试所发展起来的土体综合热导率系数线热源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分析基于能量桩现场实测所获得的相关数据;有必要推导一套考虑桩径影响的、适用于能量桩的土体综合热导率系数测试与计算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12期)
孙楠,李智录,李钊[2](2009)在《基于遗传算法的渠道糙率及综合渗漏系数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算法是模仿自然界生物进化机制发展起来的随机全局搜索和优化方法,它能在搜索过程中自动获取和积累有关搜索空间的知识,并自适应地控制搜索过程以求得最优的方案[1]。针对多个渠段相连的渠系计算,渠道糙率和综合渗漏系数无法用公式求得,应用遗传算法编程分别进行反演计算,并应用于石头河水库灌区东干渠水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朱长军,郝振纯,江恩惠,李军华,赵连军[3](2008)在《挟极细沙水流的明渠综合糙率系数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浪底调水调沙过程中,黄河中下游发生的洪峰异常增值现象是由河道糙率减小所致.通过挟极细沙水流的明渠水槽实验,证明极细沙在粗糙床面具有明显的减阻作用,并对减阻机理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对于含沙水流的运动规律以及洪水的预报与防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5期)
邓安军,王慧清,郭庆超,王建文[4](2007)在《挟沙水流综合糙率系数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量实测资料,发现挟沙水流综合糙率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床沙组成、含沙量及弗劳德数,而糙率系数与流量、水位的相关关系较差。以含沙量、床沙中值粒径和弗劳德数为输入因子、以糙率系数为输出因子建立了BP网络模型和根据弗劳德数计算综合糙率系数的拟合公式,以及黄河上应用较多的赵连军、张红武公式,均是目前较理想的计算挟沙水流综合糙率系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07年10期)
邓安军,郭庆超,陈建国[5](2007)在《挟沙水流综合糙率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量天然河道实测资料和他人的水槽试验资料,发现在挟沙水流中,综合糙率系数与水深、流量的相关性较差;与含沙量的相关性较好,并且糙率系数随含沙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一定佛氏数条件下,糙率系数与佛氏数的相关性最好,且随佛氏数的增加而减小,可以根据佛氏数来计算糙率系数,但在较大佛氏数后,二者关系出现"向上翘"现象。(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07年05期)
吴军虎,费良军,王文焰,李怀恩,张建丰[6](2003)在《根据零惯量模型推求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膜孔灌溉田面水流运动特性,将膜孔灌溉不连续的入渗界面等效概化成均匀连续的透水界面,对膜孔灌水流推进阶段采用四边形曲线差分网格,消退阶段采用矩形差分网格进行计算,建立了膜孔灌溉田面水流运动零惯量数学模型,并将其与优化理论相结合,提出了确定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的优化模型。实例计算与方法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简单而有效地确定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吴军虎,费良军,王文焰[7](2001)在《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膜孔灌溉田面水流运动特性 ,建立了膜孔灌溉田面水流运动零惯性量数学模型 ,并将其与优化理论相结合 ,提出了确定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的优化模型。实例计算与方法验证表明 ,该方法能够简单而有效地确定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该研究成果为膜孔灌溉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期刊2001年01期)
费良军,王文焰[8](1998)在《浑水波涌畦灌田面综合糙率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浑水波涌畦灌田面糙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将波涌畦灌水流运动的零惯量数学模型与系统分析中的优化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推求浑水波涌畦灌田面综合糙率系数的模拟———优化模型.经实例应用和方法验证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较准确地推求浑水波涌畦灌田面综合糙率系数的量值.(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1998年S1期)
综合糙率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遗传算法是模仿自然界生物进化机制发展起来的随机全局搜索和优化方法,它能在搜索过程中自动获取和积累有关搜索空间的知识,并自适应地控制搜索过程以求得最优的方案[1]。针对多个渠段相连的渠系计算,渠道糙率和综合渗漏系数无法用公式求得,应用遗传算法编程分别进行反演计算,并应用于石头河水库灌区东干渠水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基本吻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综合糙率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任连伟,孔纲强,郝耀虎,刘汉龙.基于能量桩现场试验的土体综合热导率系数研究[J].岩土力学.2019
[2].孙楠,李智录,李钊.基于遗传算法的渠道糙率及综合渗漏系数反演[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
[3].朱长军,郝振纯,江恩惠,李军华,赵连军.挟极细沙水流的明渠综合糙率系数变化规律研究[J].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4].邓安军,王慧清,郭庆超,王建文.挟沙水流综合糙率系数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J].人民黄河.2007
[5].邓安军,郭庆超,陈建国.挟沙水流综合糙率系数的研究[J].泥沙研究.2007
[6].吴军虎,费良军,王文焰,李怀恩,张建丰.根据零惯量模型推求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3
[7].吴军虎,费良军,王文焰.膜孔灌溉田面综合糙率系数的确定[J].灌溉排水.2001
[8].费良军,王文焰.浑水波涌畦灌田面综合糙率系数研究[J].水利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