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阿拉沟论文-李玉平,韩添丁,沈永平,蒲红铮

天山阿拉沟论文-李玉平,韩添丁,沈永平,蒲红铮

导读:本文包含了天山阿拉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径流过程,气候变化,天山,Mann-Kendall检验

天山阿拉沟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平,韩添丁,沈永平,蒲红铮[1](2018)在《天山南坡清水河与阿拉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1956-2012年天山南坡清水河流域的克尔古提水文站以及阿拉沟流域的阿拉沟水文站资料,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交叉小波变换法,分析了清水河与阿拉沟出山径流的趋势、突变、周期变化等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清水河与阿拉沟流域年径流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1988年为径流突变年,该年前后年均径流变化态势不同,1988年以后径流升幅显着。同时,流域径流过程呈现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以32 a以上大周期为主,2 a和8 a小周期变化为辅。因流域下垫面特征等差异,清水河出山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程度强于阿拉沟,而阿拉沟出山径流对气温敏感性高于清水河。且受冰川径流调节作用与多年冻土退化的影响,阿拉沟径流过程对气温的滞后性强于清水河。(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8年01期)

李国填[2](2006)在《天山阿拉沟地区地质地球化学ETM~+遥感图像处理与找矿靶区圈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区位于西天山东段,依连哈比尔尕山和博罗科努山的东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华北板块的结合部位。冰达坂-夏热嘎断裂呈北西西向贯通研究区。以该断裂为界,以北为北天山华力西陆缘增生活动带(Ⅱ级)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弧盆带(Ⅲ级);其南为中天山加里东陆缘增生活动带(Ⅱ级)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带(Ⅲ级)。该区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区域地质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冰达坂韧性剪切带与该区金矿成矿关系密切。该剪切带已构成区内主要控矿构造带,控制着以Au为主的多金属的成矿作用,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研究区西邻萨日达拉金矿床与望峰金矿床便产于该带中。研究区具有与其相同的地质演化历程和相似的地质构造背景,可作为寻找同类矿床的地质目标区。区内有NWW、NE、EW和近SN四组断裂。其中特别关注与区域主干构造带斜交的旁侧次级断裂的发育。其出现可作为指示找矿的标志之一。 在分析西邻萨日达拉矿区与Au成矿密切相关指示元素的概率分布及其分配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已掌握的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做统计分析。主要分析Au、Ag、As、Sb、Bi、Cu、Pb、Zn、Sn、Ni、Mo等11个指示元素的丰度及集散状况,着重考察各时代地层及岩浆岩体在提供成矿物质来源上所具有的能力及相关元素组合在找矿方面所具有的指示意义。评价结果为找矿靶区圈定、普查与勘探部署等工作提供依据。 研究区自然条件艰苦、通行不便,本文试图借助ETM~+遥感线环构造影像及蚀变岩信息的解译及提取,来弥补野外地质工作较难开展的不足。尝试应用了多种主成分分析及比值分析方法,从ETM~+遥感数据中提取出了含羟基和铁染蚀变岩信息以及线环构造影像信息,供靶区圈定及找矿勘探参考。 借助ERDAS IMAGINE平台,对地质构造、地球化学及ETM~+遥感等多源地学信息进行迭合研究,将经过第一步筛选后的异常与原有的地质资料、矿产资料、化探资料等相配合,进行遥感找矿异常、化探异常信息以及地质异常信息等的相互验证、相互筛选,以快速圈定找矿靶区。共圈定有阿拉沟乡北Au多金属、星源站南Au-Cu、拜其开Au及通古图Cu-Au等4个找矿靶区,并对这些靶区进行初步的野外检查,显示较好的找矿前景,可供进一步勘查与勘探。(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6-05-01)

傅炜[3](1997)在《天山阿拉沟泥石流运动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天山阿拉沟地区泥石流运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沟谷环境特征,讨论了降雨对泥石流起动的激发作用。探讨了泥石流的运动机理,推导了泥石流起动的地表临界倾角范围,并从泥石流运动的物理机制上探讨了泥石流悬浮质的运动规律以及推移质的挟沙力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力学的角度深入讨论了泥石流的运动速度及运动阻力,对其物理性态进行了机理性模拟,为泥石流的预测与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1997年01期)

穆桂金,杨发相,吉力力·阿布都万里[4](1993)在《干燥剥蚀山地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探讨——以天山阿拉沟典型地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干燥剥蚀山地常为暴雨泥石流的多发地段,泥石流对交通、通讯、水利、电力及其他管线设施产生频繁灾害,该地带多不具有对泥石流进行生物或系统工程治理的有利条件,属泥石流灾害治理的特殊地段。但小流域中阵性降水动力形成的泥石流规模和危害力量都有限。因此,应以灾害总治理为目标,以具体工程设施为保护对象。科学地设置畅通排导及减弱泥石流动量的小型工程,则能达到较少的投入并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1993年03期)

陈亚宁,仇家琪,王志超[5](1992)在《天山阿拉沟地区1988年泥石流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调查资料揭示了天山阿拉沟地区泥石流时空分布规律,指出泥石流分布于主河两侧的支沟中,变形强烈的主河峡谷地带以及被覆不良、机械破碎作用强烈的地带。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沟谷环境特征,即:泥石流沟流域面积小型为多;沟谷纵比降较缓;泥石流相对切割深度较小。讨论了降雨对干旱地区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强调降雨强度对泥石流形成的重要性,提出阿拉沟地区泥石流形成的激发雨强为21mm/15min。(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1992年03期)

陈亚宁,仇家琪,张焕德[6](1991)在《干旱区暴雨泥石流活动特征分析——以天山阿拉沟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重点以天山阿拉沟地区为例,在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干旱区暴雨泥石流活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1991年04期)

陈亚宁,穆桂金[7](1991)在《天山阿拉沟泥石流考察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据野外考察分析表明,本区以中小型泥石流为主,具有危害范围广、群发性强、低频率的特点.泥石流形成区地形陡峭.山体破碎.是泥石流活动的有利场所,岩石破碎、机械风化强烈为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条件.而阵发性大降水是泥石流形成的诱发因子。(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1991年S1期)

仇家琪,孙希华,吉力力[8](1991)在《天山阿拉沟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因素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野外考察资料写成,着重阐述地貌、植被、水文、气候等因素在阿拉沟泥石流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本区以山地荒漠气候为特征.干燥剥蚀作用强烈、植被稀疏.夏季降水常呈大雨或暴雨形式,沟谷规模偏小,是阿拉沟泥石流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1991年S1期)

王志超,陈亚宁,乔木[9](1991)在《天山阿拉沟泥石流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阿拉沟属泥石流多发区,危害严重,它的形成与地质条件,地貌发育和暴雨规模等叁大因素息息相关,前者提供物质,后者提供动力,中者控制物质的补给量和搬运条件.这里岩层破碎。新构造活跃,沟谷发育,山地高差大,沟谷纵坡陡,只要有适量的暴雨.就可暴发泥石流.(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1991年S1期)

陈亚宁,仇家琪,孙希华[10](1991)在《天山阿拉沟地区泥石流发育的沟谷环境特征及激发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泥石流沟谷流域的形态、面积、沟床形状、沟谷比降以及固体松散物质的积散和机械组成等方面,分析了阿拉沟泥石流发育的沟谷环境特征.同时就降水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及激发泥石流形成的临界状态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阿拉沟地区泥石流形成与降水强度的关系最为密切.激发雨强为21mm/15min.(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1991年S1期)

天山阿拉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区位于西天山东段,依连哈比尔尕山和博罗科努山的东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华北板块的结合部位。冰达坂-夏热嘎断裂呈北西西向贯通研究区。以该断裂为界,以北为北天山华力西陆缘增生活动带(Ⅱ级)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弧盆带(Ⅲ级);其南为中天山加里东陆缘增生活动带(Ⅱ级)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带(Ⅲ级)。该区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区域地质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冰达坂韧性剪切带与该区金矿成矿关系密切。该剪切带已构成区内主要控矿构造带,控制着以Au为主的多金属的成矿作用,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研究区西邻萨日达拉金矿床与望峰金矿床便产于该带中。研究区具有与其相同的地质演化历程和相似的地质构造背景,可作为寻找同类矿床的地质目标区。区内有NWW、NE、EW和近SN四组断裂。其中特别关注与区域主干构造带斜交的旁侧次级断裂的发育。其出现可作为指示找矿的标志之一。 在分析西邻萨日达拉矿区与Au成矿密切相关指示元素的概率分布及其分配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已掌握的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做统计分析。主要分析Au、Ag、As、Sb、Bi、Cu、Pb、Zn、Sn、Ni、Mo等11个指示元素的丰度及集散状况,着重考察各时代地层及岩浆岩体在提供成矿物质来源上所具有的能力及相关元素组合在找矿方面所具有的指示意义。评价结果为找矿靶区圈定、普查与勘探部署等工作提供依据。 研究区自然条件艰苦、通行不便,本文试图借助ETM~+遥感线环构造影像及蚀变岩信息的解译及提取,来弥补野外地质工作较难开展的不足。尝试应用了多种主成分分析及比值分析方法,从ETM~+遥感数据中提取出了含羟基和铁染蚀变岩信息以及线环构造影像信息,供靶区圈定及找矿勘探参考。 借助ERDAS IMAGINE平台,对地质构造、地球化学及ETM~+遥感等多源地学信息进行迭合研究,将经过第一步筛选后的异常与原有的地质资料、矿产资料、化探资料等相配合,进行遥感找矿异常、化探异常信息以及地质异常信息等的相互验证、相互筛选,以快速圈定找矿靶区。共圈定有阿拉沟乡北Au多金属、星源站南Au-Cu、拜其开Au及通古图Cu-Au等4个找矿靶区,并对这些靶区进行初步的野外检查,显示较好的找矿前景,可供进一步勘查与勘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山阿拉沟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玉平,韩添丁,沈永平,蒲红铮.天山南坡清水河与阿拉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18

[2].李国填.天山阿拉沟地区地质地球化学ETM~+遥感图像处理与找矿靶区圈定[D].长安大学.2006

[3].傅炜.天山阿拉沟泥石流运动机理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1997

[4].穆桂金,杨发相,吉力力·阿布都万里.干燥剥蚀山地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探讨——以天山阿拉沟典型地段为例[J].干旱区研究.1993

[5].陈亚宁,仇家琪,王志超.天山阿拉沟地区1988年泥石流的调查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1992

[6].陈亚宁,仇家琪,张焕德.干旱区暴雨泥石流活动特征分析——以天山阿拉沟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1

[7].陈亚宁,穆桂金.天山阿拉沟泥石流考察初报[J].干旱区地理.1991

[8].仇家琪,孙希华,吉力力.天山阿拉沟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因素评价[J].干旱区地理.1991

[9].王志超,陈亚宁,乔木.天山阿拉沟泥石流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分析[J].干旱区地理.1991

[10].陈亚宁,仇家琪,孙希华.天山阿拉沟地区泥石流发育的沟谷环境特征及激发因子[J].干旱区地理.1991

标签:;  ;  ;  ;  

天山阿拉沟论文-李玉平,韩添丁,沈永平,蒲红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