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普通棉耳狨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仙台,病毒,抑制,血凝,种群,粪便,抗体。
普通棉耳狨猴论文文献综述
张飞燕,金洁,刘超,王芸,谢丽分[1](2019)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普通棉耳狨猴粪便微生物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普通棉耳狨猴粪便菌群的结构与组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新型实验动物奠定基础。方法采集4只成年雄性普通棉耳狨猴粪便,用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扩增V3~V4区,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普通棉耳狨猴粪便微生物进行研究。结果共测序获得315 511条有效序列与596个OTU。普通棉耳狨猴粪便中的细菌共鉴定出9个门、14个纲、26个目、50个科、82个属和64个种和226个OTU。其中,1)优势门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平均含量分别为54. 52%和25. 39%2)丰度最高的纲为拟杆菌纲(Bacteroidia)和厌氧菌纲(Negativicutes),平均含量为54. 5%和17%。3)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和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的丰度最高,为50. 01%和20. 52%。4)普雷沃菌科(Prevotellaceae)和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所占丰度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43. 14%和11. 33%。5)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丰度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11. 33%11. 12%。6)有益菌群双歧杆菌属丰度较高,但在所检测样本中都含有。7)丰度最高的前10个种,归类为7个科、5个纲。这10个种占到33. 16%,其他53种总和仅占到0. 74%,其他未鉴定出菌种,且相对丰度还较高,需要进一步研究。8) 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氨基酸转运等代谢功能和蛋白质翻译、折迭遗传信息处理功能丰度较高。结论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较全面的检测了普通棉耳狨猴粪便菌群,普通棉耳狨猴粪便细菌组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还有许多未被分类鉴定且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良,谢德明[2](2018)在《普通棉耳狨猴饲养管理与繁育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普通棉耳狨猴饲养管理和繁育技术,具体包括笼舍的环境设施建设、日粮结构与饲喂方法、繁育管理、疾病防治和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普通棉耳狨猴的饲养和繁育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13期)
孙亚纯[3](2016)在《普通棉耳狨猴腺病毒5型中和抗体水平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腺病毒(Adeno virus)是一种从腺样体组织分离培养得到的双链DNA病毒,主要在细胞核内繁殖。它不仅是呼吸道、结膜和肠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还能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肝炎等疾病。腺病毒在自然界广泛流行,具有传染性强,宿主范围广的特点,尤其对于婴幼儿、老人、HIV感染者、移植手术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腺病毒更是常见的感染因素之一。随着免疫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发展,腺病毒在分子水平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有关腺病毒感染、抗腺病毒治疗和腺病毒载体应用己成为研究的热点。病毒载体疫苗是指以病毒作为载体,将保护性抗原基因重组到病毒基因组中,使用能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病毒制成的疫苗。这种疫苗多为活疫苗,且用量少,抗原的免疫原性接近天然,抗原也不需要纯化,接种后靠重组体在机体内大量表达保护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保护反应,载体本身亦可发挥佐剂效应来增强免疫效果。多种病毒载体如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痘病毒、逆转录病毒、微小RNA病毒、杆状病毒等,都己用于疫苗研究,其中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痘病毒载体、甲病毒载体等病毒载体疫苗己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在这些病毒载体中,人腺病毒载体具有以下优点:①可装载外源基因容量大;②安全性好;③规模化生产工艺成熟,制剂稳定性好,并可在悬浮培养中获得较高的滴度;④宿主范围广,可感染静止和分裂的细胞;⑤腺病毒血清型丰富,疫苗载体选择广;⑥腺病毒载体能感染呼吸道和肠道细胞,可以方便地通过黏膜进行免疫,并能诱导机体产生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⑦免疫原性强,能产生很强的体液与细胞免疫;⑧转导效率高,这些优点使腺病毒作为载体的基因治疗和疫苗研究迅速发展。目前,应用最多的腺病毒载体是人血清腺病毒5型(Human Mastadenovirus 5, AdHu5),主要原因是它的免疫原性比其他腺病毒亚型更强。以重组复制缺陷型人腺病毒5型(rAd5)为载体的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针对目的抗原的免疫应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疟疾、结核等多种病原体的疫苗研制。然而,近20年来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在于探究限制AdHu5的临床使用的原因: (1)往人体内静脉注射AdHu5载体时高强度的天然免疫毒性;(2)与剂量依赖相关的肝毒性;(3)全世界人体内存在针对AdHu5的高预存适应性免疫,即人体内存在高滴度的预存中和抗体。由rAD5载体介导的HIV疫苗的临床试验失败表明,人体内较高滴度的Ad5中和抗体水平会显着降低载体转导效率和外源基因表达水平,并且可能引发机体产生不良反应。但AdHu5载体疫苗可以在与人基因同源性高达99.9%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上,对疫苗所要引起保护性免疫的目的基因进行免疫原性和耐受性等的评价。因此,首先需要在这种非人灵长类动物上进行AdHu5中和抗体水平检测。近年来,一种广泛应用于基础生物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的新世界灵长类动物——普通棉耳狨猴(common marmoset,学名Callithrix jacchus)已走入科学界。普通棉耳狨猴是一种原产于巴西东北部大西洋沿海森林的新世界非人灵长类动物,属绒科(Callitrichidae)。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普通棉耳狨猴的寿命较短,一般在18~24个月成年,雌性狨猴3岁后可繁殖后代,8岁就步入老年期。由于压缩的寿命及良好的繁殖效率,科学家认为狨猴可满足快速扩充实验动物数量及限制实验动物增殖的需求。成年普通棉耳狨猴重约350~400克,体型小巧,性情温顺,对环境的破坏能力极小,因此适用于人工饲养繁殖及实验需求,这一优势带来的巨大效应不仅减少了喂养成本和空间需求,更增加了实验材料的利用效率。多种实验证明,普通棉耳狨猴是一个优秀的研究老化、生殖、神经学、毒理学和传染病的模型。狨猴模型的大幅度使用对加速疫苗的临床前开发过程及高致病性病毒的治疗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有学者研究巴西与美国新世界猴体内腺病毒水平,发现有来自巴西的普通棉耳狨猴中人腺病毒5型中和抗体阳性率为31.3%,而美国的普通棉耳狨猴暂未发现阳性,可能与饲养环境及接触生物有关。而我国引进饲养和繁殖的普通棉耳狨猴的人腺病毒5型中和抗体水平未见报道。本实验室课题组前期构建了HCV/GBV-B嵌合病毒感染狨猴模型,预以该狨猴模型进行腺病毒载体丙型肝炎病毒候选疫苗的临床前评价,首先需以人腺病毒5型作为载体,在狨猴模型上对所要研究的病毒基因进行免疫原性和耐受性等的评价,因此在使用载体前检测其体内人5型腺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就显得极为重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测定普通棉耳狨猴血清中的腺病毒5型中和抗体水平,评价采用化学发光法或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荧光素酶或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抑制情况的中和检测方法,评估普通棉耳狨猴作为重组腺病毒5型疫苗临床前研究的动物模型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为临床前试验用HCV疫苗候选株与产品的研发、最终实现HCV疫苗研制成功并在我国产业化提供重要背景信息。方法:目前对人或动物血清中和抗体的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野生型腺病毒被抗体中和后,观察感染细胞产生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另一种则是复制缺陷腺病毒与血清中抗体反应后,读取其介导的转基因表达抑制情况,较常使用的报告基因包括荧光素酶(Luciferase)、绿色荧光蛋白(Zs Green)、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等。由于CPE的观察较主观,细胞培养时间较长,不适宜快速检测大样本血清,因此本实验选取后一种检测方法,即构建同时表达Luciferase与ZsGreen报告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5型腺病毒,来检测普通棉耳狨猴血清中的腺病毒5型中和抗体水平。首先通过PCR技术从质粒pHAGE-CMV-Luc-IZs Green中扩增Luc-IZs Green目的基因,同时通过引物设计分别在目的基因5'、3'端引入EcoRI与NheI酶切位点。将目的序列插入腺病毒表达质粒pDC315中,构建成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Luc-IZs Green。接着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构建好的腺病毒穿梭质粒与骨架质粒pBHGlox(delta)E1,3Cre按一定比例转染能提供反式作用E1蛋白的人胚肾293A包装细胞,从而包装成具有一定感染活性的携带Luciferase与Zs Green报告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5/LUC/Zs Green。对包装好的rAd5/LUC/Zs Green进行3次空斑形成实验,筛选单克隆重组腺病毒,并将低滴度单克隆病毒原液于293A细胞中进行大量扩增。rAd5/LUC/Zs Green大量扩增后采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对其进行浓缩纯化,并通过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TCID50)测得纯化后重组腺病毒的感染滴度。通过分子克隆技术鉴定纯化后重组腺病毒仍携带Luciferase与Zs Green报告基因,即分别采用PCR或RT-PCR扩增纯化后rAd5/LUC/Zs Green的基因组DNA或细胞内总RNA中的Luc-IZs Green基因片段。同时使用细胞免疫组化实验验证重组腺病毒蛋白在293A细胞中是否有表达。再将纯化后rAd5/LUC/Zs Green进行倍比稀释感染293A细胞,检测荧光素酶与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表达效率,确定腺病毒中和实验的最佳病毒感染滴度。最后将25只普通棉耳狨猴的血清进行倍比梯度稀释,与最佳感染滴度的重组腺病毒混合后感染293A细胞,24小时后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与流式细胞术相应检测Luciferase与Zs Green报告基因。通过两种报告基因的读数判定狨猴有无中和抗体及其抗体滴度。结果:(1)重组穿梭质粒构建用分子克隆常规的方法成功构建与正确鉴定含有两种报告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pDC315-Luc-IZs Green,并通过瞬时转染293A细胞的方法初步鉴定能正确表达标签蛋白。(2)重组腺病毒包装与滴度测定通过共转染构建好的腺病毒穿梭质粒和ADMax包装系统的骨架质粒至293A细胞,成功包装rAd5/LUC/Zs Green。经过3次空斑形成实验、大量扩增单克隆重组腺病毒并对其进行浓缩纯化后,采用TCID50方法测得腺病毒滴度为6.9×1011.5PFU/ml。(3)重组腺病毒鉴定通过PCR与RT-PCR扩增出基因组DNA与转录总RNA的Luc-IZs Green基因片段,鉴定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携带目的基因,并通过细胞免疫组化验证病毒衣壳蛋白可以在293A细胞中表达。将rAd5/LUC/Zs Green进行倍比稀释感染293A细胞,检测荧光素酶与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表达效率,显示6.9×106.5PFU/ml~6.9× 107.5PFU/ml是适宜的中和实验腺病毒感染滴度。(4)普通棉耳狨猴中和抗体水平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绿色荧光细胞百分率结果显示,共有5只(20%)普通棉耳狨猴血清人腺病毒5型中和抗体阳性,其中有4只的中和抗体滴度为1/16,另1只滴度为1/64。而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单位的结果显示,25只普通棉耳狨猴中共有7只(28%)可检测到中和抗体,其中有4只的中和抗体滴度为1/16,2只滴度为1/32,1只滴度为1/128。(5)两种检测方法对比统计分析显示,化学发光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一致性(P<0.01),但略有差异。通过详细比较可知以Luciferase报告基因为主的化学发光法是更简便、灵敏、准确、稳定的实验方法。结论:(1)采用新型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出同时携带荧光素酶与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5/LUC/Zs Green.(2)检测了我国25只普通棉耳狨猴中预存腺病毒5型抗体水平。普通棉耳狨猴的抗Ad5血清流行率约为20%-30%,但抗体水平均低,多数滴度是1/16,少数在1/32,极少出现中高滴度。(3)比较以Luciferase或Zs Green报告基因表达的抑制情况计算得出中和抗体水平的两种不同检测方法,证实化学发光法是重复性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强,适宜多物种大样本实验设计的检测方法。(4)研究结果为普通棉耳狨猴成为评价人腺病毒5型或其他稀有腺病毒亚型载体候选疫苗的动物模型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6-03-20)
徐玉霞[4](2015)在《普通棉耳狨猴MHC-I限制性等位基因抗原分子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棉耳狨猴属新世界小型灵长类动物,与绢毛猴同属狨科,原产于中美洲北部。狨猴由于体小、易于管理、繁殖率较高、费用低、易在实验室内笼养等优点,自七十年代起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如人类脑发育、内分泌学、行为学、免疫学、畸胎学、病毒学、病毒肿瘤学和生殖生物学等。先前研究表明,GBV-B可以感染普通棉耳狨猴,引起它们类似人类病毒性肝炎的症状。而HCV与GBV-B很近似,同属黄病毒科肝病毒属。故本课题组提出科学假设:以HCV的基因替换GBV-B相应基因构建嵌合病毒是否也能感染狨猴?针对此假设,本课题组以HCV1b的完整囊膜蛋白(HCV-E1E2p7)和HCV完整结构蛋白(HCV-CE1E2p7)置换GBV-B的相应功能区构建了两种嵌合病毒HCV-CE1E2p7/GBV-B、HCV-E1E2p7/GBV-B,实验证明两种病毒均能够感染狨猴,病毒均能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及表达并能释放到外周血中,嵌合病毒感染的狨猴可产生针对HCV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型的用于研究HCV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研发HCV疫苗及抗HCV药物的能够替代黑猩猩的小型动物模型,建立的嵌合病毒狨猴感染模型能够更准确真实地模拟HCV在灵长类动物体内的活动状态。然而在此实验中,不同的个体感染病毒后虽都可以造成持续感染,但是不同个体的病毒载量、持续时间、肝脏损伤程度都有所不同。而在检测狨猴针对HCV的T细胞免疫反应实验时中也证实不同个体对同一表位多肽T细胞免疫反应不同。这应该与不同个体的免疫反应有关。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MHC-I)抗原分子的多态性决定了狨猴针对病毒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抗原限制性。随机挑选的遗传背景未知的狨猴感染HCV可能造成个体间的免疫应答有所不同。如果狨猴间具有相同的MHC-I等位基因,可能提呈相同的抗原肽,引起的免疫反应也会类似。故实验可挑选MHC-I类等位基因相同的狨猴进行同一实验保证实验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但在人类和鼠、恒河猴等实验动物的MHC-I分子研究已经相当深入的同时,狨猴的MHC-I类分子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揭示狨猴MHC-I类等位基因及其抗原分子的特性,有助于后续挑选狨猴作为实验动物时保证实验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丰富狨猴MHC-I类分子遗传背景信息,为后续了解狨猴对HCV特异性细胞免疫保护反应的分子机制和疫苗免疫研究提供重要信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由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组成,定位于动物和人类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呈现复杂的多态性,且所有的基因均为共显性表达。MHC分子是参与免疫细胞发育、抗原提呈和识别以及免疫应答的关键成分。在病毒感染细胞后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合成的肿瘤抗原以及胞内某些正常成分等内源性抗原所引起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MHC-Ⅰ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成复合物,经高尔基体转运至细胞表面,提呈给CD8+T细胞。由于不同MHC-I类等位基因产物的分子结构各异,使不同个体对特定抗原的应答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清晰的MHC-I类分子遗传背景对病毒感染后个体特异性细胞反应和肿瘤疾病机体应答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普通棉耳狨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清晰的MHC遗传背景资料对于其在医学的应用有较大的辅助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对普通棉耳狨猴MHC的研究还很有限。本研究从3只用来研究HCV/GBV-B感染模型的普通棉耳狨猴中克隆、分离出了MHC-I类等位基因分子全长重链和轻链p2m的mRNA基因,对已确定的12只狨猴MHC-I类等位基因序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挑选了在狨猴中的优势MHC-I类等位基因进行表达,同时分析了MHC轻链β2m的序列,阐明了狨猴MHC-I类蛋白的结构特征,并尝试制备了狨猴MHC-I/肽可溶性单体。此研究丰富了狨猴MHC-I类分子遗传背景,为狨猴模型更好的应用打下基础。如后续增大样本量,我们期望发现大部分狨猴共有的等位基因,构建MHC-I四聚体对狨猴HCV感染模型中机体产生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进行深入的研究。目的:此研究旨在揭示普通棉耳狨猴MHC-I类和β2m基因的特征,阐明狨猴MHC-I类蛋白的结构特征,丰富狨猴的MHC-I类分子背景资料,提高后续挑选狨猴作为实验动物时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为后续了解狨猴对HCV特异性细胞免疫保护反应的分子机制和疫苗免疫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方法:1:研究对象普通棉耳狨猴common marmosets (Callithrix jacchus)3只,雄性,体重300-400g左右/只。2:实验方法(1)普通棉耳狨猴MHC-I重链蛋白分子制备:采用RT-PCR技术从狨猴PBMC中扩增MHC-I类等位基因全长,根据单倍型克隆数≥2的原则,确定能编码完整蛋白的MHC-I类等位基因。利用DNAMAN5.2.2软件对等位基因的序列进行综合比对,并将等位基因的碱基序列翻译为氨基酸序列后比对,利用MEGA4.1软件制作系统进化树进行狨猴等位基因分析。挑选出现频率最高的等位基因,并在其羧基端加上BSP基因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中进行表达,SDS-PAGE、WB鉴定表达情况。镍柱纯化。(2)普通棉耳狨猴MHC-I链β2-microglobulin蛋白分子制备:采用RT-PCR技术从狨猴PBMC中扩增β2m的mRNA基因。用DNAMAN和DNAstar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并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及不同物种的β2m进行同源性比对、系统进化分析。亚克隆β2m成熟肽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通过SDS-PAGE和WB鉴定其表达。镍柱纯化。(3)普通棉耳狨猴MHC-I-BSP和β 2m成熟肽结构分析及可溶性单体制备和鉴定:运用BioEdit和DNAstar对MHC-I-BSP蛋白以及p2m成熟肽蛋白一级结构进行分析,Protscale程序进行蛋白疏水性分析,ANTHEPROT程序进行蛋白质理化特性分析,NetPHos2.0 Server进行蛋白质磷酸化位点分析。用圆二色谱、SOPMA和PredictProtein软件对蛋白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利用SWISS-MODEL程序对蛋白进行同源建模分析。采用Altman首创的四聚体制备方法尝试了狨猴MHC-I/肽可溶性单体的制备。结果:(1) MHC-I重链蛋白分子制备从3只普通棉耳狨猴PBMC中克隆的MHC-I类等位基因扩增产物全长为1100bp左右,共得到了116个MHC-I等位基因克隆,根据单倍型克隆数≥2的原则,从中确定了7个能编码为完整蛋白的Caja-G等位基因和1个假基因。新确定的MHC-I类等位基因均被划分为Caja-G型等位基因。将序列翻译为氨基酸序列后与人的HLA-G进行比对,可见Caja-G等位基因序列呈现高度的多态性。狨猴MHC-I类等位基因序列包含胞外段(α1-a3),跨膜段和胞内段,胞外段。远膜端αl、α2结构域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变化较大,共同构成了抗原结合槽,是Ⅰ类分子多态性的基础。近膜端的α3结构域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挑取了加上之前本课题组研究的总共12只狨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等位基因Caja-G*09:03作为需要表达的蛋白. Caja-G*09:03携带率相对较高,预期Caja-G*09:03构建的四聚体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并通过PCR技术将BirA酶底物肽(BSP)基因连接到了Caja-G*09:03胞外域的羧基端,Caja-G*09:03胞外域-BSP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鉴定其表达后进行了条件优化使其大量表达。Caja-G*09:03-BSP(MHC-I-BSP)蛋白分子大小约34kDa。包涵体洗涤溶解后,SDS-PAGE结果显示包涵体纯度较纯。由于缺乏针对狨猴Caja-G的单克隆抗体,此处采用针对His标签的抗体检测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显示蛋白大小与SDS-PAGE一致。并用镍柱对蛋白进行了纯化。(2) MHC-I轻链(β2-microglobulin蛋白分子制备克隆的β2m的mRNA基因全长为357bp,前20个氨基酸为信号肽部分,后99个氨基酸为成熟肽部分,与GenBank中普通棉耳狨猴β2m的mRNA序列(XM一002753411.2)同源性为100%,证明了其高度保守性。亚克隆了p2m基因的成熟肽部分,将β2m基因的成熟肽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进行蛋白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蛋白大小约为12kDa,与理论预测值一致。采用针对狨猴β2m的单克隆抗体和His标签抗体对蛋白进行了鉴定,分子大小一致,说明β2m正确表达。用镍柱对蛋白进行了纯化。(3)蛋白结构分析及可溶性单体制备和鉴定普通棉耳狨猴MHC-I-BSP蛋白(Caja-G*09:03-BSP)和β2m成熟肽蛋白预测分子量分别为33.63KDa和11.60KDa。与之前原核表达的结果一致。其理论假设的等电点pI分别为5.085和7.355。MHC-I-BSP蛋白疏水性为1.389,β2m成熟肽蛋白疏水性为1.122。棉耳狨猴MHC-I-BSP蛋白存在着21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β2m蛋白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SOPMA预测的MHC-I-BSP蛋白以α-螺旋、p-折迭和随机卷曲为主。PredictProtein预测的MHC-I-BSP蛋白α-螺旋占据22.3%,p-折迭为32.6%,其他结构为45%。β2m成熟肽蛋白SOPMA预测的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p-折迭和随机卷曲为主,其中最主要的结构元件为β-折迭,占43.43%,α-螺旋最少,仅4.04%。PredictProtein预测的结果与SOPMA结果基本一致,其不含α-螺旋,β-折迭比例为45.5%。圆二色谱仪(JASCO J-810)测定CD值与软件预测存在较大的差异。蛋白同源建模分析显示狨猴MHC-I-BSP蛋白的3D结构与人的HLAⅠ的3D结构相似,由2个反向平行的α螺旋和8个p片层组成,具有一个抗原结合槽。a3由7条p片层组成。β2m蛋白的3D结果与人的β2m蛋白的3D结构类似,由7个p片层组成,无α螺旋。采用Altman首创的四聚体制备方法尝试了狨猴MHC-I/肽可溶性单体的制备,为进一步制备MHC-I/肽四聚体做准备。选取前期实验狨猴T细胞反应检测中具有强反应性的HCV E1 (El-282)和已报道的人HLA-A2优势表位肽NS3(CV9)构建Caja-G*09:03限制性的MHC-I/肽可溶性单体,但折迭后复合物经HPLC和ELISA鉴定后未发现有单体形成,在优化反应条件及改变浓缩方式、纯化方法后均未发现单体形成。对此结果进行了分析。结论:(1)利用RT-PCR技术从3只普通棉耳狨猴PBMC中扩增了MHC-I类等位基因重链和β2m基因,并对加上之前本课题组研究的总共12只狨猴的MHC-I类等位基因序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丰富了狨猴MHC-I类等位基因遗传背景。(2)亚克隆了Caja-G*09:03胞外域和β2m成熟肽基因,在Caja-G*09:03胞外域羧基端连接上了BSP基因,使其羧基端可以成功标记上生物素,为下一步构建狨猴的MHC四聚体研究奠定了基础。(3)将狨猴Caja-G*09:03胞外域-BSP基因和β2m成熟肽基因连接至pET-28a(+)原核表达系统,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进行了高效表达。并用镍柱进行了纯化。(4)运用测序所得基因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圆二色谱(CD)对狨猴Caja-G*09:03胞外域-BSP基因和β2m成熟肽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并运用同源建模构建了狨猴Caja-G*09:03胞外域-BSP基因和β2m成熟肽蛋白的叁级结构(3D)模型。蛋白质结构分析为狨猴HCV/GBV-B嵌合病毒模型CD8+T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提供了遗传背景和重要信息。(5)采用Altman首创的且是目前最常用于MHC-I/肽四聚体制备的技术对普通棉耳狨猴Caja-G*09:03限制性的MHC-I/肽四聚体制备进行了尝试。虽经HPLC和ELISA鉴定无单体形成,但本实验对未形成单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为后续的实验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5-05-10)
李婷婷,殷森,徐玉霞,朱少美,黎诚耀[5](2012)在《普通棉耳狨猴MHC Ⅰ类基因A和B基因座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molecule,MHCⅠ)与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作用相关,它的复杂性和多态性使得个体间的免疫应答有所不同。普通棉耳狨猴(common marmosets)是1种小型非人灵长类动物,曾用于甲肝病毒及疫苗等研究。目前,科学家正试图将狨猴用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然而,狨猴MHCⅠ的多态性,及其与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相关性仍不清楚,限制了对保护性免疫反应机制的认识。本研究通过对狨猴MHCⅠ类基因A和B基因座序列多态性及特征进行分析,为HCV狨猴感染动物模型提供遗传背景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12年S1期)
李梅,石建党,石立莹,李晓眠,张国际[6](2007)在《一株致普通棉耳狨猴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副粘病毒种系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副粘病毒Tianjin株的种系进化地位。方法将副粘病毒Tianjin株HN核苷酸、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发布的副粘病毒相应序列进行比较,构建种系进化树,阐明副粘病毒Tianjin株在副粘病毒科中的分类地位。结果基于HN核苷酸序列的种系进化分析表明,副粘病毒Tianjin株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呼吸道病毒属,与仙台病毒亲缘关系最近。Tianjin株与仙台病毒BB1株HN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8%、95.1%,与其他仙台病毒,在84.8%~88.7%和89.6%~91.7%之间。Tianjin株与BB1株HN核苷酸序列的差异明显大于同一进化分支内的仙台病毒之间的差异。Tianjin株HN蛋白存在18个独特的氨基酸残基变异。结论结合种系进化分析结果、病毒的宿主来源和致病特点,提示副粘病毒Tianjin株不属于仙台病毒现有的3个进化分支而自成独立的一支。(本文来源于《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期刊2007年07期)
石建党,李晓眠,刘凤勇,金孟珏,张国际[7](2004)在《一株引起普通棉耳狨猴死亡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1999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动物中心饲养的珍贵灵长类实验动物——普通棉耳狨猴群体中暴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高达33%。在排除细菌感染的基础上,通过死亡狨猴肺组织匀浆接种鸡胚和MDCK细胞的分离培养,分离出一株具有高血凝效价的病毒株。经双份血清试验及动物接种试验,确认该病毒是本次疾病流行的病原体。又进一步通过与常见呼吸道病毒标准毒株及血清进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电镜观察、RT-PCR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毒株进行鉴定,确认本次疾病流行的病原体是副流感1型病毒中的仙台病毒。(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4-04-01)
石建党,李晓眠,刘凤勇,金孟珏,张国际[8](2003)在《一株引起普通棉耳狨猴死亡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1999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动物中心饲养的珍贵灵长类实验动物——普通棉耳狨猴群体中暴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高达33%。在排除细菌感染的基础上,通过死亡狨猴肺组织匀浆接种鸡胚和MDCK细胞的分离培养,分离出一株具有高血凝效价的病毒株。经双份血清试验及动物接种试验,确认该病毒是本次疾病流行的病原体。又进一步通过与常见呼吸道病毒标准毒株及血清进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电镜观察、RT-PCR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毒株进行鉴定,确认本次疾病流行的病原体是副流感1型病毒中的仙台病毒。(本文来源于《中国病毒学》期刊2003年04期)
刘凤勇,石建党,金孟珏,李晓眠,王俊莉[9](2002)在《普通棉耳狨猴副粘病毒自然感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个狨猴实验室中暴发急性呼吸道疾病进行了病因调查。通过动物剖检、病毒分离、电子显微镜检查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和动物感染实验 ,确定其病原是副流感病毒 型(仙台病毒 )。从而确定动物死亡原因是病毒引起肺炎感染造成。(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02年05期)
石建党,李晓眠,刘凤勇,何建民,金孟珏[10](2002)在《一株感染普通棉耳狨猴的呼吸道病毒的RT-PCR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鉴定一株在普通棉耳狨猴(CallithrixJacchus)群体中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并引起大批狨猴死亡的病毒。方法 :根据几种可能的呼吸道病毒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 ,用RT -PCR方法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 :唯有仙台病毒的引物能够扩增出PCR产物 ,且与预期扩增片段大小一致。结论 :本次狨猴群体中流行的病原体是一株仙台病毒 (sendaivirus)。(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普通棉耳狨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普通棉耳狨猴饲养管理和繁育技术,具体包括笼舍的环境设施建设、日粮结构与饲喂方法、繁育管理、疾病防治和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普通棉耳狨猴的饲养和繁育提供科学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普通棉耳狨猴论文参考文献
[1].张飞燕,金洁,刘超,王芸,谢丽分.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普通棉耳狨猴粪便微生物多样性[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9
[2].陈良,谢德明.普通棉耳狨猴饲养管理与繁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
[3].孙亚纯.普通棉耳狨猴腺病毒5型中和抗体水平测定[D].南方医科大学.2016
[4].徐玉霞.普通棉耳狨猴MHC-I限制性等位基因抗原分子特征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5
[5].李婷婷,殷森,徐玉霞,朱少美,黎诚耀.普通棉耳狨猴MHCⅠ类基因A和B基因座多态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
[6].李梅,石建党,石立莹,李晓眠,张国际.一株致普通棉耳狨猴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副粘病毒种系进化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7
[7].石建党,李晓眠,刘凤勇,金孟珏,张国际.一株引起普通棉耳狨猴死亡病毒的分离与鉴定[C].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8].石建党,李晓眠,刘凤勇,金孟珏,张国际.一株引起普通棉耳狨猴死亡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病毒学.2003
[9].刘凤勇,石建党,金孟珏,李晓眠,王俊莉.普通棉耳狨猴副粘病毒自然感染的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02
[10].石建党,李晓眠,刘凤勇,何建民,金孟珏.一株感染普通棉耳狨猴的呼吸道病毒的RT-PCR鉴定[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