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前庭下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苍白球内侧部,orexin,A,orexin受体,基底神经节
前庭下核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晓[1](2016)在《Orexin和去甲肾上腺素对苍白球内侧部和前庭下核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1Orexin A通过OXlR和OX2R受体引起大鼠苍白球内侧部神经元兴奋性反应Orexin是1998年发现的一种神经肽。起初,orexin主要被认为与摄食有关,然而随后大量的证据提示orexin参与了包括能量代谢、睡眠/觉醒周期、伤害性感受、摄食和药物成瘾,以及情绪情感等诸多生理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非躯体性功能,一些研究表明orexin还可能参与了躯体运动的调控:(1)Orexin缺失的动物会表现出猝倒症(cataplexy),其症状表现为肌张力的突然一过性缺失;(2)在运动过程中,orexin能神经元异常活跃,并且orexin释放增加;(3)在去大脑猫的中脑运动区注射orexin可以激发运动,促进肌紧张。因此,中枢orexin能神经系统的运动控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苍白球内侧部(globus pallidus internal segment, GPi)和黑质网状部(substantia nigra reticulate, SNr)共同组成了基底神经节的输出通路。临床上,对GPi施予深部脑刺激可以有效缓解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尽管大量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包括GPi在内的许多皮层下运动结构接受下丘脑orexin能神经元的直接支配。但是,orexin对GPi神经元的作用及其下游受体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使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离体大鼠脑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orexin A对GPi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 Orexin A能够浓度依赖地兴奋GPi神经元;(2)这一兴奋性效应是直接的突触后效应;(3)OX1R和OX2R共同参与介导了orexin A的兴奋性效应;(4)OX1R和OX2R在GPi神经元上共表达。这些结果提示,orexin能神经系统可能通过对GPi神经元的调控参与调节经基底神经节介导的运动发起和运动控制。论文2去甲肾上腺素对前庭下核神经元的作用及其受体机制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主要起源于脑干中的蓝斑(1ocus coeruleus),在机体许多生理功能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涉及对睡眠/觉醒、学习记忆、伤害性感觉、焦虑等广泛的非躯体性生理功能的调节。然而,迄今为止对NE在躯体运动控制中的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应用qPCR和大鼠脑干切片细胞外记录技术,我们研究了NE对前庭下核(inferior vestibular nucleus, IVN)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IVN作为前庭复合体的最大核团,在躯体姿势控制的信息整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发现,NE能够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兴奋IVN神经元。其中,α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导致IVN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增加,而α2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则导致IVN神经元放电频率的降低。因此,NE诱发的IVN神经元的兴奋性效应是α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共激活介导的兴奋性成分与α2肾上腺素受体激活所介导的抑制性成分的总和。相应地,IVN神经元上有α1,α2和p2肾上腺素受体mRNA的表达。尽管IVN神经元中也能够检测到p1肾上腺素受体mRNA的表达,但其并不参与介导NE对IVN神经元的直接电生理效应。这些结果表明,NE可以通过α1,α2和β2肾上腺素受体直接调节IVN神经元的活动,并提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可能主动参与了经IVN介导的前庭反射和姿势控制。(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5-24)
彭诗宇[2](2014)在《中枢组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对前庭下核神经元活动调控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起源于下丘脑结节乳头体核(tuberomammillary nucleus)的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centralhistaminergicsystem)和起源于脑干蓝斑(locuscoeruleus)的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central noradrenergic system)同属于中枢单胺能神经系统。它们具有很多共同点,如:①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都包含芳香环-氨基结构;②它们都发出投射到包括中枢运动结构在内的几乎所有脑区,并且都可以通过曲张体的形式与靶细胞形成联系;③受体都为促代谢型受体。我们和其他实验室的一些研究已经提示,中枢组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均可能参与了对机体运动功能的直接调控,而这两大系统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则会导致人和动物发生某些疾病或行为异常,包括运动功能障碍。然而,迄今为止,对中枢组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对中枢运动结构神经元活动的作用和机制还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脑干中的前庭核团复合体(包括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前庭外侧核(lateral vestibular nucleus,LVN)、前庭上核(superior vestibular nucleus,SVN)和前庭下核(inferior vestibular nucleus,IVN))是皮层下重要的运动调控中枢,在躯体平衡和姿势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先前的研究表明,下丘脑和蓝斑有直接的组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投射到前庭核团,并且,在前庭核团内有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相应受体的表达,提示中枢组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很可能通过对前庭核团神经元活动的调控参与前庭相关的运动控制和信号整合。作为前庭复合体中体积最大的亚核,IVN主要接受来自耳石器官的感觉信息传入以及半规管和小脑蚓部的纤维投射,并发出纤维投射到对侧前庭核团,小脑,脑干网状结构以及脊髓。相较于前庭复合体中的另外叁个亚核,IVN被认为在整合前庭信息、多种运动感觉以及来自小脑的传入信息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本文拟采用免疫荧光化学、实时定量RT-PCR以及电生理学等方法,深入研究组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和去甲肾上腺素/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对IVN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一、组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IVN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抗组胺药物在临床上一直被作为传统药物来治疗多种平衡紊乱以及相关疾病,如运动障碍、眩晕、恶心以及眼球震颤等。除作用于内耳的外周前庭器官外,中枢前庭核团复合体实际上也是抗组胺药物作用的重要靶点之一,提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可能在经前庭核团的躯体平衡和运动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使用离体脑片细胞外记录方法结合免疫荧光化学双标记,研究了组胺对IVN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组胺对绝大部分IVN神经元有剂量依赖性的兴奋性作用;(2)组胺对IVN神经元的兴奋性效应是直接的突触后效应;(3)组胺在IVN神经元诱发的兴奋性效应是由突触后组胺H1和H2受体共同介导的;(4)免疫荧光化学双标记结果证实了组胺H1受体和H2受体在IVN神经元上共表达。(5)组胺H1受体耦联的Na+-Ca2+交换体和漏K+通道,以及组胺H2受体耦联的HCN通道介导了相关的兴奋性反应。以上结果表明,组胺能够兴奋并调节IVN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参与经IVN的前庭-脊髓反射(vestibular-spinal reflex)和多种相关信号的整合。二、去甲肾上腺素/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对IVN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中枢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在睡眠/觉醒、学习记忆、伤害性感觉、焦虑等非躯体性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揭示,然而对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功能调控的作用,特别是在前庭核团中的作用还知之甚少。本实验结合实时定量RT-PCR和电生理等实验方法,观察了去甲肾上腺素对IVN神经元的作用及其受体机制。实验结果表明:(1)肾上腺素α1、α2和β受体mRNA在IVN神经元中均有表达;(2)绝大多数IVN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的兴奋性反应;(3)肾上腺素α1、α2和β2受体共同介导了去甲肾上腺素对IVN神经元的兴奋性反应,尽管其中肾上腺素α1和β2受体介导了兴奋性成分而肾上腺素α2受体则介导了抑制性成分,但去甲肾上腺素所引起的IVN神经元的总反应均为兴奋性的;(4)尽管肾上腺素β1和β3受体亚型在IVN神经元上也有少量表达,但并未参与介导去下肾上腺素对IVN神经元的直接电生理效应。以上结果表明,去甲肾上腺素通过α1、α2和β2受体而非β1和β3受体的共同介导调控IVN神经元的电活动活动,而这一调节作用提示NA可能在经IVN的前庭反射和运动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中枢组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均对IVN神经元具有直接的调控作用,表明IVN中的单胺能神经传入系统对经IVN的前庭反射和运动调控具有重要生理意义。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起源于低位脑干不同,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起源于内脏活动和自主功能调控的高级中枢——下丘脑,因此,我们推测由下丘脑发出到达前庭神经核的直接的组胺能纤维投射可能连接了自主性内脏系统和躯体运动系统,并在机体的躯体-内脏反应整合中发挥重要功能。事实上,前庭相关疾病总是伴发各种内脏功能紊乱,如呕吐等,对前庭核团中单胺能传入系统,特别是组胺能传入系统的深入认识,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前庭核团的功能和机体的躯体-内脏反应整合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前庭相关疾病和提高患者前庭代偿能力提供重要指导。(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4-08-01)
高萱[3](2006)在《大鼠前庭下核经桥核向副绒球的间接投射》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庭核是前庭系统上行传导路中二级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在接受前庭器官传入、整合信号和传出调节机体的活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变速运动、重力变化、姿势或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都能使前庭感受器兴奋,通过前庭系统调节躯体姿势,维持身体平衡,与此同时对循环、呼吸等内脏活动也进行快速的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前庭核主要接受前庭初级纤维投射,同时也接受其他感觉系统的传入信息。视觉运动信号与初级前庭刺激一样都可以激发大部分的二级前庭神经元。来自皮层和丘脑的视觉信号与空间信息结合后到达前庭核,由此引发了更为复杂的前庭反射。小脑与前庭核之间联系密切,不仅接受初级前庭信号传入,而且与二级前庭神经元存在双向纤维联系,协调前庭反射活动更为精确地完成。前庭核与小脑绒球和副绒球神经元的重塑在眼平稳追踪和前庭眼动反射适应中起到重要作用。而解剖学研究发现,大鼠前庭核与小脑副绒球之间并无明显的直接纤维联系。那么,一定存在着间接通路为二者在快速眼的运动中保持协调一致提供结构基础。 桥核是大、小脑之间最重要的中继核团。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桥核可汇聚来自外周神经及低级中枢的信息,整合后传递至小脑,以调节运动。其中背外侧桥核对视、听觉信息进行着广泛的整合。逆行束路追踪研究发现,前庭下核到桥核有纤维投射,而桥核又发出纤维投射到小脑的绒球和副绒球。由此作者认为存在一间接通路:前庭下核—桥核—副绒球。该间接通路可能是前庭眼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以Sprague-Dawley大鼠为实验材料,应用神经束路追踪、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前庭下核经由桥核向小脑绒球和副绒球的间接定位投射进行了研究。实验分为两个部分:(1) 前庭下核向桥核的直接定位投射研究;(2) 前庭下核经桥核向副绒球的间接投射研究。实验结果如下: 1、前庭下核向桥核的直接投射 分别将顺行追踪剂PHA-L电泳入前庭下核,逆行追踪剂FG注入外侧桥核和(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6-06-01)
王昌立,王秋月[4](1997)在《投射至前庭神经下核的猫小脑浦氏细胞的分布—HRP逆行追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HRP定位注入至前庭神经下核(DesendingVestibularNucleus,DVN),观察逆行标记的浦氏细胞在小脑皮质的分布。HRP注入DVN时,标记细胞(Labeledcels,LC)出现在Ⅰ~Ⅹ小叶的同侧,主要分布在小叶的基底部和中间部,小叶尖端很少,其中Ⅸ和Ⅹ小叶最多(49.4%和16.7%);分布在Ⅰ~Ⅴ小叶的LC呈纵长带状分布,此带宽约1.0mm,Ⅰ~Ⅱ小叶位于Voogd[1]的A2、B1带,其余位于B1、B2带内,分布在Ⅸ小叶的LC分为距正中线0.5mm以内的内侧带和1.0~1.7mm的外侧带。Ⅹ小叶的LC从中线向外呈均匀分布。(本文来源于《解剖科学进展》期刊1997年02期)
王昌立,高杰,刘惠明[5](1992)在《猫前庭神经下核和内侧核向小脑蚓部皮质的投射——WGA-HRP顺行追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麦芽凝集素-棘根过氧化物酶(WGA-HRP)注入猫前庭神经下核(DVN)或内侧核(MVN),观察标记终末在小脑蚓部皮质的分布。结果表明:标记终末分布区在整个小脑蚓部呈边缘不整齐的锯齿状纵长带状分布,此带最宽处距正中线向外约3.0mm,最窄处约0.8mm。标记终末主要分布在小脑小叶的根部和中间部,位于两侧的蚓部,同侧的标记终末数量多于对侧。在首裂附近和Ⅸ、Ⅹ小叶有两个密集分布区。前叶和后叶(包括Ⅹ小叶)的标记终末数量大约相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2年04期)
前庭下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起源于下丘脑结节乳头体核(tuberomammillary nucleus)的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centralhistaminergicsystem)和起源于脑干蓝斑(locuscoeruleus)的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central noradrenergic system)同属于中枢单胺能神经系统。它们具有很多共同点,如:①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都包含芳香环-氨基结构;②它们都发出投射到包括中枢运动结构在内的几乎所有脑区,并且都可以通过曲张体的形式与靶细胞形成联系;③受体都为促代谢型受体。我们和其他实验室的一些研究已经提示,中枢组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均可能参与了对机体运动功能的直接调控,而这两大系统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则会导致人和动物发生某些疾病或行为异常,包括运动功能障碍。然而,迄今为止,对中枢组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对中枢运动结构神经元活动的作用和机制还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脑干中的前庭核团复合体(包括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前庭外侧核(lateral vestibular nucleus,LVN)、前庭上核(superior vestibular nucleus,SVN)和前庭下核(inferior vestibular nucleus,IVN))是皮层下重要的运动调控中枢,在躯体平衡和姿势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先前的研究表明,下丘脑和蓝斑有直接的组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投射到前庭核团,并且,在前庭核团内有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相应受体的表达,提示中枢组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很可能通过对前庭核团神经元活动的调控参与前庭相关的运动控制和信号整合。作为前庭复合体中体积最大的亚核,IVN主要接受来自耳石器官的感觉信息传入以及半规管和小脑蚓部的纤维投射,并发出纤维投射到对侧前庭核团,小脑,脑干网状结构以及脊髓。相较于前庭复合体中的另外叁个亚核,IVN被认为在整合前庭信息、多种运动感觉以及来自小脑的传入信息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本文拟采用免疫荧光化学、实时定量RT-PCR以及电生理学等方法,深入研究组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和去甲肾上腺素/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对IVN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一、组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IVN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抗组胺药物在临床上一直被作为传统药物来治疗多种平衡紊乱以及相关疾病,如运动障碍、眩晕、恶心以及眼球震颤等。除作用于内耳的外周前庭器官外,中枢前庭核团复合体实际上也是抗组胺药物作用的重要靶点之一,提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可能在经前庭核团的躯体平衡和运动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使用离体脑片细胞外记录方法结合免疫荧光化学双标记,研究了组胺对IVN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组胺对绝大部分IVN神经元有剂量依赖性的兴奋性作用;(2)组胺对IVN神经元的兴奋性效应是直接的突触后效应;(3)组胺在IVN神经元诱发的兴奋性效应是由突触后组胺H1和H2受体共同介导的;(4)免疫荧光化学双标记结果证实了组胺H1受体和H2受体在IVN神经元上共表达。(5)组胺H1受体耦联的Na+-Ca2+交换体和漏K+通道,以及组胺H2受体耦联的HCN通道介导了相关的兴奋性反应。以上结果表明,组胺能够兴奋并调节IVN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参与经IVN的前庭-脊髓反射(vestibular-spinal reflex)和多种相关信号的整合。二、去甲肾上腺素/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对IVN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中枢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在睡眠/觉醒、学习记忆、伤害性感觉、焦虑等非躯体性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揭示,然而对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功能调控的作用,特别是在前庭核团中的作用还知之甚少。本实验结合实时定量RT-PCR和电生理等实验方法,观察了去甲肾上腺素对IVN神经元的作用及其受体机制。实验结果表明:(1)肾上腺素α1、α2和β受体mRNA在IVN神经元中均有表达;(2)绝大多数IVN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的兴奋性反应;(3)肾上腺素α1、α2和β2受体共同介导了去甲肾上腺素对IVN神经元的兴奋性反应,尽管其中肾上腺素α1和β2受体介导了兴奋性成分而肾上腺素α2受体则介导了抑制性成分,但去甲肾上腺素所引起的IVN神经元的总反应均为兴奋性的;(4)尽管肾上腺素β1和β3受体亚型在IVN神经元上也有少量表达,但并未参与介导去下肾上腺素对IVN神经元的直接电生理效应。以上结果表明,去甲肾上腺素通过α1、α2和β2受体而非β1和β3受体的共同介导调控IVN神经元的电活动活动,而这一调节作用提示NA可能在经IVN的前庭反射和运动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中枢组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均对IVN神经元具有直接的调控作用,表明IVN中的单胺能神经传入系统对经IVN的前庭反射和运动调控具有重要生理意义。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起源于低位脑干不同,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起源于内脏活动和自主功能调控的高级中枢——下丘脑,因此,我们推测由下丘脑发出到达前庭神经核的直接的组胺能纤维投射可能连接了自主性内脏系统和躯体运动系统,并在机体的躯体-内脏反应整合中发挥重要功能。事实上,前庭相关疾病总是伴发各种内脏功能紊乱,如呕吐等,对前庭核团中单胺能传入系统,特别是组胺能传入系统的深入认识,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前庭核团的功能和机体的躯体-内脏反应整合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前庭相关疾病和提高患者前庭代偿能力提供重要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庭下核论文参考文献
[1].张永晓.Orexin和去甲肾上腺素对苍白球内侧部和前庭下核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
[2].彭诗宇.中枢组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对前庭下核神经元活动调控作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
[3].高萱.大鼠前庭下核经桥核向副绒球的间接投射[D].河北师范大学.2006
[4].王昌立,王秋月.投射至前庭神经下核的猫小脑浦氏细胞的分布—HRP逆行追踪研究[J].解剖科学进展.1997
[5].王昌立,高杰,刘惠明.猫前庭神经下核和内侧核向小脑蚓部皮质的投射——WGA-HRP顺行追踪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