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论文_深圳商报记者,刘娥

导读:本文包含了科学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科学,科学普及,专业,高级职称,事业,光明日报,职称。

科学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深圳商报记者,刘娥[1](2019)在《深圳呼唤职业科普人》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需要更多职业科普人!”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普人才缺乏是深圳乃至全国科普面临的共同问题。全面落实《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下简称《科普条例》),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对科普人才队伍进行优化。为(本文来源于《深圳商报》期刊2019-12-31)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张茜[2](2019)在《北京打通科普人职业上升渠道》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现在我觉得,科普的翅膀抬起来了。”谈及获评北京科学传播专业正高级职称的感想,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陈冬妮说。同样获评正高级职称的北京科学中心主任何素兴认为:“北京市的这一举措填补了科学传播领域的职称空白。”(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9-12-26)

见习记者,程唯珈[3](2019)在《北京市75人获全国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见习记者程唯珈)12月24日,北京市科学传播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普事业创新发展报告会暨全国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证书颁发仪式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75人获北京市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据北京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2-26)

曾静平,卫玎[4](2019)在《5G赋能短视频在中国科学传播体系中的内容重构与价值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科学传播的资讯内容正纳入科技创新文化复兴的全媒体传播体系,5G赋能技术、云技术、超级计算机技术等高精尖科学传播技术,为全媒体科学传播的传播渠道、传播形式、传播受众加持出全新且全情的传播效果。在习总书记强调的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全媒体发展方略指引下,中国科学传播向何处延展,中国科学传播的传播技术、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受众产生了何种根本性的变化,尤其值得悉心关注和认真研究。为切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缩小数字鸿沟、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效能,作为一种新兴的移动社交媒体,短视频具有准入门槛低、趣味性强等优势,能够打破科学知识在传播和理解过程中的壁垒以及实现以社交为纽带的知识共享,全媒体视域下的中国科学传播内容在抖音短视频等领域将如何作为,是一个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来源于《未来传播》期刊2019年06期)

陈晶[5](2019)在《以科普游模式创新科学传播——以广州科普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公众认知及思维意识的提高,对科学知识的获取不再只是被动灌输,而是更愿意主动参与,科普游正是将实践探索与知识学习融为一体,是有效的科学传播模式。文章通过5W模型对广州科普游构建模式进行分析,包括科普主体及内容的选择、形式策划、重点对象带动及效果评估等,从而为科学传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方式方法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9年23期)

刘一鸥[6](2019)在《基于报刊研究的改革开放后科学传播传统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探究新媒体为科学传播带来诸多机遇的潮流下,传统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角色往往受到忽略。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报刊不仅一直是我国传播科学的主要媒介,还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科学崇高而完美的形象,进一步影响了公众对待科学态度的形成。笔者认为,探究这一过程,需要回归到更为单纯的印刷环境中。在新时期科学传播的奠定阶段,借助历史材料进行实证研究,以发现科学在媒介呈现中的建构传统及形象塑造策略。通过对《光明日报》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内容分析,发现科学精神、知识普及、实用技术是其不同时期对科学词义的诠释。将科学与政策关联、科学与其他报道结合,重科学成果、轻科学争议,运用人物化和故事化的手段传播常态下的科学知识是其内容的主要建构逻辑。凭借对传统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思考媒介环境变化之下传统传播观念的影响,也使当今公众科学态度的问题得到重新思考。(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9年22期)

董兰标[7](2019)在《科学传播专家团走进安徽机电技师学院开展地震科普巡讲》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安徽机电技师学院近4000名在校学生齐聚学院运动场,聆听安徽省科协2019年科学传播专家团巡讲暨高新区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安徽省科协科学传播专家团成员、省地震学会秘书长、省地震科普宣教中心主任戈宁担任主讲。讲座通过多媒体音画形式,围绕地震的基础知识、地震的危害、如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以及"地(本文来源于《职业》期刊2019年32期)

陈伶[8](2019)在《基于历史学视野的中国科学传播发展史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科学传播活动由来已久,其文明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生产和传播的历史。本文基于历史学视野,综合国内各学者的多项研究成果,以近现代的历史演变呈现中国科学传播的发展进程,结合多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与历史事件,力求客观、清晰地展现中国科学传播的发展史。(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21期)

闫贵福[9](2019)在《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诞生记》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橙黄绿青蓝紫,最美是那一抹金黄,因为它是丰收的颜色。金色的九月,天津科学技术馆职工彭尧收获了全国首张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证书。回忆起9月11日那天,天津市人力社保局、市文化旅游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社科联等五部门在天津科学技术馆联合为她颁发证书的情景,彭尧依然心情激动:"我在9月5日接到单位组织人事部的通知后,与天津市人才考评中心相关负责人联系,填写了职称证书信息采集电子表、转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认定审批表,并上报相关部门认定和审批,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本文来源于《求贤》期刊2019年10期)

魏铭[10](2019)在《科学传播视角下电视在科学普及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综艺节目进行科学传播,一直受到多方关注,并且褒贬不一。近两年,综艺大热,出现多种以科学普及和传播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同时,也有众多其他类型综艺在节目中加入了科学理念。电视一直是科学普及和传播的非常重要的媒介,在科普与科学传播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将娱乐化与科学相结合,更有利于观众的接受度。(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9年20期)

科学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现在我觉得,科普的翅膀抬起来了。”谈及获评北京科学传播专业正高级职称的感想,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陈冬妮说。同样获评正高级职称的北京科学中心主任何素兴认为:“北京市的这一举措填补了科学传播领域的职称空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学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深圳商报记者,刘娥.深圳呼唤职业科普人[N].深圳商报.2019

[2].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张茜.北京打通科普人职业上升渠道[N].中国青年报.2019

[3].见习记者,程唯珈.北京市75人获全国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N].中国科学报.2019

[4].曾静平,卫玎.5G赋能短视频在中国科学传播体系中的内容重构与价值体现[J].未来传播.2019

[5].陈晶.以科普游模式创新科学传播——以广州科普游为例[J].科技传播.2019

[6].刘一鸥.基于报刊研究的改革开放后科学传播传统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9

[7].董兰标.科学传播专家团走进安徽机电技师学院开展地震科普巡讲[J].职业.2019

[8].陈伶.基于历史学视野的中国科学传播发展史研究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9

[9].闫贵福.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诞生记[J].求贤.2019

[10].魏铭.科学传播视角下电视在科学普及中的作用[J].科技传播.2019

论文知识图

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系统模式2 OA型科学传播系统的模式、STIN...参与调查中科院院士参与科学传播科学传播层次及其系统结构参与调查工程院院士参与科学传播以语言为主轴的科学传播方向科...

标签:;  ;  ;  ;  ;  ;  ;  

科学传播论文_深圳商报记者,刘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