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异构系统互操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操作,系统,异构,本体,模型,信息,电力系统。
异构系统互操作论文文献综述
刘兆鹏,司光亚,柳少军,张金璐[1](2019)在《面向仿真推演的异构系统互操作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指挥信息系统和仿真系统在联合作战方案仿真推演过程中的互操作问题,深入分析了异构系统互操作问题的本质,从信息和软件两个角度广泛讨论了国内外互操作领域研究现状,提出了语用级互操作方法设想,展望了这种方法在无人作战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指挥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朱轮,马庆功,郑恩星[2](2012)在《异构CAD系统协同框架与互操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协同CAD通过网络支持不同地域的设计人员实时地完成产品设计或决策任务,以提高群体协同工作效率;异构CAD系统协同将分布的不同的CAD系统,如ProE、UG、SolidWork等业界比较成熟且是主流的商业CAD系统,集成在一个框架平台下,从而支持人们更方便地协同工作;文章讨论了异构CAD系统协同的体系结构与共享感知问题,提出了一个支持共享感知的复制式系统结构模型;进一步将现有商业CAD系统引入到该模型中,给出了一个基于构件的协同CAD中间件框架模型,讨论了中间件接口和CAD系统的互操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2年09期)
童亮,鄢萍,刘飞[3](2011)在《离散制造过程中的异构系统功能互操作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离散制造过程中多个异构系统的功能缺乏有效集成导致操作人员在不同系统间反复切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离散制造过程中异构系统的功能互操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封装和调用各系统的功能接口,使操作过程涉及到的各系统的功能接口实现互调用;通过建立用户映射机制,对各系统的访问权限进行关联;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系统中建立互操作流程来完成操作者实际的操作过程。对涉及到的用户映射机制和功能互操作流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讨论了多系统集成运行中功能接口的集成模式、用户映射机制和互操作流程的描述框架,通过服务Agent建立了功能互操作进程的实现机制。基于上述方法进行了原型实例分析,实现了制造执行系统、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质量检测与管理系统和数控系统的交互集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1年05期)
俞力[4](2011)在《图书馆异构信息系统整合的互操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图书馆异构信息资源整合的3个层次,即用户表现层、中间应用层和数据资源层,并研究了这3个层次系统整合的互操作问题。(本文来源于《情报探索》期刊2011年03期)
吕艳,倪益华,顾新建,胡恒杰,王正肖[5](2009)在《基于本体的面向业务协作的异构系统互操作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目前业务协作过程中异构系统集成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层次本体的异构系统互操作框架.该框架以业务协作过程中涉及的关键要素——产品、活动和过程为出发点,为实现协作过程中多要素的语义统一问题,提出了由产品知识本体、活动本体、过程本体组成的多层次本体模型.产品知识本体支持活动本体中的产品描述;活动本体是对过程中每一个步骤或行动的概念、功能、执行情况的描述;过程本体通过控制结构将各个活动连接起来,组成业务过程.采用组合映射理论和语义相似度算法实现不同本体库之间的语义映射和语义集成,从而构成顶层本体库,并通过OWL-S顶层服务本体描述发布和请求Web服务.以服装销售的业务过程为例,采用业务协作互操作机制,通过自行开发原型系统中的本体映射和语义匹配模块,解决了不同企业的订单活动的协作问题.(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9年08期)
谢俊,石东源,段献忠[6](2008)在《电力系统异构应用系统集成中的图形互操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电力系统图形信息共享和互操作问题,对图形信息交互中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CCAPI的SVG图形中心和CIM域中心图形交换方案,建议采用图形中心方案,并进一步研究了图形中心交换方案中利用SVG定义电力系统图元,利用本体技术和语义信息模型来实现一对象多图,利用IEC61850保护逻辑节点来扩展CIM及相应图形的方法.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电力信息集成的全面化,为构建更完善的电力信息一体化系统提供了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8期)
谢俊[7](2008)在《电力系统异构应用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理论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力系统互联的逐步实施,电网的安全稳定和控制问题日益突出,各种应用软件和硬件系统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和变电站等各个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各种应用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也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但目前各种应用系统的异构性极大地制约了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实现,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应用软件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研究电力系统异构应用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开放的电力系统软件系统和平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电力系统异构应用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公共信息模型的形式化表达和电力系统应用中图形信息的共享与互操作等方面,并结合电力调度中心的实际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探讨。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了IEC 61970标准,以实现EMS应用的即插即用和信息互操作。本文首先分析了IEC 61970中的公共信息模型CIM和组件接口规范CIS的构建方法;然后借助形式语义理论论述了基于UML构建的CIM模型语义空间的可互操作性,分析了IEC 61970采用扩展RDF模式和简化RDF语法对CIM模型进行形式化表达的方法;最后,指出了RDF难以完备表达模型的信息语义等缺点,提出了结合本体技术实现CIM的语义形式化表达,构建电力系统语义信息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较好弥补RDF表达模型语义方面的不足,提供等同描述逻辑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信息模型的语义一致性理解。在电力系统图形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方面,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CCAPI推荐的图形中心和域中心图形交换方案,指出图形中心方案在实现一对象多图、支持背景图形显示以及支持图形扩展等方面的优点,并论述了基于CCAPI图形交换方案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关键问题;然后,提出了利用SVG Metadata模型和IEC 61968 Location包规范图形位置、拓扑和附带电气信息,实现图形交换和图形分拆、合并的具体方法;最后,针对图形中心互操作方案不同应用中的组合图形之间、组合图形和电气模型之间难以关联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本体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各异构系统内的应用本体增强电气模型的横向关联和语义约束,实现图形和电气模型的紧密关联,并将异构系统间的图形信息共享和互操作转化为本体间的辨识和映射,有助于有效解决组合图形的互操作等问题。最后,以继电保护定值单管理系统和继电保护定值校核预警系统为例,研究了开放性数据模型和组件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软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在继电保护定值单管理系统中,利用基于COM的Active X组件技术和OWC Spreadsheet控件实现了定值单计算原则和显示样式的自定义,完成了定值单管理系统与整定计算系统的集成和信息交换;基于工作流技术实现了定值单审核、下发、回执、执行等工作在广域分布式环境下多部门、多用户中的网络化控制和定值信息共享。在继电保护定值校核系统中,利用CORBA中间件对并行计算的良好支持,设计了多线程并行计算的在线校核系统,采用决策表搜索和多组校核计算组并行计算同时进行来提高在线定值校核的速度,利用以IEC 61970 CIM和本体技术为基础的语义信息模型对涉及的电网拓扑和一次设备模型进行了建模,基于IEC 61850的保护逻辑节点对CIM的保护设备模型进行了扩展,从而提高了定值校核系统的开放性和信息共享能力。上述系统都已经在实际大型电网调度中心得到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继电保护相关工作的效率,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证。(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8-07-01)
万能,莫蓉,陈泽峰,苟园捷[8](2008)在《CAD系统与异构数字化系统互操作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避免产品设计者的工作环境在多种数字化系统之间反复切换,提出了叁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与异构数字化系统之间功能互操作的概念。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和领域内不同平台产品的功能所存在的差异性,设计了共享本体与局部本体的分层体系结构。通过构建局部本体,封装领域内部各种系统平台的可调用功能,利用共享本体,描述特定领域向其他领域开放的互操作功能集合。以叁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与产品数据管理之间的功能互操作为例,利用Web服务封装不同领域的互操作功能,使用可扩展样式表语言转换技术,实现不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装配结构树之间的局部本体转换。该思路可以推广到其他数字化系统之间,实现功能互操作。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功能互操作在数字化系统集成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08年06期)
曹丽霄[9](2008)在《异构环境下企业互操作技术及在物资供应链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全球化与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现代经济中的各个单元(企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各企业之间的业务协作越来越复杂和频繁。为了支持这种协作,企业内和企业间的应用软件系统必须能够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协作。通过整合和重构等方法实现企业联盟中各企业应用软件之间的互操作,为企业之间的业务协作提供信息化支持需要解决各系统异构及语义差异等问题,同时还要保证集成的迅速性、灵活性和无缝性要求。本文以航天物资供应链系统设计为例,研究异构环境下企业应用软件互操作的方法和技术。首先,本文分析了实现异构企业应用软件之间互操作面临的挑战,然后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企业互操作模型,描述了借鉴MDA软件开发方法设计实现异构企业应用软件互操作的过程,并对该过程中的各层互操作模型以及模型映射和模型转换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企业应用软件互操作设计开发方法的基本框架。其次,本文对企业互操作本身进行深入研究,划分了企业互操作的层次,分析了在各互操作层次应该解决的互操作问题,并提出了互操作点的概念,然后给出一套自顶向下的互操作点识别方法和基于SOA和语义适配器的互操作点实现技术,将互操作点应用到企业互操作模型中,通过互操作点实现企业应用软件之间的互操作。最后,本文以某航天企业物资供应链系统设计实现为例,应用企业互操作模型和互操作点识别、设计、实现方法,实现了该企业供应链上各协作单位的异构应用软件之间的互操作,为各企业之间的业务协作提供了高效、可靠的信息化支持,对本文中的理论研究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06-01)
胡武[10](2008)在《异构数字化系统互操作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数字化产品有着更广泛以及更深层次的追求,数字化产品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以至于单一的数字化系统无法设计满足客户的需要,产品设计者必须通过多种学科领域下的数字化系统进行协同设计,才能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数字化系统协同工作导致在设计与制造环节各种异构平台的数据交换必须进行频繁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但由于异构系统所处领域的不同,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目前的数据传递方法还不能有效地应用于异构系统的协同设计。因此,如何实现异构数字化系统的互操作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针对该问题展开研究,其主要工作为:1)提出基于分层语义的互操作体系架构。针对异构系统接口之间的差异导致数据信息传递的低效性问题,提出分层语义模型转换异构系统接口,设计满足CAD/CAE/PDM系统功能操作需求的中性接口规范,并结合WebServices集成框架技术设计分层语义模型接口,达到异构系统之间数据传递的高效性。2)提出基于本体的异构数字化互操作设计方案,解决异构数字化系统功能操作接口统一表示问题。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和领域内不同平台产品的功能存在的差异性,设计了共享本体与局部本体的分层体系结构。通过构建局部本体封装领域内部各种系统平台的可调用功能,利用共享本体描述特定领域向其他领域开放的互操作功能集合,使用XSLT技术实现相同领域内不同异构系统之间产品设计特征之间的局部本体转换。3)实现基于Web Services的异构数字化系统互操作原型系统。针对CAD/CAE/PDM系统协同设计的特点,定义基于语义的多层次互操作接口,构建分层语义模型以及各层次接口的消息通讯机制,结合Web Services集成框架技术设计特有的中性语义接口规范,封装不同领域的互操作功能,实现SolidWorks、UG-NX与AutoCAD、Fluent以及TeamCenter系统之间的功能互操作。本文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特定的CAD/CAE/PDM系统中,分别对进行二次开发,应用Web Services传递设计数据信息,以验证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5-15)
异构系统互操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协同CAD通过网络支持不同地域的设计人员实时地完成产品设计或决策任务,以提高群体协同工作效率;异构CAD系统协同将分布的不同的CAD系统,如ProE、UG、SolidWork等业界比较成熟且是主流的商业CAD系统,集成在一个框架平台下,从而支持人们更方便地协同工作;文章讨论了异构CAD系统协同的体系结构与共享感知问题,提出了一个支持共享感知的复制式系统结构模型;进一步将现有商业CAD系统引入到该模型中,给出了一个基于构件的协同CAD中间件框架模型,讨论了中间件接口和CAD系统的互操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构系统互操作论文参考文献
[1].刘兆鹏,司光亚,柳少军,张金璐.面向仿真推演的异构系统互操作方法[J].指挥与控制学报.2019
[2].朱轮,马庆功,郑恩星.异构CAD系统协同框架与互操作[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
[3].童亮,鄢萍,刘飞.离散制造过程中的异构系统功能互操作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
[4].俞力.图书馆异构信息系统整合的互操作研究[J].情报探索.2011
[5].吕艳,倪益华,顾新建,胡恒杰,王正肖.基于本体的面向业务协作的异构系统互操作关键技术[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
[6].谢俊,石东源,段献忠.电力系统异构应用系统集成中的图形互操作[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谢俊.电力系统异构应用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8].万能,莫蓉,陈泽峰,苟园捷.CAD系统与异构数字化系统互操作技术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
[9].曹丽霄.异构环境下企业互操作技术及在物资供应链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10].胡武.异构数字化系统互操作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