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振宏
[摘要]高校社团是校园内学生课外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社团文化则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与高度最集中的体现。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以及文化交流世界化的信息社会,高校社团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趋势。在对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求对学生社团管理的有效模式,有利于弘扬积极向上健康的社团文化,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创造良好的内外在环境。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校社团文化发展趋势管理模式
一、高校社团文化及相关概念
在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京师大学堂的“抗俄铁血会”,它被学界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社团。[]【1】如今随着高校学生活动自觉性与自主性的加强,高校社团在数量及规模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成为了学生会之外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学生团体,其文化也日渐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发展方向及活动内容的不同,高校社团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技能培训类(如英语角、营销协会等)、理论研究类(如种子协会、计算机协会、动漫社团等)、科普公益类(环保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体育休闲类(如篮球协会、吉他协会、街舞团等)和文学艺术类(黄河浪文学社团、校报等)等。
所谓的高校社团文化就是指这些不同类型的社团在其长期活动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以及文化心理氛围、活动形式等的综合体。其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社团形象、社团精神、社团价值以及社团影响、社团品牌和社团前景等。[]【2】其中社团活动是高校社团文化的动态表现与具体表现,是高校社团文化中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部分,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是相对于课堂之外的实践教育最为重要的形式。[]【3】价值观是社团文化的核心,是社团活动实践中形成的对社团活动、成员工作行为和社团公众形象等问题的总看法。社团精神是社团自身信念和不懈追求的体现。是社团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等在活动中长期培养形成的。社团文化产品则是社团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物化形式。[]【4】
二、高校社团文化的特点
如前所述,社团文化是在高校社团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现代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社团的种类较多,活动丰富,成就了高校社团文化独有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样性
这主要是指社团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如原创音乐及文学作品;运动或娱乐活动等。由于高校社团的种类繁多,其开展活动的方式会因社团存在的核心内容不同有所区别。在活动中形成的社团文化也因此而具有各异的外在表现形式。如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来表现艺术类社团所形成的文化;以各类运动形式来展现体育类社团中所蕴含的文化;还有以科技发明、学术论文等来体现学术类社团的知识含量较高的文化等。
(二)广泛性
这是就高校社团文化所涉及到的内容而言。总的来说社团文化不仅包含了不同学科如文、理、工、农、法等,各个专业的理论及实践知识,而且也包含了在活动所必须的个人能力、社交技巧、沟通方式以及团结协作等潜在的无形的知识内容。
(三)社会化
这一特点是与高校社团所处的特殊地位密不可分的。高校社团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也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重要的实践基地。在社团活动逐步走向社会与社会社会生活发生融合的过程中,社团文化也逐步从纯粹的校园文化脱离出来,形成了具有浓厚社会气息的独特文化。
(四)时代感
高校社团是由朝气蓬勃,时尚感强的大学生组成。这些年轻人对于新事物、新观念的敏感以及较快的接受能力,使得社团文化始终能与最新鲜的文化元素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三、高校社团及其文化的重要作用
高校社团是跨越班级、年级以及系别的学生组织,因此其发展的过程中无形的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更利于班级、年级与学校的管理。社团文化不仅是社团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而且也是一所高校多年积淀而成的学风、校风的传承与发展的最好载体。[]【5】其在丰富高校校园文化、促进高校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校社团是在校生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其文化也就成为了特殊的育人载体。
首先高校社团与学生关系最为紧密,是学校中较为活跃的组织。因此是展示学生风采及学校特色的较好途径,亦是学校对外宣传的极佳平台。
第二,高校社团各项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更多情形下需要走出校园,借助社会力量更好的完成。因此,其整个活动的过程可以视为学生与社会的结合点、校园与社会的衔接平台、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最佳阵地。这些活动不仅仅对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而且丰富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有效地缓解了部分学习压力,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三,多样性的社团及其文化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如:科普公益类社团(如各种志愿者协会、环保协等)对于学生走入社会,宣传社会文明等有着不小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学术研究型的学生社团往往会在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术研究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学习效果提高较好的途径之一;文体类社团则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娱乐形式,增强学生的体魄,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
四、高校社团文化发展新趋势
随着科技发展和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渐紧密,文化彼此交融的大环境下,高校社团活动逐步从校内走到校外、走向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团也从现实空间走向了虚拟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商业的发达,社团活动逐渐融进了企业的运作,社团文化也日益受到各类商业文化的冲击。下文将就社团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做以分析,并总结在此过程中易出现的消极影响:
首先,在现今社会各方面文化均衡,相互渗透的情形下,高校社团文化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由于内容日趋丰富,易发生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如: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易使高校社团文化的核心价值扭曲。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社团精神文化受到污染,进而影响社团文化整体的发展,从而无法实现社团建立之初的目标,更无法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其次,社团文化表现形式日渐多样性。如网络、校园广播,电视媒体、海报以及各种集会等等都成为了极为常见的社团文化的载体。致使社团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虚拟空间文化增多,传播范围广泛,影响面扩大的态势。所有这些表现形式是社团精神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前述部分是精神文化的空间载体,精神文化的另一种载体是纯物质性的载体如艺术作品(绘画、原创歌曲、各种手工艺品以及社团标识、象征等等)。以这些形式表现的社团文化无疑是最为直接的与易于保存、继承和发扬的,应当给以足够的重视,应该尽可能的使其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更好发挥其价值从而转化为一定的物质财富,藉此更好的激励社团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促进社团文化的发展,
最后,在社会城市化、商业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和社会衔接的桥梁的大学校园无可避免的受到冲击。有着较多社会联系和社会活动的学生社团也出现了商业化的趋势。高校在校生的增多及其消费能力的加强,使得商家越来越重视校园这一巨大的隐形市场,利用投资学生社团活动为其产品或服务做广告,凭借学生对社团的信任为其服务或商品做宣传,在丰富高校社团活动形式及内容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侵害学生权益事件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企业借对社团活动进行赞助之名在校园宣传、销售其产品,影响了学校纯洁的学习氛围;学生社团为赢得活动经费过频繁的从事商业活动,从而导致社团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方向。
上述发展趋势对于高校社团的发展而言,如同一把双刃剑。因此,必须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管理,趋利避害,促进高校社团及其文化的健康发展。
新形势下高校社团的管理模式
社团是社团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基础,因此创新高校社团管理模式,对促进社团文化发展,实现社团文化对高等教育重要辅助功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本着以管理促发展的目标对高校社团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首先为保障社团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而使社团良好精神文化得以发扬,必须采用学生自我管理与导师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团加以管理。这里的引导包括在思想和行为两方面的引导。
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立足校园、服务学生、奉献社会为社团成立与开展活动的精神主旨,并将其与个人价值实现相结合,培养全体社员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
同时,要建立良好的组织制度或社团章程,并辅以有有效地管理机制以外在力量进一步规范成员的行为。给予类似对学生社团领导人进行培训的支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上述两个方面的正确有效地引导,不仅有助于把握社团及其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且有助于越来越融入社会的高校社团在与社会“交往”的过程当中汲取更有益养分,从而更好的避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社团文化的负面影响,有力的保障高校社团文化的纯洁性。同时也有利社团正确的与企业相结合,使商业文化为社团服务、为学生服务,并更好的融入校园文化。
其次,为保障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避免动机不纯企业的介入给社团或学校产生侵害。要给社团以资金、设施、设施及场地等方面的支持,为社团开展活动提供方便,改善其组织环境。避免社团成员采用过激的方式来解决组织及开展活动中的困难,避免高校社团因为拉取活动经费而忽略社团自身文化建设的现象产生,并且有利与缓解因活动经费不足而导致的社团文化过度商业化的倾向。同时通过提高经费的支持,鼓励学生开展更深层次的活动,促进社团文化深入的发展。
最后,可以在校学生会成立社团联合部,更好的实现高校社团在教师引导和学校支持下的自我管理,开展各项活动发展社团文化。并逐步发展成由教师、学生事务负责人以及各院系生活部成员组成的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实现快捷管理,为社团活动提供评价和技术支持。同时,赋予社团联合部一定的权力,建立合理审批体制。对企业的活动赞助,根据社团不同的性质进行确定,如对于社团娱乐性的活动允许适度的商业运作,而对学术以及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一些活动应当严格控制企业的进入;加强对各类活动整个过程的监督检查并及时接受学生的反馈。
建立社团奖惩制度,给以社团向上发展的动力,从而有效促进优秀社团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例如,在每一学年定期开展优秀社团、优秀会长、优秀会员、十大社团之星的评选活动,并给予一定得奖励,可以利用外在的力量间接地促进社团的发展。
高校之间的社团应当进一步加强交流,开展高校之间的社团文化展演,借鉴学习兄弟院校的优秀经验,提高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之间社团文化的品味,实现社团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鼓励高校社团创建自己的徽标、社训以及网站等以多种形式展现各自的社团文化,通过无形的社团文化的传播、继承扩大其影响,从而促进社团文化的长足发展;并帮助其建立社团文化档案以期能使较为优秀的社团文化得以传承,促成社团的可持续性发展。
六、结语
高校社团是新世纪、新环境下高校校园内最贴近学生的组织之一;其所形成的较为独特的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特色与风采展示的最佳平台。改变管理思维、创新管理模式,从教师到学校、从校内到校外、从数量到质量多方面进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高校社团及其文化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注:
[1]翟承强《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及其拓展问题探讨》,山东大学2007年。
[2]赵勇,徐云燕《高校社团文化管理探析》,载《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
3期(中旬刊)总第605期。
[3]李东《高校社团文化在校园建设中功能和所用》。
[4]代卉霞何海兵《高校社团文化及其建设初探》。
[5]任炜堂《浅谈大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载《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年2
月第3期第116到118页。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邮编:453003
(责任编辑陈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