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剩余劳动力论文_陈思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工日,农村,物流,宝丰。

农业剩余劳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航[1](2019)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以湖北省红安县永和镇杨家田谱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紧密联系着人们的生活。自二十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必然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已然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而且农业劳动力转移还触及到我国众多农民的切身利益。虽然我国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自内地迁向东南沿海,从农村地域流向到城市,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农业经济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职业技能和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等等,都制约着我省甚至是我国的"叁农"问题的解决。"叁农"问题中的"农民"问题就包含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自2016年来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指出农业经济的发展的侧结构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的改革,能进一步加强农村建设,农业进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本文阐述了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什么会有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为何转移等问题。并了解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永河镇杨家田谱湾农村的现在状况,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些解决方案,希望能为湖北省和我国的"叁农"中的农民和农业问题提供一些有用建议。(本文来源于《广西质量监督导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慧[2](2019)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的经济发展差异,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出现了明显短缺,但农村劳动力素质发生了质的飞跃。文章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成为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驱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失可通过提高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弥补,从而持续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必须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加快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积极培育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提升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期刊2019年02期)

[3](2018)在《加快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业》一文中研究指出省政协委员吉兴荣反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而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村物流体系的支撑。发展现代农村物流,是有效降低农业经营风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省农村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现代(本文来源于《山西政协报》期刊2018-07-11)

李万寅,朱华[4](2018)在《湘江村变形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沿湘江长沙段西岸驱车北上,30分钟左右便到了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湘江村。村子紧邻湘江,凌空飞架的京珠高速复线将村落一分为二。放眼望去,一边是上千亩的油菜花,一边是姹紫嫣红的成片桃李林,夹杂在花海之中的是一排排白墙灰瓦、造型端庄的农舍。“这是我第叁次来了,这个(本文来源于《长沙晚报》期刊2018-04-02)

赵卫军,焦斌龙,韩媛媛[5](2018)在《1984~2050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存量估算和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学界对农业劳动力合理工日和有效工日的界定存在差别,导致用工日折算法测度农业剩余劳动力存量得出的结果争议也很大。文章通过构建效用工日折算模型对工日折算法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1)引入季节性指数和天气变化指数来确定合理工作负荷工日;(2)以"看齐意识"下的效用最大化为基础确定效用最大化工日;(3)引入农业劳动力知识系数和农业技术指数来确定农业劳动力的有效工日;(4)在合理工作负荷工日和有效工日的基础上确定剩余工日;(5)通过劳动生产率的两种表示方法把农业剩余劳动时间折算成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此外,该模型对1984~2050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存量进行估算和预测,并在与其他学者研究比较的同时做出评价和分析。(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徐晓华,朱振,苏伟峰[6](2018)在《2014-203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势预测与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和转移数量的预测模型,以1978-2013年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为样本,利用比较劳动生产率推算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分析,并对2014-2030年农业转移人口趋势进行预测。研究表明,未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和转移数量将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到2018年将可能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依据预测结果,本文提出了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高效配置和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管理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马鹏超[7](2017)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1996-2015年的数据探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过程中,本文以经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业的土地流转,加速了农业的机械化生产,以及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根据所得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发挥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吕勤惜[8](2017)在《农业产业升级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城镇化和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村与农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主要针对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中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7年10期)

胡洋赫[9](2017)在《河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估计与转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否已经全部得到转移;换句话说,在民工荒存在的情况下,农村还有剩余劳动力吗,这是一个单纯依靠一些观察、报道或实地调研无法回答的理论问题,需要借助于经济学理论进行科学的估计分析。我们梳理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相关理论,如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托达罗模型、钱纳里-赛尔昆的国际标准理论等。在梳理理论及研判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六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计方法,包括新古典一般均衡估计法、刘易斯估计法、托达罗人口迁移的推拉模型法、钱纳里-赛尔昆的国际标准模型法、农业技术需要法(要素比例法)。权衡上述估计方法的利弊,我们采用新古典一般均衡估计法。通过建立河南省农业的柯布-道格拉斯平均生产函数模型,即借助于生产函数这种投入产出的技术性关系,可以看出农民在价格机制调解下如何调整农业投入和产出。一般认为农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如果劳动力市场流动性足够充分的话,农民就可以在务农与外出务工之间自由地进行选择。这里农民权衡的并非经典的新古典解——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均衡时的市场工资,而是资源用于不同行业的收入之和。根据估计出的农业生产函数,进而计算出边际劳动生产率。根据河南省“百县千村”所进行的农户调查,样本数据中,外出务工农民的年收入约为25870元。以此作为外出务工的市场工资标准,代入边际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中,即可计算出农业实际所需要的劳动力人数和剩余劳动力人数。估计结果表明,2014年河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804.42万人。本文还从农业劳动力转移角度来考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情况。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8亿人,呈现总量增加但增速放缓态势;其中,外出农民工总量(1.7亿人)多于本地农名工总量(1.1亿人),二者增速均在下降。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总量为2814万人,约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10%。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14个地市中农业劳动力转移总量最多的是驻马店市(246万人),增速最快的是周口市(33.02%)。根据河南省“百县千村”调研数据,样本数据中,近叁年来(2013-2015年)外出务工人数为1880人,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为21.72%,占劳动人口的比例为35.60%。由此可以看出,农业劳动力相对过剩是河南省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地区收入差距是劳动力转移的最为重要的动因,熟人牵线及示范带动效应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受金融危机、产业外迁、内需不振等国内外环境影响,简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受损严重,致使部分农民工被迫回流到农村。此外,在政府相关政策扶持下,出现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帮助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带动经济发展,长垣县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本文建议从土地流转机制、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工培训、农村金融市场等方面,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实现经济社会较大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5-01)

刘丹青[10](2016)在《基于约束条件下的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日益的向城市进行转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现象。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有许多的约束条件和问题,这些就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来加以解决。本文主要就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约束条件、转移的历史时期、转移的战略3个方面展开论述。(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6年24期)

农业剩余劳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的经济发展差异,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出现了明显短缺,但农村劳动力素质发生了质的飞跃。文章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成为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驱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失可通过提高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弥补,从而持续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必须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加快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积极培育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提升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业剩余劳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1].陈思航.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以湖北省红安县永和镇杨家田谱湾为例[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

[2].张慧.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9

[3]..加快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业[N].山西政协报.2018

[4].李万寅,朱华.湘江村变形记[N].长沙晚报.2018

[5].赵卫军,焦斌龙,韩媛媛.1984~2050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存量估算和预测[J].人口研究.2018

[6].徐晓华,朱振,苏伟峰.2014-203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势预测与管理[J].管理评论.2018

[7].马鹏超.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

[8].吕勤惜.农业产业升级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

[9].胡洋赫.河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估计与转移研究[D].河南大学.2017

[10].刘丹青.基于约束条件下的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农业与技术.2016

论文知识图

碎石图(ScreePlot)河南农业剩余劳动力河南农业剩农业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示意图一1农业剩余劳动力比例Fig.3一1T...组群式城市地域农业人口转化机制研究系列论...农业剩余劳动力-图5 农业中的剩余劳...

标签:;  ;  ;  ;  ;  ;  ;  

农业剩余劳动力论文_陈思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