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宏组学研究进展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宏组学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

活性污泥是全球最常用的废水生物处理人工生态系统,微生物是驱动其污染净化能力的关键。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所有物种与基因(简称"微生物组")的研究先后经历了"显微镜观察和纯菌培养分离"(1915)、"PCR扩增-测序"(1994)和"高通量测序-宏组学分析"(2006)三个重要阶段的发展变迁。相应地,我们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组的认知经历了从最早对微型动物(如钟虫和轮虫)及其他微生物的形貌观察和纯种培养鉴定到今天对整个微生物组的全局多样性认识的飞跃。近13年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组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揭示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功能,我们现在充分意识到活性污泥微生物组蕴藏着大量不可培养新物种和基因多样性,驱动着各类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目前,特异性分子标记基因的扩增子测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揭示城市和工业废水处理活性污泥微生物组和典型功能种群(如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时空多样性和群落构建机制,进而为未来实现活性污泥微生物组功能的精准调控奠定理论基础。宏基因组学研究在群落、种群和个体基因组水平全面解析了活性污泥微生物组驱动的碳、氮、磷元素循环过程,以及有机微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转化机理。将来活性污泥微生物组学研究需要在"标准化的组学分析方法和绝对定量""高通量培养组学""高通量功能基因组学"和"多组学方法的结合及多种方法并用"4个方面取得实现精准生态基因组学所需的技术突破,以最大限度发掘活性污泥微生物组在污水处理与资源回收领域的生态学与工程学价值。

论文目录

  • 1 活性污泥微生物组简述
  • 2 主要宏组学方法简述
  • 3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宏组学研究进展
  •   3.1 原核生物组
  •     3.1.1 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
  •     3.1.2 聚磷菌和聚糖菌
  •     3.1.3 细菌群落驱动因素和相互作用
  •   3.2 真核生物组
  •     3.2.1 微型动物
  •     3.2.2 真菌
  •     3.2.3 藻类
  •   3.3 病毒组
  •     3.3.1 噬菌体
  •     3.3.2 人类病毒
  • 4 展望
  •   4.1 标准化的组学分析方法和绝对定量
  •   4.2 高通量培养组学
  •   4.3 高通量功能基因组学
  •   4.4 多组学与多学科方法交叉并用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鞠峰,张彤

    关键词: 活性污泥,微生物组,群落基因组学,群落结构,微生物功能

    来源: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西湖大学工学院环境与资源工程中心环境微生物组与生物技术实验室,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前沿技术研究所,香港大学土木系环境生物技术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分类号: X703;X17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90365

    页码: 2038-2052

    总页数: 15

    文件大小: 2831K

    下载量: 1081

    相关论文文献

    • [1].碳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细胞膜特性和群落结构影响[J]. 微生物学通报 2017(03)
    • [2].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 2009(05)
    • [3].活性污泥微生物组:去除污浊,只留清淡[J].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8)
    • [4].呼吸图谱表征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休眠与流失[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11)
    • [5].污水处理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05)
    • [6].论活性污泥微生物指示作用[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3(08)
    • [7].渐增NaCl对印染废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影响[J]. 工业水处理 2017(02)
    • [8].重金属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毒性的比较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11)
    • [9].Biolog ECO分析活性污泥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特征[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06)
    • [10].含氟有机废水处理过程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8)
    • [11].污水处理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 2012(04)
    • [12].铜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影响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0(08)
    • [13].生物法净化烹饪油烟营养配比的优化[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8(12)
    • [14].Ni~(2+)对活性污泥活性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01)
    • [15].微量元素对工业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促进[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16].卷贝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17].石化污水处理场生化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指示作用[J].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2(03)
    • [18].活性污泥微生物胞外多聚物生物合成途径与菌胶团形成的调控机制[J].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8)
    • [19].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菌群结构特征[J]. 中国给水排水 2015(23)
    • [20].炭纤维在环境技术中的应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21].SBR系统外加磁场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处理效果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7(11)
    • [22].金属离子对好氧活性污泥活性影响的研究现状[J]. 四川环境 2015(03)
    • [23].微生物光合作用对溶解氧的影响及调控措施[J]. 市政技术 2020(01)
    • [24].半夏炮制废水对活性污泥的毒性评估[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20(04)
    • [25].两级A/O脱氮的应用与总结[J]. 氮肥技术 2020(02)
    • [26].医化废水处理池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5)
    • [27].铁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DHA与ETS活性的影响研究[J]. 环境工程 2010(06)
    • [28].不同比例乙酸和丙酸对活性污泥微生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2)
    • [29].活性污泥微生物以乙酸为碳源合成聚羟基烷酸酯的研究[J]. 环境科学 2009(08)
    • [30].核黄素对偶氮染料生物降解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 2009(10)

    标签:;  ;  ;  ;  ;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宏组学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