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于振东[1]2018年在《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端基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支化聚酯具有高度支化、低粘度以及对称的球型立体结构,分子间不产生缠绕等诸多优点;在分子外部具有大量活性端基,容易修饰和改性,通过改性和修饰超支化聚酯的端基能够使其在更多更广的领域里得到应用。本文主要对脂肪族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工艺以及端基改性进行了研究;该实验分别对超支化聚酯核分子的选择、催化剂的种类及其用量、聚合反应温度、时间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合成的超支化聚酯产品进行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及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对第二代超支化聚酯(S-HBPE-2)进行端基改性实验。结果表明,以季戊四醇为核分子的超支化聚酯最佳制备条件:弱酸性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为0.5%;聚合反应温度为145℃,聚合反应时间为180min,羧基反应程度为90.36%。以叁羟甲基丙烷为核分子的超支化聚酯最佳制备条件:弱酸性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为0.5%;聚合反应温度为145℃,聚合反应时间为180min,羧基反应程度为91.64%。以聚乙二醇-400为核分子的超支化聚酯最佳制备条件:弱酸性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为0.5%;聚合反应温度为150℃,聚合反应时间为180min,羧基反应程度为61.29%。通过实验分析表征,第二代超支化聚酯(S-HBPE-2)易溶于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微溶或不溶于非极性溶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可以确定产品结构中的大量酯基的存在;通过核磁共振(1H NMR)分析可以确定产品的支化度DBfrey与DBfrechet;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可以确定S-HBPE-2与S-HBPE-3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51.2℃与53.4℃;通过热重分析(Tg)可以得出结论产品S-HBPE-2与S-HBPE-3的热稳定性能非常好,在310℃以上才开始分解;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得到产品S-HBPE-2与S-HBPE-3的分子量分布(PDI)分别为1.18与1.38,说明实验中得到的超支化聚酯结构已经达到了比较规整的程度;实验还对第四代超支化聚酯(S-HBPE-4)产品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成功地对第二代超支化聚酯(S-HBPE-2)进行了端基改性处理。

王运利[2]2013年在《无溶剂涂料用超支化聚酯的合成与改性》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溶剂型涂料无法满足要求,高固体份和无溶剂涂料已成为涂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粘度低、溶解性高和活性端基多的超支化聚合物有望制备出高固体份和无溶剂涂料。现有超支化聚合物的粘度仍然过大,制成的涂料存在干燥速度慢、硬度低等缺点。鉴此,本文用乙氧基化聚多元醇为核分子,二羟甲基丙酸为AB2型单体,准一步法合成了不同代数的超支化聚酯(HBPs),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核磁氢谱(1H-NMR)表征了HBP的结构和分子量,测定了HBP的特性粘度。接着以缩水甘油醚和己内酯改性HBP,用TMP与TDI加成物对其进行交联,研究了改性超支化聚酯树脂的性能。最后合成了一种低粘度的端羟基活性稀释剂,考察其添加量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所得结论如下:(1)采用带烷氧基的聚多元醇为核分子合成了超支化聚酯,常温下呈膏状甚至是粘稠状液体,支化度为0.44-0.48,分子量为1800-3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60-2.15,特性粘度为3.85-5.51mL·g~(-1)。该类HBP能溶于丙酮、乙醇和DMF,不溶于苯、甲苯和二甲苯,用其制备的涂膜具有优异柔韧性和热稳定性。(2)采用缩水甘油醚与己内酯改性以TMP为核的第二代超支化聚酯,其分子量为1600-33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97-2.52,特性粘度为0.95-2.89mL·g~(-1),用聚氨酯固化剂交联的涂膜,硬度为2H、附着力1级、柔韧性1mm。还发现己内酯与苄基缩水甘油醚按物质的量比6:6时,TMP为核分子第二代的改性超支化聚酯的涂膜性能最佳,而当己内酯与苄基缩水甘油醚按物质的量比为6:10时,PE为核分子的第二代改性超支化聚酯的涂膜性能最佳。(3)采用多元醇、己内酯和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端羟基活性稀释剂,其粘度只有360mpa·s。当活性稀释剂与HBP-3树脂按质量配比为6:4共混时,其粘度为4200mpa·s,能满足无溶剂涂料涂膜性能和施工要求。获得最佳的双组份聚氨酯漆的配方:固化剂G21与G18的质量比为9/1,NCO与OH的摩尔比为1/0.9。

冯泳检[3]2016年在《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UV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采用辐射固化,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经济、适应性广等特点。由于结构中含有氨酯键,分子链间能形成多种氢键,使得WPUA涂膜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附着力等。但是WPUA多为线性结构,缺乏交联,在耐热性、硬度等方面尚有待提高。采用超支化聚酯扩链法,制备出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HBPUA),深入探讨了亲水扩链剂、软链段的种类等因素对HBPUA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合成温度、合成时间等条件,调整合成工艺,确定了最优的合成方案。除此之外,还针对此方法下,制备的HBPUA亲水性不足,储存稳定性低的问题,制备了一系列WPUA与HBPUA共混乳液,研究了WPUA的种类与用量对共混乳液性能的影响。HBPUA的合成时,以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IPDI/HEA半加成产物的合成温度为75℃,合成时间为90min;支化反应温度为75℃,超支化聚酯一次性加入反应体系中,试验可控性最好,乳液性能稳定。合成配方中,选用PPG1000为原料,DMPA用量为7.75wt.%,R为2.2,接枝程度为100%时,能获得的粒径及粘度适中的乳液及硬度、附着力、耐冲击性等性能良好的涂膜。WPUA的合成时,选用PPG1000为原料,DMPA用量为4~6wt.%,R为1.2~1.6时,能获得乳液及胶膜性能良好的产物。将不同种类及用量的WPUA与HBPUA共混,能制备出储存稳定性、耐化学品性等性能良好的UV固化产品。

戴继湘[4]2013年在《超支化聚酯增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别以超支化聚酯多元醇P500、乙酰氯、戊酰氯、辛酰氯为主要原料,以叁乙胺为缚酸剂,经酯化反应合成系列超支化聚酯增塑剂P501、P502、P503。通过优化实验,得出最佳制备工艺为:以四氢呋喃为溶剂,P500:叁乙胺:酰氯=1:22:20的摩尔比投料,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为0.5h。最佳条件下合成的几种超支化聚酯的产率均在80%以上,且实验重复性良好。另外,实验通过控制辛酰氯的投料合成不同酯化率的P5001、P5002、P5003来研究不同酯化率对超支化聚酯增塑剂的增塑性能的影响。实验对各种合成的超支化聚酯增塑剂的羟基官能度、色度、相对粘度、热重、加热减量等主要性能进行了测定,利用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超支化聚酯增塑剂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PVC中混炼成型。然后对成型的增塑PVC进行性能测试,包括增塑PVC的硬度、增塑PVC的热挥发率、增塑剂的耐抽出性及和增塑剂与PVC的相容性。同时将他们与传统小分子量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合成的超支化聚酯增塑剂与DEHP相比虽然对PVC的塑化效率不如DEHP,但其具有突出的耐热挥发性、耐抽出性及同样较好的相容性。而酯化不完全的超支化聚酯增塑剂中因为含有大量的羟基,其塑化效率和相容性与DEHP相比均变差。将合成的超支化聚酯增塑剂与DEHP进行复配然后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超支化聚酯增塑剂复配后DEHP的热挥发率与抽出率都大大降低,而且表征塑化效率的硬度数据没有明显的改变。这表明超支化聚酯增塑剂可以与DEHP复配使用从而弥补DEHP的缺点。

谢霞[5]2013年在《基于自洁空滤器的疏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气滤清器的核心部件是滤芯,现有的空气滤清器一般采用纸质折迭滤芯以保证过滤精度和进气阻力,因孔隙小易被灰尘堵塞,使用一段时间后效率下降甚至失效,同时不便清理,使用寿命不长。目前市场上存在便于清洗的纤维滤芯,仅用于过滤液体,如何将其推广用于过滤空气,解决灰尘堵塞问题是关键。本论文借鉴荷叶的自清洁原理,制备具有良好疏水性的材料,以用于空气滤清器的滤芯,利用疏水材料的表面特性,可以减少灰层附着的几率,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制备疏水材料从材料表面能的降低和构建微-纳米的粗糙结构两个角度出发,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十叁氟辛酸对超支化聚酯进行端羟基改性,制备含氟超支化聚酯,并以剩余的端羟基与甲基2,4—二异氰酸酯(TDI)固化成膜。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采用FT-IR、DSC对聚合物的结构和玻璃化温度进行了表征,并对聚合物及其涂膜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可以将含氟基团很好地接枝到超支化聚酯上,其玻璃化温度为-20.5℃,聚合物溶液在固含量高达70%时仍具有较低的粘度,适合作高固体份涂料,聚合物涂膜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耐水耐溶剂性和表面疏水性。2、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法,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软硬单体,甲基丙烯酸十叁氟庚酯(G06B)为功能性单体,制备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研究了含氟单体的添加量、乳化剂用量对共聚物乳液与乳胶膜的各项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聚合配比为:乳化剂用量3%,引发剂用量0.3%,含氟单体用量15%(均为总单体的质量百分数)时,共聚物乳液稳定性好,乳胶膜具有良好的耐水耐溶剂性和疏水性,与水的接触角为102°。3、通过构建表面微观结构,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疏水性能,采用物理共混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聚合物复合涂层。考察了聚合物种类、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添加量对复合涂层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性聚合物溶液中,当聚合物与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质量比为1:1时,复合涂层具有超疏水性,与水的接触角为150°。

陈焜[6]2014年在《超支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超支化聚合物具有端基数量多、反应活性高、无链缠结等特点,并且通过对末端基团的化学改性可以对超支化聚合物的性质进行改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已经有研究者利用含双键的小分子化合物对超支化聚酯进行改性,使分子结构末端接上碳碳双键。这种含双键基团的超支化聚酯在一定条件下,不仅自身能够发生交联,而且还能与其它单体进行聚合。针对这些优点,本课题对超支化聚酯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后的超支化聚酯与乙烯基类单体进行溶液聚合,合成一种新型阳离子型聚合物,研究了改性产物及目标产物的结构与性能,探讨了该阳离子聚合物在涤纶用抗静电剂和直接染料固色方面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丙烯酸(AA)、缩水甘油叁甲基氯化铵(GTA)为原料对Boltorn型超支化聚酯(H20)的端羟基进行改性,得到改性超支化聚酯(WHBP),再将WHBP、丙烯酰胺(AM)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在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的条件下进行水溶液聚合,合成了超支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WHBP-AM-AGE)。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热重分析(TG-DTG)表征了产物的结构与性能,并优化了合成工艺:m(AM): m(AGE): m(WHBP)=1:1:2,引发剂用量1.5%(对单体质量),反应温度80oC,反应时间5h,合成产物为淡黄色透明液体。2、将合成的P(WHBP-AM-AGE)应用于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中,当抗静电剂浓度为25g/L,pH=5~7,焙烘温度为170oC,焙烘时间为120s时,感应静电压为0.13kV,半衰期为0.09s,水洗10次后,感应静电压为0.48kV,半衰期为0.56s。结合SEM图和XPS织物表面元素分析测试,表明合成的超支化阳离子抗静电剂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和耐久性。3、将合成的P(WHBP-AM-AGE)作为阳离子型固色剂应用于直接染料固色性能研究中。优化的固色工艺为:染色棉织物二浸二轧(固色剂15~20g/L,pH=7~9,带液率70~80%)→80oC烘干→160oC焙烘120s。对所选的直接染料(直接红81、直接黄142和直接蓝78)具有较好的固色效果,干湿摩擦牢度提高0.5~1级,皂洗牢度提高0.5级左右,日晒牢度变化不大。其中对直接黄142的固色性能较稳定,对直接红81和直接蓝78染色织物的色光有一定的影响,并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整理前后织物的表面形貌。

王勇[7]2013年在《涂料用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改性》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溶剂型涂料越来越不符合环保法规的要求,高固体份和无溶剂涂料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超支化聚合物具有低粘度、高溶解性、众多活性端基等性能特点,有望制备高固体份和无溶剂涂料。现有超支化聚合物粘度过大,制成的涂膜干燥速度慢、硬度低,只能用于涂料添加剂。本课题选用合适的多元醇为核单体,制备低粘度超支化聚酯,通过脂肪酸和己内酯改性,进一步降低粘度,获得涂膜性能优异的超支化聚酯树脂。以乙基丁基丙二醇(BEPD)、烷氧基改性叁羟甲基丙烷(Ymer N120)、聚己内酯多元醇等为核单体,二羟甲基丙酸为AB_2型单体,准一步法合成了不同代数超支化聚酯(HBP)。分别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了HBP的结构和分子量,测定了HBP的特性粘度。用不同一元酸对HBP进行封端改性,研究改性超支化聚酯的粘度变化规律。最后以苯甲酸和己内酯改性超支化聚酯并与聚氨酯固化剂交联,考察改性超支化聚酯树脂的涂膜性能。以小分子多元醇为核单体,合成的HBP常温下呈固态,HBP的支化度在0.4~0.5之间,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接近,分子量分布数最低到1.68,特性粘数为5.0mL·g~(-1);用Ymer N120等大分子核单体合成超支化聚酯常温下呈液态,特性粘度降为3.85mL·g~(-1)。采用脂肪酸部分封端改性HBP,会降低HBP的粘度,改性的HBP常温下为液体;HBP的羟基全部被脂肪酸封端后,其粘度低于1000cp。其中月桂酸(C_(12))封端HBP要比油酸(C18)封端的粘度大。用部分苯甲酸替换脂肪酸封端改性HBP,会使改性HBP的粘度成倍增加;单独以苯甲酸改性时,超支化聚酯常温下为固体;这是由于烷基链的引入利于减少氢键的形成,而苯甲酸由于刚性结构会增加HBP粘度。只用月桂酸改性HBP,其涂膜硬度很低;经苯甲酸和月桂酸改性后,HBP涂膜具有良好的光泽、附着力和柔韧性,但粘度超过1000Pa·s。以己内酯与脂肪酸同时改性HBP,其粘度降至5000cp,经聚氨酯固化剂交联,获得硬度为F、附着力1级、柔韧性<2mm、冲击性30cm的涂膜。

朱晓丹[8]2016年在《含硅芳香族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超支化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支化结构而具备了独特的物理特性,近年来经受了广泛的研究。超支化聚合物中有大量的末端基团,有些末端基团是含有反应活性的,具有巨大的改性空间。超支化聚合物还具有低粘度和高溶解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在聚合物材料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超支化聚酯是超支化聚合物中合成较早,工艺比较成熟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药物载体,分子识别,聚合物共混,树脂和涂料等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以偏苯叁酸酐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单体,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单元中含有有机硅的超支化聚酯,并研究了将其作为增塑剂及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的复配增塑剂使用时,增塑PVC的性能表现。以偏苯叁酸酐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合成双酯基AB2型中间体并以此进行自缩聚来合成超支化聚酯。通过设置不同的单体物质的量比合成了一系列超支化聚酯,并研究了合成产物的溶解性,确定四氢呋喃为良溶剂,甲醇为不溶性溶剂,并利用其在四氢呋喃和甲醇中的溶解性差异,对合成的粗产物进行提纯。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计算了产物的支化度;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通过凝胶渗透色谱进行表征;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表征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用热失重法对产物的耐热性进行了研究。在偏苯叁酸酐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1.1的条件下合成的产物HBPE-B的分子量最大,分子量分布最窄,支化度也最高,而且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最低,耐热性也是最好的。所以选用HBPE-B作为增塑剂来研究超支化聚酯对PVC的增塑效果。以商业化的PVC小分子增塑剂DOP作为对比,并将其和HBPE-B制成复配增塑剂,来研究超支化聚酯对PVC的增塑效果。分别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邵氏硬度测试,抗拉伸性能测试,冲击性能测试等测试方法对不同种类和不通用量的增塑剂增塑后的PVC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叁种增塑剂,同等用量,当少于30份时,HBPE的增塑效果最好;当用量超过40份时,HBPE的增塑效果最差。通过对增塑PVC的高温下挥发性测试和常温下溶液中的抽出率测试,研究了超支化聚酯作为增塑剂的耐久性。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酯在测试中的析出率极低,远好于小分子增塑剂的DOP。

廖春泉[9]2007年在《偶氮超支化聚酯和1,3,4-恶二唑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设计合成了新的偶氮超支化聚酯AB2型单体——5-[4-(羟乙氧基)苯基偶氮] -1 ,3-苯二甲酸二乙酯,引入不同比例的B3(均苯叁甲酸叁乙酯)核,通过熔融缩聚合成了7种含偶氮苯超支化聚酯(HBPAZO)。单体和HBPAZO通过UV-vis,IR,1H NMR,13C NMR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13C NMR积分面积计算了HBPAZO的支化度,分别为0.43,0.50,0.51,0.50,0.48,0.50和0.47。加入B3核后,支化度增大;通过GPC测得HBPAZO的Mw分别为14950,12554,16708,15637,15694,11471和15716g/mol;PD分别为3.74,3.13,3.79,3.38,3.64,2.83和3.19;HBPAZO极易溶于低沸点氯仿和四氢呋喃常用溶剂。HBPAZO特性粘度在1.0924~0.1862 dL/g之间;DSC测得玻璃化转变温度在88.0~121.6℃之间,均呈现无定形态;DTA- TG表征其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在333.8~356℃之间,均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单体和HBPAZO均发生反—顺光异构化,单体和聚合物分别在光照8min和9min后达到光稳定状态,计算了光稳态时顺式异构体含量(cis%)和异构化速率常数(Kp),分别为73.5%、61.3%、64.3%、65.0%、62.2%、62.2%、64.0%、62.8%和0.5956、0.5494、0.5228、0.5105、0.48、0.4894、0.4704、0.4709s-1。由于超支化聚合物近似球型且端基内敛结构增大了偶氮结构反—顺光异构化的空间位阻,单体的光稳态时间小于HBPAZO,cis%和Kp均大于HBPAZO。加入B3核后,HBPAZO支化度增大,反—顺光异构化的空阻加大,HBPAZO-G0的Kp大于其它聚合物。HBPAZO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光响应性,在光诱导全息光栅、光信息存储、光学开关装置和光敏小分子控释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设计合成了5-[4-(正十六烷氧基)苯基偶氮] -1 ,3-苯二甲酰氯,与对苯二甲酰肼通过两步法合成了新型含有偶氮苯和1 ,3 ,4-恶二唑的线型共轭聚合物(LPOXD)。通过UV-vis、IR和1H NMR进行了结构表征;特性粘度为0.2860dL/g;GPC测Mw= 8501g/mol,PD为1.55;由DTA-TG测得分解温度为338.5℃,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引进偶氮苯和长烷基侧链的LPOXD,极易溶于氯仿和四氢呋喃,弥补了主链含有1 ,3 ,4-恶二唑的芳香共轭聚合物溶解性不好的缺点。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反—顺光异构化,异构化后偶氮顺式异构体含量增大,体系共轭程度降低,最大吸收波长蓝移18nm;通过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测试,得出LPOXD的Eg=2.31eV,ELUMO = - 3.36 eV,EHOMO= -5.66eV;四探针法测得LPOXD电导率σ=3.2×10-1s/m,具有半导体性质。含有偶氮苯和长烷基侧链的LPOXD,具有光响应性能、优良的溶解性和高的电子亲和势,有望在光学领域、电子传输材料和电致发光材料中得到应用。

张颖[10]2010年在《超支化聚酯基二茂铁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二茂铁及其衍生物以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特殊的电化学、磁、催化和氧化还原性能而成为新型金属有机化合物中重要的一种,它的研究和开发已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兴趣。超支化聚合物具有高度支化的叁维结构和大量的活性端基,可以通过端基改性以获得不同性能。将二茂铁引入高度支化的聚合物中合成超支化二茂铁,能够在二茂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赋其优良的性能,有望在功能材料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论文首先采用准一步法合成了一到四代端羟基超支化聚酯,而后以超支化聚酯为基本骨架,利用二茂铁甲酸分别与一到四代超支化聚酯端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以超支化聚酯为核,二茂铁分子为壳的超支化聚酯基二茂铁。通过研究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等试验条件对合成的影响,摸索出了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利用FTIR,1HNMR, UV-Vis, DSC, TG等手段表征了超支化聚酯基二茂铁的官能团结构,分析了其紫外吸收性能,对其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化温度进行了测定,用羟值滴定法计算了超支化聚酯基二茂铁的羟值和接枝率。FTIR,1H NMR结果表明二茂铁基团已接枝到超支化聚酯基体中,说明了二茂铁与超支化聚酯基体反应的有效性。TG和DTG测试结果表明了超支化聚酯基二茂铁在200℃才开始分解,这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UV-Vis分析表明二茂铁接枝到超支化聚酯中后赋予了聚合物对紫外光的吸收性能,为其作为抗紫外光氧化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前提。通过羟值滴定法计算出二茂铁在超支化聚酯末端的接枝率可达67.2%。以超支化聚酯基二茂铁作为抗紫外、抗日光氧化剂,将其与聚乙烯/聚丙烯树脂通过塑炼、共混、层压成型制成塑料材料,将其置于紫外光和自然光下照射数月加速氧化后,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断口形貌分析,完成了超支化聚酯基二茂铁对塑料的抗辐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酯基二茂铁具有良好的抗紫外光和抗日光氧化作用。论文对其抗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超支化聚酯基二茂铁能够吸收和屏蔽紫外光,从而起到抑制氧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端基改性研究[D]. 于振东. 天津工业大学. 2018

[2]. 无溶剂涂料用超支化聚酯的合成与改性[D]. 王运利.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3].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研究[D]. 冯泳检.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4]. 超支化聚酯增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戴继湘. 中南大学. 2013

[5]. 基于自洁空滤器的疏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谢霞. 湖北工业大学. 2013

[6]. 超支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研究[D]. 陈焜. 苏州大学. 2014

[7]. 涂料用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改性[D]. 王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8]. 含硅芳香族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朱晓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9]. 偶氮超支化聚酯和1,3,4-恶二唑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廖春泉. 辽宁师范大学. 2007

[10]. 超支化聚酯基二茂铁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张颖. 石家庄铁道学院. 2010

标签:;  ;  ;  ;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