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小细胞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胞,肺癌,抗原,紫杉醇,生存率,多态性,食管。
非小细胞癌论文文献综述
赵宏,张专昌[1](2019)在《DWMRI对周围型非小细胞癌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究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MRI)对周围型非小细胞癌(NSCLC)的诊断意义及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作用。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NSCLC患者100例,放疗处方剂量46~66 Gy,单次剂量2.0~2.2 Gy,每日放疗1次,每周5次,并配合化疗治疗。放化疗前后应用CT与DWMRI观察放化疗前后近期疗效、DWMRI高信号表达、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变化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 CT与MRI图像评价放疗前后100例NSCLC患者中,CR组28例,PR组53例,NR组19例(PD 2例,SD 17例),治疗有效率为81.00%,CR组和PR组患者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9.29%、46.42%、39.28%和56.60%、37.74%、33.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500,P=0.000)。放疗后肺癌原发灶DWMRI高信号消失35例,未消失65例;淋巴结高信号完全消失者40例,未完全消失者35例;肺癌原发灶、淋巴结完全消失者18例,未完全消失者29例。两组NSCLC患者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1.25%、34.52%、25.00%与35.64%、4.50%、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790,P=0.000)。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放疗前CR、PR、NR组ADC值逐渐升高,而ΔADC值逐渐降低,放疗后治疗效果CR组最优,PR组优于NR组(P<0.05);高信号完全消失组,原发灶放疗前后ADC值均低于高信号部分消失组,而ΔADC值较高;转移淋巴结高信号完全消失组放疗前后ADC值、ΔADC均高于高信号部分消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还进行了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发现TNM分期及DWMRI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证实DWMRI对肿瘤治疗的微环境变化较为敏感,ADC值的变化可以在早期监视肿瘤诊断效果,为临床NSCLC治疗与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肖纬宇,吴格怡,刘洪,彭文剑[2](2019)在《贝伐珠单抗对非小细胞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用于治疗非小细胞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呼吸内科收治的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培美曲塞、顺铂化疗,疗程为3个化疗周期,每个化疗周期为21 d;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疗程相同。比较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EGF、CEA、NSE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在疼痛、食欲、呼吸困难、疲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治疗NSCLC可使患者肿瘤指标下降,疗效确切且不增加患者化疗毒副作用,应作为新一代抗血管肿瘤药物作为一线应用,以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6期)
赵倩[3](2019)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104例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31例(59.6%),下降4例(7.7%),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11例(21%),下降20例(38.5%),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15期)
朱超男,郑贸根,王国臣[4](2019)在《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①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的变化及诊断价值。②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90例(NSCLC组)、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SCCAg、ProGRP及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水平,并将NSCLC组根据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层分析;并以病理学作为金标准计算诊断价值指标。③结果 NSCLC组患者的血清SCCAg及ProGRP水平显着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TNM分期(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患者的血清SCCAg及ProGRP水平显着的高于高中分化、TNM分期(Ⅰ期+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CAg及ProGRP两者联合应用鉴别诊断NSCLC患者的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84.44%、漏诊率为11.11%、误诊率为15.56%。④结论 NSCLC患者血清SCCAg及ProGRP水平显着升高且与癌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联合应用鉴别诊断NSCLC能显着的提高诊断的灵敏度。(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刘建超[5](2019)在《CD28 rs3116496 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CD28 rs3116496 T>C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82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例组及1522例非肿瘤人群的对照组;第二部分包括119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组及1056例非肿瘤人群的组成的对照组。采集全部纳入人群的静脉血,提取血液样本DNA。采用SNPscan的方法检测全部标本的CD28 rs3116496T>C的基因分型,然后对CD28 rs3116496 T>C基因型在病例和对照组之间分布频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病例对照之间以及依据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等因素分层后的发病风险。以此来评估CD28 rs3116496 T>C单核苷酸多态性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易感性中所起到的作用。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与其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P=0.331)。非小细胞肺癌组与其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60,P=0.425);(2)本研究中全部样本基因分型成功率超过95%,对照组中CD28 rs 3116496 T>C基因型分布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3)吸烟、饮酒、体重指数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组与其对照组中有统计学差异,P<0.001。在非小细胞肺癌与其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4)CD28 rs3116496 T>C位点基因型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5)分层分析结表明:CD28 rs3116496 T>C位点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在根据性别、年龄、吸烟与否、饮酒与否、体重指数不同状态下的分层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结论: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D28 rs3116496 T>C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其不相关。然而这个结论需要在不同种族、不同地区及更多危险因素涉及下再次研究论证。(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4-01)
孙鹏博,孔易,刘瑞振,石晓鹏[6](2019)在《GRIM-19和COX-2在肺非小细胞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肺非小细胞癌中GRIM-19、COX-2的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7例肺非小细胞癌组织和39例远端正常组织中GRIM-19、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67例肺非小细胞癌组织中,GRIM-19阳性表达率为53.7%,低于在远端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COX-2阳性表达率为77.6%,高于在远端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 GRIM-19、COX-2在肺非小细胞癌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可能与肺非小细胞癌发生、发展有关。(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26期)
梁嘉钰[7](2019)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卡铂治疗非小细胞癌疗效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分析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卡铂治疗非小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以用药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治疗药物为紫杉醇联合顺铂,分析对比两组之间的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统计分析,77.5%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52.5%为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可知,前者的数值结果高于后者,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癌中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效果显着,在临床应用及推广有很大意义。(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05期)
邓日强,万仁平,肖芸,李友涛,谢斌[8](2019)在《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癌患者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作为诊断和(或)预后因子的价值。方法 2011至2012年接受治疗的40例NSCLC患者,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12例女性和28例男性NSCLC患者癌性和非癌性肺组织中hTERT的表达情况,根据临床资料及1、2、5年生存率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癌组织中的hTERT的表达显着高于无肿瘤浸润的肺实质(P <0. 05)。hTERT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两种组织病理学类型(腺癌和鳞状细胞癌)间的hTERT表达有显着性差异(P=0. 01); hTERT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生存率无关。结论 QRT-PCR在肿瘤及相应无癌组织中检测到hTERT mRNA表达,可作为NSCLC的诊断指标,但它似乎不是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01期)
于在庆,常阳[9](2018)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脑转移的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变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脑转移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6例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NSCLC脑转移患者60例,NSCLC未脑转移患者66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为对照组;均行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检测。比较两组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分析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与NSCLC脑转移关联性。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组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与对照组(0.73±0.40、0.48±0.26 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SCLC脑转移患者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13.20±9.30、2.96±1.52 ng/ml)高于NSCLC未脑转移患者、对照组(2.71±1.12,2.03±0.95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NSCLC脑转移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升高、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是NSCLC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SCLC脑转移中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呈异常高表达状态,通过检测CYFRA21-1、SCC-Ag水平有助于临床准确判断NSCLC脑转移情况,为临床制订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工程学》期刊2018年06期)
肖萍香,田华兰[10](2018)在《精细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癌患者PET-CT检查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精细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癌患者PET-CT检查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间于本院就诊的8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予精细护理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PET-CT检查时间、图像合格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PET-CT图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T-CT检查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T-CT检查满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精细护理配合心理干预的观察组SAS评分低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可以提高非小细胞癌患者PET-CT检查效率、质量和满意度,可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8年34期)
非小细胞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用于治疗非小细胞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呼吸内科收治的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培美曲塞、顺铂化疗,疗程为3个化疗周期,每个化疗周期为21 d;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疗程相同。比较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EGF、CEA、NSE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在疼痛、食欲、呼吸困难、疲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治疗NSCLC可使患者肿瘤指标下降,疗效确切且不增加患者化疗毒副作用,应作为新一代抗血管肿瘤药物作为一线应用,以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小细胞癌论文参考文献
[1].赵宏,张专昌.DWMRI对周围型非小细胞癌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作用[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9
[2].肖纬宇,吴格怡,刘洪,彭文剑.贝伐珠单抗对非小细胞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
[3].赵倩.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
[4].朱超男,郑贸根,王国臣.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分析[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5].刘建超.CD28rs3116496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9
[6].孙鹏博,孔易,刘瑞振,石晓鹏.GRIM-19和COX-2在肺非小细胞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梁嘉钰.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卡铂治疗非小细胞癌疗效的系统评价[J].人人健康.2019
[8].邓日强,万仁平,肖芸,李友涛,谢斌.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癌患者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9
[9].于在庆,常阳.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脑转移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8
[10].肖萍香,田华兰.精细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癌患者PET-CT检查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8